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復山河 第一百零九章、公事公辦
戰馬的抵達,讓李牧越發的忙碌起來,整日都撲在了練兵上。
就連揚州府的拍賣會,都沒有過去湊熱鬧。
騎兵不比步兵,訓練難度要大的多。
騎術訓練、射箭訓練、刀術訓練、馬匹訓練,都是必備科目。
擂鼓踏步、集體沖陣、奮勇當先、攔路伏擊……就連馬匹也要接受特訓,以增強其負重和耐力。
想要培養一名優秀的騎兵,訓練周期通常都是三年以上。
李牧麾下的士兵,多是揚州本地人,本身就不擅長馬術。
只能從最基礎的騎術訓練開始,折騰了小一個月,也只是教會了士兵們騎馬。
僅限于會騎馬,坐姿、平衡、機動性方面,完全指望不上。
反倒是養馬學的很快,沒教幾次,就學的有模有樣。
一看就知道,都是干活的好手。
大營門口。
“瞎了你們的狗眼,這是知府大人的轎子,還不速速讓開道路!”
走在隊伍前方的趙班頭厲聲訓斥道。
可惜迎接他的不是歡迎、討好,而是充滿寒光的長槍。
意識到不妙,趙班頭當場一個驢打滾,躲過了穿刺的長槍。
僥幸撿回了一條小命,此前靠狐假虎威積攢起來的囂張氣焰,瞬間消失的無影無蹤。
看到一眾同僚早早和他拉開了距離,趙班頭就氣的想罵娘。
同這些本土的衙役不一樣,他是古有文從老家帶出來的仆役。
因為身手不錯,就做了家丁。
赴任揚州之后,為了加強對府衙的控制,他從家丁變成了衙門班頭之一。
憑借嫡系的身份,一路上狐假虎威,那是好不威風。
出風頭是需要付出代價的,明知道這里是鐵板,硬是沒人提醒他。
“軍營重地,擅越者,殺!”
守軍士兵冰冷的回答,嚇的趙班頭亡魂大冒。
一肚子想罵人的話,被他硬生生憋了回去。
理智告訴他,眼前這些兵丁,那是真的敢殺人。
隊伍突然止步,轎子里的古知府眉頭一皺,隨即吩咐道:
“劉師爺去看看,前方發生了什么。”
地方官到任之后,巡視轄區體察民情是慣例。
這一路上,古有文的心情就沒怎么好過。
戰火過后的揚州府,那是百廢待興,遍地都是無人村。
土地雖然賣給了世家大族和朝中權貴,但想要復耕,依舊需要一定的時間。
想要歇個腳,都只能去驛站,
受制于現實,下面的州縣想要營造繁榮的場面,也不具備客觀條件。
一路巡視下來,目睹了真實民情的古有文,內心是格外的沉重。
“知府大人,前方是揚州營的營寨,我們被守寨兵丁給攔住了去路。
學生和他們進行了簡單溝通,守寨士兵正在向上面通報。”
劉師爺簡單的敘述了事情經過,對之前發生的小沖突,那是絕口不提。
自家大人每天面臨的煩心事,著實是太多了。
沒必要為了一起小沖突,又給增加一件。
“哦,看來李參將治軍,還真是規矩森嚴。
就是不知道,揚州營有沒有傳聞中那么厲害。”
古有文面無表情的說道。
雖然揚州營是新編的,但不等于什么事都沒干。
在訓練士卒的同時,李牧也帶人出動,清掃了幾伙流竄鄉里的叛軍余孽。
事實上,這些人在之前就該剿滅的,因為政治需要才故意拖到現在。
反正揚州府都被禍害完了,李牧也不怕養虎為患。
選擇此時出手,明顯是故意做給府衙文官們看的。
在立威的同時,順便還能伸手向衙門要錢要糧。
熟知文官的屎尿性,李牧可不會提前把活兒干完。
隔三差五送一批人頭到府衙,揚州營想不出名都難。
剿滅叛逆,誰也沒法挑毛病。
哪怕心里再怎么不情愿,知府衙門也只能劃撥錢糧。
如果沒有李牧的軍事行動,古有文都不敢帶人巡視四方。
“可能要讓大人失望了,這里是揚州營的騎兵營地,才組建不到一個月時間。
據說是為了防止叛軍死灰復燃,揚州營的步兵分散到多地進行駐扎,扼守著府內的主要交通要道。”
劉師爺神色凝重的回答道。
明面上來看,這種分兵行為,確實有利于打擊叛軍。
可他們都清楚,分兵的真實目的,絕不是為了打擊叛軍。
現在的叛軍早就不成氣候,根本沒有死灰復燃的可能,犯不著下這么大功夫。
營地分布在府內的主要交通要道上,更多的還是在擴散影響力。
如果李牧愿意,隨時可以讓人在揚州境內寸步難行。
包括府衙的政令,想要順利執行下去,都需要揚州營的配合。
這種行為是典型的武將專權,偏偏揚州營使用的借口完全合理,他們都沒法拒絕。
正常情況下,叛軍不會卷土重來,可還有不正常情況。
如果強令揚州營放開對府內交通要道的監管,導致叛軍死灰復燃,那是需要承擔政治責任的。
古有文不愿意拿自己的前途,賭李牧的節操。
在他的印象中,武將的底線從來都很低。
“知府大人,營寨大門打開了。
守寨的兵丁,不讓轎子進入,您看?” 聽到衙役的帶來的消息,古有文臉色越發難看起來。
軍營中規矩森嚴不假,但規矩都是人定下的。
換其他地方,武將敢這么不給面子,來年的軍費就別想順利到手。
揚州營地的情況特殊,地方協餉早早被人家自己握在了手中。
日常軍事行動的費用,府衙如果敢克扣,人家就能窩著不動。
“下轎!”
古有文冷漠的下令道。
巡視到大營門口,那是帶著目的來的,可不是單純湊巧。
“古大人大駕光臨,本將軍務在身未能遠迎,還請多多包涵!”
李牧爽朗的說道。
來者是客,何況是父母官,這點兒面子還是要給的。
事實上,同揚州府關系緊張,不是他刻意造成的。
純粹是之前收到消息,因為賣地的事情,揚州府讓錦衣衛的人給盯上了。
在大虞這種巨額的金錢交易,背后沒有內幕交易,那是不可能的。
自己一分錢的好處都沒拿,李牧自然不會貼上去,給自己找麻煩。
索性先疏遠關系,讓錦衣衛盯著正主們去。
“參將大人客氣了,本府過來一為順道,二則是有事相商。
想來李參將也收到消息,朝廷下令兩淮地區的客軍,務必在年內撤離。
目前揚州衛還在重建中,各地的守備部隊,又尚未組建完成。
短時間內,揚州的防務還需李參將肩負起來!”
古有文開門見山的說道。
讓揚州營接管各地防務,絕非他所愿。
可下面的州縣,天天都發文催促,搞得他心力交瘁。
不同于保存完好的揚州城,下屬的州縣都在戰爭中損失慘重。
現在別說恢復武裝力量,就連衙役都沒有招滿。
隨便三五盜匪進了城,都能夠割下縣令大人的腦袋。
截止到現在,揚州境內已經有三名入品官員被殺。
其中一人還是大庭廣眾之下被悍匪砍死的,政治影響極其惡劣。
客軍還在地方上,都能夠發生這種事,若是離開還得了。
地方治安惡化,為了自身的安全,各州縣紛紛要求揚州營盡快接管防務。
“知府大人,接管地方防務簡單。
不過大規模軍事調動,需要有皇上的圣旨,或者是兵部、大都督府的公文。
如果是一般的兵力調動,那也要有巡撫衙門的公文,或者是都司衙門的命令。
光知府的衙門的公文,我們只能調動小股兵力。
此事還需勞煩知府大人,向上面行文。”
李牧笑呵呵的扯起了程序。
大虞朝軍事調動非常復雜,超過三百人的軍事調動,都需要圣旨和虎符。
現實操作中,這種操作明顯不可取。
每次軍事行動,都等皇帝下令,跑去收尸都只剩下一堆白骨。
慢慢的程序上就進行了簡化,多個部門都被賦予了調兵權。
在緊急情況下,地方將領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行決定發起軍事行動。
“朝廷的規定本府明白,本府已經向朝廷上了折子,說明了此事。
想來朝廷的公文,要不了多久就會抵達。
在此之前,本府希望李參將先調動小股兵力,保障各地官員的人身安全。”
古有文滿意的說道。
作為一名傳統文官,他最討厭的就是不遵守規則。
李牧要求按朝廷的規則辦,正好符合他的心意。
遵守朝廷法度,意味著對朝廷有敬畏之心。
這種武將再怎么囂張跋扈,危害都是相對可控的。
最怕視規矩于無物,肆意妄為的擅自做主。
“知府大人放心,只要收到府衙的行文,本將就會在權限內配合調動。
不過揚州營后勤能力有限,無法保證及時將物資送到士卒手中。
士卒到了地方上,日常的吃喝用度,需要地方衙門負責。
一應用度全部按照朝廷的規定進行,不得有任何克扣行為。
如果因為克扣士卒伙食,導致士兵嘩變,本將不承擔任何責任!”
對李牧的要求,古有文沒有覺得奇怪。
大虞官軍的后勤補給能力,普遍都很糟糕。
把人分散到三州七縣之后,再讓揚州營負責士卒的后勤,完全是不可想象的。
“李參將放心,此事本官會向下面發文,不會給你添麻煩的。”
古有文一口答應道。
唯恐答應的慢了,李牧反應過來,再次向他伸手要錢。
揚州府雖然靠賣地,籌集了一筆資金,但戰后重建到處都需要錢。
作為一名有政治抱負的官員,古有文可不敢揮霍經費。
就連巡撫衙門想要伸手,都被他強勢的拒絕了。
眼前的李牧不一樣,在他到任揚州之后,就多次過來要錢。
并且還是有理有據的要錢,想要拒絕都不行。
短短的兩個月時間,知府衙門就陸續撥付了五萬兩白銀給揚州營。
(本章完)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