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閻浮武事 第三十二章 又遇
瞅著陳云從最終還是接過了那梅道人遞出的錦帕,一直有意關注,探聽情報的秦文心中也在試圖從這二人的談話中抿出更多可能有利于他混入南明更高圈層的信息。
簡單來說,那陳云從奉為上賓的梅道人正是那體無量(元始尊)的徒子徒孫,而方才兩人商議的事情,就是圍繞體無量那具自爆的應身展開。
“玄陽、玄陰,似乎可以從這里入手,來取信那幫無量道士.”
秦文想了想,沒有立即動作,一直等到陳云從和梅道人離開舊院,才將鴇母喚來,點了幾個風頭正盛,艷名遠播的紅倌兒,就著滿桌好菜,閑聊了起來。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在秦文有意無意的引導下,這些風月場里的紅倌兒也是將話題引到了那些常來舊院消遣,揮金如土的豪客身上。
“秋娘,你說今夜包下頂閣的是海寧陳家的少公子陳霄陳云從?我看他玉樹臨風,一表人才,生得極好,怎么只有一道人作陪,院里那些嬌俏可人的小娘子呢?”
秦文垂眸望向正挽著自己胳膊,幾乎將整個身子貼上來的軟玉溫笑,調笑道:“莫不是都來陪我啦?”
“公子有所不知,頂樓是舊院里私密性最好的觀景閣,這位陳大少呀,怕是跟那道爺有什么大事要商議,這才連啞奴都沒叫,只在樓上喝悶酒。”
聽著眾紅倌七嘴八舌的補充,秦文也是弄清了這兩人的身份來歷。
那梅道人正如他先前猜測的那般,是體無量的徒子徒孫,同時也是金陵“梅蘭竹菊”四大庫頭主事之一。
而那青年,則是浙省海寧的望族陳家的祖房少公子,文采斐然,有神童之名,剛加冠便已入仕,是金陵附郭上元縣的正九品主簿,曲中舊院所在的鈔庫街正是他所管轄的地段之一。
雖然品秩不高,只是佐貳官,但畢竟是在皇城根,能年紀輕輕便有如此成就,陳云從哪怕再有才情,也離不開家中的鼎力。
海寧陳氏是浙省望族,原籍渤海,是宋朝太尉高瓊的后裔,自明代中葉起科第興盛,到了南明時期,已成“一門三閣老,六部五尚書”的仕宦格局,即便小皇帝朱怡鏑登臨大寶,清洗了大批舊臣,這陳家依然巋然不動,有閣臣駐世,很是了不得。
“如此看來,這位陳家小少爺似乎還真是一個合適的跳板”
借著這些廝混風月場、知道許多八卦消息的紅倌兒,秦文將兩人底細基本摸清后,沒有多做停留,結清款賬后就和車夫出了舊院,在秦淮河岸閑逛,似乎是在欣賞金陵夜雨和繁華街市。
武定橋石底木梁,橫跨淮水,舊院和貢院在其東西兩闕,樓觀對聳,專為才子佳人而建,是金陵有名的風流之地。
作為金陵外郭享譽盛名的風月玩場,秦淮兩岸的酒樓、賭檔、戲院.等商肆夜間都沒有宵禁,所以此刻哪怕已接近戌時,還伴著微風細雨,街上人流依舊熙熙攘攘,熱鬧非凡。
瞅著琳瑯滿目的灶火雜戲,秦文舉著油紙傘,跟橋市里每日盈千累萬的那些行人沒什么不同,衣著鮮亮的富貴人家要么坐著馬車,要么有小廝打傘,似乎早已習慣了江南的重重煙雨。
秦文穿著一身素白錦衣沿街走,一會看看這邊廂貼著的花招兒,一會看看那邊廂的影戲,沒一會又停下來,側耳去聽青樓楚館里的娼家嗲著嗓子唱“簾輕幕重金勾闌”。
“金陵繁華,不比燕都差啊。”
秦文雖然久在燕都津門,但也覺得金陵景色別有一番風味,說起來,金陵這座六朝古都也不比紫禁城差到哪去,加上六十年前,滿朝朱紫氣隨龍南下,帶來的潑天富貴讓這座金陵真真切切鍍上了一層金,給人的感覺就更不一樣了。
“走吧,這娼家的唱法太黏,聽久了膩。”
就這樣走過大半條鈔庫街,秦文左逛逛右看看,一直在悄無聲息地觀察著來往行人,想要再找出幾個類似陳云從和梅道人一樣有些背景的仕宦道官。
過了約莫盞茶功夫,他走到河岸碼頭,望著諸多精美畫舫,剛想挑一搜上去瞧瞧,卻忽然被一老一少吸引了注意。
那老者精神矍鑠,鬢染霜色,看起來至少已年過知命,他的身邊還帶著一個眉清目秀的錦衣少年,看起來是位隨身童子。
秦文上下打量了兩眼,發現這人頭戴解鹿冠,穿的既不是官服也不是便服,而是一身霜白的鶴氅,便能把這老者的身份猜出了一半。
南明崇儒奉道,道教儒門地位超然,這身鶴氅,可不是一般人能穿的。
更何況,老者腰間躞蹀帶上還掛了一枚墨蛟玉符,玉符旁邊的小葉紫檀令牌上,陽刻了“引仙護道”四個小字。
“登真塔的無量道士?”
念及此處,秦文腳步輕移,不露痕跡地跟在這二人身后,隨其余客人上了他們選定的畫舫。
就在這時,那錦衣少年突然轉過頭看了秦文一眼,皺了皺眉,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怎么了?”
鶴氅老者察覺到少年異動,低聲問道。
“沒什么,只是這個人身上,似乎有種莫名的熟悉感”
少年回頭,抬步上了船。
“熟悉?這個女娃娃?”
老者瞥了秦文一眼,雖立刻看破他是在女扮男裝,但卻并未從其身上探查到什么熟悉感。
眼瞅著畫舫上,鴇母已湊到了少年近前,老者略一思量,暫將秦文這個陌生人記在心里,沒什么動作,轉身就跟上了少年。
秦文也被少年的動作嚇了一跳,不過沒在面上表現出來,反而故作姿態,饒有興致的回望過去,腳步亦沒有停下。
“博士,且去岸上打壺神仙酒,再做碗辣魚湯,我家公子剛回金陵,乏得很。”
進了畫舫,上得二樓,就聽那老者指了指淮水畔,堤岸邊一間黃墻灰瓦的小店,開口吩咐道。
“神仙酒?那是什么?”
秦文看著小店門口掛的齒邊青招子,那白底的布面上寫著“神仙酒”三個墨字。
“公子,這家可是間老鋪子,據傳是南朝梁時期,一位名喚酒劍仙的道家真人云游至此,與店主結緣,將隨身葫蘆投入河畔水井之中,那井便化作一口酒井,井水盡成美酒,神仙酒因此得名。”
許是聽到了秦文的喃喃自語,一直隨侍身側的車夫主動出言解釋道。
“這店家為了賣酒,想的法子還真是別出心裁。”
聽完車夫解釋,秦文啞然失笑,他能猜到這大概是古代的,索性也點了些吃食。剛剛他在舊院里一直在喝酒聊天,菜都沒吃幾口,如今已過戌時,確實是餓了。
“客觀,您的面。”
打扮干凈利落的博士把白瓷大碗篤的一下放上檀木桌面,聲音很是響亮,湯水卻半點沒灑出來,倒是震得湯面上的紅油,挺脆的木耳絲和薄如蟬翼的羊肉片,齊齊一顫。
“好!陰雨天,合該喝碗面條暖暖身子。”
秦文贊了一聲,低頭啜了一口滾湯,又往嘴里扔了一個藠頭,卻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注意力全都放在那一老一少身上。
等了半天,這倆人說的話也不超過十句,而且還全是些家長里短的閑話,唯一不停的,便是在倒酒,飲下,倒酒,復飲.
秦文見狀,有樣學樣,也拿起桌上的酒壺,倒了一杯神仙酒,那酒液稠得像油,倒在杯里,冒出一層漂亮的酒花,飄散著一種奇特的香味,有點像海鮮的腥味,又有些像蝸牛分泌出黏液的味道。
“這酒.好奇怪。”
將這所謂的神仙酒飲下后,秦文體會著個中滋味,忽然發現那一老一少紛紛放下了酒杯,不約而同地抬頭看向遠處的一座斷橋。
“那是.文德橋?”
秦文同樣望著那座橫跨秦淮兩岸,與武定橋南北對望的斷橋,轉頭向車夫問道。
“公子認得不錯,那確實是萬歷年始建,后圮塌的文德橋。”
車夫點點頭,答道。
“金陵可是一朝京師,國庫充盈,無論是上元縣衙,還是應天府衙,于情于理,都該出錢修繕斷橋才是,再不濟,江南魚米之鄉,總該有些富商出錢捐橋修路吧?怎么”
見酒樓伙計替自己找的這個車夫似乎真有些見識,秦文也是順勢繼續問道。
“公子有所不知,這文德橋的修建,還要從萬歷朝時那位諫言的太常寺少卿說起,他認為應天府科舉少有人中試,是因為夷平小衛山建造尊經閣,破壞了夫子廟的風水;二是泮池河水西流不息,蓄不住文氣。后來,上元縣和江寧縣在改造夫子廟和應天府學的同時,在作為泮池的內秦淮河上,又建了文德橋以蓄住文氣。只不過這橋后來擾了淮水府君,鬧出不少古怪,有一年端午節賽龍舟,觀者萬人空巷。文德橋上,更似蜂聚蟻集,你推我搡,大哭小叫,胡亂擠作一團直接造成橋欄折斷,淹死了不少人,好在升仙臺下了法旨,不許再修文德橋,后又立起淮水府君廟,讓這兩岸商戶每月都去供奉香火,這才撫平淮水,至今無事。”
話說到這,車夫話語中明顯有幾分感慨,金陵神神鬼鬼的事情不少,他久在坊間出車,也是聽說了許多。
“原來還有這么一段淵源。”
秦文點點頭,也在思考這一老一少如此舉動的深意。
就在秦文苦思冥想之時,那籠罩天際的雨云突然破開一個大洞,明晃晃的月亮就這么露了出來,照在波光瀲滟的水面上,好似鏡花水月一般。
瞅見此情此景,那一老一少俱都盤坐了起來,畫舫里的龜公博士也輕車熟路地搬來屏風圍在他們周圍,只留下對著水面的檻窗。
望著只有影子的屏風,秦文心念一動,眼眸微動,視線越過織錦縫隙,默默注視著這兩個似乎是專程來此的玄修道人。
身若磐石,炁似流云。
用這八個字來形容此時的鶴氅老者再合適不過,通過秦文那雙奇特的眸子,能看到絲絲縷縷的黑氣從他鼻下生出,勾勒形質,躞蹀帶掛著的墨蛟玉符上也有暗金色流轉,脫離出來,投入到那黑氣人影之中。
“這是,傳度授法?”
秦文眼神一動,以他的見識,自然能看出這老者喚出的乃是道教三部八景二十四身神中的鼻神沖龍玉。
隨著鼻神沖龍玉的出現,那破開雨云,灑下的皎皎月華也被收攏凝聚,匯成瓊漿,分出一線,向著錦衣少年飄來。
錦衣少年深深吸了一口氣,輕哼出聲,鼻頭也有氣息涌動,化作一個與沖龍玉相似的小人虛影,但呈白金色,頭戴沖云冠,腳蹬夔頭履,青碧道袍上繡的是仙鶴龍紋,手持一柄利劍。
很快,那一線帝流漿便落至少年頭頂,往其鼻竅涌去,一道青金白三色混雜的符文筆畫勾連,紋在了那鼻峰之下。
忽然,秦文瓊鼻一抽,淮水的河腥味突地翻涌上來,變得濃重,四周也開始安靜下來,有濃淡不一的霧氣環裹而來,似乎要將這艘大的出奇的畫舫整個吞噬。
秦文抬眼一掃,無論是燈火通明的兩岸酒肆,還是彤樓繡柱里搖動著曼妙舞姿的歌妓、只穿抹胸褻褲看得見大腿根子的女相撲,淮水里蓋過月影的金粉.全都消失不見,好似憑空蒸發了一般。
“有意思,須彌幻境?”
即便此時無法動用驚鴻一瞥,經驗豐富的秦文也能猜出自己現在置身何處。
河中一片漆黑,沒有半點燈影人聲,一輪圓月懸在半空,俯視人間清冷。
只有那一老一少依舊在打坐吐納,完全不擔心這天地間乍生的異變。
秦文挑了挑眉,泛著金曦的眸光落在那江中月影,自語道:“在這秦淮河,可容不得你一介小妖放肆。”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