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人類失蹤,幸好我有億萬克隆體 第110章 極限
如今階段,水星級戰艦、金星級戰艦雖然已經全面更新換代了推進器,伴隨著零號纖維的引入,裝甲也提升了一定的性能,但是武器系統卻仍舊采取的老式的火藥槍和機炮,就連威力最大的進攻手段,也只是采取化學燃料為推進劑的星際導彈而已。
雷達系統更是只能勉強做到預警反射面基較大的目標,對于微小的子彈、電磁炮彈丸等,根本掃描不到,更不要說做到有效攔截。
沒有足夠先進的雷達系統,攔截系統就無從談起。沒有攔截系統,戰艦在作戰之中就只能靠裝甲硬抗。
在藍圖克文明主力艦隊即將到達的現在,李青松知道,雖然自己不可能做到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就將技術提升到等同于藍圖克文明的程度,但至少,自己要盡力將戰力提升到可能范圍內的最高。
唯有如此,自己才有可能保下太陽系。
于是,在仍舊保留了相當一部分科研力量用于推進器的攻關之外,李青松再度為原本就一直在進行的電磁炮技術、復合裝甲技術、高速精細雷達技術、激光炮技術、自動攔截技術等,可以有效提升飛船戰斗力的科研團隊補充了大量科研力量。
在這之外,李青松還打算在另一個方面進行提升嘗試。
悟空AI!
相比起藍圖克文明,李青松認為,自己唯一有希望保持優勢的方面,就是人工智能了。
只要藍圖克文明是一個由智慧生命集群組成的文明,他們就必然具備人類世界在發展人工智能技術之中遇到的那些難點。
數據質量低下、數據總量不足、重復競爭導致浪費、整體投入與推進力度不足,等等等等。
區別無非在于困難程度的高低而已。
而在這一方面,自己卻可以做到最優。
數據質量高、總量高、沒有重復競爭、投入力度可以高到極致。
就算自己的計算機硬件技術達不到藍圖克文明的高度,自己開發的悟空AI,仍舊有希望超過藍圖克文明的戰爭AI!
當然,這也需要自己對悟空AI進行不斷的提升和優化。
基于此,李青松做出了這個決定。
全面向芯片技術發起沖擊!
人類文明失蹤之前,在硅基芯片層面,已經可以制造出2納米制程的芯片。
李青松知道,在2納米之后,要進一步縮小制程,在有限的芯片面積內雕刻更多晶體管,將會面臨一系列復雜到幾乎無法逾越的障礙。
譬如量子隧穿效應。
當晶體管尺寸縮小到納米級別時,電子可能穿過本應阻擋它們的勢壘,導致漏電流增加和性能下降。
這是由基礎物理定律決定的,無法避免。而在比2納米更小制程的芯片里,量子隧穿效應已經極為明顯。
繼續開發更小制程的芯片,固然有可能使用一些手段規避這種影響,但卻成本高,技術難度大,且性能提升有限。
由此,人類開始向量子芯片轉向,逐漸放棄了對硅基芯片的進一步研究。
但截止到人類失蹤,量子芯片技術雖然出現了巨大的發展,卻始終未能具備實用性和普遍性,最多只在一些細分領域展現出了優勢。
2納米芯片,基本上可以視之為硅基芯片的極限,也是李青松在可預見的時間內能達到的極限。
那么……在現階段我的量子芯片技術幾乎不可能出現突破的情況之下,先把硅基芯片推到極限再說!
如果自己能規模化生產2納米制程的芯片,再由此而搭建出超算,那么,供給悟空AI使用的超算的算力,至少可以在現有基礎上提升40倍!
這樣一來,悟空AI的功能將更加強大,令自己的整體戰力也隨之攀升。
確定了這一點,李青松將芯片技術也納入到了重點攻關名單之中。
數百萬名專門進行芯片技術研究與迭代的克隆體們,此刻不僅忙碌在研究基地,也忙碌在一座座芯片工廠之中。
實驗室、生產線,每一處與芯片相關的地方都在進行著一次又一次的嘗試。
芯片的封裝工藝是否可以優化,提升芯片的穩定性?
嘗試著找一些優化方案來實際驗證一下。
光源的能量密度是否可以提升一下?
也驗證一下。
光刻膠的配方是否可以調整一下,以更好的吸收光源能量,對芯片展開雕刻?
驗證一下。
每時每刻都有無數種猜想從眾多克隆體腦海之中誕生,瞬間同步到李青松腦袋里,又瞬間同步到每一名參與了芯片攻關的克隆體腦袋里。
這龐大的腦力時時刻刻都在推測、驗證、思考、整合著眾多方案。借助齊備的實驗工具,任何但凡具有一丁點價值的方案,都會讓李青松分出力量前去驗證。
反正現在資源極度充沛,工業力量極度提升,浪費了又怎么樣?
我浪費得起!
在這種情況下,李青松的芯片技術如同之前的推進器技術一般出現了迅猛發展。
很快,10納米芯片的下一代芯片技術,7納米芯片的規模化制造技術便通過了全方位驗證,投入到了規模化生產之中。
但李青松仍未滿足。7納米芯片并不是研究的終點。
開什么玩笑,我將幾乎相當于一整個人類文明的科研力量投入到單獨一個領域之中進行研究,區區7納米就想打發我?
快速突破才是應該的,要是遲遲沒有進展,那才不正常。
在7納米芯片之后,5納米、3納米芯片技術接連取得突破。
便在這一次又一次的突破之中,雕刻在硅片上的晶體管的尺寸越來越小,密度越來越高,單枚芯片容納的晶體管數量越來越多。
但,3納米芯片仍舊不是李青松攻關的終點。
2納米,一定要2納米,一定要將硅基芯片技術提升到極限!
唯有做到極限,唯有在可預見的未來之中,將悟空AI的性能提升到極限,我才有可能在藍圖克文明的主力艦隊之下,保下太陽系!
感受著那來自遙遠星空的龐大壓力,李青松操縱著眾多克隆體,再度投入到了孜孜不倦的技術攻關之中。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