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回到過去做財閥 第1531章 來自美利堅的挑釁
“并不僅僅只是有時間去思考,思考你想要什么!”
在前往軍營的汽車上,張鵬飛一邊開車,一邊對兒子說道:
“還一個原因,就是平等的看待人和事。”
父親的話,讓張思鄉愣了一下,說道:
“平等的看待人和事?”
“對!”
張鵬飛接著說道:
“通常來說人們在他的青少年時期,會組織起三張社會關系網,一張來自家庭,一張來自學校,另一張來自軍營。前兩張網有一定的繼承性,相同的社會階層,會把人們分配到相同的網絡里,而軍營這張網則有著大大的隨機性。
我們是由移民構成,姑且不說唐人來自各省,就是從社會上來說的,有來自歐洲的,他們受教育程度普遍較高,還有來自日本、韓國的,他們的受教育程度參雜不齊,至于唐人之中,大多數人受教育程度的一般,這些不同地域的人來到這里之后,本來并沒有什么交集。
然而他們的孩子長到18歲走到軍營里,換上一樣的軍裝,接受一樣的磨練,共同面對生死,共同歡慶勝利。
來自不同社會階層和文化背景的年輕人在軍隊里獲得了一致的身份認同,相互的理解和信任。從軍營走出來后,他們不再互相歧視,而是擁有一種真正的平等和互相尊重,這種平等觀念,會在未來你們的工作關系和社會其他關系中得到延續。”
父親的解釋,讓張思鄉的心里變得有些迷茫,他并不清楚這一切,但是他知道,未來的兩年,他會一直在軍營里的生活。
“父親,你懷念過軍營嗎?”
“那是我一生最好的時光!”
駕駛著汽車的張鵬飛似乎又回到了巴斯涅尼,那個時候,他就在鎮子里,作為醫務員的他,一次又一次的在槍林彈雨中穿梭著。
唯一讓他遺憾的是,他沒能救下所有的戰友。
很快,他們就到了軍營,在軍營外,擠滿了和他一樣,來給孩子們送行的家長。
“爸,你回去吧,剩下的路我要自己走了!”
聽著兒子的話,張鵬飛笑道:
“是的,往后的路,你就要自己走了!”
沖著兒子揮了揮手,張鵬飛便轉身離開了,是的,兒子已經長大了!
以后的路,他必須要自己一個人走。
很快,張鵬飛就驅車返回了公司,在公司停車場停好汽車后,他只是在心里稍微調整了一下情緒,就下車,朝電梯走去。
走出電梯,人還沒到辦公室,助理就走過去說道:
“張經理,這是今天的報告……”
接過報告的時候,張鵬飛問道:
“最新的《紐約時報》來了嗎?”
相比于公司的正常的報告,他更關心的是今天的《紐約時報》的頭版,最近一段時間,這一直都是他所關注的重點。
當然他所關心的并不是《紐約時報》頭版頭條上的新聞內容,而是關心著頭版頭條上的新聞發生的地方。
作為和泰建筑的副經理,張鵬飛的這種關注完全是源自于職業的需要,
“已經到了。”
助理一邊說一邊將報紙遞給了經理。
接過報紙后,張鵬飛的眉頭一挑,自言自語道。
“居然又是西貢的新聞!”
雖然只是一篇介紹西貢局勢的新聞,但是《紐約時報》的頭版頭條,本身就是極具傾向性的東西。
作為一個超級大國最具影響力的報紙,他們能夠在頭版頭條上去報道發生在導演東南亞的某個小國的新聞。
這能沒有傾向性嗎?
僅只是從這一篇新聞就可以看得出來“西貢”的話題正在美國急劇升溫,這就是一定意義上的戰前動員。
很多時候事情都是如此,比如說在巴巴羅薩計劃之前,英國占據了絕大部分月刊頭條的位置,
但是很快伴隨著東線戰場的爆發,《紐約時報》聚光燈就打在了蘇聯的身上。
在此之前,西貢不過只是世界上最偏遠的一個角落,對于那些壓根兒就沒有什么地理常識的美國人來說,他們不僅不知道東南亞在什么地方,字都有可能拼寫不好東南亞這個詞兒。
而現在,東南亞和西貢,就這樣出現在了《紐約時報》的頭版頭條上,明顯釋放了某種信號。
“這就是一個信號啊。”
看著報紙上的頭版頭條,張鵬飛忍不住感嘆了起來。
“好像我們好久都沒有上過《紐約時報》的頭版頭條了。”
他口中的我們指的是“sea”,這種地位反而被越南所取代,實在是有點兒讓人難以接受。
不過這也是好事。
一般情況下,出現在《紐約時報》的頭條上,并不是什么好事兒。
要么是你作為他的盟友需要他的幫助。比如說像不列顛戰役期間的英國,為了能夠上頭條,丘吉爾甚至不惜花錢買頭條。
還有有一種情況就是很簡單了,就是成為他的敵人。一直以來不是有句話說嘛——最重視你的是你的敵人。
就好像在半島戰期間,《紐約時報》的頭版頭條,基本上都是被某大國給占據的。
所以無論如何,上這個頭條都不見得是什么好事兒。
但是,作為和泰建筑副經理的張鵬飛并沒有考慮那么多,他現在所思考的僅僅只是——生意。
“……所以,你的判斷是,西貢那邊勢必要大打出手了!”
看了一眼辦公桌上的報紙,這十幾份《紐約時報》,無一例外,都是關于西貢,關于越南的,韓昌平又把目光投向張鵬飛。
“就美國的安全利益而言,阻止河內南下,確保西貢的不失,已經成為了他們在東南亞頭等大事,現在報紙上的新聞,應該是其輿論動員的一部分。”
話聲稍微頓了一下,張鵬飛補充道:
“經理,我們都知道,戰爭總是需要輿論動員的!”
韓昌平點了點頭,他同樣也是軍人出身,對于如何發動戰爭,也有一定的了解,其實SEA也是一樣,現在報紙上成天宣傳著“雅加達威脅”以及“雅加達人道主義危機”,甚至現在民間普遍達成一種共識,一旦電視新聞里出現“某某人道主義危機”的時候,肯定就是要打仗了。
甚至還因此導致股市出現了“人道主義危機指數”——就是一但出現這個詞,與軍工等領域的股票就會大漲。
“可是美國那邊,他們不是更關心大選嗎?”
新一輪的大選,已經開始了,接替肯尼迪上位的總統約翰遜大打和平牌,反倒是共和黨候選人,亞利桑那州的參議員巴里華特顯得十分強硬。華特說要么全力以赴,要么就撤出西貢。
全力以赴的意思就是一路打到北越去。
西風吹戰鼓擂,讓他們看看這個世界上究竟誰怕誰?
是美帝怕河內人民,還是河內人民怕美帝!
于是民主黨立即給華特貼上了“戰爭販子”的標簽,在電視里給美國民眾描述了這樣一番場景:戈德華特上臺,然后爆發核戰爭,然后生靈涂炭……
然后約翰遜會不會獲得勝利,韓昌平并不清楚,但是在這種情況下,他并不覺得美國會在越南全力以赴。
當然了,這并不妨礙他在鄭歸魯達成合作協議,蚊子再小也是肉,美軍在西貢那邊的生意項目,還是非常可觀的。
經理的話讓張鵬飛,想了想,說道:
“約翰遜想不想打,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經理,你看,報紙上還有五角大樓發言人的回答,軍方介入,而且很多政客也介入,他們不斷的引用艾森豪威爾總統的多米諾骨牌理論,與約翰遜針鋒相對。
所以,我相信只要有一個合適的理由,那是約翰遜想要尋求西貢中立化,也只能選擇全面介入。”
張鵬飛稍微沉默了一會,然后說道:
“也就是說,他們需要一個毋庸置疑的理由去全面插手西貢。”
“毋庸置疑的理由?”
韓昌平先是一愣,然后問道:
“什么樣的理由?”
“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無非就是再制造一個“緬因號”而已。”
張鵬飛胸有成竹的開口說道,
“如果美軍遭到河內方面的襲擊,我相信那怕就是約翰遜再想中立,都必須要對河內進行反攻加以報復。”
上個世紀末,美國以保護在古巴的美國公民為由,派“緬因”號軍艦,訪問哈瓦那,以此向西班牙施加壓力。但是,不曾想“緬因號”在哈瓦那港發生爆炸。
具體什么原因,直到現在都是個謎的,但“緬因號事件”卻讓美國找到了對西班牙宣戰的借口,于是美西戰爭爆發,美國“幫助”古巴獲得獨立,并強迫西班牙割讓了菲律賓。
韓昌平的雙目微睜,驚詫道:
“你的意思是,美國人會炸沉自己的軍艦,然后再栽臟給河內!不對,幾個月前,他們的卡德號,不是已經被炸了嗎?”
他口中的“卡德號”是艘航空母艦,幾個月前,幾名北越蛙人攜帶磁性魚雷,將25000噸的美軍航母“卡德”號,在越南西貢港口炸沉!
這一消息震驚了整個世界,畢竟,那是一艘航母,那怕只是充當飛機運輸船的航母,那也是一艘航母!
“卡德號都被炸沉了,美國不也沒有參戰嗎?”
“那不一樣!”
張鵬飛搖頭說道:
“河內那邊從來沒說是他們炸沉的,美國佬要怪也只能怪越盟游擊隊,怪不到河內頭上,他們需要的是河內出手。”
“也就是說,他們要再制造一次類似的事件了?”
“不至于,想了尋找借口,還不簡單嘛。當年盧溝橋,到現在不還沒找出失蹤的日本鬼子嘛,小日本能干的破事,美國佬一樣會干!”
有時候,這個世界就是如此,很多事情,都很簡單,只要有所需要,栽臟之類的事情簡直不要太正,
至于美國人怎么安排這樣的栽臟,張鵬飛并不清楚,但是在他看來,既然美國那邊都已經把氣氛烘到這個地步了,接連半個多月的頭版頭條都是西貢,都是河內了,都說東南亞的局勢危若累卵,總之一句,現在自由世界已經受到了嚴重的威脅,全世界都在期待著我大漂亮出手去拯救自由世界。
至于怎么樣去拯救。
那自然就是美國隊長出手了。
不過在出手之前,肯定是需要一些理由的。那么接下來自然安排一些類似緬因號的事件了……
請:m.minguoqiren.la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