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人類失蹤,幸好我有億萬克隆體 第112章 電磁炮
這第一座超算,李青松交給了玉皇AI,全面增加了它的能力。
于是,李青松看到,在玉皇AI的統一管理協調之下,整個木星系統的所有基地,所有的不同行業的AI系統,在這一刻運行的更加協調,合作的更加完善。
不同物資的原材料的運輸,工廠之中的生產,庫存,后續的運輸,以及入港、出港,下一座工廠的加工,以及最后的應用,整個鏈條如同道路終于徹底貫通了一般,配合的天衣無縫。
伴隨著100座2納米工藝芯片工廠的投產,很快便有更多的良品2納米芯片生產了出來。
這時候,李青松建造了第二座超算,并將其交給了自己第二重視的AI,悟空。
現階段暫時還沒有合用的戰艦供它操縱,進行演練以獲取數據開展進化,它便只能在這座超算之中暫時先展開虛擬空間的自我對戰,并繼續展開進化。
虛擬空間無法完全真正反應現實,虛擬空間之中的對戰也無法真正代替現實之中的對戰。
因為現實之中情況太過復雜,而超算就算算力再高,也不可能將現實世界之中可能遇到的情況全部模擬到。
不過這總歸也算是個參考,大不了未來再一一和現實對照就好。
于是,這第二座算力提升巨大的超算也開始了全天候全功率運轉。
看著悟空AI終于不再受到算力不足的困擾,李青松心中終于松了口氣。
“算算時間,我來到木星系統已經80多年了啊……
80多年的殫精竭慮,日夜發展,終于發展到了這個階段。
不過這仍舊只是個開始。想要對抗藍圖克文明,依靠我現在的科技實力和工業實力,可完全不夠啊,還要繼續努力才是。”
放下心中那一點喜悅,李青松將自己的注意力轉移到了另一處實驗基地之中。
電磁武器研究基地。
在之前進行二次加壓推進器小型化、芯片技術研究之時,李青松也始終在分出相當一部分物力和腦力,進行戰艦相關的技術研發。
電磁武器就是戰艦相關技術之中的一個重點。
這些年之中,李青松所掌握的電磁武器技術不斷進步迭代。
電磁推進技術,李青松在離子推進器、電磁彈射器方面俱都有所涉獵。
但作為武器來應用,制造電磁炮的話,其技術細節和這些設備又有所不同。
相比起離子推進器所需要推進的亞原子粒子來說,電磁炮需要推動的彈丸太大。
從亞原子粒子到哪怕僅僅零點幾克的電磁炮彈丸,質量增加何止千萬倍?
相比起電磁彈射器來說,電磁炮彈丸又太小。
從上千噸重的標準貨物箱,到僅僅零點幾克的電磁炮彈丸,質量縮小何止千萬倍?
于是它便正好處于一個微觀宏觀的模糊地帶,再加上還需要考慮射速、瞬時加速度、穩定性、能耗等等一系列的問題,導致電磁炮武器的開發出現了巨大的困難。
但困難也要上。未來的星際戰爭,火藥武器沒有參與的資格。
一段時間的艱難研究之后,李青松終于開發出了第一代電磁炮。
這種電磁炮使用的是超巨型線圈推進技術。
為了達成電力到磁力,最終再轉化為動能的過程,李青松建造了極為龐大的電磁線圈。
這種線圈直徑足足有20米,長度高達50米,名副其實的龐然大物,如同一尊可以摧山倒海的大炮一般。
但這大炮的威力,卻著實有些說不出口。
它每發射一顆彈丸就要耗電一萬度,結果卻只能將一顆質量僅為0.1克的彈丸,以每秒鐘300米的速度發射出去而已,連火藥槍的威力都不如。
不僅如此,每發射一顆彈丸,它還必須要休整一分鐘左右的時間,才能進行第二顆彈丸的發射。
如此之低的射速,連手槍都不如。
但沒關系,只要能遵循電磁炮的技術原理,真正將它造出來就行。接下來所需要做的無非就是水磨工夫,一點一滴的迭代優化提升而已。
恰好,李青松已經實現了最大意識連接數的極大提升,直接從1000萬暴漲到了一億,腦力極大充裕,物資供應極大充裕。
于是眾多克隆體便在李青松的操縱之下來到了這處實驗基地。
在進行著大規模的生產,無數個科研項目的研究,以及芯片技術快速迭代的同時,開啟了全力以赴的電磁炮的技術升級工作。
第一代電磁炮容易損壞,一臺產生不了多少數據?
那就造它個1000臺,同時展開試驗!
第一代電磁炮耗電量極大,現有電廠無法滿足電力需求?
那就每一臺電磁炮都造一座核裂變發電廠,專門為它供電!
第一代電磁炮生產難度極大,現有產能無法滿足要求?
那就造更多工廠出來,專門用于電磁炮零部件的生產!
在這種情況之下,僅僅只用了幾年時間,在第一代電磁炮壞了又造,造了又壞的情況之下,李青松需要的所有數據便全部產出。
于是在這基礎之上,李青松迅速研發出了第二代的電磁炮。
第二代的電磁炮相比起第一代有了極大的性能提升。
它的直徑縮短到了4米,長度縮短到了30米。耗電量也降低到了之前的十分之一。
對應的,其性能卻有極大提升。
它發射的電磁炮彈丸,出膛速度首次突破了1公里,射速也達到了每分鐘10發。
雖然還是比不上火藥槍,但已經展現出了巨大的潛力。
仍舊采取第一代電磁炮那種研究模式,李青松直接又造了一千臺出來,然后繼續收集數據,繼續試驗各種各樣的構型和猜想,繼續孜孜不倦的研究。
很快第三代電磁炮誕生,然后是第四代,第五代……
每一代電磁炮的性能相比起之前,都會有巨大的提升。
便在這種情況之下,十幾年時間慢慢過去。一直到此刻,2納米芯片量產投入使用,超算已經建成的現在,最新一代,也是李青松認為具備真正戰爭實力的第八代電磁炮終于定型,研發成功。
現在,便是這第八代電磁炮展開實驗的時候。
今天的五更完畢!不過還有一章哈,為盟主Ylarod加更一章!估計八點多能寫完發出來。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