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復山河 第三百一十六章 、項莊舞劍
南昌,楚王宮。
“永州這么快就丟了,閔五六和宋澤濤都是干什么吃的?”
看著戰報,衛嘉瑞忍不住發出了咆哮。
戰敗不要緊,可是敗的這么快,那就有問題了。
距離收到求援信,到永州淪陷的噩耗傳來,中間間隔周期還不到兩天。
發生這種情況,在他看來,只有兩種可能。
要么敵軍太過厲害,要么守軍太過廢材。
正常情況下,永州那種戰略要地,一萬士卒守上幾個月不成問題。
倘若守將厲害,城中物資儲備充足,堅守幾年都有可能。
即便是最后城池淪陷,攻城一方付出的代價,也會遠超守軍的傷亡。
“王爺,息怒!”
“永州淪陷,接下來敵軍的目標,肯定是衡陽。
當務之急是下令衡陽守軍加強戒備,不給敵軍可乘之機。
如果可能的話,最好能夠從附近州府抽調一些兵馬,派過去增援衡陽。
追究責任的事,不如等找到閔將軍和宋知府后,再進行討論。”
丞相昌君逸開口勸說道。
官軍打的太快,永州就像是紙糊的一樣,一捅就破。
如果不及時采取行動,再丟了衡陽府,讓官軍把戰線推動了長沙,那么湖廣的局勢就徹底惡化了。
坐擁湖廣、江西而定東南,擁東南而取天下,這是昌君逸提出的戰略構想。
丟了湖廣這個支柱,全靠江西一地撐著,頂多割據一方。
自古以來割據江西的諸侯多不勝數,可是以此為根基奪取天下的卻是一個都沒有。
事實上,即便同時占據湖廣和江西,大楚在戰略上依舊危險。
全是四戰之地,沒有一個穩定的大后方。
要出去非常容易,敵人打過來同樣容易。
亂世爭龍,戰略上一直有“金角銀邊草肚皮”的說法。
受經濟中心南移的影響,現在的湖廣和江西,都成了草皮肚。
衛嘉瑞當年主張西進,實際上就是為了占“角”。
可惜造化弄人,白蓮教在邊陲之地起兵,卻沒有穩住基本盤。
一路遷徙到了湖廣和江南,才真正發展壯大。
看似是軍事問題,實際上卻是經濟人口問題。
湖廣和江南的人口稠密、經濟繁榮,為義軍提供了發展壯大的人力物力財力。
這是資源,不是兩廣能夠比的。
事實上,兩廣地區到了大虞朝才真正進行開發,確切的說是主要開發廣東。
對廣西的開發,最大措施是衛所制度下,帶去的移民和農業生產技術。
真實人口沒有具體數據,反正官方在冊人口,兩廣加在一起不足江西的一半。
“兵部,盡快拿出增援方案,務必確保衡陽不失。
通知各級衙門加快籌備,命令各部向贛州進發,爭取趕在月底前向偽朝發起進攻!”
衛嘉瑞點了點頭說道。
軍隊數量越多,調動的難度就越大。
為了攻下兩廣,楚國計劃出兵五十萬,為此征召了八十萬民夫。
從籌備到現在,已經折騰了好幾個月,還在調運戰略物資。
這還是境內有贛江和湘江兩大水系,減少了陸運距離,節省了不少人力。
看了一眼墻上的地圖,衛嘉瑞對這次軍事行動,越發的沒有底氣。
當初制定戰略的時候,那是計劃著在韶州府發起大戰,把官軍的主力吸引過去決戰。
現在情況發生了變化,官軍搶先在湖廣動手,并且迅速拿下了永州。
原來的謀劃能否成功,誰也說不準。
偏偏戰略計劃,不是一道命令,就能夠更改的。
軍隊可以迅速調動,后勤糧草可沒有辦法,一下子變到前線去。
本質上官軍的打法,就是根據他們的戰略部署,所采取的針對措施。
倘若之前把主戰場,放到了永州一線,那么現在官軍殺過來的方向就從湖廣變成了江西。
沒有辦法,李牧帶著幾萬戰兵,就敢和他們數十萬大軍對戰。
雙方對后勤的需求,完全不是一個檔次。
兵力上的優勢,需要犧牲后勤上的靈活性。
一般來說,出動的兵力越少,戰術調整就越方便。
動用的兵力達到五十萬,那么所需的一應物資,都必須提前進行籌備,并運送到指定地點。
戰爭爆發后,任何大規模的軍事調整,都是對后勤的考驗。
很多時候,明知道戰略部署存在問題,可受制于后勤限制,主帥也只能硬著頭皮執行原計劃。
“報!”
“前線急報,官軍突然登陸松江府……”
剛消化完永州淪陷的噩耗,松江府又跟著發生意外,直接讓眾人應接不暇。
這一次,衛嘉瑞沒有開罵。
楚國在松江那邊只是插了一腳,主要是為了和吳國談條件,并沒有部署重兵。
“看來我們和吳國的交易,被朝廷提前知道了。
官軍突然殺入松江府,前面的換地談判,怕是難以完成了。
發生這樣的變化,對我楚國的影響有多大,諸位愛卿都議一議吧!”
衛嘉瑞面無表情的說道。
吳楚兩國雖然都是從白蓮圣國中出來的,依舊改變不了在爭奪天下這場大戲中,他們成了競爭對手。
除了在對抗大虞的時候,雙方是盟友外,其他時間關系就沒好過。
盡管高層極力壓制沖突,但相互之間還是沒少下絆子。
把觸手伸到松江府,實際上就是為了惡心一下吳國,報復對方把手伸到浙江。
只不過他們動手時間太晚,僅僅只是拿到兩個縣,影響力太小。
反倒是吳國趁他們進攻杭州時,搶先占領了金華府,以及周邊多座縣城,搞得杭州城差點兒成了飛地。
事實上,兩國都在對方地盤上,有不少飛地。
一方面是搶地盤導致的,另一方面則是分家帶來的后遺癥。
大家一起在白蓮圣國混的時候,為了更好的配合作戰。
自家派系的將領,在對方麾下聽令,這是常有的事情。
分家之后,一部分人轉化了政治立場,一部分人則依舊忠于老上司。
這些死忠成員占據的地盤,則打著各自老上司的旗號,成了一塊塊飛地。
雙方都有死忠在對方麾下,屬于相互持有人質。
有往日里的香火情,加上雙方高層不想自相殘殺便宜大虞,很自然的選擇了談判解決問題。
“王爺,這是偽朝的陰謀。
敵人越要阻擾,我們越要去做。
飛地問題,成了橫在吳楚兩國之間的最大障礙,必須要盡快解決掉。
吳國那邊只要不傻,就應該知道換地刻不容緩。
我們在松江府也就那么多點兒地盤,丟了也就丟了,對大楚的影響微乎其微。
偽朝進攻松江府,最該著急的是吳國。
松江府挨著蘇州府,距離應天府也不遠。
敵軍還是打著收復南京的旗號,戰略目標一目了然。
現在就看偽朝的進攻力度,倘若偽朝投入重兵的話,吳國的北伐計劃,恐怕都會受影響。”
吏部尚書黃山雁率先表明立場。
為了推進反虞大業,吳楚兩國為了擴大政治影響,選擇了互相承認政權合法性。
這樣的政治舉措,對團結各路義軍來說,無疑發揮了重要意義。
開了這個先例,后續有人割據一方獨立建國,同樣可以獲得承認。
當然,這個合法性主要取決于自身實力。
吳楚兩國選擇互相妥協,那是大家實力相近,又有共同的敵人大虞,內斗消耗等于自取滅亡。
其他各路義軍,目前聲勢相對較小,還沒有上桌的資格。
“王爺,黃大人說的不錯。
短時間內我們的主要任務是反虞,需要團結各方的力量才能完成。
一城一地的得失,在天下大勢面前,完全不值得一提。
為了楚吳聯盟,讓他們幾座城池又何妨!”
戶部尚書蕭語山當即支持道。
處理好了吳楚關系,他們才能放心南下,吳國才敢放心北伐。
兩廣的主力都在湖廣前線,一支偏師殺入松江府,政治意義大于軍事意義。
船隊順流而下,望著遠方的衡陽城,李牧突然萌生了奇襲長沙的念頭。
不光是對麾下部隊戰斗力的自信,同樣也是對大虞官員的自信。
同永州一樣,衡陽長沙這些州府,在勤王大戰前也被官軍收復過一段時間。
永州的官僚,為了節省成本,搞出了豆腐渣工程的城防。
沒道理其他地區的大虞官僚,就突然變了風格。
同是否清廉無關,當初朝廷責令地方官限期修復城墻,也不只是針對永州,其他州府也收到了命令。
剛收復的土地,地方上沒有多少收入,朝廷又不肯撥款。
不耍手段的話,地方官想要完成任務,不是一般的難。
叛軍同樣是草臺班子。
發現問題容易,要解決問題難。
李牧不信這么短的時間,叛軍就把地方梳理干凈了,有功夫檢查城墻的質量。
在衡陽攻防戰開打的同時,一鎮兵馬悄然離開,直奔長沙而去。
能不能破城,主要看叛軍的兵力部署。
最近這些日子,叛軍一直在調兵遣將,各地駐軍變化非常快。
探子搜集情報的速度,都趕不上他們的調兵變化。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