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回到過去做財閥 第2032章 戰略機遇期
“趙常務,你有什么建議?”
被點了名的趙駿杰,只得放下手中的筆,看著大公子投來的目光,他思索了一會,說道:
“剛才大家在匯報時,我對大家的建議,進行了簡單的梳理,我來說一下,不知道是否有遺漏斗。”
接著,趙駿杰拿著記事本說道:
“10月15日,阿拉伯各產油國宣布自16日起對西方國家,包括SEA實施石油禁運,以懲罰各國對以色列的支持,16日當天下午,官邸下令向市場投放石油儲備,每天投放100萬桶,以緩接接市場的供應緊張。”
“17日傍晚,根據官邸的要求,南洋多家石油公司宣布全力增產,預計在一周內可增產100萬桶石油……”
“19日,大洋貿易在港島達成500萬噸石油供貨協議,也就是3600萬桶,價格以19日為基準。”
接著他將一眾人的建議一一道出,唯獨多了一點——時間。
看著眾人,趙駿杰補充道:
“大家注意一下時間,所有的實施對策,都是在16日至19日期間實施的,換句話來說,直到現在,我們還沒有新的應對策略推出!”
“哎呀,趙常務,現在還有什么應對策略,石油公司增產100萬噸,已經是極限了。”
“是啊,加大戰略儲備石油的投入,這個問題已經討論過了,按照每天600萬桶的需求,我們的石油儲備只夠維持一個半個月的,一個半月后會是什么情況,恐怕只有天知道。”
確實正像他們說的那樣,現在可以實施的辦法都已經實施了。
可以說從危機一開始,官體也好,各個部門也罷,都在全力以赴的處置著這場危機。
但這場危機最核心的問題是什么呢?
是石油。
沒有石油的情況下一切都是白搭。
而且也沒有人知道這場危機會持續多長時間,是一個月,兩個月還是三個月。
或者說更長時間。
也正因如此,他們并不敢向市場投入更多的石油。
“好了,各位,我們現在需要考慮的并不僅僅只是石油的問題,也不是經濟問題,而是民生問題。”
趙俊杰直截了當的說道:
“現在最關鍵的是民生問題。油價上漲導致民眾的生活成本在急劇增加。這才是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所以,我們必須要討論這個問題。”
接著他把目光投向了李逸軒,說道:
“主任,現在油價每上漲1毛錢,民眾的生活成本就會有相應的增加,我們現在最需要考慮的是普通人的生活。所以我的建議是必須凍結油價!”
“什么凍結油價?”
其他人聽到之后無不是愣住了,而張頌杰更是直截了當的說道。
“凍結油價,你知道現在11月份的油價期貨價格是多少嗎?”
“不僅僅要凍結,不能夠繼續上漲。而且還要降低油價,無論如何,都要確保民眾的生活。”
顯然趙駿杰并沒有理會別人的反駁,甚至還變本加厲起來。
“這根本就不可能,市場上的價格在那里擺著!”
“百姓的生活在那里!如果我們任意油價上漲的話,那么通貨膨脹就會不可避免的發生。
到時候,必定會給民眾的生活帶來難以想象的困難。”
趙俊杰接著說道。
“所以我們必須要凍結油價,同時對汽油以及柴油價格下調。
當然,這需要對汽油,柴油實施配額制度。只有居民的自用車,以及校車、救護車、公共汽車等與民生息息相關的車輛,可以按配額購買限價燃料。
總的來說,就是……必須要不惜代價的保證民生。”
“哎呀,你知道這樣干的話需要花多少錢嗎?”
“是啊,這場危機本身就會對我們的經濟造成沖擊,現在更應該節衣縮食!是應該省錢!”
“花再多的錢也要保障民生。”
聽著他們的爭論,李逸軒說道。
“趙常務,你還有什么其他的建議都一起說來聽聽。”
“我的建議很簡單,就是不惜一切代價保證民生,同時減少各級政府支出,壓縮行政開支20以上。”
趙俊杰接著回答道:
“同時一年內所有水電煤等公用事業禁止漲價,企業虧損部分由政府提供補貼。”
“進口的大米,小麥、黃豆等糧食,政府設置指導價賣給民眾,如果進口商虧損,由政府補貼損失。”
“如果有必要的話,限制民生必需品出口,必需品全部留在本土供民眾購買。”
“同時,嚴厲打擊囤積居奇,哄抬物價,散播謠言,盲目搶購等行為,發現一個抓一個。”
在趙俊杰說出他的這些對策時,會議室里的人們都陷入了沉思之中,有的人直接拿出了香煙在那里默默的抽了起來。
而李奕軒同樣也陷入了沉默之中,他知道,這些建議是什么。
是保證民生,但是代價呢?
代價就是官方需要提供大量的補貼,雖然開支會很大,但是……這是保障民生的必須。
心里思索了一會,李奕軒又說道:
“大家商量一下,以趙常務的這個建議,看看有沒有什么需要補充的地方。”
“主任,如果這么實施的話,那么會有很大的財政壓力!”
“壓力是大,但是我們的壓力總比百姓要輕一點,我們壓力大一點,百姓的壓力就小一點!”
說罷,李奕軒看著趙駿杰說道:
“你寫一個草案吧,我會交給閣下的!”
翻看著面前的報告,李毅安并沒有說話,他只是一頁頁的看著,終于,看完了這份報告之后,他想了一下說道:
“我看可以推行,在財力應該是可以負擔的。”
其實,這個全力保障民生的方案,正是他所需要的,至于其它的什么增加石油市場投放之類的應對策略,本身就是最基本的應對策略。
但是民生如何保障呢?
其實,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發錢,但是在石油危機這個特殊的情況下,僅僅只是發錢并不能解決問題。
畢竟,你發錢的速度,可能趕不上通貨膨脹的速度,在這種情況下,那就只有一個辦法,就是通過官方強制措施,把一些與民生有關的商品價格打下去,或者說,壓下去,從而確保民生不受到影響。
大米、小麥,是糧食,是生活必需。
大豆是飼料,是肉奶蛋,是生活質量的必須。
水電同樣也是居民生活的必需,把它們的價格控制住,通貨膨脹對民眾的生活造成的直接影響,也就被控制住了。
“是的,父親,財政方面進行過計算,財力上完全可以負擔。”
李奕軒想了一下,又補充道:
“而且除了緊急應對基金之外,官廳也會削減開支,完全可以負擔得起。”
緊急應對基金是官邸的一個特別基金,每年都會從預算中抽取一部分充實基金,其旨在應對緊急事件,比如臺風、地震等自然災害,而經濟危機也在其應對范圍內,經過多年的結余與投資,現在其規模已經超過了百億。
這筆錢一直都是應對各種危機的底氣,而不是至于到用錢時才想辦法籌集。
至于官廳節流,這當然也是正常的操作。
思索了一下,李毅安問道:
“奕軒,負擔是能負擔的起,但是,開源方能節流,靠從牙縫里省錢,一兩天可以,那一兩年呢?”
其實這筆錢壓根兒就沒有多少,畢竟,這次在股市等方面的投資回報還是非常豐厚的。
完全可以把這筆錢拿出來用作補貼。
不過雖然如此,仍然需要考慮到更長遠的未來。
“石油禁運可能會在未來幾個月內停止,但是,廉價石油的時代肯定會就此終結。未來的幾年之中,石油注定將是昂貴的,在這種情況下,補貼能夠持續下去嗎?或者說補貼能夠所有的問題嗎?”
聽著父親的詢問,李奕軒點頭說道:
“正因為解決不了,所以另一方面,必須要推出強而有力的經濟刺激計劃!”
看著父親,李奕軒主動說起了他的打算:
“父親,雖然,現在SEA的基建是相對完備的,但是我們必須要注意到的是,伴隨著人口增加,當年的基礎建設正趨于落后,我們的基建大都完成于十年前。
而現在我們的人口早就超過了一億人,基礎建設早就趨于飽和,青年人需要入住新的社區、新社區需要新的道路、醫院、學校以及其它的公共機構,而且青年人對社區的環境要求更高。
所以,我建議發行300億元的債券,全面提升國內基礎設施,同時帶動產業升級,從而度過危機。”
全世界無論是哪個國家,在面對經濟危機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就是擴大財政,通過積極的財政政策,實施基礎建設,從而增加就業,刺激經濟。
并不僅僅只是基建,在李奕軒的刺激計劃之中,還有對汽車產業的投資。
“……雖然我們在電動汽車上的技術是遙遙領先的,但是就消費習慣和消費能力上來說,至少在未來二十年內,燃油汽車都是世界的主流,而SEA汽車本身就有省油的優勢,所以,我們更應該抓住這個機會,進一步擴大汽車市場,加大宣傳等各方面的工作,如此一來,既然可以擴大出口,搶占市場,又能緩解國內的經濟壓力。”
對于他的這個建議,李毅安自然是贊同的,事實上,這也是他對這場危機的期待之一,畢竟,有日本車的成功先例在那。
石油危機前,日本車在美國還是不入流的產品,可是石油危機之后呢?
省油的日本車登上了王座,僅僅只用了幾年的時間,就把美國汽車、歐洲汽車沖擊的不要不要的。
廉價石油的時代,美國車也好,歐洲車也罷,從來都不注重省油,所以,他們還可以占據相當一部分市場,可是石油危機之后呢?
從官方層面再到民間,省油成了汽車的核心指標之一!
這不就是石油危機帶來的戰略機遇期嗎?
除了加大在汽車上的投入之外,李奕軒還提到了在電子產業的投資。自從那次與父親深談之后,他也就認準未來科技的大方向只有一個,那就是電子領域。
“……總之,誰能在電子領域執掌牛耳,誰就能擁有未來。而電子領域本身就是我們的優勢產業,我們對美國的技術領先大約57年,對世界其它國家領先1015年,但是暫時的領先,并不意味著未來仍然會保持領先。
所以,我認為官廳應該加大在這方面的投資引導,從而進一步推動電子領域的發展……”
多年來,SEA的電子領域發展,都是靠著官廳投資引導的方式,才取得快速發展的,可以說,李毅安本人,一直都是電子領域的積極推動者。
正是靠著二十多年,持續不斷的投資,再加上在某些關鍵技術上的“提點”,才有了現在的技術上的領先,而現在李奕軒推行的投資規模更大,其涉及到各個領域,甚至就連同月球'X'晶體的開采運輸以及深入研究,都被涵蓋其中了。
就這樣,這天他們父子兩個人在書房里聊了很長時間,聊的并不僅僅只是如何保障民生,還有經濟刺激以及對電子產業的投資。
聊到傍晚時分,李毅安看著兒子說道:
“危機,危機,并不一定是災難,同樣還會是機遇,危險中同樣充滿著機遇,只要我們抓住它,就可以把危機,變成機遇……”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