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虎賁郎 第350章 相互尊敬
次日,休整一夜后,趙基與去卑聯軍,向北抵達舊單于王庭。
舊王庭區域,屠各匈奴七部與半個鮮支部組成聯軍,也是列陣出迎。
兩軍陣前,青青草原之上。
趕在趙基來之前,屠各匈奴已搭建木臺,鋪設豹皮,建立一座宴席臺。
雙方都非常克制,沒有表現出多少煙火氣。
只有各自的斥候騎士快馬往來,再無什么大規模快速移動的部伍。
趙基與去卑驅馬上前,賀蘭力征等八人也舍棄衛士,單騎而進,前來會面。
去卑脫離趙基,驅馬到場地中央。
待趙基從容抵達,去卑展臂向賀蘭力征等人介紹:“這位就是漢家大司馬、并州牧、平陽趙侯,已與皇后之妹訂親,十分受天子信賴、倚重。”
賀蘭力征等人下馬,單膝跪拜,拱手于頭頂:“仆等拜見大司馬。”
“諸位請起,右賢王還不為我介紹?”
“喏。”
去卑應下,也是下馬,根據眾人實力,開始一一介紹。
每介紹一人,趙基都會握著馬鞭磕在自己笠盔邊緣,對對方行注目禮,微微頷首。
他氣度從容,這種時候別說拔劍,就是用手里的鞭子,他都有信心抽死眼前這些匈奴貴族。
這種氣定閑神的恣意舉動,反而在賀蘭力征等人看來是理所應當的。
這讓他們想起了那個傳說中的男人,以及各種傳說的故事。
趙基哪怕如今有三十歲、四十歲,并不會讓他們感到格外的崇敬、畏懼。
而趙基目前只有十九歲,還是虛歲十九,這才是真正的,可以移動的草原游牧式恐懼。
當去卑介紹第八人時:“大司馬,這位是原鮮支王之弟……”
正要介紹,就見趙基揚起馬鞭斜指對面屠各聯軍:“讓他回去,今日會議,他沒資格列席。他的侄兒就在后面,我也沒有帶來,所以他也沒資格。”
“是,小王明白。”
去卑立刻上前就蠻橫推了對方肩膀一把:“快回去,等大司馬的決議。”
對方不敢反駁,對著趙基拱手長拜,想說什么卻見趙基神情不耐煩,于是躬身大拜后,后退幾步牽了韁繩,又走遠十幾步才翻身上馬離去。
目送這人走遠,趙基瞥一眼鋪滿豹皮的懸空木臺:“我來西河,是要解決鮮支部的糾紛,也想解決諸位的糾紛。愿意聽我的,我們就去臺上坐著談,若是不愿意,我們就放縱吏士,打一場,誰贏了就聽誰的?”
一個叫金誠的屠各渠帥率先開口,拱手:“愿聞大司馬高見。”
趙基目光環視,賀蘭力征等人也都拱手:“愿聽大司馬調解。”
“好,那就坐下談,我也給諸位帶來一些禮物。”
趙基伸手從馬具里取出一罐茶葉交給去卑:“有勞賢王以熱水烹煮,再燒煮一罐牛奶。”
“喏。小王親自去做。”
去卑應下,當即上馬就回本陣,就準備這些東西。
趙基側一躍下馬,扶了扶腰間劍柄。
賀蘭力征上前展臂,身子躬的很低:“大司馬,請。”
“好。”
趙基左手按劍柄,右手握著馬鞭走向木臺,其余七名屠各渠帥趨步跟隨。
屠各強盛,不止他們七名渠帥,他們只是距離鮮支部更近,所以介入了這場繼承糾紛。
屠各匈奴還分布在張掖、武威、安定、北地南部、上郡等地,有大大小小的渠帥。
規模大的渠帥,能有兩千余落,規模小的也有五百余落,能出千騎。
正是因為屠各部族發展出來的分支太多,分布地域狹長遙遠,各種內外因素影響下,所以至今沒有決出能服眾的屠各王。
這也是漢室朝廷一直壓制的結果,三王庭無法有效壓制屠各匈奴,因此桓靈之際作亂的匈奴,多出自休屠各各部。
當年涼州大叛亂,叛軍圍攻天水郡守傅燮于冀城。
參與圍攻的匈奴亂軍就出自北地郡的屠各匈奴,他們祈求傅燮開城,他們愿意保護傅燮返回北地。
傅燮拒絕后,將十三歲的兒子傅干安置好后,拒絕叛軍勸降,率左右出城廝殺,盡皆戰死。
天水失陷,十萬叛軍攻入關中抄掠,關中帝陵也遭遇劫掠、破壞。
比起整個休屠各集體,眼前這七位渠帥,勉強能代表一半休屠各。
趙基登臺后坦然跪坐,七名渠帥相互謙讓一番,也都跪坐在趙基的左側。
也都解下佩劍、佩刀,放到了自己的右手邊,以示無害。
就連隨身攜帶的吃肉小刀,也都放到面前。
趙基也解下自己的盔帶,將笠盔解下放在左側,只是赤幘裹頭。
這時候雙方陣列中自有仆從驅車而來,這些沒有武裝的奴仆帶來烹煮、炙烤好的羊肉,酒水之類,擺在趙基等人面前。
去卑也帶著搜集來的牛奶、干柴,鍋釜、水囊,當眾生火,開始烹煮奶茶。
煙火燃起,趙基端起酒碗說:“諸位可能還不知道,自中原撤軍后,我知太原乏糧,也就在慶功宴上飲酒一碗。自此至今戒酒五月有余,今日為諸君破戒。”
“大司馬敬重我等,我等自不敢冒犯。”
賀蘭力征雙手舉起酒碗,語氣鄭重:“這第一碗酒,敬天地萬物之靈,祈求風調雨順,人畜安寧。”
說著,賀蘭力征與另外六個渠帥一起,潑灑酒水,趙基也舉酒水潑灑。
各自斟酒,賀蘭力征又說:“這第二碗酒,敬大司馬視匈奴如漢家子。我等雖在西河、上郡,亦感激涕零,因漢有大司馬而慶幸不已。”
說罷,他雙手托舉酒碗,帶頭一氣飲下,其他渠帥也是跟著飲酒。
待他們斟酒后,趙基單手舉酒碗:“我也敬你們給我面子。”
說罷,送酒碗到嘴唇處,吸溜一口盡數飲下。
他可不喜歡仰頭喝酒,露出咽喉這種動作,尤其是跟陌生人一起喝酒。
待趙基斟酒后,賀蘭力征又托舉酒碗詢問:“不知大司馬欲如何處置鮮支部這對叔侄爭位引發的糾紛?”
“據我所知,鮮支部歷來也是兄終弟及,子壯則是父死子繼,與各部風俗類似,并無特殊之處。”
趙基看著這些人:“想必諸位也清楚我去年絳邑一戰后,是如何處置平陽境內各部落的。這鮮支部有兩千余落,不妨編為兩個千戶,由這叔侄各為千戶。多出來的,我拿走。”
賀蘭力征這些人相互看看,并不覺得趙基過分。
如果他們來主持,雖然不會分走多少鮮支本部部族,但附屬部族肯定是能切走多少就切多少。
就連鮮支本部的牲畜,也要盡可能的掠奪。
否則這么多人不去放牧,專程趕過來圖什么?
隨即,休屠達達就在賀蘭力征眼神示意下拱手詢問:“不知大司馬欲如何安置我等?”
“也是推行千戶之制,我不急于速成。”
趙基看著這些人:“諸位本部未來也有繼承糾紛,為免手足相殘,可效仿推恩舊事。每滿一個千戶,就封一個千戶;千戶之下有百戶。諸位百年之后,就這樣析分部眾。”
“我能向諸位保證,千戶內部之事,幕府不做處理。但分出的百戶,要歸幕府節制。”
“作為對諸位的回報,未來各千戶由諸位的子嗣繼承,哪怕年幼,我也能收在身邊撫養、教育,成年后送回本部治理部眾。若是無子,才可由兄弟繼承。”
趙基說罷端起酒碗輕輕搖晃,這些人相互觀察,頗為意動。
如果能穩定傳承基業,誰又樂意把部眾傳給兄弟?
還不是因為子嗣年幼或力弱,打不過自己的兄弟,為了避免無謂的內耗,斗了那么多年妥協后才施行了這種父死子繼、兄終弟及的雙重并行且靈活的繼承法。
如果有朝廷、幕府這樣的上位強勢機構進行擔保、約束,他們就能將雙重并行的繼承法改成父死子繼優先繼承,兄終弟及為補充。
部族首領也有首領的難處,諸羌、鮮卑這里首領是推選的,甚至還輪不到父死子繼、兄終弟及;往往都是內部推選,幾個家族輪流坐莊,屬于隔代繼承。
至于部眾析分……這也不算苛刻。
休屠各一代代繁衍壯大,靠的就是不斷的分化,開枝散葉。
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當千戶之長,與當三千戶之長,就個人生活來說,已經沒有了本質區別。
趙基的條件不算苛刻,賀蘭力征就問:“敢問大司馬,還有什么?”
“余下的,無非就是誰攻擊你們,我自會出兵保護你們。作為回報,我要征募義從。用于國內戰爭的,每個千戶每年征一百名騎士,帶三百匹馬;若是為討伐鮮卑,則要抽三倍的義從。”
“你們也知道我不是一個吝嗇的人,凡是改為千戶的,都可以遣使來晉陽購買鐵器。三五年內,我不會限制你們走私鐵器;作為交換,你們的馬匹不能賣給我的敵人。如果賣了,那就是通賊謀反,我會廢了他,另立他的兒子或兄弟當千戶。”
趙基獨自飲酒,一笑:“我沒有篡奪千戶、百戶的心思,但你們要聽令守法。如此形成定制,則子子孫孫世襲千戶、百戶,何其美滿?”
(本章完)
請:m.llskw.org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