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從柯南元年開始建立穿越者聯盟 第144章 優作發現了黑方
隨機推薦:
自從工藤優作從那個謎團散布的京都離開后,這位柯南世界推理能力天花板一般的人物就察覺到事情并不對勁。
老實說,如果現實時間線有人類的情緒,當時它一定會激動地哭出來。
這么久了!自己終于引導著GSSRA發現了存在“指針”這樣一個東西!
甚至對于現實來說,它可能都會有些高興己方對于第一枚指針行動的失敗——
尤其在服部平次和佐藤昭司將自己在那輛“鈴木號拍賣列車”上的經歷完全的記錄下來,整理好遞到他的辦公桌上以后就更是如此了。
因為工藤優作終于借此提前推理出來了!
他終于發現了除了“科學邊界”以外,還有一個更加深沉而且充滿惡意的組織的存在。
天知道這種要符合現實邏輯的進程花了現實時間線多大的力量。
——它甚至有無數次讓工藤優作接近真相,然后緊接著就被故事時間線在循環里直接作弊給抹平了。
而這一次,借助著自己在第一枚指針后膨脹的力量,以及循環結束后自己的主場。
現實時間線現在就high到不行啊!
“有另一股勢力在行動,而且和那個叫做‘科學邊界’的組織正處于敵對狀態。”
“而且他們正在爭奪那個被他們都稱作‘指針’的東西。”
這個想法,在工藤優作的腦海里一出現就揮之不散了,而且他越是細想就越覺得自己推理的正確。
甚至這樣一來,為什么GSSRA在京都抓住的那幾個灰方成員里恰好會有一封關于在那輛列車上的接頭信息的信件就解釋的通了。
“甚至……”
就連工藤優作都為自己這個推理的結果感到有些驚悚——
甚至那個叫做“科學邊界”的組織正處于下風。
“落入下風?!”
對于工藤優作的分析,一名來自GSSRA情報分析部的記錄員忍不住開口。
“這怎么可能!那可是一個能夠將各國的學者暗殺,能夠隱秘地偷走核彈的……”
這句驚訝的叫嚷聲讓工藤優作不由得皺緊了眉頭,指揮部會議室的所有人都將目光放回工藤優作的身上。
——他們在等待著優作的解釋。
“原因很簡單,那封信是‘科學邊界’主動送過來的。”
會議室陷入了一陣漫長的沉默,大家都是聰明人,因此,所有人都試圖讓自己從這個結論帶來的震驚中恢復過來。
“也就是說,‘科學邊界’希望我們能夠去列車上,或者說希望我們能夠去幫助他們。”
被批準旁聽的服部平次打了個報告,在得到允許后站起來說出來自己的看法。
“但是優作先生派去那輛列車上的所有偵察隊伍只有我和佐藤隊員成功上車了!因為我們發現了傳遞到手里的行動信息其實是錯誤的!”
“而如果是‘科學邊界’向我們發出邀請和幫助的話,他們根本就不會做這種自相矛盾的事情。”
服部平次的話讓新上任的幾個情報系統的頭頭有些緊張,他口中說的那次情報系統的差錯不只是讓幾個人被撤了職那么簡單。
他們小聲地相互討論了一下,然后一個人悄悄從口袋掏出手巾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緊接著站起來向坐在決策位上的幾名官員匯報。
“情報部門支持優作先生的看法。”
其中幾個坐著的情報官用略帶感激的神情看了工藤優作一眼,不論他的推理結果是真是假,對于這幾天被架在火上烤的情報系統而言都是幫了大忙了。
“而且目前根據時間上的記錄來看,優作先生的命令和指揮都是臨時的,甚至情報系統的失誤都是在那次爆炸案之后在平次先生提交上來的報告被直接遞送到優作先生那里才被發現。”
這屬于現實借故事時間線自身矛盾借力打力的一部分策略。
故事線的“神隱”簡直可以說的完全沒有死角,但是故事線本身可不是——
雖然服部平次現在隸屬于GSSRA,屬于被現實時間線從故事那里截胡或者搶到的一個人物。
但服部平次依舊是一個偵探。
在發現了自己和佐藤昭司整理的報告文檔只是獲得了一些含糊而無意義的“非常重視”、“正在處理”諸如此類的回復后。
服部平次果斷拉上了自己父親沖鋒。
而由于現在終歸是在循環結束后的現實里,所以在服部平藏通過一些非官方的情報和優作進行了一些交流后,工藤優作毫不意外地還是得到了那趟列車上的具體信息。
這甚至是現實時間線給予故事時間線最重大的一次傷害的時刻。
在循環結束后的第二天,隨著服部平次遞送上來的自己的分析以外,當然還有各種關于那次列車爆炸事故的各種新聞以及其他的情報。
在看到那份一直被故事線攔截下來的報紙和新聞后,在其他人眼中,這位以沉穩著稱的偵探甚至震驚地站了起來,他的目光有些難以置信在那些名字上浮動——
毛利蘭、毛利小五郎、鈴木園子……
那是工藤優作第一次在其他人面前有些失態。
好在最后工藤優作從醫院院長那顫抖的語氣里得到了自己親友安全的消息——
天知道這位可憐的院長在被GSSRA的行動人員破門而入,從床上拉起來的時候有多狼狽。
他當時可是被好多把槍指著呢!
然后整個前去處理列車爆炸案的警察們就立刻被工藤優作絕對的命令讓那GSSRA派出去的人員接管了。
“所有人都沒有大礙,據目擊者最后的記憶,在列車爆炸的瞬間,可以確認是屬于‘科學邊界’的怪盜基德斬開了總控室的操作臺避免了更大范圍的爆炸……”
然后后續關于列車爆炸物的分析與排除則讓工藤優作真正確定的了“黑衣組織”的真實性。
“經對列車的整體拆除,我們根據爆炸時的痕跡最終發現了爆炸物是和全部車廂的電力系統關聯的……”
因此事實再清楚不過了,一個人的行為動機也許很難揣摩,但是一個組織的動機卻很容易,顯然那些炸彈并非那個“科學邊界”安裝上去的。
雖然后續對于究竟是何人參與了電力系統和列車的改造項目的情報工作再次因為“神隱”而陷入了迷霧。
但是現在GSSRA就已經確定了“黑衣組織”的存在了。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