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虎賁郎 第332章 水到渠成
第332章水到渠成
原木壘砌、搭建的大司馬幕府,給了王粲等人極大的震撼。
哪怕在晉陽城邑之中,趙基依舊讓幕府機構保持行營化。
往來的幕府諸曹官吏,也是穿戴皮鎧、巾幘。
青衣仆僮,也會穿戴無袖半身皮甲。
會客的東院,趙基端坐上首,長史張昶、西曹諸葛玄、東曹趙蕤盡皆在席間,坐在他的左首。
王粲、傅巽、裴潛這三名荊州使者在通傳聲中入內,拱手長拜:“外臣奉鎮南將軍之命,前來拜謁大司馬。”
“劉鎮南近日可好?”
“憂慮大將軍責備,晝夜不安。”
“那荊州士民呢?”
“回大司馬,荊州各軍竭力運糧供輸朝廷,大將軍猶不知足,州人憂懼。”
王粲長拜不起:“能援手救荊州三百萬男女者,唯有大司馬。”
“我已知之,諸位落座。”
“是,謝大司馬賜座。”
三人再拜,道謝后才轉身,給他們安排的不是四四方方仿佛主機箱一樣的坐墊,也不是其他小型跪坐器具,而是三張圓凳,也被稱之為胡床。
張昶、諸葛玄、趙蕤三人坐的也是沒有靠背的圓凳。
唯有趙基,座下是一副帶扶手、背靠,寬六尺的大椅。
等三人落座,裴秀引著一班仆從入內,端來酒菜之類,隨后裴秀就侍立在門口。
仆從盡數退去后,趙基才說:“荊州糧食南北轉運不下兩千里,我聽人說十石湘米運抵汝穎,十不存一,可是真的?”
王粲微微側身拱手:“大司馬明鑒,運輸順暢時能十三存一,往往十五存一。”
“若是荊州自劉鎮南以下竭力供奉朝廷,解朝廷之困,那我自不會坐視劉鎮南受難。”
趙基說著端起茶水示意:“但我與大將軍又有翁婿之情,也不會為荊州之事與大將軍兵戎相見。如此,諸位以為然否?”
王粲雙手托舉酒碗:“大司馬能勸解大將軍,為我荊州吏民伸表冤屈,仆不虛此行!大司馬之恩德,我荊州吏民不敢有忘。”
趙基沒有飲茶,而是看著王粲:“天下人也都知道,明年我要討伐李郭二賊。若是關中平定,流落南陽之三輔災民,若是返鄉時,希望劉鎮南能看在今日的情分上,予以協助。”
王粲依舊雙手托舉酒碗:“協助三輔受災吏民返回家鄉,乃仁義之德政。鎮南將軍自會全力以赴,運糧自丹水而上,存于南鄉,供返鄉吏民取用。并派遣吏士,肅清武關道山賊盜匪,以衛道路。”
“不夠。”
趙基看著王粲營養十分不良的面容:“我聽聞南陽大姓、豪帥多有兼并、強迫三輔災民為奴之事。我希望劉鎮南能釋放這些無辜災民,使之能返鄉,與親人團聚。這樣的話,我也能施恩于三輔,利于治理。”
不能說王粲長的獐頭鼠目,但總有這種感覺。
王粲立刻答應下來,面綻喜色:“仆愿親往南陽規勸各家釋放無辜災民,使三輔士民能還于本郡。”
“好。”
趙基稍稍舉起茶碗,淺飲一口,王粲當即仰頭一飲而盡。
劉表一方恨不得把南陽大姓拆了,借著趙基的由頭,自然會嚴格督促南陽各縣、大姓釋放災民。
趙基本來想著將黃忠、甘寧、文聘這些人挖兩個過來,可現在這種形勢,挖掉黃忠、文聘,劉表的防線極有可能崩解。
尤其是呂布率兵入南陽后,缺乏強力大將的支持,荊州軍可能會垮臺。
有呂布搗亂,趙基也很難通過朝廷下令,也就無法命令南陽大姓釋放三輔災民。
然而劉表這個荊州牧鎮南將軍可以下達這樣的命令,南陽大姓若是不肯聽命……那實在是太妙了。
何止是劉表,呂布、李通大概也會對抗令大姓動手。
劉表一方將呂布堵在漢水以北,再斷絕糧食的話,呂布這邊餓瘋了,肯定也會下手。
其實現在呂布空前強大,也是因為劉表這里持續輸血。
沒有劉表的輸血,呂布整頓軍隊的效率不會這么快。
也是一樣的,呂布再強,也沒有足夠的儲糧,如果一波打不垮劉表,那等待呂布的只能是更大規模的內部混亂。
所以這件事情,還真可以談判解決。
比如呂布帶著更多人前往宛城,避免道路運輸;這樣一來,荊南湘江起運的米,經過漢水、淯水可以直接運抵宛城,損耗能減去大半。
其實運輸量沒有提高的情況下,運到宛城的米,等于進了呂布的中軍集群,是落到呂布自己手里。
而現在運抵宛城后,經過陸路向汝穎運輸,沿途運力也在吃米,算不上虛耗。糧食運到汝穎,又要賑濟一些災民,實際落到呂布手里的糧食并不多。
糧食被缺糧的人吃了,不能算虛耗;沒有直接落到呂布手里,這才是虛耗!
這也是呂布焦慮的根本原因,你起運發貨三百萬石糧食,最終呂布手里盈余二十萬石,那呂布肯定焦躁、不安。
可如果你起運二百萬石糧食運到宛城,呂布自己扣下百萬石后……呂布真的不在乎汝穎災民的死活。
只要他的中軍儲糧充沛,對于那些依附于他可有可無的人口,呂布自然會理智抉擇。
最重要的就是軍隊,已經完成軍隊整編的呂布,現在劉表、南陽人、汝穎人,其實在呂布眼中沒有什么本質區別。
不好打劉表這個穩定的糧食供應源,難道還沒有力量收拾近在咫尺的南陽人、汝穎人?
怎么勸呂布改變下刀的方向,這是趙基自己的事情,這種安排就沒必要當場討論了。
王粲一碗酒下肚,頓時覺得身形高大威猛,相貌極端英武的大司馬,也是格外的親和、順眼。
他都做好了一番舌戰的準備,也做好了趙基惱羞成怒,翻臉后殺他的心理準備。
沒想到趙基這么痛快,只是根據之前雙方私下接觸、交流的信息,就做出了決斷。
更寶貴的是明明掌握著主動權,也沒有故意當眾折騰他,這本身就是一種友善、尊重的態度。
王粲自行斟酒,又舉起酒碗,起身,神態豪爽:“大司馬救荊州吏民于水火,此恩難以用言辭形容,仆自飲三爵!”
趙基舉茶碗,面無喜色:“我等應募虎賁時,衣衫襤褸,卻都矢志匡扶社稷,欲救萬民于水火。當時舍身之同伴志士尸骨未寒,我又怎么可能遺忘誓言?”
“大司馬仁德!”
王粲高聲夸贊,托舉酒碗仰頭一飲而盡。
他說到做到,又給自己斟酒。
王粲一連痛飲三碗酒,裴秀立刻安排一名仆從送來一壺新酒,端走殘酒不多的酒壺。
待王粲落座,裴潛也起身向趙基托舉酒碗:“大司馬援手之恩,仆不敢有忘。”
“二哥不必這樣,鎮南將軍請動二哥來見我,我就算為難,也會盡綿薄之力。”
趙基也是端起茶碗,彼此示意后,他淺飲一口茶湯。
隨后又是傅巽起身敬酒,趙基則說:“關隴之地因董卓、李傕接連造亂,我有心討賊后大治,苦于幫手不足。不知先生可能來此,襄助趙某?”
傅巽為難,就說:“三輔大亂,仆流落荊州受鎮南將軍恩遇,實難背棄。”
“既如此,我會在書信中請求劉鎮南,君子有成人之美,劉鎮南又是一方長者,自會成全先生返鄉修政治民之愿。”
趙基單手舉著茶碗笑說:“我就在此等候先生佳音。”
“不敢。”
傅巽面露感激之色,仰頭飲酒后,回到主位。
這時候諸葛玄也起身,向趙基敬酒:“鎮南將軍對仆亦有存身活命之恩,大司馬能援助鎮南將軍,仆感激涕零,銘記肺腑。”
“先生不必如此,我也不過是順良知而行。”
趙基端起茶碗,與諸葛玄相互示意,諸葛玄仰頭飲酒,這下他心里也好受多了。
欠了的人情,就得還。
諸葛玄也被王粲私下拜會過,促成此事后,自然不會再欠劉表什么。
主要事情談妥,隨即趙基就開始咨詢王粲三人,向他們詢問荊州各種人物事情。
王粲三人也是積極回答,就趙基現在的地位來說,做不出那種朝令夕改的事情。
軍師趙岐都被他說服了,王粲自然認定這件事情不會再有什么反復的可能性。
說到底,趙基不過是遵循理性,做了一次中規中矩的決斷。
但對荊州、劉表一方來說,這個決斷能直接避免一場戰爭。
至于怎么調停呂布,趙基會自己進行交涉。
為了讓劉表這里配合,也為了穩定劉表麾下官吏以及外圍從屬勢力,趙基還要派遣身份得當的使者前往荊州,以證明他的立場。
(本章完)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