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回到過去做財閥 第1761章 最大的金手指
每一個時代,都有其產業特色。
這個時代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往往是集研發、制造等為一體的,每一個進入這個行業的企業,都需要自己建立生產工廠,無非就是規模大小的區別。
還好,現在的投影式光刻機并不像后世那樣是天價,獲得投資的初創公司學可以負擔得了。所以他們都是傳統的工業生產模式,也就是從設計到制造封測全都親力親為自己來。
“現在的集成電路設計是重資產行業,這無疑不利于行業的發展,畢竟,不是每個公司都可以建立自己的制造工廠,也不是每個企業都有相應的制造技術……”
幾乎是下意識的,在提到這些的時候,李毅安想到“代工”,想到了另一個世界大名鼎鼎的臺積電。
臺積電是世界上最大的也是最先進的集成電路代工企業,他自己從來不設計芯片,但是卻靠著給各個企業做代工,發展成為全世界技術最先進的芯片制造企業,并且為行業龍頭。
“所以我們有必要建立代工廠。”
“代工廠?”
趙佩奇先是一愣,對于代工廠他并不陌生,在sEA有不少企業自己就沒有工廠,他們是靠海外的工廠代工,而那些企業往往局限于服裝,玩具,鞋帽等企業。
集成電路上還沒有人做過。
“對,就是做代工,”
李毅安隨后解釋道:
“芯片雖然是個好東西,但芯片廠的建設和調試都需要海量的金錢和漫長的時間。傳統的工業生產模式,雖然能夠從頭吃到尾,但其實每一個環節都要花費大量的資源,最后必然導致資源浪費。
等到項目完成,只怕是黃花菜都涼了——對資本來說,這就好像是看著碗里的肉卻怎么也吃不到——那是難受壞了。”
聽著閣下的解釋,雖然趙佩琦明白道理是這個道理,但他還是指出了閣下這個建議中的不足之處:
“閣下,代工廠的模式雖然早就有了,但是還沒有人做過集成電路的代工,之所以沒有人涉足這個行業,是因,這其中涉及到一些研發企業的商業秘密,萬一要是代工廠泄密的話,肯定會給研發企業帶來沉重的打擊。
而且代工廠自身會不會在代工中仿制其它企業的集成電路,這都是不可回避的問題。”
幾乎下意識的,趙佩奇就想到了保密,畢竟,集成電路這東西……仿制它并不困難。
“這些都沒有問題,可以從一開始就確定工廠的基本原則:別的不做,就做代工——他永遠不會和自己的客戶展開競爭。而且永遠不會泄露客戶的商業機密,這就是它的經營模式,也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
回憶著臺積電的成功與它的商業模式,李毅安接著說道:
“有了這家企業,就可以向半導體產業界宣布:選擇他,成本降一半,質量好兩倍,他們不需要建工廠了,把設計圖發給我,我幫你們造!”
在說出這個構想的時候,李毅安想了一下,然后說道:
“當然,這家企業剛剛創建的時候,技術上肯定比不上其它的大企業,但是術有專攻,我相信未來它的發展前景還是非常可觀的……”
想了想,李毅安又說道:
“這家企業可以由全民年金來投資,至于技術上,可以向國際電子等企業尋求合作,雖然是競爭對手,但是,現在國際電子等企業正在從集成電路生產轉向CPU生產,他們之間還是可以充分合作的。”
六年前,國際電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枚CPU,雖然那款處理器是一個4位CPU,包含了2300個晶體管。但是卻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標志著計算機處理器從大型機時代向微型化時代邁出了關鍵的第一步。
同樣也標志著人類正在進入一個新時代。
李毅安相信未來的十年必定是一個神奇的時代,科技的圖騰逐漸從轟鳴的巨型機械變成了微小的半導體。
隨著包括電子計算機在內的各種消費電子產品的蓬勃發展,整個半導體行業的重心逐漸轉向了制造處理器芯片。
成立類似臺積電那樣的企業,不僅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初創公司的生產問題,幫助初創公司做大做強,從而促進全行業的發展,
有了這個代工企業,那些初創公司就可以專注研究,如此也就不會分散有限的資金和精力。
而與此同時,代工企業也可以把全部的精力用于提升制造技術,就像另一個世界的臺積電一樣,每當人們選擇摩爾定律已死的時候,他在制造技術上所取得的突破,就會繼續延續摩爾定律。
他們這都互相配合,勢必會給芯片行業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并且會給這個行業裝上快速發展的助推器。
而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另一個世界,在進入21世紀后,芯片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快速發展,與此未嘗沒有直接關系,畢竟,在臺積電之前,芯片行業不僅僅是智慧創新行業,還是重資產行業——因為需要自建芯片生產線。
所以,芯片的研究與生產就成了大企業的專利。
受限于此,不知道多少天才的構想被扼殺,而在臺積電之后,才讓那些芯片研究領域變成單純智慧創新行業,至于重資產的生產,都是由臺積電代工。
這樣才有了后來的英偉達以及其它一系列的芯片企業承包。
從技術發展的角度來說,臺積電這樣的代工企業,簡直就是芯片行業中的“金手指”,正是這只金手指,點亮了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曙光。
所以,這個“金手指”哪里是什么金手指,分明就是的集成電路行業的火箭助推器啊!
而從另一個角度,這家代工企業也必定會在這個浪潮中乘風而上,隨著電子產品的蓬勃發展,而發展壯大,并帶來豐厚的利潤。
而這些利潤是屬于SEA全體公民的。所有的民眾,都可以在電子產業的發展中獲利。
當然,這同樣也意味著……臺積電會從這個世界上消失。
不過,這關我啥事啊!
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這才是SEA的發展方向啊!
這么好的一條路,怎么能讓別人去走呢?
在另一個世界,就連美帝都眼紅臺積電,把他弄到美國去了,自己不弄家這樣的企業,對得起人嗎?
不過,張忠謀倒是一個經營天才,可以考慮一下,但這也只是一想而已,畢竟,現在他在哪個旮旯里還不弄不太清楚。
隨后,李毅安又和趙佩琦聊了一些關于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規劃的事宜,對于集成電路的發展,他是充滿信心的,因為SEA的領先是全方位的領先,從設計到生產,再到生產設備,也就是光刻機,得益于當年從德國帶來的蔡司,SEA擁有先進的光學技術,靠著光學技術的領先,通過產業合作,SEA的光刻機已經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
幾年前,投影式光刻機的發明,讓光刻圖形達到理想的分辨率。它的誕生,讓芯片生產的良率,從10,一夜之間提升了7倍,達到70,這一次光刻技術的飛躍,導致了芯片價格的暴跌,這也是芯片全面普及的前提。
而現在,蔡司和相關企業合作,正在研究基于透鏡組的步進式光刻機,這種光刻機可以制造制程更小的芯片。
對于光刻機的研究,李毅安一直都是非常關注的。
事實上,最近幾年sEA在集成電路領域的突飛猛進,和在光刻機技術上所取得的突破是有著直接關系的。
四年前,永寧蔡司推出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步進式光刻機DSW4800。這款光刻機使用波長436納米的g線作為曝光光源。鏡頭則是永寧蔡司的SPlanar10/0.28。
DSW的分辨率可達1微米,可以將電路刻到100毫米見方的區域,這是前所未有的突破。
這臺光刻機在當時的價格為130萬元,說是天價也并不過分,但更高的良率,更先進的制程,更高的芯片性,不僅讓sEA的企業他的用戶,還吸引了西門子、IBM,、美國國家半導體等都成為了永寧蔡司的客戶。
盡管美國也有同類的光刻機,但是sEA的高性能的光刻機,其穩定性和自動化程度更加優異。所以永寧蔡司占據著全球70以上的市場。
就是靠著這一款跨時代的光刻機,才在真正意義上敲開了電子時代的大門。
“光刻機……最關鍵的還是光刻機呀。”
李毅安自言自語道。
正是因為在另一個世界有過被卡脖子的經歷,所以在研究光刻機上,李毅安一直都是非常用心的。
盡管對于這一領域,他是一個外行,但是靠著系統賦予的技能,光刻機的研究上,他確實給予了很大的指導作用。
走到桌邊,李毅安又一次翻開了那份報告,翻到光刻機的內容,看著對光刻機的發展規劃。
李毅安自言自語道。
“這種步進式光刻機還有進一步研究的潛力……”
并不僅僅只是潛力。事實上,直到90年代,所有的芯片都是由這種不經時光刻機所生產的,
但是最終他還是淘汰了,因為摩爾定律。隨著芯片制程的不斷縮小,晶體管密度按照摩爾定律每18個月倍增加。這意味著需要更加優良的光刻機。
在長達20年的時間里,基于透鏡組的步進式光刻機,都可以滿足這一需要。通過不斷對光源以及生產工藝的改進他甚至可以生產幾微米的芯片。
直到21世紀初,采用極紫外光源上的EUV光刻機問世,完全顛覆了所有的儀器。
而EUV光刻機的發明,可能是當時人類科技領域所到達的最高峰,這是人類突破艱難科技問題、花費巨額研發資金才孕育出的智慧結晶。
他的發明可以說是匯集了整個西方世界在這一領域內的最先進技術。
“sEA能夠憑借自己的力量研制出這種光刻機嗎?”
發出這個問題的時候,李毅安雖然是滿懷期待的,內心同樣也是有些急切的,雖然說在接下來的20年里,步進式光刻機都可以滿足芯片制程的需要,
但是,在人類科技文明科技從轟鳴的巨型機械變成了微小的半導體之后,摩爾定律的存在,就像是一個魔咒一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去推動著對科技文明的發展。
稍微懈怠一些或者說,稍微慢上一兩步,那么很有可能就是全面的落后。
所以在極紫外光源上以及開發EUV光刻機都是刻不容緩的,
可惜現在很多技術尚不成熟,尤其是能運用于極紫外光的光刻膠還不存在。
“現在是你追我趕的時代,容不得有一絲一毫的懈怠啊。”
在說出這番話的時候,李毅安看著面前的報告,目光變得越發凝重起來。
“先進行一些基礎相應的研究吧。”
而這也恰恰是李毅安的存在目的,就是在方向上給予一定的指導。
當然,不能太過好高騖遠,畢竟,技術發展還需要立足于當下前瞻性的研究是不可或缺的,與此同時還需要對現有的技術進行深挖。
而在這種深挖的過程之中所取得的每一進步,每一個突破都會為未來開發新型EUV光刻機打下堅實的基礎。
不過,在此之前,可以先對紫外光源進行研究,這正是李毅安的價值所在,他可以在大方向上給予指引,甚至還可以在技術細節上給予一些幫助,雖然這種幫助站在后來的角度來看,不過只是簡單的理論上的幫助,但卻節省了大量的時間與金錢,畢竟,那簡單的理論往往都是耗費了大量的時間與金錢才研究出來的。
所以,適當的指導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步步的來吧……”
將桌子上的報告合上,李毅安長出了一口氣,然后又輕笑道:
“不用那么心急,現在還不過只是剛剛看到新時代的曙光而已,科技的圖騰還是工藝還是機器,現在還是機械的時代,步子大了容易扯著淡,一步步的來吧……”
請:m.minguoqiren.la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