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虎賁郎 第392章 趙侯用箭
汝陽東郊,汝南、陳國郡界處。
穎水短期水量恢復、上漲數日后,又降到盛夏枯水期才有的水量。
流量充沛時,不利于堰壩合口。
因此短暫暴雨之后,紀靈軍中看到的穎水就越發的枯竭,以至于兩岸軍營中的吏士可以徒步過河。
紀靈也沒辦法,只能指揮士兵抓緊時間掘土挖溝,在臨河兩岸增強防御工事。
同時營中修筑木臺,貯存糧食、弓矢等需要防潮的物資。
六月二十三這日,節氣大暑。
天空晴朗萬里無云,烈日炙烤著大地。
趙基引著百余騎輕裝快馬而來,分散數隊繞穎水東營環視觀察。
隨后各隊匯合,趙基敞開衣襟,頭上斜戴氈笠,問左右:“敵寨如何?”
李應開口:“敵寨壁壘應地勢變化而蜿蜒曲折,看似雜亂不齊,但我軍若強攻,必受三面夾擊。”
其他幾個校尉也都是點著頭,紀靈的營地并不是特別的齊整。
往往適合進攻的路段、地面,營壘墻壁會內凹,形成一個類似棱堡防御效果;兩側的突出部,如似城墻的敵樓,能高效側射進攻方的兩翼。
而突出部的外圍,要么是水洼爛地,要么干脆就是人工開挖的坑。
這種坑里,也不需要詳細布置多少木刺陷阱,隨意丟點東西,就能妨礙進攻方通行。
趙基也是點著頭,他此刻腦海里沒有什么戰略游戲的類似推演,想到的是一個另類的游戲,叫做億萬僵尸。
防線這種東西,對于進攻方來說最可怕的就是添油戰術。
也不是說添油戰術不行,添油戰術往往是為了達成其他目的,而非正面突破。
僵尸想要突破防線,最好一口氣沖破防線,否則再多的僵尸,也會被防線消磨干凈。
袁術稱號建制,也能理解為放手一搏,打的就是決戰一波流。
唯一失誤的地方,就是袁術低估了劉備、關羽的韌性;更嚴重低估了劉備的人格魅力,徐州各將即便敷衍戰局,卻沒有主動背叛的。
若有,則徐州防線裂出一條口子,會瞬間被擴大、沖毀。
決戰一波流的優勢是什么?
就是集合一切力量,碰撞初期就建立優勢,層層推進步步碾壓,任何一條沖出的隙縫,都能成為撕裂、瓦解對方的契機所在。
所以袁術不該分兵陳國,來貪陳國的儲糧、人口;可不分兵的話,陳國兵也不可能在徐州戰場安心效力。
袁術的機動兵力最多能有十五萬,袁術帶五萬在陳國布防,余下十萬人分兵三路遲遲沒有攻破劉備、徐州諸將的心理防線,所以越是拖延,袁術一方也就越被動。
但是眼前,如果自己這里聯軍也無法快速攻破袁術本部中軍,紀靈前軍;等劉勛、張勛執行水攻后,將裹挾徐州之眾,向陳國殺來。
到那個時候,就輪到討袁聯軍難受了。
因此袁術依舊是一波流決戰,不同的是戰場有兩處,誰先達到目標誰就能贏到最后。
而眼前,趙基也想執行一場戰術級別的一波流。
畢竟紀靈修筑、經營的防御工事并不是牢不可破,又不是積年累月建造的城墻,不過是稍高一些的墻壁罷了,墻體依舊單薄。
遠遠看著比野戰壁壘、柵欄土墻堅固,實際上不耐水淹浸泡,也扛不住投石車亂砸。
甚至大威力床弩集中在一處亂射,也有可能射塌一處墻壁。
有時候不能太高估敵人的墻壘……對方也是人,工匠、苦力也會偷懶,墻體自己垮塌也是有可能的。
同樣寬度的墻,你修的越高,自己坍塌的概率就越高。
趙基片刻后,對李應說:“先行水攻,敵軍墻角若不耐浸泡大段坍塌,那我軍乘木筏、草墊推進,破其一營,另一營不難再破。若是水攻不見效果,就運來投石車,晝夜投石,破其墻壘,再行強攻。”
李應也只能點著頭:“喏。”
趙基看其他人:“這段時間我們要等候堰壩聚水,各軍也不要停歇,采收上游蘆葦,扎成草墊。水攻后路面泥濘,我軍鋪草墊而進。”
張郃等人也是拱手:“喏。”
言語之際,紀靈東營轅門開啟,百余騎踩踏揚塵揮舞矛戟追殺而來,后方揚塵彌漫,不知道還有多少騎士、步兵。
“撤吧,善射者與我殿后。”
趙基示意幾個隨行青年書吏先行,這些人是純粹的微寒士人,勉強有個門戶,讀書不算多,就算習練武藝,也都是刀棒之類防身技藝,不擅長騎術與射術。
又分出幾個老兵護送這批書吏撤離,趙基引著絕大多數人騎士上馬后緩慢而行,其中過半人能在馬上扭腰轉身對后方拋射。
他們多是中高級軍吏,要么是各將的親信勇健武士,這些勇士的騎射造詣往往比其主將還要優秀。
趙基也無意與紀靈派出的騎兵糾纏,他身邊的這些騎士可都是軍中骨干,普遍具有指揮才能與天賦,讓他們去當戰斗消耗品,那就太虧了。
直接撤離又有些損傷士氣,關鍵是趙基自己也手癢。
就帶著這百余騎吊著后方追騎,對方追的快了,趙基這里也就提速;對方不追了,趙基也就勒馬休息。
雙方距離合適的話,對方也會在馬上發箭、射弩;趙基這里善射的能馬上轉身射箭,騎術技藝差一些的,也能在奔馬之際以腳蹬的方式給弩上弦,然后對后方射擊。
趙基的坐騎再神駿,也是血肉之軀,沒有什么奇特的爆發力或長久耐力。
因此他也不敢過于浪戰,只是綴在隊伍后面,專門射殺那些勇于追擊的敵軍健騎。
雙方追逐七八里,袁軍騎士顧慮馬力衰竭,也不敢再追,帶著傷員后撤反應,一路上收集陣亡的吏士、走散的馬匹。
普通步兵死在外面,就袁術軍中的習氣來說,死就死了。
可騎士普遍具有良好的出身,騎士之間也有相對完善的袍澤友誼,甚至就沾親帶舊,實在做不出那種拋棄尸首不問的事情。
一路搜集亡者,返回軍營后,參與追擊的三百余健騎士氣更低。
紀靈特意來詢問戰果,驍騎將軍張闿銳意追擊,如今銳意蕩然無存,只是遞出一把箭矢給紀靈:“前將軍,我軍險些擒獲趙基!”
“哦!”
紀靈眼睛一亮,又察覺張闿情緒不對,就解釋說:“軍中馬匹不過千余,銳騎甚少,實在可惜。”
以為是張闿怪罪他沒有派其他騎士出營隨同參與追擊,紀靈拿起這些箭矢,就見箭桿上都燙著‘趙侯用箭’。
想到趙基神射的傳聞,紀靈就問:“傷亡多少?”
“傷三十余,被射殺四十三人,趙基一人獨殺我麾下健兒十七人。”
張闿分出一部分箭簇沾染血肉的箭矢遞給紀靈:“將軍,此趙基所用好箭,或許能有其他妙用。”
紀靈抓一支箭在手里掂量,不由微微瞇眼,趙基用的箭更長更重一些,箭羽也明顯更長一些。
他自然理解張闿的意思,這是要發動情報網絡,組織一支精騎小隊,去刺殺其他各軍的核心人物。
以袁術的特殊號召力來說,趙基的任何軍事行動,基本上瞞不過袁術,也瞞不過紀靈。
孫策、曹操的進兵參戰,對他們來說也不是秘密。
紀靈思索片刻,看向張闿老實忠厚的面容:“驍騎將軍是想?”
“孫策、曹操若派遣將軍到趙基處效力,若以此箭射殺一人,就如當年公孫越之死也。”
張闿舉例回答,紀靈聽了也覺得可行,露出沉思之狀。
安排一支十幾人規模的刺殺小隊不算多難,現在這樣的氣候里,雙方斥候多是晝伏夜出。
刺殺小隊小心滲透,自然可以摸到許都東郊外。
同時只要情報確認了曹操或孫策派來的使者或將軍,就能啟動刺殺計劃。
當年群雄討董初期,公孫瓚命令從弟公孫越率千余騎來袁術麾下效力。
后來二袁相爭,袁術派公孫越配合孫堅去打袁紹委派的豫州刺史周喁,公孫越中流矢而死,引發了公孫瓚與袁紹的全面戰爭。
策劃一場類似的刺殺……甚至不需要派遣刺殺小隊,只要將手里這些箭矢想辦法送過去,別的地方出人執行即可。
紀靈抓著七枚箭矢,思索敢動手的合適人選。
不一定非得從趙基麾下選人,也可以從孫策麾下借人,去射殺曹操的親信。
只要把好處安排到位,甚至把箭矢送到孫策手里,孫策自己就會安排人去搞刺殺。
沒必要把事情搞的太復雜,孫策肯定不希望曹操軍隊來這里參戰。
吃獨食,可是孫家的老習慣了。
紀靈思維落定,對著張闿面露笑容。
請:m.badaoge.org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