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華娛之2000 第八百四十五章 飛來個盲僧
平心而論,周易這話屬于是是自己給自己留下了很大的把柄。
最起碼在CNN看來是這樣的。
事已至此,已經沒有人會再質疑周易的能力。雖然許多人都希望看到周易被擊敗,但卻從沒有一家媒體膽敢說他銷量會暴死。
況且,單就這個歐洲幾大國的預售量一出,再在銷量這塊睜著眼說瞎話也沒什么必要了。
除非周易新專輯發售后口碑斷崖式下滑,從而導致銷量崩塌。
“ok,讓我們說回你的新專輯,斯派克。”
主持人庫特·威爾森調整了一下思緒,在話題大有放飛趨勢時又把主題給拉了回來:“你新專輯的第一主打歌曲《Monster》與專輯同名,目前已經送往了各大地方電臺用作宣傳。
“能給我們詳細介紹一下這首歌嗎?”
“一首搖滾。”周易回答的很簡略。
老庫特卻頓時來了精神:“搖滾?你確定?你的意思是這張專輯你又重回搖滾領域了嗎?”
在英文二專后,周易對于搖滾樂的探索就已經獲得了公認的正向評價。
正當無數人以為他會乘勝追擊在三專繼續搖滾時,周易卻選擇了放棄,又走了另一個嶄新的方向——
其所在三專中所運用的新技術雖然在世界樂壇引起了兩極分化的評價,但不可否認的是autotune技術現如今確實被越來越多歌手所接受。無論反對的人再怎么多,它都像是一種被點燃的大勢,滾滾而來無法阻擋。
真應了周易三專的標題——那是來自于未來的聲音。
但,對于老庫特這個年紀的人來說,他還是喜歡搖滾。
無關于其他,單純就是對于搖滾這個類別的偏愛。
且,因為時代因素的影響,搖滾至始至終都是位于流行音樂鄙視鏈最頂層的存在。
雖然現在的搖滾已經拉了。
“站在我的角度上來看,這張《Monster》其實只能算是一張搖滾元素偏多的專輯,而不是一張徹頭徹尾的搖滾專輯。”
周易笑的很坦誠:“有一點我必須要承認,我可能已經寫不出像《Foreveryoung》(永遠年輕)這樣一張沒有任何異議的搖滾專輯了。”
“你要是還能寫出《Foreveryoung》,那我覺得你應該去被解剖。”看得出來老庫特確實很喜歡周易過去的英文二專,說起來時都眉開眼笑的。
“不過,如果讓我自己來選擇的話,我可能會更喜歡《Monster》這張專輯的概念。甚至于說,在我看來,雖然《Monster》這張專輯不是搖滾專輯,但它的核心概念可以說是更接近所謂原汁原味的搖滾。”
周易掰了兩下手指,指關節咔咔響:“比《Foreveryoung》更原汁原味的那種。”
此話一出,不光是主持人老庫特,連現場的工作人員都不由得一個激靈——
更原汁原味的搖滾?
等一下……
“我想很多人應該都看到過新聞,這張專輯里我邀請了大衛·鮑伊。”
周易笑的很“靦腆”:“大衛那一代搖滾歌手確實是我的歌曲啟蒙,這一點我不會否認,所以這張專輯中有首歌就是向大衛那個時代致敬的歌曲。”
大衛·鮑伊那個時代?
怎么,你也要寫柏林三部曲?
這可不太吉利啊。
大衛·鮑伊的柏林三部曲雖然拔高了他的樂壇地位,但就商業成績上而言可不太對得起搖滾變色龍的名聲。
老庫特很想這么問一嘴,但考慮到這畢竟還在單位,也就放棄了這個想法,轉而聊起了那首已經送往電臺的專輯同名主打單曲——《Monster》。
“怎么說呢,這是一首我個人非常滿意的搖滾歌曲,也算是回應那些一直在孜孜不倦惡意中傷我的媒體人吧,畢竟他們一直都在我說是個怪物不是嗎。”
談及之前美國媒體們那近乎于歇斯底里的版面,周易笑容分外純良。
《Monster》這首歌,實際上真要分類的話,基底其實更偏向于福音搖滾,這也與Skillet樂隊本質上就是一支福音搖滾樂隊有關。
整首歌的旋律異常狂野,焦躁的鼓點能最大限度的釋放每個人心底所淤積的亢奮——再加上演唱者聲嘶力竭的吶喊著“我就是怪物”,給人以一種焦躁、絕望的情緒。
可是,如果仔細聽完所有的編曲安排,就能夠很清晰的感覺到在絕望中掙扎向陽的情緒遞進。
美國公告牌冠單、公告牌主流搖滾榜第四、美國線上廣播2009年度最佳搖滾單曲、英國搖滾與金屬榜第40名——
單就成績而言,這首歌與福音搖滾這個小眾類別可謂是格格不入。
而且,與尋常福音搖滾不同的是,這首歌并沒有所謂的上帝、耶穌、教堂、禱告之類的元素。以至于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這首歌傳入中國后淪為了一眾燃向BGM的剪輯專用曲。
在小破站,這首歌更是被空耳給玩壞了——這直接導致“飛來個盲僧”的空耳后來成為了這首歌在國內的代名詞。
除了成績以外,周易選擇《Monster》當第一主打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后街男孩。
如果他沒記錯的話,后街男孩這張新專輯其實已經偏離了Teenpop的軌道,他們在這張馬上就要發布的新專輯中大篇幅添加了搖滾元素——
已經有兩名團隊成員步入了婚姻殿堂的后街男孩已經不再想像過去一樣,唱著Teenpop賣臉,當一個偶像男團。
他們渴望獲得更多的榮譽、期望用這張專輯完成轉型。
Teenpop能夠幫他們功成名就,卻無法讓他們的精神得到更進一步的滿足。短暫的歡愉過后,留下的就只有一片空虛——
這是Teenpop的性質決定的。
青少年、夜晚派對、俱樂部……這些曾幫助他們登頂的內容他們已經不想唱了。
他們想唱一些有實質性意義、有內涵的歌曲。
想唱兩性關系、想唱婚姻、想唱作為一個男人的經歷而不是一個男孩的經歷。
所以他們選擇在新專輯中加入了大篇幅的搖滾,他們甚至為此在這張專輯中拋棄了合成電子樂器,選擇了大量實錄樂器,為的就是最大可能表達出自己的成長。
但這,恰恰也是后街男孩這張專輯失敗的關鍵。
全球銷量兩百多萬張的成績,對于尋常歌手而言那是香檳都能包年開了,但對于后街這類曾經制霸過一時的王者來說,這個銷量只能說是撲街到姥姥家了。
以至于后街的粉絲只能用搖滾、內涵來強行挽尊。
再加上兩百多萬張的專輯銷量確實也能大賺,后街的風評也就慢慢好轉起來。
畢竟同期都沒啥可以拿來對比的搖滾。
可現在不一樣了,《Monster》這首主打單曲直接打到了后街命門上——
都是搖滾,周易這還是更冷門的福音搖滾,直接全方位三百六十度無死角的堵嘴。
“斯派克這完全就是在偷換概念,還新專輯的概念更接近原汁原味的搖滾,就是因為這是新專輯而已。”
“大衛·鮑伊那個時代的搖滾已經死了,那是時代碰撞醞釀出來的搖滾黃金年代,政治思想風潮席卷全球,現在怎么可能還能誕生。”
“有沒有可能,搖滾不止政治這一個定義?”
“沒有可能,你自己去翻黃金年代的搖滾代表人物,哪個不是靠政治屬性打天下的?”
不出所料的,CNN這期訪談播出后,受到了一些預料之中的吐槽,一些人認為斯派克這是在搞“虛假宣傳”,純粹就是為了給新專輯貼金而已,還搞了大衛·鮑伊這個噱頭。
當然,這只是堅守在政治搖滾底線上的人群。
大多數觀眾其實只能看懂一件事——
斯派克他瘋了!竟然揚言自己一天銷量能打后街男孩六天!
打贏了埃米納姆膨脹了是吧?
后街當年制霸銷量榜單的時候埃米納姆還在撲街呢!
“還90冠軍獎杯,斯派克怎么不上天?!”
“不說了,我現在就去買后街男孩的新專輯嘗嘗咸淡。”
“斯派克的新專輯還沒發,先行單曲倒是送電臺了,我聽聽看什么情況,居然這么自信。”
時刻關注著新一期節目口碑風向的主持人庫特·威爾森在瞧見這些爭議時欣慰的笑了。
老實講,作為一名老搖滾人,他也認為斯派克其實是在虛張聲勢。
倒也不是覺得斯派克寫不出來那個年代的歌曲,而是覺得他完全沒必要寫那個年代的歌曲。
當年那是個什么情況?
美蘇這對人類文明的雙生強權體都在全世界撒播自己的思想,各種政治思想風潮此起彼伏,搖滾的黃金年代也由此誕生。
現在呢?
現在的美國毋庸置疑就是地球第一強國,沒有挑戰者,海灣戰爭直接把全世界都給打清醒了。
在這種情況下,能在美國大把賺美元的斯派克,完全沒有那個必要寫矛頭直指美國的搖滾歌曲。
哪怕美國現在的國際形象確實因為強行發動伊拉克戰爭而一落千丈。
要知道他可是外國人,還是一個中國人,來自于一個意識形態與美國截然不同的國度。
寫這種歌曲是極為敏感的。
就算斯派克想寫,華納唱片的人大概率也會極力勸阻。
實在攔不住要寫的話,寫成中文在中國境內唱唱得了,何必跟香噴噴的美元過不去呢。
這么想著,老庫特把助理買來的后街男孩新專輯《NeverGone》拆封——
由于后街宣傳時帶上了搖滾,感興趣的他這才讓助理去買來了自己人生中第一盤后街男孩的CD。
但僅僅只聽了開頭兩首歌,老庫特的眉頭就已經皺了起來——
搖不搖滾不滾的,這也能叫搖滾?
就不說什么思想性內涵性了,單就是編曲方面就不過關。
不是你采用了大量實錄樂器再編個輕搖滾的曲就能叫搖滾的,就不說抒情搖滾了,哪怕是流行搖滾的定義都沒這么寬泛。
還是一股子Teenpop的味道。
很顯然,后街男孩這次轉型應該是要失敗了。
搖滾老炮庫特直接做出了專業判定,專輯內12首歌全部聽完后更是直搖頭——
越往后聽,他甚至都聽出了制作上的粗糙。
這應該是一張不應該在今年發行的作品。
據小道消息稱這張專輯是唱片公司去年就要求后街男孩發了,但被拖住沒發,今年應該是后街扛不住公司的要求了?
很失望的庫特在把CD放好后,打開了音樂電臺,正準備點周易的新歌,就聽到電臺DJ那激情澎湃的聲音——
“好的,那接下來呢,就是斯派克新專輯的第一主打歌曲《Monster》。上帝,我可以保證,這絕對我今年以來聽過最燥熱的一首搖滾歌曲,我可以向你們保證……”
在經歷了后街cd的失望后,老庫特對周易新歌的期望本能的就下降了一截。但在那激昂的前奏響起時,他卻忍不住一個激靈——
“Thesecretsideofme,Ineverletyousee(我私密的一面,從未展示給你)
“IkeepitcagedbutIcan'tcontrolit(我試圖將它困入牢籠,但我已不能控制)”
極其標準的搖滾起手式——
對于剛剛經受了后街男孩Teenpop式搖滾的老庫特來說,這簡直是如聽仙樂耳暫明!
而伴隨著斯派克那嘶吼的遞進,老庫特倒是琢磨出了一點別的味兒來——福音搖滾?
斯派克還會這個?
明明是福音搖滾的底子,但整首歌卻意外跳脫出了福音搖滾的框架與局限性。
他簡直就是一個天才!
“不,不對,這絕對不是專輯首單!”
完整的聽完了一遍后,老庫特脖子還在回味節奏上的余韻,不斷律動著,同時還不忘繼續點播——
這首歌的節奏太強了。
同時,也因為這歌詞中不斷強調的“Monster(怪物)”,老庫特心底下意識的就聯想到了這張專輯的專輯名——
“Igottalosecontrol,Here'ssomethingradical(我已失去控制,有什么是如此的暴躁)
“ImustconfessthatIfeellikeamonster!(我必須坦白,我就像是一個怪物!)”
失去控制?
淪為暴躁的怪物?
前段時間媒體們鋪天蓋地的指責讓斯派克暴躁了?
“I,Ifeellikeamonster!(我就像是一個怪物!)”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