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回到過去做財閥 第1856章 太空捕手
第1855章太空捕手(第三更,求訂閱)
有時候,線索會自己冒出來。
正像朱敏行說的那樣,第二天上午,27分局轉來一份失蹤人口報告。一看到報告上的照片,趙明慧他們就認出了無名氏。
「東海鋼鐵公司冶金實驗室助理工程師許星文……」
看著無名氏的資料,朱敏行的下意識的說道:
「也就是一個鋼鐵公司的助理工程師而已,他是怎麼惹上這種槍殺兇手的。」
圈子和圈子之間是存在著天然的隔離的,作為警察他非常清楚這一點,工程師會生活在他們的圈子和范圍之中,他們一輩子都有可能接觸不到那些犯罪分子。
「而且還用了消聲器,探長,我覺得這個案子可能和他的工作有關。」
趙明慧下意識的分析道:
「一般情況下,像他這樣的工程師。生活是非常優越的,他們幾乎不可能會和那些犯罪分子有接觸或者發生聯系,畢竟,他們生活圈子不會有任何重迭。
如果他們被犯罪分子槍殺,那麼就只有一種可能,就是碰到了搶劫,當然這是不可能的,首先不說長安的整體治安環境,就是從犯罪現場來看,不符合常理,而且沒有劫匪用消音器,并且一槍斃命。」
分析著案情的趙明慧,已經整理好了思緒,說道:
「所以綜上所述,我認為很有可能和他的工作有關,可能是工作給他帶來了麻煩。」
「嗯……」
朱敏行沉默了一會會,然后,他拿起了衣服,對趙明慧,說道:
「走,我們一起去一趟東海鋼鐵公司。」
東海鋼鐵公司是全國最大的鋼鐵公司,也是技術最先進的,他并不僅僅只在東海有實驗室,在長安等地也有實驗室。在朱敏行和趙明慧兩人來到實驗室的時候,表明他的來意之后,對方顯然是極其驚訝的,接待他們的人,立即拿起了電話,把事情報告給了安全主管。很快就有一名安全主管走進了會客室。
「你好,我是實驗室安全主管王云雷。」
王云雷一邊介紹自己的身份,一邊說道:
「許星文,雖然是公司的助理工程師,但是他參與了一些保密項目,所以我們只能向你們提供一些有限的資料。」
之所以只能提供有限的情報,是因為他參加的一些項目是保密項目,這也決定了他不能夠告訴對方詳細的情況,至少在獲得批準之前。
「保密項目?」
朱敏行敏感的問道:
「可以知道這些項目涉及到什麼領域嗎?」
問出這句話之后,他才意識到自己說了一句廢話,既然是保密的那肯定都保密了。
「這個……」
王云雷看著面前這兩位來自國家警察總局的探員想了一下,然后說道:
「并不能夠告訴你們太多,但是他的研究和航空航天領域有一些關系。」
王云雷的回答讓朱敏行和趙明慧的心中立即找到了答案,他們似乎找到了死者的死因。
隨后他們又向公司了解了一些關于許星文的情況,盡管心里并沒有答案,但是基本上卻已經可以判定——他的事和他所從事的工作有著直接關系。
在離開實驗室的時候,朱敏行想了一下問道:
「王先生,請問實驗室有保安局的派出人員嗎?」
面對他的詢問,王云雷說道:
「我們這里只是民間公司而已,實驗室的安全事務是由我負責的。」
離開實驗室之后,趙明輝看著開著車一言不發的探長,想了一會兒才說道:
「探長,您覺得這件事兒有必要通知保安局嗎?」
從結案上來說只需要通知一下保安局,保安局就會插手這個案件,到時候直接會從普通的刑事案件變成安全案件。
對于負責案件的警察來說,這是最好不過的處理方式——他們不需要為這一案件的偵破而煩惱。
可是在另一方面來說,朱敏行有著他自己的想法——他并不想把自己手里的案子就這麼移交給別人。
可是他也非常清楚,如果案件不移交給保安局的話,那麼以他們的保密級別顯然無法了解他生前所負責的研究項目到底涉及到什麼。
自然也就不可能知道,到底是什麼導致了他的死亡?
「這個案子……有一些復雜。」
朱敏行想了一下,然后說道:
「我們先追上兩天,再到他家里去看一看,再收集一些證據,然后再交給保安局吧。」
對于探長的決定證明會自然沒有反對,就這樣他們有駕駛的汽車朝著死者家的方向駛入,在抵達死者家之后,向死者妻子表明身份后,他們就進入到了其家中,重點就是他的書房。
死者的書房和很多工程師的書法一樣,放置著很多書本,還有一些研究資料,這些資料大都是公開的,并沒有什麼保密的事情。
翻看著這些自由的時候,朱敏行的眉頭皺成了一團,他自言自語道:
「如果涉及到安全問題的話,那麼對方到底是如何和他接觸的,并且找到了他呢?」
就在他已活著的時候,另一邊趙明慧卻發現了一些東西:
「探長,你看這幾本書。」
不是書,而是雜志,所有的雜志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航空類雜志。
「你有什麼想法?」
朱敏行看著趙明慧問道:
「團長這些雜志并不是一期的,而且也只有這幾本雜志,你看他們所有的文章都有一個共同點——」
趙明輝的時候指著雜志封面上的太空梭照片說道:
「你看就是它——太空梭!」
就在趙明慧進行探案的時候,在太空梭項目中心的會議室內,一名軍官正在聽取著工程師的介紹。
「與普通的貨運飛船不同的是,太空梭攜帶有機械臂,可以捕獲衛星,可以對衛星進行在軌維修。
當然,最重要還是為偵察衛星補充燃料,目前軍方的「鷹眼5」型偵察衛星使用壽命是400天,通過補充燃料,不僅可以增加其機動變軌的強度,而且使用壽命也可以延長1000天以上。
而且,除了在軌維修衛星之外,如果有必要的話,還可以在衛星壽命到期后,將其帶回地球,對其進行維修,從而達到延壽的目的,再次發射作為補充衛星,應對各種突發事件。」
鷹眼5型偵察衛星,是SEA的第一代實時數字傳輸衛星,靠著直徑三米的鏡片,它的解析度達到到前所未有0.1米級,去年發射成功后,也讓SEA真正意義上擁有實時的太空之眼,而此時,美國還在使用混合型偵察衛星KH9,其采用的膠片電子傳輸技術,大抵上與鷹眼2相似,至于蘇聯,還在那里用著膠片,解析度也很低。
先進并不是沒有代價的,鷹眼2的造價高達7000萬元,到了鷹眼5造價直接飆升到了3億元——甚至可以造半艘航空母艦。
如此昂貴的造價,哪怕就是財大氣粗的軍方也受不了,截止到現在也就發射了兩枚鷹眼5偵察衛星。
現在一聽說可以把偵察衛星帶回到地球,進行維修,軍官的眉頭輕揚,有些急切的問道:
「確定可以把偵察衛星帶回來嗎?」
把衛星從太空中帶回來,不用算都知道,這將會節省多少資金,「鷹眼5」偵察衛星,最昂貴的并不僅僅只是它的電子設備,而是那個堪稱奇跡的3米直徑的光學鏡片。
從鷹眼2偵察衛星的1.8米光學鏡片到「鷹眼5」偵察衛星的3米光學鏡片,別看只提升了1.2米,可其中的技術難度之大,遠遠超過人們的想像,也正因如此,它的價格是非常昂貴的。
能把它帶回地球,進行簡單維修的話,它的價格就不會再幾億元,而會降低到千萬級,到那時……軍方就可以發射更多的偵察衛星!
更多的偵察衛星,意味著對全世界范圍的偵察也將達到一個新的高度,甚至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全球監控。
「當然,我們在設計它時,就是以此為目標的,這也是軍方資助這一項目的原因。」
太空事業往往離不開軍方的支持,一些技術看似是民用的,可實際上也是為了服務于軍事。
軍官點了點頭,又問道:
「那麼太空梭的發射成本呢?」
無論是任何事業都必須考慮成本!
甚至可以說,是成本決定了所有的一切。
鷹眼5型偵察衛星雖然很好,但是3億元的造價,仍然讓軍方為之咋舌。
好東西往往都是如此——東西好,但不便宜。
這當然也是他們支持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研究太空梭的原因,但他們同樣也關心太空梭的發射成本。
「它的發射成本,基本上與發射普通火箭相同,它是采用普羅米修斯1型火箭,只是將第三級改為太空梭。」
提到這個設計時,工程師的神情中充滿了得意,因為美國和蘇聯在研制太空梭時,都專門研制了新的火箭,這不僅導致研制成本激增,而且還拖累了整體進度,相比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卻另辟蹊徑,選擇了另一種搭載方式——直接利用現有火箭,通過增大推力,把太空梭作為火箭的第三級發射到太空。
這不僅大幅度降低了成本,而且還加快了研制進度。
隨后他們又討論太空梭發射事宜,在得知可以在明年發射航空飛機時,軍方代表完全是一副急不可待的模樣,畢竟,對于軍方來說,他們所需要的并不僅僅只是維修自己的衛星,他們甚至想到了捕獲其它國家的衛星。
畢竟,太空嘛……本身就是新邊疆,是一個戰場。
他們必須要考慮到種種其它的可能。
(本章完)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