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50年代:從一枚儲物戒開始 第192章 出發
七十三年是個重要的年份,今年還有不少名人出生:
一月郭德鋼出生在津門,二月鄧亞平出生在商都,三月任泉出生在東北,阿杜出生在新加坡。
圖:猜一猜他們都是誰?
京城,三月初,孫志偉告別童佳佳和兩個孩子,開始在語言學院封閉學習英語。
剛到學院,就有人來叫他填寫了一張《出國學習人員登記表》,一式三份。
在填寫登記表的同時,各單位還要按照(72)科教字088文件給入選者辦理政審和出國審批手續。
孫志偉還好,他們幼兒園是直屬單位,上面直接就審核了,其他地方來的學員就要經過層層審批,那可繁瑣的多了。
之后就是入學學習,孫志偉所在的班級是語言進修班,里面居然也有完全不會英語的,需要從頭開始學習,那可就困難了。
所以,在開學后先考試,然后分了快慢班。大家邊廢寢忘食地學習、練習英語聽力和對話,邊等待與英國接收單位的聯系結果。
對沈志偉來說這些課程太過簡單,僅僅一周時間,幾個老師都覺得他已經過關。
但是,他雖然第一個完成了選拔人員的英語培訓,卻依然不允許自由活動,學完了也只能呆在宿舍。
這就很讓人難受了,于是,他申請跟隨理工科班級學習專業英語。
英語如果按使用類型分,可以分為生活英語,專業英語和學術英語三類。
生活英語不必解釋,他們現在這些留學人員正在學習的就是生活英語;
專業英語一般只在專門的行業中使用,比如學法律的有法律英語,學工程機械的有機械英語,學醫學的有醫學英語等等。
這次留學生中有60名理工類學員,他們在大學都曾經學習過某一方面的專業英語,主要是用來閱讀外國的論文、文獻等著作。
這恰恰是孫志偉在英語方面比較缺乏的知識。
而學術英語一般是研究生教授等以上的學習者,在學習研究的過程中用到的英語。適用范圍更加狹窄,但是逼格更高。
它比專業英語更加專業,國內目前并沒有能教授這種英語的老師。
這時候的語言學院已經有外教了,都是最近幾年聘請過來的。
他們的待遇對標國外,發的也是寶貴的外匯,國內的老師完全沒法比。
但,跟這些外教學英語,特別是學習生活英語中的聽和說就很有效。
因為他們是外國人,就能模擬出在國外出現的各種情境,也能讓學習的學生們得到真實的反饋。
這比中國老師教中國學生要有效率的多。
就這樣一直到6月份,終于又有幾個理工學員過關。上面看到這種情況,也沒再指望能讓這批學員同時出發。
6月底,首批派出名單公布,一共只有5個人。
分別為軍事醫學科學院的孫曼霽、吳祖澤,黃浦市瑞金醫院胸外科的張世澤,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沈恂,再加上孫志偉。
這一輪赴英留學,是應英方多次邀請才得以成行,國內只需要負責機票,到了那邊所有費用都由英方負責。
這就為他們的出發減少了很多麻煩,不然,光是審批外匯費用就是個難題。
根據史料記載,咱們的外匯儲備這些年都特別緊張,尤其是今年,國內的外匯儲備居然是負數,到了明年才歸零。
孫志偉五人在確定了行程后,就開始了后期準備工作,主要是置裝和思想學習。
這時候公派出國人員的置裝費用有600塊,對比現在的平均工資就十分可觀了。
服裝是由黃浦市專門負責出口服裝的企業負責制作,這筆費用主要用來置辦一套西裝、一套中山裝和一件呢子大衣。
思想學習方面,孫志偉也是進度最快,誰叫他把該背誦的都背誦完了呢,很多老師都沒他記的全面。
這一等又是大半個月,21號,英國大使艾惕思爵士(SirJohnAddis)在使館親自宴請他們五位赴英的‘訪問學者’。
說起‘訪問學者’這個稱呼,咱們一開始在這方面并不懂,還吃了不少虧。
咱們的使館一開始稱呼他們為‘進修生’,與對方的教授采用的是師生之間的稱呼。
這就導致咱們在學習的時候需要負擔很多自理的費用,比如實驗室的使用費,耗材費等等。
這個費用很貴,國內根本無法承擔。
事實上這時候的各個大學都有相關的補貼用來承擔這些費用的,但是只針對來訪的學者。
后來經華僑提醒,咱們才改了稱呼,與對方的教授之間也從師生關系轉變為同事關系,這才減免了一應費用。
到了22號,臨行前孫志偉終于獲得了3天的假期,用來跟家人告別。
他正好要回去準備一些需要攜帶的物資。
食品方面他不準備帶多少,只帶一些應急食品就可以了,主要是巧克力和糖果。
服裝只帶兩套需要偽裝的時候穿的衣服和皮鞋,如果不夠,就在當地獲取。
武器帶上幾把大黑星和一些炸藥包,一個對單一個對多,如果需要更多的武器,他也會在當地獲得。
然后就是急救箱帶兩個,雜物看著帶一些手電,防毒面具,口罩,雨衣,膠鞋等等。
最后就是可能會用來作為禮物的火腿,白酒,煙和咖啡豆。
至于錢,他身上只有早年繳獲的5000美元和大小黃魚,這些他一直都是隨身帶著的,倒不用再整理,依然隨身帶在空間中。
他在家里歇了兩天,最后一天才去各個親朋好友家告別。
7月25號,孫志偉帶著童佳佳給他準備的一些,內衣、襪子、白襯衫等私人衣物回到學校。
26號正式出發。因為這時候,我國還沒有任何飛往歐洲的航線,他們一行五人只得搭乘巴國航空公司的航班,經停卡拉奇、開羅、羅馬飛往倫敦。
中午吃過午飯他們就乘專車前往機場,他們5人身著統一的西裝,拎著自己的行李箱,在機場等待上機。
這時,科教組管外事的同志把他們喊到一邊,給他們發了兩張1英鎊的紙幣。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