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回到過去做財閥 第2099章 南洋經濟圈的軟肋
通商產業部。
多年來,它一直都是SEA的經濟大腦,是SEA產業政策的制定者。
事實上,它并不僅僅只是SEA的經濟大腦,同樣還是整個南洋經濟圈的大腦——南洋經濟圈,是一個早在二十年就已經形成的一個區域經濟圈。
最初是SEA、泗水、棉蘭老美“自由貿易協定”,建立“南洋自由貿易區”,從而實現資本、商品的在三地的自由流通,后來大馬、星洲以及暹羅、撣邦先后加入其中,其目的在于促進經濟一體化,允許產品與服務在國家間自由流動。
也正是從那個時候起,SEA開始大規模向他們進行落后產業的轉移,而這不可避免的又帶來了一個影響——SEA對區域各國的經濟指導,所以,慢慢的通商產業部也就變成了各國的經濟大腦。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在這個圈子里雖然各自發展,但是卻存在著產業分工的。
當然,這種產業分工并不是指令性的,而是遵循市場原則的,且其各自也有其特殊產業。
就像大馬,其借助倫敦毒霧事件的影響,在檳城設立“化工產業園”,吸引包括帝國化工在內多家英國化工企業到大馬投資,又借助自己英聯邦成員免關稅的優勢,吸引了大量英資企業。
因此其產業發展迅速不說,且正在進行產業升級,開始將落后產能遷往撣邦。
至于暹羅,則因為人口眾多對于勞動密集型產業仍然有依賴,而撣邦地處內陸,也和暹羅一樣依賴勞動密集型產業。
坐在車上的趙佩琦一邊回憶著各國的產業特點,一邊皺眉思索著。
作為通商產業部常務的趙佩琦,在兩個月前履新,成為第一常務,這也意味著他將是下一任專務,作為職業官僚的他,從部里的干將到現在部里的第二人,一共用了二十多年。
而現在,他上任后面對的第一件事,就是“區域經濟合作指導”——就是協調各國的經濟規劃方案。
“雁行戰略的核心,并不是無序的產業轉移,而是有序的轉移合作,形成一個區域內互相依存的整體……”
“整體!這個整體應該是以SEA為核心,各國為雁翼的整體,這個整體是互相依賴的。”
當年為什么簽署自由貿易協定?
做為當年對美紡織品談判的負責人,趙佩琦非常清楚,自由貿易協定就是為了避開關貿總協定的制約,當時除了SEA其它國家和地區都不是關貿總協定成員,所以他們就通過向SEA出口,然后再轉口的方式對美國出口。
從那時起,他們就對SEA是非常依賴的,而在依賴的同時,他們的經濟也都成為了SEA的組成部分,就像低端產業的血汗工廠一樣,SEA沒有,但他們卻有。
而現在呢?
他們要進一步實現產業升級。畢竟,他們不可能永遠只做“血汗工廠”。
而這也是趙佩琦的工作。
SEA不可能帶著一群窮兄弟玩。
SEA要發展,小兄弟們也要發展!
終于,汽車在國際開發署的大廈前方停了下來,但是趙佩琦并沒有下車,他仍然在那里思索著,嘴里輕輕的念叨著“撣邦”。
之所以會念叨著這個地方,因為在所有的小兄弟之中,它的情況最復雜,將來的經濟轉型也最困難。
畢竟,它身處內陸。
“不好辦啊……”
把保姆車在大廈前方的停車場前停好后,方景仁慢條斯理地邁著大步,挺起肩膀,甩著兩手,昂然地走著仿佛這條路是為他一個人鋪的。他的方框眼鏡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配這副眼鏡時,眼鏡店的人就很客氣地勸說過他:
“四方臉型,再配上四方眼鏡,會使人感到您過于嚴肅的……”
但他不管那一套,直接說道:
“四方對四方,正合適。”
方景仁那雙大皮鞋走在路上,總是會踩出很大的響聲。
雖然剛剛三十歲,但是祖籍中原的方景仁,有著北方人特殊骨架粗壯,個子很大,與很多人喜歡足球不同的是,他喜歡摔跤,剛加入國際開發署,當事務官在海外工作的時候,老是和撣邦的官員在一起摔跤。
其實象方景仁這樣南大畢業、高等文官考試合格的所謂特權官僚,通常只在特權官僚的圈子內活動,熱衷于工作上的競爭。
然而,方景仁卻凈和別人摔跤,也正因如此有人認為他成不了大器。
還有一件事,方景仁愛上了一位從唐山跑出來的姑娘,雖然那姑娘是在SEA出生的,但是后來隨其父親又回到了唐山,再后來又幾經輾轉到了撣邦。
當時在撣邦工作的方景仁與其在街頭偶遇,在幫助她返回SEA后,這邊一休假,那邊馬上跑到那位姑娘的家里去求婚。接著便象強奪似的把她帶到工作的地方——撣邦,真可稱之為搶婚。
講起此事,他還說得很硬: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小時候,我就喜歡她,既然她沒結婚,那我們就結婚羅!”
到撣邦后,他還是只顧和人家摔跤。當然,還有就是生孩子——他太太為他生了7個孩子,在他們這樣年青人中,這絕對不少了,畢竟,他的同齡人,大都四到五個孩子。
他成天樂呵呵的一邊摔跤,一邊當著奶爸,那時候大家都以為他已不想往上爬了。
沒想到時隔十年的今天,在同輩中,他卻出人頭地跳到了領先的地位。
遇見了一個門衛,方景仁舉起一只手,大聲嚷道:
“喂,你好啊!韓師傅。”
“是!”門衛受寵若驚地答應了。
“你兒子怎么樣啦?現在干得不錯吧?”
這時,門衛行了個躬禮禮。
“方處長,真的謝謝您的關照。”
方景仁曾經給他兒子在大馬盛唐纖維公司找了份工程師的工作,收入非常不錯。
“哎呀,你客氣了,告訴他,加油干吧!”
說話的間,他就已經來到了大廈前,看到停在大廈門前的汽車,在他愣神之余,車上的人下車了。
是趙佩琦,通商產業部的第一干將!
是所有羊毛干將的偶像!
從普通的科員到通商產業部第一常務,簡直就像是奇跡!
當然了,也是方景仁所向往的,表面上看似無欲無求的他,同樣有著他的渴望,他也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夠成為副署長,署長,某部的常務,甚至專務。
誰知道呢?
在這里總有著無數的可能。
感覺到有人在看著自己,趙佩琦扭頭看了一眼,臉上立即露出笑容。
“方景仁,我們在撣邦見過,在那里一干就是十年,人在SEA,家在撣邦,不簡單啊!”
沒想到常務居然記得自己的方景仁連忙鞠躬。
“趙常務!”
“正好,我來這里除了一些國際合作事務之外,還有一件事,正想向你這個撣邦通了解一下,我們一邊走一邊說……”
在SEA雖然大家說話的語氣都很委婉,但是談事情的時候,從來都是非常直接的,趙佩琦一上來,就直接了當的問道:
“方處長,你覺得撣邦未來的發展潛力怎么樣?它有可能邁入中等發達國家標準的門檻嗎?”
中等發達國家標準。
這年產的產業規劃會議上,閣下指出的一個標準,按照閣下的要求,用四年時間,通過繼續推行國民收入倍增計劃,讓包括撣邦在內的“南洋經濟圈”成員國都達到并且超過中等發達國家標準,也就是人均國民收入達到2000美元以上,而去年SEA也不過剛剛達到高收入國家門檻——人均國民收入超過4000美元。
而在所有成員國中,撣邦的難度最大,當然,實現也不困難,畢竟,去年他們的人均國民收入已經超過了1000美元,達到1098美元,次遜于暹羅的1185美元。
而這還是建立在“石油危機”的影響下,不過今年大家伙的經濟都不好,高價的石油,對全世界各國的沖擊是史無前例的。
但是經濟總是要發展的。
“這……”
面對趙常務的詢問,方景仁立即整理了一下思路,然后直接回答道:
“常務,眾所周知,撣邦發展最大的難題,并不僅僅因為其地處內陸,沒有出海口,最關鍵的原因在于,撣邦高原占全區80,交通成本是平原地區的35倍,從新安駛出的貨車到臘戍的運費比到曼谷還高。”
兩個人一邊走,一邊聊著撣邦地形對其的經濟發展限制,土地資源有限,高原地形的發展限制,這些都是現實問題,而且看起來幾乎是無解的。
畢竟,交通條件是先天不足的問題,就撣邦的高原地形來說,這種先天不足最終會制約他的經濟發展。
當然這也是趙佩琦最為頭疼的根本原因。
先天不足的地形限制又該如何克服呢?
如果克服不了這一點,那么又怎么可能能夠實現當地經濟的發展呢?
如果當地的經濟無法得到真正的發展,那么,他又怎么可能步入中等收入國家的門檻呢?
他會不會成為南陽經濟圈里的墊底,或者累贅,這些都是問題。
趙佩琪就這樣一邊點頭,一邊聽著方景仁的介紹。
“所以在過去的十幾年里,國際開發署對當地的投資主要集中在如何改善其交通上,因為新安距離湄公河不遠,所以,我們首先修建了通往湄公河的高速公路。
利用高速公路將集裝箱運往湄公河岸的港口,再使用內河貨船將其運往暹羅北部,經鐵路運往曼谷,再出口海外……”
因為在當地待了10年,所以方景仁對于當地的交通建設以及產業開發都是非常了解的。
因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所以一直以來他都是sEA援助的重點對象,正是靠著國際開發署提供的政府援助開發貸款,使得當地的高速公路以及鐵路建設才會不斷的加快。
但是,作為一個在充足的10年老干將,方景仁是非常了解那里經濟發展的瓶頸在什么地方。
“……雖然現在新安到曼谷的鐵路已經修通,但是眾所周知,伴隨著集裝箱的出現,鐵路的運輸優勢,已經是昨日黃花,世界已經被集裝箱所改變,全世界所有的經濟體以及經濟重鎮都將轉向沿海或者沿江可通航區域!”
接著方景仁又直接說出了他的判斷:
“從這一點上來說,撣邦的經濟幾乎沒有發展前途……”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