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回到過去做財閥  >>  目錄 >> 第1858章 大力出奇跡

第1858章 大力出奇跡

作者:小魚的命運  分類: 歷史 | 外國歷史 | 小魚的命運 | 回到過去做財閥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回到過去做財閥 第1858章 大力出奇跡

不是鋁合金,而是不銹鋼!

切洛梅的回答,讓庫塔霍夫元帥整個人都驚呆了,甚至說道:

“什么?你說什么?你說他們是用不銹鋼造的航天飛機?”

雖然蘇聯用不銹鋼造了米格25戰斗機,但是,庫塔霍夫沒想到會有人用不銹鋼造航天飛機,那樣的話航天飛機要多重啊!

“是的,元帥,他們是用不銹鋼造的航天飛機。”

切洛梅拿著照片介紹道:

“將軍,你看這張照片,從照片的色澤上可以得出來,他們是用不銹鋼造的航天飛機,而它最大的優點就是耐高溫!”

“耐高溫……”

庫塔霍夫元帥看著手中的隔熱瓦,說道:

“你的意思是,他們不需要隔熱瓦了?”

“不是不需要,而是不需這么厚的隔熱瓦,他們使用的可能是一種可不需要反復重貼的燃蝕型隔熱瓦。”

作為火箭權威的切洛梅簡直就是一個天才,他僅僅只是通過有限的公開的照片,就獲得了很多寶貴的信息。

而這些信息,恰恰是美國用了幾百億美元以及14條人命換來的經驗。

航天飛機之所以被淘汰。

簡單的說,理念太超前了!

結果就是本應便宜好用的航天飛機變得又貴又不安全。一開始美國人的打算是制造一個能重復使用的航天器來降低使用成本。

這個想法當然沒有問題,航天器使用成本里面,航天器本身占大多數,燃料只占一小部分。如果每次只用添加燃料豈不美哉?

每次的發射費用就可以大大降低了!

就像普通飛機一樣,一次制造,長期使用。

但是造出來以后,使用過程中,問題可來了,這玩意使用起來費用可不止燃料啊。

檢修費用可比燃料費用多多了!

主要原因是,當時人類的工業水平還不太夠,材料,加工,微電子,都不太能夠支持這個想法。

首先,航天飛機的主發動機每次飛行后都要拆下來,更換易損件和防護耗材,然后再重新裝回去。

所以不能頻繁發射。原計劃兩周就能發射一次的航天飛機一般半年都發射不了一次。

而之所以需要半年,就是因為航天飛機每次維修隔熱瓦要花費超過6個月時間,甚至,導致14人死亡的兩次航天飛機的事故,都是由隔熱瓦脫落導致的。

除了那兩次事故之后,亞特蘭蒂斯號航天飛機發生了一模一樣的事故,但安全返航,因為脫落的隔熱瓦下面正好是一個不銹鋼天線,它的耐熱強度遠高于鋁合金。馬斯克正是看到了相關資料,才決定用不銹鋼造星艦。

由于不銹鋼的耐熱性更好,它的隔熱瓦自然也沒必要像航天飛機那樣高檔,航天飛機要求隔熱瓦兩側溫差1200度,星艦只要保證800度溫差就可以,隔熱瓦薄了,甚至還能抵消一點不銹鋼的重量。

也正是因為有這個成功的經驗,在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研制可重復使用的火箭時,李毅安就選擇了拿來主義,直接指出不銹鋼。

它更廉價,更耐高溫,自然也就成了航天飛機的選擇。再加上的新型的低成本,同時可保證高可靠度和低維護時間的隔熱瓦,也是SEA航天飛機研制的重點。

這就是站在歷史巨人肩膀上的優點。

甚至還要再加了航天飛機的火箭發動機——甲烷機沒有積碳,更有利于重復使用的優勢,也是其中的優勢。

當然,這是細節,蘇聯的情報人員是無法獲得這些設計細節。可是切洛梅還是靠著他個人的能力,推測出了一些答案,甚至窺探到了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設計思路。

不得不說,大神永遠都是大神。

聽著切洛梅的解釋,庫塔霍夫元帥說道:

“也就是說,他們的航天飛機可能更結實,更有利于反復使用是嗎?”

“至少從理論上來說,確實如此,元帥。”

想了一下,切洛梅說道:

“我認為,在航天技術上,SEA的路徑更適合我們,美國的或許是最先進的,但是SEA更注重成本控制,他們可以用更少的錢,達成同樣的任務,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這正是切洛梅以及科羅廖夫等人最佩服SEA的地方,他們進行登月花費的資金甚至比蘇聯還要少,這簡直就是奇跡的,而這正是成本控制的優勢所在。

“所以,你認為,我們應該依托他們的路徑是嗎?”

庫塔霍夫元帥看著一旁的UR700火箭,說道:

“就是把這個航天飛機裝在UR700火箭的頭部上,直接代替運載艙,航天飛機送上太空是嗎?”

美國的技術路徑很簡單,就是開外掛——把飛機掛在火箭本身一側。

而SEA的則是傳統火箭的思路,只不過是把火箭的運載艙,變成了航天飛機而已。

兩者各有各的優點,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后者更省錢。

“是的,元帥。”

切洛梅回答道:

“這樣更省錢,我們只需要研制航天飛機,并且對UR700火箭進行相應的改進就可以了,”

見元帥有些猶豫不決,切洛梅又繼續勸說道:

“這樣一來,我們可以把研制火箭的資金,用在登月上,并且爭取盡快建立我們的月球永遠基地。”

切洛梅的建議表面是為了節省資金,可是實際上這又涉及到了蘇聯航天業內部的權力斗爭,有機會的話,他當然要打壓競爭對手,爭取更多的資源了。

尤其是現在,當科羅廖夫把他的全部精力都用在那個什么“火星飛機”上,準備要去摘取“第一個抵達火星”——也就是繞著火星轉上一百多天的桂冠時,切洛梅選擇了更為可行的月球。

雖然他不能第一個登月,但是卻可以建造月球基地,雖然落后了一些,但他相信他的基地才是最大的。

面對切洛梅的建議,庫塔霍夫元帥猶豫了一下,說道:

“你是的意思……”

看著SEA的模型,他說道:

“我們可以借鑒SEA的方式。”

但這意味著什么呢?

意味著所有的設計全部都要推到重來——他們需要設計一款由不銹鋼制成的航天飛機!

全部推到重來吧。

在元帥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他又看著切洛梅問道:

“我們的不銹鋼符合這一技術要求嗎?”

聽著元帥的問題,切洛梅回答道:

“元帥,不銹鋼的問題,我們的情報人員已經幫助我們解決了。”

對于蘇聯來說,他們是需要從西方獲得技術才能夠推動自身技術進步的,在無法通過正常渠道獲取技術的時候,就需要通過情報人員出場了,這是蘇聯的老傳統了。

點了點頭,庫塔霍夫元帥又問道:

“那么我們的月球基地呢?美國人現在也要搞他們的月球基地,我們什么時候能把我們的月球基地送上月球?”

從SEA悄無聲息的把“前哨一號”送上月球之后,美國、蘇聯都緊隨其后在弄他們的月球基地,蘇聯可以落后在SEA的后面,但是不能落后于美國。

“元帥,現在計劃進行的非常順利,我們將會在下個月,把“先鋒一號”發射到月球上,它的面積更大,而且也更先進,它將會由UR700直接發射,并且送到月球……”

和美國與科羅廖夫設計的月球軌道對接返回不同,切洛梅相信直接從月球起飛更安全,所以他設計的登月艙也是超大號的約50噸的圓柱形飛船,上端為一個圓錐形的返回艙,可載兩人從月球往返。而著陸支撐的裝置為六個橇板組成。

也正因如此,當SEA的月球基地問世之后,切洛梅立即對圖紙進行了修改,將他的圖柱形飛船,修改成了月球基地,而為了盡可能放大月球基地,他選擇了通過大橢圓軌道多次加速進入地月轉移軌道的方式,將月球基地放大到100噸,因為不需要返回艙,加上大橢圓軌道多次加速前往地月轉移軌道的方式雖然需要耗費時間,但是卻可以節省了大量的燃料——而且這一技術也是成熟,SEA的“前哨一號”就是以這種方式前往的月球,僅僅只是把幾天的航程變成了十幾天,但是卻可以節省幾十倍的燃料。

而他設計的月球基地,就是把登月艙兩側的三個燃料艙變成了基地艙——用火箭直接將基地整體發射到月球。

不得不說,這絕對是個非常有創意的設計,與SEA一樣,它也是兩次發射,第一次發射基地,直接將無人基地和物資送到月球,然后再利用第二次發射,將宇航員送到月球,執行完任務之后,再返回地球。

因為它的這個設計非常省錢,而且很出色,所以才被選中作為月球基地的方案。

蘇聯月球基地會通過幾次發射,就像國際空間站一樣,最終將多次發射的艙段連接在一起,這種方式很省錢,但是,最大的問題就是能耗很大,因為它是月球表面的基地,而sEA的月球基地是在熔巖管內的,那里的溫度更加怡人,而且厚重的巖石可以阻擋宇宙輻射和其他的各種傷害。

但是現在蘇聯所需要的是時間是必須要領先美國人!

按照蘇聯人的計劃,他們最終還是會把月球基地拖入熔巖管之中,他們同樣也發現了大型熔巖管,但是現在最重要的是解決有與無的問題,至于其他的并不重要。

這也就是太空競賽最真實的一面——他們不會去考慮成本或者其他的問題,他們所要爭取的就是第一,就像科羅廖夫去選擇了火星一樣,目的就是為了幫助蘇聯去贏得這場競賽,為蘇聯爭取無上的榮譽——成為第一個抵達火星的國家!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回到過去做財閥目錄  |  下一章
回到過去做財閥 手機網頁版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132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