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回到過去做財閥 第1328章 人與人各不同
南洋到是不是天堂?
每一個人都有其各自的看法和見解,但是對于南洋人來說,他們大抵上都是幸福的。
幸福是一種很微妙的東西,更多的時候是一種感受。
和很多人一樣,如果有人問趙德亮——“你幸福嗎?”,大抵上他也會一愣,然后只會覺得這么問的人是傻掰。
這還需要問題嗎?
和往常一樣,在孩子們去學校后,趙德亮看著正在照顧著小女兒和兒子的妻子,臉上帶著難以掩飾的笑容,雖然歲月在妻子臉上留下了痕跡,但是在趙德亮眼里,妻子永遠都是最美的。
“在看什么?”
“看你。”
丈夫的話,讓瑪麗的臉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她很喜歡丈夫的這種眼神,讓她總覺得自己還很年青。
雖然心里美滋滋的,但是她仍然提醒道:
“好了,別光顧著看,記得今天到事務所登記一下,找個建筑工人過來,盡快把避難所建好。”
“嗯,我知道了。”
趙德亮點了點頭,上班前把孩子們送到托兒所后,他就趁著空去了趟職業介紹所。
在南洋,無論長期雇工還是短期的臨時雇工,都需要到職業介紹登記,這既是為了規范用工,確保工人福利待遇,而另一方面來說,則是為了控制——通過對工作機會的掌握,官方可以采用這種方式,迫使一些潛在的威脅主動離開。
不過,隨著時代的變化,現在的用工登計,一方面是為了對接中學教育——通過企業與普通中學和實業中學的對接,確保學生的教育工作,而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打擊黑勞。
在過去的十年間,隨著進入南洋門檻的不斷提高,面對越來越難進的南洋,總有一些人通過偷渡的方式來到南洋。因為深知非法滯留的黑勞危害,所以,即便是在勞動力不足的情況下,南洋對于黑勞的態度仍然是堅決的——嚴格控制即捕即解。
撕護照之類的手段在這里也沒用,唐人可以直接送到暹羅、馬來亞、星加坡、棉蘭老以及泗水兩國三區,外人甚至可以送到非洲。
但相比之下,最有效的手段還是從源頭上管控——通過對工作機會的掌握,確保黑工在南洋沒有生存空間。
哪怕是趙德亮這樣的普通人,臨時雇傭個建筑工人,也要到職業介紹所登記信息、報價,再由介紹所發布信息。
雖然繁瑣一些,但確實把黑勞的生存空間壓縮到了最低。
對于此,林康等人的感觸是極其深刻的,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雖然來到了南洋,但是他卻發現,這里壓根就沒有他的生存空間。
又一次,看著報紙上的職業信息以及職業介紹所的位置,想著那些登記了的人們,林康的眼里滿是羨慕,在這里,只要有身份證或者僑民工作許可證,就可以根據個人的能力得到一份工作——不僅有國民年金,還有醫療保險以及公積金,可以說,只要有了一份工作,生活無憂不說,還可以住上國家提供的房子。
除了沒有領導們的領導之外,或許這就是他們口中的那個物資極其豐富的社會吧!
可問題是,這一切只屬于南洋人,和他沒有任何關系。
“南洋人……要是我早生個十幾年,也早就是南洋人了……”
心里這么想著的時候,公共汽車到站了,
突然,林康的余光看到鄰座上,可能是先前那個男人遺落的挎包,在發現挎包的主人不在后,他并沒有第一時間拾起來,等到下車時,看了看包,他想了想就拎起這挎包,然后就下了車。
很快,在附近公共廁所里,看著包里的東西,林康激動的喃喃道:
“這下好了,這下好了,我發達了……發達了……”
他之所以會如此激動,是因為包里裝著一些證件,不僅有身份證,建筑工人資格證,甚至還有一張工單,有了這個證件,不就意味著,再也不用擔心工作了嗎?
“長安是不能呆了,要不然,就去,去……”
想了想,林康自言自語道:
“去其它地方吧,只要離這個地方遠遠的,就不用擔心身份曝光了!”
不過,林康并沒有立即離開了長安,而是拿著那張工單去了雇主那里——工單上的日期是排在一周后的,他倒也不擔心被識破身份,而且他也需要這筆工錢!
次日上午,當林康敲開趙德亮家的房門時,接過工單看了一眼,趙德亮疑惑道:
“這么快就來了?”
“老板,臨時調整了一下順序,你看什么時候開始?”
當天,林康就在趙德亮家的后院忙活了起來,在港島當過建筑工人的他,倒也還算內行,為了趕工期,他每天甚至會多干上兩三個小時。
“這個工人好像不太一樣啊!”
透過廚房的玻璃窗,看著窗外干活的工人,瑪麗有些疑惑的說道:
“老公,你注意到沒有,他天天都會多干幾個小時,這樣不會有什么麻煩吧!”
她口中的麻煩,指的是工人加班。
“我們雇傭的是短工,有約定的工期,他想盡快干完,估計是想多掙一點錢吧,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可能他確實需要錢吧。”
需要錢?
瑪麗甚至都有些迷茫,雖然趙德亮很多時候都會存錢,但是在她看來壓根兒就不知道為什么要存錢,畢竟,在這里房子不需要花錢的,醫療同樣也是有保障的,畢竟是養老,也沒有任何問題,既然如此,還有必要存錢嗎?
或者說有必要那樣拼命干活存錢嗎?
雖然瑪麗有些茫然,但是她知道這也是很多唐人的習慣。不過很多唐人正在改變那種拼命掙錢,省吃儉用只是為了存錢的生活方式。
那種苦行僧式的生活方式在瑪麗和很多看來是不人道的。畢竟原本人之所以努力工作,掙錢的目的不就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嗎?
可是,這很多唐人看來并不是這樣的,他們總是背負著很多責任,個人的,家庭的等等。
不過,在過去的十幾年里,這些的習慣不斷的改變著他們已經不再像過去那樣生活了。
也正因如此,現在猛的看到一個干活如此拼命的人,瑪麗才會如此的驚訝。
“現在這樣的人真的很少這樣了。”
心里如此感慨著,趙德亮往窗外看了一眼,說道:
“畢竟,現在家家戶戶都在建避難所,工人很緊張的……”
說話時,趙德亮又看了看天,然后從冰箱里取出兩瓶芬達,打開后,便走到了院子里,對著正在干活林康說道:
“李老弟,先歇一歇,喝瓶汽水……”
有時候人生的際遇就是如此,充滿了某種巧合,拾到的一個挎包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至少在某種程度上。
一周后,掙了整整130塊錢的林康,終究還是踏上了前往中興的客船,雖然可以坐飛機,但是生怕暴露身份的他,還是選擇了坐船,不過,陳慧并沒有和他一起離開,在林康乘船離開時,陳慧卻主動到了移民局“自首”,當然了,南洋是不可能因此給她發身份的。但是作為唐人,她可以選擇到其它地區。
幾天后,陳慧就坐上了遣返棉蘭老的飛機。
在飛機起飛后,從空中看著地面上的城市,陳慧默默的想到。
“我還會再來的,等考上大學的時候……”
雖然已經二十一歲了,但是陳慧有她自己的計劃,按照她的計劃,等到了棉蘭老辦好身份之后,她就會一邊務工,一邊上夜校,然后參加高中學力水平測試,最后她會考進南洋的大學。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和夢想。對于很多人來說,南洋才是他們的夢想之地,至于其他的地方,僅僅只是其他地方而已。
其實如果他們愿意的話,當初在港島的時候就可以通過難民的方式前往東南亞的其他地區,那些地方都需要唐人,需要勞動力。
只不過,幾乎所有人的心里都有一個南洋夢。
但凡是有一絲可能他們都會首先選擇南洋。
當陳慧搭乘的飛機離開長安向東飛去時,一架從港島飛來的C717剛剛飛抵長安,從空中向下望去,飛機上的高秉潔看著地面上的城市時,表情不由的一陣驚愕,甚至失聲說道:
“這里怎么比港島還……”
話到嘴邊,高秉潔意識到似乎不應該這么說,倒是她身旁的金良銘則笑著說道:
“比港島還繁華,這就是資本主義世界的燈紅酒綠,高大姐,南洋很多國家都是不同的,這里號稱是“資本家的國度”,整個國家都屬于一個大資本家,燈紅酒綠自然更甚上幾分。”
接著金良銘又特別強調道:
“雖然繁華,但是在繁華的背后,卻隱藏著資本家對人民的壓榨,我們要用一種批判性的眼光去看待這一切。”
“金經理言之有理。”
高秉潔點了點頭,然后正色說道:
“等見到秉涵之后,我一定要和他好好的說說這些道理,勸他不要念戀這些,盡早回國參加建設……”
“高大姐,這么深明大義,想來令第肯定也是如此,而且他肯定也是想家,想念老母親的。”
金良銘說出這番話時,又特意打量了一下身邊的這位主任,心里不禁感慨起來,這人和人的區別還是非常大的,人家是高級干部不說,就連弟弟也是南洋這邊的知名人士——宇航員!
這樣的人物,要是能爭取過來的話,那么肯定是一次政治上的勝利!
這可是能上報紙頭條的新聞。
不過,難度很大啊,現在愿意回去的越來越少了。
“金經理所言甚是,是我唐突了。”
高秉潔再一次抱歉,然后又問道:
“那我什么時候去聯系他?是剛去就聯系他還是等上兩天?”
她的言語中帶著滿滿的期待,完全是一副急不可待的模樣。
“稍微等上兩天,然后再給高先生打電話就行。”
金良銘特意強調道:
“高大姐,你現在是來這里談生意的,所以,先以工作為主,至于探親嘛,可以往后放一放,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哎,看我,有些激動了,還是工作要緊,工作要緊。”
隨后,她就把目光投向窗外,那雙眼睛中充滿了期待,期待著與20多年沒見的弟弟,見上一面。
看著地面上的城市時,她的心里同樣有著很多疑問。
這個城市怎么會如此繁華呢?
林立的摩天樓還有耀眼的燈河。所有的事物看起來都是如此的陌生,但是卻都在向她透露著一個信息——這里是如此的繁華。
這就是南洋嗎?
就是那個“完全被資本家所統治的國家嗎?”。
高秉潔的目光中帶著不解和疑惑,不過,更多的卻是期待,期待著與久別的親人的重逢,這才是她來這里的目的,至于其它的一切都不重要……
請:m.minguoqiren.la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