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回到過去做財閥 第1600章 遙遠的前哨
在太空之中,水才是一切的關鍵。
如果沒有水的話,一切都是空談。我所謂的太空夢想,什么所謂的月球永久基地,都不過只是扯淡。
人的生存離不開水,有個說法“在沙漠中,黃金無用,唯水無價。”和70被海洋覆蓋的地球相比,月球就是個超級荒漠。
別說是從水里提供氧氣,以滿足人們在太空中生存的需求,就連同最基本的喝水都無法滿足。
對人類來說,無論是氧氣還是喝水,都是在太空中生存下來的第一前提。
為了確保這一點,總不能帶著桶裝水上月球吧。當然可以帶桶裝水上月球,但是它的成本是非常高的。
這一點,所有人都非常清楚。袁家騮想了一下,說道:
“就目前來說,我們并不知道月球上到底有沒有水,但是,即便是月球上有水肯定也是以冰的形式存在的。
我們都知道月球的南北兩極處有很多地方常年“暗無天日”,接觸不到太陽的照射,是“永久陰影區”。冰只有在這些地方才能得以保存,否則早就被陽光加熱揮發掉了。”
也就是根據常識來分析了,事實上,他們壓根兒南極到底有沒有水?畢竟,他們之前所發射的探測器,要么是進行繞月飛行獲得月球表面照片。要么是著陸后,對某些區域進行探測。
“所以,月球南極附近很可能是有水的。
而且南極地區存在著一些高地,全年百分之七八十的時間始終被光照所覆蓋,這樣的連續陽光照射可以為基地提供穩定的能源供應。”
袁家騮一一講述著在南極建立月球基地的優勢。最后,他又強調道:
“比如一些隕石坑,他既有被陰影永遠籠罩的陰影區,那里可能存在著冰和其他的礦物質。始終被陽光照射的區域可以提供持久而穩定的能源。
在我看來沒有比那里更合適的地方了。”
“這僅僅只是可能而已。”
尤金說道。
“如果我們僅僅只是靠著這種猜測就把著陸點選擇在南極的話,這樣所擔負的風險是非常大的。”
“太空事業本身就是一種冒險,不是嗎?
有時候我們應該有一些冒險精神。”
袁家騮笑著說道。
“就像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一樣,那個時候,他并不知道在海的對岸有新大陸。現在我們和他一樣。也不知道那里到底有沒有水?這就是一場冒險。”
冒險!
這正是太空事業的本質,至少在人類真正于太空中揚帆遠航之前,任何太空探索都是如此。
“現在的人類就像是當年的南島人一樣。來到了大海的面前,然后把獨木舟放到大海之中,至于大海里會有什么?這只能交給上天。”
在說出這句話之后,袁家騮先是沉默了一會兒,然后說道:
“就像是擲骰子一樣,我們把一切都交給運氣吧。”
聽著他的決定,尤金想了一下,然后說道:
“你知道的,如果這樣的事情放在美國或者蘇聯都不會被批準的,因為可行性微乎其微。”
之所以不會被批準,非常簡單,就是在美國和蘇聯的太空探索之中,他們必須要有足夠的理由去說服上級。
像這樣把一切交給運氣……簡直就是不可理喻。
尤其是這種需要花費好幾億元的。嘗試,畢竟,如果附近沒有水的話,這座空間站注定將會被廢棄。
“還好,我們是一家公司,不是嗎?”
袁家騮的回答讓尤金哈哈一笑,說道:“是的,我們是一家公司,所以我們擁有更多的自主權,只不過……直到現在我們都沒有真正的盈利過。”
其實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從來都不是一家公司。
從一開始的時候,在李毅安的強力干預下,軍方跟航天相關的單位,比如海軍研究實驗室、陸軍彈道導彈局、空軍火箭發動機研究所等機構的航天部門,均被劃歸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由此逐步構建了公司的雛形。
雖然是一家公司,但是它是一個獨立的機構,相當于部級單位,和防務部、教育部等平行,它的局長由官邸直接任免,直接聽命于官邸。這種政策保證了公司和官邸的統一性,保證許多或有遠見或愚蠢至極的計劃都能偏執地執行下去。
作為一家公司,它顯然超脫了企業的原則——從來不看盈利。
一家公司沒有盈利會是什么樣的結果呢?
發展肯定會受到限制。不過,對于太空探索技術公司來說,首先考慮的并不僅僅只是盈利。
而是未來。
正像公司的職責那樣——執著于探索,專注于發現,努力尋找問題的答案!
“總有一天我們會盈利的,我相信那一天就在不久的將來。”
“誰知道呢?”
尤金聳了一下肩膀說道。
“我們可以在月球上發現什么稀有的礦物。
或許,到那個時候月球可以變成我們的新大陸,就像美洲大陸一樣。提供黃金,白銀之類物資,到了那個時候,我想人們才會真正的前往月球。
在那之前……月球可能僅僅只是一個遙遠的前哨,一旦沒有資金的支持,隨時都會放棄那座前哨。”
“遙遠的前哨。”
聽著尤金的描述,袁家騮深以為然的贊同道。
“是的,月球是一個遙遠的前哨,有可能會因為沒有資金的支持被人為的放棄。當然,也有可能成為們進軍太空的前哨。”
未來是什么模樣?
無人知曉。
即便是作為sea太空計劃負責人的他們在談論這個問題的時候,他們也僅僅只是在那里簡單的暢想一下。
當他們在那里暢想著未來的時候,在印度洋上的極樂島,來自本土的宇航員們正在這里進行著訓練。
陽光下一輛閃爍著銀光的簡易車輛,在一名軍人的操縱下緩緩的行駛著。
遠處幾名科研人員通過監測儀器測著宇航員的身體情況。
“為什么要在這里進行訓練?”
孫明禮有些好奇的問道。年前第一次來到極樂島之后,他就感覺像是進入了外星球。
各種千奇百怪的植物,是地球上獨一無二的,難怪星球大戰會把這里作為外景地。
因為這些植物一看就像是外星的產物。
但是,他們為什么要到這里來訓練呢?
“從地形上來說,這里更是接近月球,雖然宇航員們可以在萬戶角的訓練中心里進行訓練,但是月球車需要在這里進行實驗。”
萊茵哈德看著遠處那輛月球車,說道:
“畢竟在月球上他有可能會面對各種各樣的環境,這里的荒漠和復雜的山地以及沙漠,在一定程度上都與月球有些類似。”
“月球車……”
看著那臺車輪宛如鳥籠一般的月球車,孫明禮說道。
“這是世界上唯一的月球車吧!”
“是的,不僅是唯一的,而且還是造價最昂貴的……200萬元一臺!”
這個價格不禁讓人為之有些咋舌。
“200萬一輛!
可真貴啊!”
“貴是貴了點,但是值得。”
萊茵哈德看著月球車說道。
“帶上月球車是經過深思熟慮和權衡的決策。
月球表面環境復雜且廣闊,僅靠宇航員步行所能到達和勘察的區域非常有限。
月球車的存在使得宇航員可以更快速、更高效地移動,深入到更遠的地方進行科學考察和樣本采集。
月球車可以攜帶更多的科學儀器,在不同地點進行測量和實驗,獲取更全面的數據。
雖然月球車本身有一定的重量,但它所收獲回報是巨大的。通過月球車的行駛和探測,所收獲的科學回報是巨大。”
其實,也是后發者的優勢。蘇聯和美國率先實現了登月,但是他們的登月活動范圍是極其有限。
按照兩國公開的資料顯示也就是探索了附近一平方公里左右的區域。
也正因如此,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才會把月球車作為一次登月的必然選項就是為了探索更大的區域,更大的范圍。
雖然月球車看起來極其的簡陋且原始,就是一個平板上裝上4個輪子。但是在設計和制造月球車的過程中,仍然涉及到諸多技術難題的攻克,如輕量化設計、高可靠性、適應極端環境等。
“我們必須要探索足夠大的區域才有可能發現我們所需要的東西。”
萊因哈德的回答讓孫明禮有些疑惑的朝著那輛月球車看了過去。
“我們所需要的東西。”
我們需要的是什么?
月球上又有什么?
答案并不是未知的,早在去年,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第11顆無人月球探測器“玉兔5號”就實現了月面自動無人采樣并讓樣品返回地球。
雖然是之前蘇聯就實現了這個任務目標。但是通過那次探測獲得的一公斤月壤。科學家們在其中發現一些讓他們非常感興趣的東西。
正因如此,對于月球的探索,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是有一定目的性的。
只不過這一切都不為外界所知曉。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來說,自從蘇聯和美國接連實現在月球的登陸之后,幾乎沒有人再去關注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進展。
其實這再正常不過,就像大多數人都知道世界第一高峰是珠穆朗瑪峰,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第二高峰是哪座山峰的原因。
人們永遠只能記住第一。
至于第二,往往是寂寂無聞的。更何況是第三呢?
只不過現在人們并不知道的是,雖然時間上遠遠落后于蘇聯和美國,但是他們或許會走的更遠,至少在任務計劃中,他們有著更為長遠的打算和計劃。
有時候,人們壓根兒就不需要了解這一切。其實這正是太空競賽最復雜的一面,它并不僅僅只是到達一個地方插上一面旗子。
無論是蘇聯也和美國也罷,他們都有各自的計劃。作為這個游戲的參與者,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同樣也有自己的計劃。
誰才是最后的贏家?
無人知曉,往往第一個插上旗子的玩家不一定會是最后的贏家,就像美洲大陸一樣,雖然西班牙首先發現了美洲大陸,
但最后的贏家卻是其他人。
所以,太空中的插旗游戲,僅僅只是游戲的開始。
想要成為最后的贏家,還需要在很多領域進行突破,只有如此才有可能成為真正的贏家。
請:m.minguoqiren.la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