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復山河 第四百七十八章 、慌亂
巡撫衙門。
大量士子趕赴南京路上,遭遇神秘綁匪“綁票”,地方官自然不敢掉以輕心。
不光第一時間組織人手營救,還把消息反饋了上去。
一連串的噩耗,匯總到莊元嘉手中,他整個人都蒙了。
大虞的山賊土匪多不假,可這些人大都和地方大族有聯系,并且知道什么人能搶,什么人不能碰。
不懂規矩的愣頭青,通常活不過一年,就會被官府剿滅。
這些士子到南京請愿,本就是士紳大族策劃的,路上早就打好了招呼。
沒有好酒好肉的伺候,那是士子不屑于和他們來往。
誰敢冒天之大不韙,綁票這群祖宗啊!
“查!”
“責令各地衙門,務必查個水落石出!”
莊元嘉第一時間下令道。
盡管他這個巡撫,不想看到這群士子過來搗亂。
可從各地匯總的數據來看,失蹤的士子已經有數百人之多,屬于捅破天的群體事件。
治下出現這么牛逼的悍匪,他這個父母官難辭其咎。
命令剛下達,一個急切的聲音,在他的耳邊響起。
“巡撫大人,大事不好!”
“有人在長江中,發現大量的死尸。
從服飾上看,死者的身份,應該是有功名的讀書人。
不等來人把話說完,莊元嘉當場癱軟下來。
如果不是一旁的屬官反應快,及時把他的身體給拖住,搞不好人都被當場送走了。
沒有辦法,前后兩個消息湊到一起,串聯起來很容易得到真相。
劫匪“綁票”是假,有預謀的殺人,才是事件真相。
光天化日之下,敢這么干的人,整個大虞朝都沒幾個。
恰好他的麾下,就存在這么一位狠人。
盡管沒有任何證據,但莊元嘉還是認定了自己的判斷。
好嘛,解決不了問題,就解決制造問題的人。
只要殺的足夠快,就永遠不會出現江南士子圍堵衙門抗議的鬧劇。
外地過來的士子,在半路上遭到伏擊,那么應天府本地的又豈能幸免。
正規軍跑去劫殺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難度不比殺雞高多少。
難怪史書上,把“武夫當國”描繪成了魔鬼,這幫家伙是真敢下手啊!
洞悉了真相,莊元嘉無奈的閉上了眼睛。
眼不見為凈,這件事情上,他必須裝聾作啞。
甭管云向文做了什么,現在他們都是一條船上的人。
局勢發展到這一步,只能期待云向文做的天衣無縫,沒有留下任何證據。
松江,嚴府。
自從在南京體驗了牢獄生活之后,被嚇怕了的嚴銘宇,一下子變得低調了起來。
就連抗稅運動,他參加的都不積極了。
別人怎么干,嚴家就怎么干,堅決不冒頭。
“老爺,出大事了!”
遠遠就聽到管家慌亂的聲音,嚴銘宇眉頭微微一皺。
“你家老爺,好著呢!”
“有話慢慢說,天塌不下來。”
嚴銘宇沒好氣的說道。
外面的局勢,確實亂了一點,但遠沒有到捅破天的地步。
吃過白蓮教之亂的虧,他們也吸取了教訓。
抗稅歸抗稅,但江南地區的局勢不能亂。
北方大亂,大家可以看朝廷的熱鬧,但自家地盤不允許亂。
各家默契的組織民團,除了對抗朝廷的強征外,也是為了應對突發情況。
只要出現動亂的苗頭,大家就會聯手鎮壓。
“老爺,天已經塌了!”
“從松江府出發,趕往南京城的一百多名士子,全部被劫匪綁票,現在生死不知。
據回來報信的小廝交代,劫匪士子家屬每人準備一萬兩白銀的贖金,在次日送到綁票點贖人。”
聽了管家的解釋,嚴銘宇被驚的目瞪口呆。
什么劫匪,居然如此牛逼!
緊接著,就暗道情況不妙。
上百名士子,那就是上百萬兩的贖金。
地方衙門再怎么重視,也不可能答應這么無理要求。
縱使有人敢答應,衙門也墊付不起這筆巨款。
通知家屬贖人,純粹就是扯淡。
以這年頭的通訊速度,等家屬收到消息,時間早就過了約定贖人的一天。
哪里是什么綁票,分明就是打定主意要殺人,綁票只是糊弄人的借口。
正常的山賊土匪綁票,都會給家屬留下充足的籌錢時間。
“后續衙門怎么處理的?”
嚴銘宇關心的問道。
如果地方衙門能把人揪出來,那么一切好說。
倘若被人撕了票,那就事情大發了。
朝廷問責下來,錦衣衛肯定會過來調查。
他們在里面扮演的不光彩角色,大概率會被揪出來。
縱使暫時不處理,他們在朝廷做官的那些子弟,也會“前途無亮”。
大虞的政治制度成熟,在打壓地方大族的問題上,早就形成了一套體系。
明著不好動手,但暗中壓制卻非常簡單。
只要按住在朝為官子弟的升遷,要不了二十年,就會在世家圈子里掉隊。
持續打擊兩代人,再怎么強盛的家族,都會衰敗下去。
“縣太爺,下令嚴查此案,全力救援被綁票的士子。
不過老爺,您是知道的。
因為特殊原因,現在各地衙門都處于停擺狀態,根本沒法正常運轉。
這命令能不能出縣城都不知道,更別說查案救人了。”
管家的回答,讓嚴銘宇啞口無言。
本來是給衙門施壓的手段,萬萬沒想到,回旋鏢這么快就射了回來。
衙門的停擺,為地方官提供了推卸責任的絕佳借口。
盡管還是少不了擔責,但起碼一半的責任,能夠甩鍋給負責維護治安的一眾差役。
因為他們的罷工不作為,才是導致綁票案發生的關鍵。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涉事的一應吏員幫閑,事后都會被朝廷治罪。
別看這些人不起眼,里面充斥著世家大族的影子。
朝廷處理掉這些人,相當于斬斷了士紳們在衙門中的觸手。
盡管要不了多長時間,又會回歸原樣,但短期的失控也是存在風險的。
兩廣就是最好的例子。
當初官軍收復兩廣后,趁著衙門空編的時候,李牧就塞了一幫退役士兵進去占位置。
等士紳們從外地返回時,早就造成了既定事實,大家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江南抗稅運動這么熱鬧,南方各省或多或少,都出現了一些苗頭,唯獨兩廣風平浪靜。
不是兩廣士紳道德節操更高,主要是他們喪失了對地方衙門的影響力。
朝廷派去的地方官,也必須看李大總督的臉色,不然就是一塊橡皮章。
有了成功遏制士紳權勢的案例,誰也無法保證,朝廷不會跟著學樣。
或許操作上,難度大了一點兒,但成功后的收益也非常誘人。
沒有兩廣的具體稅務數據,但從流傳出來的訊息,大致可以判斷其財政收入不會比南直隸差多少。
兩個省加起來的收入趕上一個大省,看似沒啥毛病,實際上代表的意義大了。
同南直隸相比,兩廣就是犄角旮旯。
哪怕情況略好的廣東,在稅制改革前,財政收入也不到南直隸的四分之一。
廣西的情況更糟糕,隨便一個大府的財政收入,都比他們高。
哪怕到了現在,兩廣的經濟體量,也只有南直隸的一半左右。
以一半的經濟體量,獲得了近乎相當的稅款。
對缺錢的朝廷來說,誘惑力實在是太大了。
“知道了。
傳令下去,告訴族人最外面亂,近期不要輕易外出。
另外把下面的雇戶動員起來,趁著農忙結束了。
把宅子的院墻加固一番,門前的那條河,也得擴寬一些。”
嚴銘宇神色凝重的下令道。
世家大族能夠長盛不衰,自然有一套生存法門。
除了靈活的政治立場外,對老巢的建造,也是下了功夫的。
論起防御力,比一般的縣城,都要強上不少。
哪怕白蓮教最猖狂的時候,都有一些地方大族,扛住了叛軍的進攻。
南京六部。
“足足六百多名士子,在光天化日之下被劫匪擊殺,各地衙門是干什么吃的?”
刑部尚書安敬之率先發飆道。
南京刑部的職權有限,重大問題都是京城刑部決定,他這個尚書屬于半養老的崗位。
本以為咸魚下去,干上十年八年,等下一代成長起來,就可以致仕安享晚年。
對朝中的紛爭,他大多數時間都冷眼旁觀,充當吃瓜看客。
偏偏天不遂人愿,在他的業務范圍內,發生了驚世大案。
六百多名士子集體遇害,如果不查個明白,根本沒法給天下人交代。
“安大人,最近這段日子發生了什么,想來您應該知道。
在某些人的陰謀操縱下,大量的差役罷工,各地衙門早就已經癱瘓,地方上處于無序狀態。
沒有官府管理,隱藏起來的山賊土匪、叛軍余孽,能不猖狂么!”
萬懷瑾開口說道。
甭管真相是什么,反正先給對手潑臟水準沒錯。
順便還能借機,收攏地方官的人心。
在征稅問題上,除了他這個催繳欽差要承擔責任,地方官同樣是主要負責人。
今天的談話傳了出去,要不了多久,一眾地方官就會被動向他靠攏。
尤其是幾個案發地的官員,為了自己的官帽子,也會附和他的意見,把責任給推出去。
“萬大人,現在說這些沒用,關鍵是要看證據。
刑部辦案,唯證據論!”
安敬之理性的回應道。
為了催繳稅款,戶部和江南士紳算是對上了,萬懷瑾這位欽差沒有退路。
可他這位刑部尚書不一樣。
江南士紳的做法,他確實看不順眼,但不代表他要和江南士紳死磕。
士子被殺案影響惡劣,可他終歸不是直接責任人,刑部需要做的是調查真相,給天下人一個交代。
背后發生的故事,不屬于他的關心范疇。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眼前這位萬尚書,還是此案的重大嫌疑人。
一眾士紳趕往南京,擺明是過來尋萬懷瑾晦氣的。
在大虞官場上混的都知道,遭遇士子圍堵,最容易引發惡性政治事件。
同這些人講道理沒有意義,很多士子都是死讀書的迂腐蠢貨,腦袋就一根筋。
真正的聰明人,根本不會摻和這種活動。
無論最終結果如何,只要打上了刺兒頭的標簽,未來官場上的仕途都提前鎖死了。
皇帝不喜歡這種官員,朝堂上的一眾大佬,同樣不會喜歡。
為了解決自己的麻煩,提前安排人下黑手,從源頭上解決問題,完全符合情理。
并且獲得了軍方支持的萬懷瑾,也有這個動機和實力。
“安大人說的對,此案必須要徹查清楚。
不過江南局勢持續失控,也不是一個辦法。
為了恢復地方秩序,穩定地方民心。
我提議六部聯合上書朝廷,從北疆或者是兩廣調兵過來穩定局勢!”
萬懷瑾順勢拋出了目的。
想要借助一場大案,把刑部尚書拉過來,基本上沒有可能。
不過局勢的混亂,正好為從外地調兵入南直隸,創造了絕佳機會。
為了讓朝廷答應,從北疆調兵過來,他甚至還拋出了從兩廣調兵。
對勛貴系來說,無論從南邊調兵,還是從北邊調兵都可以接受。
只要肉爛在鍋里,大家遲早都會成為受益者。
后續運作一下,就有機會過來,謀上一個好位置。
不過對朝廷各派來說,漢水侯和勛貴系還是有區別的。
前者是外封的諸侯,在南邊開疆擴土玩的不亦樂乎,一看就知道不是安分的主。
倘若再讓對方的手伸到了南直隸,順勢聯絡上了之前的舊部,權勢就大的沒邊了。
勛貴系同樣勢大,但這是一個內部分化的松散團體。
兩個當家人都沒有多少野心,自身能力也非常有限,連小弟都管不著。
縱使勛貴系做大,朝廷也能從內部分化,總好過出現一位不可控的權臣。
“從北疆調兵南下,勉強可以考慮,兩廣就算了。
漢水侯正在南方用兵,兩廣的軍隊沒準此時正在遠征,遠水解不了近渴。”
兵部史清塵率先回應道。
有了更壞的選擇,再去考慮稍好一點的選擇,一下子就沒那么難以接受了。
站在文官的角度上,在場的眾人都不想讓武將做大。
可江南地區的混亂局勢,完全脫離了控制。
那幫士紳在發動抗稅運動前,也向他們探了口風,并且做出承諾保證不會引發亂子。
結果行動才開始,就接二連三的出亂子。
前面的商人罷市,南京城殺的人頭滾滾,也就罷了。
死的都是一群奸商,甭管背后的人地位多么顯赫,擺在前臺的商賈都是不入流的貨。
死上再多,大家也不會往心里去。
可現在情況不一樣,死的全部都是士子。
里面功名最低的都是秀才,還有大量的舉人。
請:wap.xshuquge.net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