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回到過去做財閥 第1679章 神奇的戰爭
第三次中東戰爭的另一個名字叫“六日戰爭”,以色列不僅在六天時間擊敗了埃及、敘利亞和約旦三個阿拉伯國家。不僅占據了整個巴勒斯坦地區,還占領了西奈半島。
經此一役以色列不僅建立了對阿拉伯國家的絕對信心,而且形成對阿拉伯國家心理優勢。
相比于48年的第一次中東戰爭。
這一戰才是以色列的立國之戰!
正是靠著這一戰,以色列弄清楚了阿拉伯國家的軍事實力,這種軍事實力,和蘇聯提供的武裝沒有關系,蘇聯可以提供最好的武器裝備,但是阿拉伯國家的軍隊,不一定能使用好。
阿拉伯國家這么多,他們不僅從蘇聯獲得軍火,還從歐洲國家獲得武器,現在中東國家,蘇聯立足于埃及、敘利亞以及,約旦則由英國提供武裝。
盡管蘇聯給了埃及、敘利亞t55坦克和米格戰斗機,英國給了約旦百人隊長坦克,還進口了英國以及美國戰斗機。
可以說是東西方武器云集,而且阿拉伯國家還擁有絕對的人口、國力優勢。
這場四國大戰,以色列似乎注定是要失敗的,以至于在看到戰爭威脅后,以色列甚至做好了亡國的準備。
“要么滅亡,要么生存!”
特拉維夫時間,6月4日,面對已經完成戰爭準備的阿拉伯三國聯軍,獨眼達揚將軍的要求下,以色列內閣批準了“先發制人”的計劃。
6月5日,凌晨,以色列軍懷揣著或者生或或者死的信念,開始了這場戰爭。
當地時間,早晨7時45分,經過精密的籌劃,以色列空軍幾乎傾巢出動,在不同的時間段,近兩百戰機從十幾個機場起飛,經過卻在同一時刻抵達埃及11個目標機場的上空,在埃及軍隊最想不到的時間,發起突襲。
在第一輪攻擊中,以色列空軍就成功地摧毀了埃及的超過200飛機;返航后,他們又以全世界空軍都必須仰視的高效率,在補充油料炸彈時,完成飛機整備。對半死的埃及空軍發起第二輪攻擊,炸毀埃及殘存的上百架各式飛機。
在開戰三個小時后,阿拉伯世界最強大的埃及空軍,全軍覆沒!
與此同時,以軍裝甲部隊,對埃及西奈展開地面進攻。
一時間,西奈半島的沙漠上到處都vt1型坦克和“超級謝爾曼”,而擔任尖刀的,就是vt1d型坦克以及以色列國產的馬第奇1型坦克。
在坦克裝甲集群越過邊境的時候,立即迎面撞上枕戈待旦的阿拉伯軍隊,戰事從一開始,就激烈至極。
而在阿位伯軍隊的防線中,最重要的就是阿布阿蓋拉地區,這里的埃軍陣地依然是鎖鑰所在,而且攻擊難度比上一次戰爭更大了。
以軍在“蘇伊士運河危機”期間未能攻破阿布阿蓋拉的防御工事,那里的筑壘地帶給他們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埃及普通士兵的戰斗精神也令人尊重的。
而在過去的十年間,在蘇聯軍事工程師的幫助下,當地的防御體系已變得更為完善和堅固,看上去足以抵擋住以色列人的任何攻擊。
而自運河危機結束以來,攻破阿布阿蓋拉防御工事這一艱巨任務就一直是以色列國防軍的關注重點。每年都會針對模擬的阿布阿蓋拉陣地舉行演習,而且每一次都根據不斷演變的埃軍防御工事的最新情報更新演習內容。
因為對阿布阿蓋拉的關鍵突擊的成功至關重要,關系到整場戰爭的勝負,所以是由以軍的王牌——沙龍指揮的第38裝甲師負責。第38裝甲師各部在6月5日開戰的第一時間,越過邊境前往阿布阿蓋拉地區。
沙龍的目標就是阿布阿蓋拉的強大防御體系,當地控制著穿越西奈半島的中心路線。由于北面的巨大沙丘被認為是坦克無法通行的,所以埃及人視那里為天然的側翼屏障。
自東面延伸而來的通道幾乎是以軍進攻阿布阿蓋拉的唯一通道,埃軍在那里布下了前后兩道防線,由戰壕、掩體、炮位、迫擊炮坑、坦克、帶刺鐵絲網和雷區共同構成。駐守于此地的部隊是埃軍中的精銳——第2步兵師。
就像法國人認為坦克無法通過森林,埃及人同樣認為坦克無法通過沙丘,但是,但經過多年的仔細研究,以色列人認為在適當條件下,坦克是可以穿越這片沙丘的。而以色列裝備的vt1d型恰好的完成這一任務,這種坦克有兩個特點,一是防護力較強,二是履帶板較寬——履帶寬度為610毫米,這兩點正是坦克成功穿插沙丘的先決條件。
在遭遇埃軍時,vt1d型的105毫米主炮也足以對其構成致命威脅。
就像德軍的裝甲部隊通過了阿登山區,繞過報馬其諾防線一樣,第38裝甲師的第266裝甲營通過了沙漠,當這支包括機械化步兵、車載迫擊炮和火箭炮,以及偵察和工兵分隊多兵種合成的機動戰斗群,越過沙漠,出現在埃軍后方,盡管埃軍進行了頑強的抵抗,但是一切都已經注定了。
在猛烈的炮火中,當第266裝甲營的45輛vt1d型主戰坦克,出現在戰場上的時候,埃軍的防御被徹底的摧毀了——vt1d型主戰坦克260毫米的厚重裝甲,非但對85毫米反坦克炮免疫,就連同100毫米反坦克炮,也無法摧毀其裝甲。
憑借著厚重的裝甲,45輛vt1d型主戰坦克,如入無人之境般的沖破了埃及軍隊的防線,損失僅僅只是兩輛坦克履帶被炸斷。
在經過緊張的戰地搶修后,第266裝甲營立即向既定目標前進,而尼爾少校則通過電報向沙龍報告道:
“我營已經占領181據點,正在向魯瓦法水壩進軍!”
在尼爾少校得手后,沙龍命令他的大炮向埃軍陣地開火。
當沙龍掃視沙漠時,他向他的炮手發出了一道命令:
“讓一切都顫抖吧。”
這道命令頗具傳奇色彩,以至于就連同站在其身邊的劉向榮都忍不住看了他一眼,他是作為觀察員跟隨以軍行動。
“我們習慣說大地。”
“我想摧毀整個天地!他們的天地!”
在沙龍的話聲落下時,第38裝甲師的火炮鳴響了。
在將近半個小時的時間里,由105毫米和155毫米榴彈炮、120毫米和160毫米迫擊炮以及英國25磅炮組成的炮群,實施了以色列國防軍有史以來最最猛烈的炮擊。就連身為職業軍人的劉向榮也對這場巨大的火力表演感到驚訝,他說道:
“我這輩子從未見過這樣的場面。”
這確實是難得一見的場面。
在猛烈的炮火重擊埃軍防御體系之后,沙龍朝著阿布阿蓋拉的攻擊正面投放了他的主力部隊。
后路被斷,再加上直升機部隊機降,正面的猛攻,所有的一切都注定了。
戰爭的天平,在第一天,就已經伴隨著以色列軍隊的突然襲擊,偏向了以色列!
以色列軍隊在進攻,而埃及軍隊,在毀滅!
戰爭打到這份上,在一般人的想象中,此時的埃及,一定是警報嘶鳴,電臺鏗鏘,媒體喧囂,全民行動,整個社會轉向緊張的戰爭狀態……
然而,就在埃及空軍遭到毀滅性打擊,就在以色列的裝甲部隊高速推進的時候,在埃及首都開羅的街頭,卻匪夷所思地上演著魔幻現實主義的一幕:狂熱的民眾,在歡欣鼓舞地歡慶勝利!
在開羅的國家電臺,播音員用激昂喜悅的聲調宣布勝利的消息:
“以色列進行了可恥的偷襲,但埃及空軍已經展開了有力的反擊,讓以色列遭受了慘重損失,英勇的埃及軍人,一共擊落了86架敵機,而自己僅僅損失了兩架飛機。”
廣播中,播音員的語氣是激動的,人們是亢奮的。
面對勝利的消息,欣喜若狂的埃及民眾,擠滿開羅街頭,防空炮聲就像助興的禮炮一般,人們在炮聲中,載歌載舞,激情豪邁地高呼:打到巴勒斯坦去!打到特拉維夫去!
與此同時,在sea駐開羅代表處,徐少華這位情報官,卻發現了一些異樣。
“可能出事了!”
武官朱常理問道:
“怎么說?”
“他們的反應不對勁!”
徐少華解釋道:
“你看,代表處外多了不少軍警,”
確實,代表處外多了很多埃及軍人,就在疑惑的時候,有人喊道:
“我們的電話被切斷了!”
電話被切斷了!
不僅僅只是代表處的電話,還有各國大使館的電話,不僅如此,埃及還在第一時間切斷了全國的國際電話線路,并禁止外國記者自由行動。
到底發生了什么,無人知曉。
這些人里,包括埃及最親密阿拉伯兄弟國家的約旦國王和敘利亞總統。
他們壓根就不知道埃及遭到了進攻!
在以色列發起空中突襲時,埃軍總參謀長阿密爾元帥,正好也在空中的飛機上,因此,他下令埃及防空部隊不要開火,以免炮彈無眼,把他的飛機誤擊打下來,好不容易找到一處民用機場降落后,他連忙攔下一輛出租車,趕到最高軍事指揮部。
一路上,他就已經考慮好首要的任務是什么。
“現在,最要緊的不是反擊!”
作為空軍元帥的阿密爾元帥,非常清楚現在什么才是最重要的,畢竟,現在他的空軍已經被摧毀了。
“我們必須要讓約旦和敘利亞相信,我們已經擊落了以色列大部分飛機!”
在汽車朝指揮所趕去時,阿密爾說道:
“如果現在約旦和敘利亞不發起進攻,我們就完蛋了,沒有他們的幫助,以色列人都會占領開羅。我們要向他們發出電報,告訴他們,我們已經擊落了以色列部分的飛機。不,是75的飛機,埃及地面部隊也已經在西奈向敵人發起了全面進攻。”
作為總參謀長的阿密爾想清楚在這場不宣而戰的偷襲之中,埃及空軍的主力已經被摧毀了,沒有空中保護的地面部隊就是一群待宰的羔羊。
如此糊弄盟友兄弟,他的目的只有一個,想讓敘約兩國盡快對以色列發起攻擊,減輕自己的慘敗壓力。
“那么總統呢?”
聽著元帥的決定,副官問道。
“我們怎么去對他說呀?”
“現在我們只能瞞著他,我們所有的希望都在約旦和敘利亞的進攻上,如果他們不進攻的話,我們就要亡國了。”
(本章完)
請:m.minguoqiren.la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