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復山河  >>  目錄 >> 第三百一十一章、戰前決議

第三百一十一章、戰前決議

作者:新海月1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新海月1 | 復山河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復山河 第三百一十一章、戰前決議

南昌城。

“今年秋稅有多少糧食入庫?”

衛嘉瑞關心的問道。

作為一支橫跨三省之地的義軍,治下全是富庶之地,錢他是不缺的。

不過戰爭時期,比錢更重要的是糧。

各大勢力都加強了對糧食的管控,禁止境內糧食外流。

現在這種時候,就算是有錢,也很難從外面買到糧食。

在這種背景下,秋收顯得十分重要。

入庫的秋糧數量,直接決定了接下來的戰爭強度。

“王爺,在諸位臣公的共同努力下,清查了各地的農田土地。

真實田畝數量,普遍比再冊田畝高出了一倍。

各府縣的實際人口數,也超過了偽朝的在冊人口。

經過整合之后,今年的秋稅,有望超過大虞統治時期。

預計秋糧入庫,約一千八百萬石。

主要是受戰爭影響,各地的生產尚未完全恢復。

一旦恢復過來,這個數字還會大幅度增加。”

戶部尚書蕭語山一臉自豪的說道。

稅糧數量高,除了地方富裕外,還和他們的征稅制度有關。

相較于大虞朝各種雜七雜八的稅收,白蓮圣國的稅收制度,就要簡單粗暴的多。

全部攤派到田畝中,直接按照土地數量,一次性實物征收。

最簡單的征稅模式,往往也是最有效的。

細分的稅種越多,征稅成本就越高,執法難度也會越大。

都是一群大老粗,許多高層官員都不一定能捋順,更不用說普通百姓。

大部分的貪腐,都發生在信息不透明的過程中。

大虞朝如果能夠從這些地方,收走這么的稅糧,也不至于連軍糧都拖欠。

“一千八百萬石稅糧,扣除官員的俸祿之后,還有多少可以用做軍糧?”

衛嘉瑞隨即詢問道。

亂世之中糧價高漲,想要官員安心賣命,發放祿米是必須的。

不光官員俸祿要支出,下面的各級吏員,也要領取祿米。

通常這些支出,在征收過程中,就被各地衙門提前給扣除了。

上報的一千八百萬石,那是賬面上的數據。

糧食運輸途中的消耗,人員的薪酬發放,都是付出成本的。

“如果節省一點兒,大概能夠擠出一千萬石。”

蕭語山想了想說道。

行政開銷大,這是無法避免的事情。

從征收實物稅那一刻開始,就注定了火耗不會小。

“數量不夠啊!

想要平定兩廣,絕非一朝一夕能夠完成。

百萬大軍南下,每一天消耗的錢糧,都不是一個小數字。

一千萬石軍糧看似不少,可是放在百萬大軍中,還真消耗不了多久。”

衛嘉瑞皺著眉頭說道。

百萬大軍是一個虛數,但是加上運輸物資的民夫,張嘴吃飯的人只多不少。

何況戰爭時期,糧草在運輸途中,還會發生各種意外損耗。

一千萬石運到前線士兵手中,能夠剩下一半,都算是組織能力強。

“王爺,省著點兒用,支撐到明年不成問題。

相較于偽朝,我們怎么都算是富裕的。

兩廣福建都不是產糧地,舞陽侯和李牧兩個賊子再怎么厲害,也變不出糧食來。

前面的幾次大戰,官軍明明占據了優勢,最后都虎頭蛇尾,還不就是糧食給鬧的。

要奪取兩廣,不一定要全殲官軍,耗死他們一樣能夠達到目的。

只要我掀起大戰,偽朝官員就會召集民夫守城。

把戰線拉長,讓戰火燃燒的范圍更大,盡可能消耗偽朝的軍糧。

頂多堅持半年,他們就會陷入困境。

畢竟,兩廣落入偽朝手中不久,地方上也沒存糧!”

丞相昌君逸當即獻策道。

戰場上為了贏得勝利,采取一些小手段不丟臉。

何況消耗戰法,本身就是一個常規性陽謀,并沒有拉低道德底線。

“丞相言之有理,這是本王鉆牛角尖了。

傳令各部,做好大戰準備,七天之后兵發兩廣!”

衛嘉瑞當即下令道。

作為一方諸侯,他最大的優點就是能虛心納諫,肯承認自己的錯誤。

哪怕軍事才能,并不算太強,但在人格魅力加持下,還是收攏一大幫支撐者。

“遵命!”

群臣齊聲回答道。

注定要打的戰爭,誰都沒有心思阻攔。

即便是他們不動,官軍也會主動挑起戰爭。

與其被動應戰,不如主動出擊,盡可能把控戰爭主導權。

廣州城,總督衙門。

“錦衣衛傳來消息,衛逆所部正在向邊界地區移動,疑似要向我們發起進攻。

此前我們確定了多線作戰,同敵人進行主力決戰的計劃。

現在需要做出選擇了,究竟是坐等敵軍上門,還是主動出擊。”

作為東道主,舞陽侯率先開口說道。

兩廣福建和衛逆接壤的地盤不小,戰線足有上千里。

受限于地形,福建基本上是安全的。

連綿不絕的山脈,足以打消敵軍進兵的念頭。

福建在朝廷手中,還可以打海上貿易的主意,從里面進行征稅。

落入叛軍手中那就妥妥的爛地,當地士紳跑的快一點,戰爭成本都很難收回來。

這是叛軍羨慕不來的。

海外貿易的門檻,那是相當的高。

連李牧這種勛貴子弟,想要插手海外貿易,都是有能力把刀架在海商脖子上的時候。

即便是如此,參與海外貿易過程中,還是吃了不小的虧。

白蓮教叛軍一通殺戮下來,士紳和海商都被干掉了,生意自然做不下去。

沒有海外貿易的福建,那就是妥妥的窮山惡水。

拿到手中,也是一個負擔。

“其他戰場,都可以自由選擇,松江府那邊不能緩。

朝廷催的緊,我們幾個必須盡快做出成績。

收復南京的政治旗號,必須盡快打起來!”

景國良當即表明了立場。

具體怎么打不重要,關鍵是政治口號,必須第一時間喊出來。

沒有出兵收復南京,那是政治立場問題。

遼東鎮開的壞頭,搞得朝中百官看誰都像壞人。

出了兵沒有打下南京,那是能力問題。

叛軍勢大,沒有第一時間收復南京,完全說的過去。

“謹慎一點,除了松江府之外的地方,還是先防守。

叛軍南下,可供選擇的進軍路線,其實并不多。

要么從湖北一線出兵,要么從江西出兵,

永州和梅嶺,接下來需要重點關注。

必要的時候,可以發起永州之戰,先挫敗敵人的銳氣。”

李原跟著補充道。

看得出來,這是老行伍了。

永州。

南接交廣,北達荊湘,兼有湘江、瀟水舟楫之利。

梅嶺,居五嶺之道,地跨贛粵兩省。

南扼交廣,西拒湖湘,處江西上游,拊嶺南之項背。

唯一的通道梅關,被譽為嶺南第一關。

掌握了永州,就相當于拿到了進入湖廣的門票。

掌控了梅嶺,就相當于打開了江西門戶。

當然,對叛軍來說,也是如此。

拿到了這兩個地方,就掌握了進入兩廣的鑰匙。

與其說是爭奪兩地,不如說雙方在爭奪戰爭主動權。

“戰略上沒有問題,永州和梅關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叛軍只要不傻,就會優先拿下兩地。

現在永州已經落入叛軍之手,我們必須盡快收回,以保障戰略主動權。

兩地相隔不算遠,與其說是兩路戰場,不如說是一路戰場。

干脆這次大戰,我親自率領十二萬大軍過去,爭取把叛軍予以重創。”

李牧的話說完,室內一下子安靜了下來。

參加會議的將領雖然不少,可是有資格發言的,卻只有他們四人。

一公三侯的組合,放在任何地方,都是非常強勢的政治團體。

何況他們手握大軍,主宰著南方大地的命運,也影響著大虞朝的決策。

見李牧這個老上司,跳出來搶戰爭主動權,大家都不知道該如何接下話題。

從個人感情角度,大家是支持李牧的。

沒有別的原因,打出來的戰績,最能令人信服。

可另外三位也不好惹,都是勛貴系自己人,支持誰都不合適。

“本督沒有意見,李提督的建議非常不錯,爭取盡快落實下去。”

舞陽侯笑著說道。

外界看來一山不容二虎,小小的廣州城聚集了三位總督,肯定少不了發生摩擦。

可惜這些人看到的訊息,都是他們想要大家看到的。

三位手握重兵的總督和和睦睦,整天串通一氣撈錢,這讓皇帝怎么想?

在不耽誤事是情況下,偶爾制造點兒小矛盾,那是為了安皇帝和百官們的心。

到了討論戰略決策的時候,明顯不適用。

“既然這樣的話,那么收復松江的戰役,就由本公負責了。”

景國良當即表態道。

看似戰線有上千里,真正交鋒的戰略要地,卻只有這么幾個地方。

這場戰爭的主力是兩廣兵,自然是以兩廣方面為主。

即便是他們地位更高,有能力爭取統帥的位置,那也沒有意義。

兵不知將將不知兵,就直接上戰場,可是兵家大忌。

萬一吃了敗仗,大半輩子積累下來的聲望,那就一朝喪盡。

對他們而言,寧愿不出征,出征就必須獲勝。

尤其是在大虞朝,武將的任何一次失敗,都會被文官們放大解讀。

哪怕前面立下的功勞再大,他們都會假裝沒看見。

沉沒成本太高,高到無法接受失敗。

“那么剩下的戰場,就交給我了。”

李原平靜的說道。

坦率的說,這樣的任務分配,同他的身份地位嚴重不符合。

正常情況下,收復永州的戰役,應該是他來主持。

怎奈整頓后的湖廣兵,才剛剛形成戰斗力。

想要發起永州戰役,主要還是要依賴兩廣兵。

戰爭要別人來打,他把主帥的位置霸占著,勢必會影響后續的合作。

即便是李牧可以不計較,下面的那幫將領,也不會買賬。

擴軍之后的兩廣六鎮,除了勛貴系將領外,還增加了許多草根將領。

他們在軍中屬于自成體系,因為在政治上缺乏話語權,所以存在感相對較低。

這些人都是李牧一手提拔起來的親信,因為出身的緣故,同勛貴系將領的關系,并不是那么和睦。

這是拉山頭,必須付出的代價。

勛貴系將領,到這邊來鍍金,擠占了人家的升遷機會。

無法違逆大事,但內心深處,還是忍不住會窩火。

平常時期,李牧在上面壓著,自然不會鬧出亂子。

要是換個主帥,那就沒法保證了。

高效的結束了軍事會議,讓很多第一次參加會議的將領,非常不適應。

開場就直入主題,連象征性的寒暄都沒有,更不會出現長篇大論引經據典。

這和他們熟悉的文官軍事會議,完全是兩個概念。

整場會議發過言的,也就四位大佬。

名義上是軍事擴大會議,實際上更像是四人會議,換了一個開會地點。

參與決策的人少了,發生矛盾沖突的概率,自然就降低了。

不過這樣的玩法,還是讓一些老派將領不爽。

“公爺,您的身份最為尊貴,這場戰爭理應由您來指揮。

再不濟,也要負責重要的戰場。

從海上出兵收復松江府,頂多蹭了一點收復南京的熱度,實際上這就是一塊雞肋。

只要沒有拿下南京,前面打的再好,都是無用功!”

中年將領的抱怨,讓景國良眉頭一皺。

大戰還沒有開始,爭名奪利的玩法,就先給整出來了。

沒有爭奪主戰場指揮權,并非他不想,純粹是做不到。

獲得不了兩廣兵的全力支持,光靠收攏回來的潰兵,那就是在給敵人送人頭。

“住嘴!”

“軍國大事,豈是你一名參將,就有資格參與的!

其余人當引以為戒,切勿為了一時的嘴賤,說出了不該說的話。”

景國倆當即怒斥道。

哪壺不開提哪壺,擺明是讓他難看。

手中軍事力量有限,真要是被忽悠著上戰場,那可就麻煩大了。

類似的一幕,同樣在鎮遠侯的麾下發生。

沒有任何意外,提出建議之人,都挨了一頓罵。

想要推翻四巨頭的決議,除非永寧帝親自過來干涉,才有機會改改。

什么都沒有,就鼓動著老大爭權,一看就不是什么好貨。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復山河目錄  |  下一章
復山河 手機網頁版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12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