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紅樓之扶搖河山  >>  目錄 >> 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案落塵埃

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案落塵埃

作者:滄海不笑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滄海不笑 | 紅樓之扶搖河山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紅樓之扶搖河山 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案落塵埃

榮國府,榮慶堂。

眼下已入初夏,榮慶堂正中酸枝木羅漢床,兩側十六張楠木雕花座椅,換掉了織金團花紅緞棉緞,換上清軟的玉紗綾羅軟墊。

兩邊碧紗櫥隔斷屏風,從厚重的花梨鑲貝山水聯屏,換成清涼精致的云瑕暗花玻璃屏風。

堂中所有的窗簾帷幔,從秋冬的華貴厚重色調,換成春夏適應的素雅清軟色調,微風拂來,美輪美奐,耳目一新。

自從賈琮襲爵,大房管家,二房遷入東路院,賈母的榮慶堂一應用度,不僅沒有打了折扣,還比以前更加精致細膩。

一年四季,榮慶堂一應用具,常換常新,令人身處其間,倍感舒適。

之所以有這樣的景象,也是王熙鳳管家的要緊手段。

如今雖大房襲爵掌家,二房已遷東路院旁落。

但賈母在賈家輩份最尊,誥命最高,不管哪房當家,賈母都是榮國府的門面。

賈琮襲爵之后,王熙鳳重新管家,她得了賈琮的意思,將榮國府過度奢靡之處,逐步裁減整頓。

唯獨賈母榮慶堂的用度,還是依照以往慣例,王熙鳳甚至花費不少心思,在用度照舊之下,日常得用之物更加精致。

因為王熙鳳心中清楚,大房襲爵掌家,賈母心中頗有失落,只有將老太太哄好了,大房執家會少不少麻煩。

自己那位姑媽即便上躥下跳,也挑不出半點閑話。

況且每年年節,勛貴老親上門走動,少不了進出榮慶堂拜望賈母,榮慶堂相當于榮國府門面,花些用度銀子也都在刀口上。

賈琮即便不用王熙鳳明說,心中也是明鏡一樣,自然清楚賈母便是榮國府吉祥物,好好供著,少去理會,萬事大吉。

再說,家中姊妹每日出入榮慶堂問安閑話,一年到頭呆的時間可不少,王熙鳳將榮慶堂搞得門面鮮亮,賈琮也是樂見其成。

倒是賈琮的正堂榮禧堂,因他只在東府安居,不像原先賈政和王夫人入住,還要養一大幫丫鬟婆子。

如今榮禧堂除小紅帶幾個丫鬟料理,日常都是空置,倒是節省了一筆用度,兩廂比較之下,外人更挑不出毛病。

或許正是這樣的原由,賈琮承爵大半年以來,賈母從剛開始的失落不安,頗為兒子賈政、嫡孫寶玉不平。

到賈琮和王熙鳳待她一如往常,王熙鳳一樣的孝順熱絡,賈琮依舊禮數不缺略顯疏遠,賈母也就漸漸習慣了眼前一切。

賈母生于貴勛豪門,嫁于公候大族,見多了門第權勢之事。

如今她也看得清楚,賈家子弟中前程最盛,自然就是賈琮。

賈家的孫女輩之中,將來能像她這般嫁入高門,夫家權貴耀眼,必定就是二孫女迎春,誰讓她攤上琮哥兒這樣的兄弟。

雖如今迎春舍不得兄弟,回絕議親,不太愿意嫁人,但賈母看來這也不當事情,過得幾年孫女多半就轉了心思。

賈母想到這些,便覺得自己當初同意讓迎春入東府,實在是明智之舉,不然怎么有今日點石成金的一日。

她神情和藹的對迎春說道:“二丫頭,這幾日我也聽到些風聲,說這次會科舉鬧出舞弊大案。

很多舉人貢士都下了大獄,連朝廷官員都牽扯了不少,事情像是鬧得很大。

那進士皇榜也拖了許久,朝廷都沒貼出來,外頭說的怎么邪性的都有,琮哥兒的功名可是沒什么妨礙吧?”

迎春微笑說道:“這次會試舞弊案雖鬧得兇,牽扯了不少舉子和官員,但對琮弟沒半點影響。

老太太你想啊,這會子皇上還給琮弟這么體面的封賞,可見什么舞弊案和他沒半點關系,老太太盡管放心就是。”

黛玉也笑道:“我也聽三哥哥說了,說舞弊案鬧了不少天,眼下事情快要平息下來,月底之前必定會重新放榜。

外祖母就等著聽喜訊,用不了多少時間,三哥哥就是正經的進士及第,多風光的一件好事。”

寶玉聽了秋紋傳信,把因麝月之言而惹出羞惱,暫時都拋之腦后,拿起那套西廂記準備向黛玉獻寶。

他知道黛玉性情文雅靈秀,目下無塵,不拘俗流,必定會喜歡西廂這等奇書。

雖然前番鬧出偌大狼狽,父親賈政嚴厲訓斥,王夫人籌謀和夏家議親,寶玉多半也清楚,自己和黛玉已無可能。

但是他心中覬覦多年,哪里能一時放開,找到些由頭,正想著要去招惹親近……

他一路抱著書本興沖沖而來,經過穿山游廊,廊下掛的鸚鵡畫眉,嘰嘰喳喳叫喚,聽在耳邊也不嫌吵鬧,反而覺得悅耳。

突然前面橫插出一道人影,寶玉因走得太急,一下停不下腳步,被那人撞了肩膀,手中的書撒了一地。

他氣得就要惱怒踹人,但看到來人身材苗條,秀眉彎彎,清麗脫俗,一下便換了臉色。

笑道:“原來是紫鵑姐姐,這是從哪里來,怎么沒跟著林妹妹?”

紫鵑看清是寶玉,嚇了一跳,下意識退開一步,想到上次寶玉撒潑發癲,至今記憶猶新,如今想起還有些害怕。

紫鵑看了地上散落的書本,正是幾本西廂記,她原先也不識字,但跟著黛玉多年,自然也學到一些文墨,些許幾個字還認得。

她知道這條游廊,正通往榮慶堂,如今姑娘可正在那里……

問道:“二爺急匆匆的,這是要去哪里?”

寶玉知道紫鵑是黛玉的心腹,而且生得也好看,因此對她客氣的很,哪里會怪她撞到自己。

他一邊撿上地上的書冊,笑道:“我得了一本好書,想著林妹妹必定喜歡,這就要給她送去呢。”

紫鵑聽了寶玉這話,不禁有些頭疼,寶二爺難道就沒瞧出來,姑娘一直躲著他還不及,他何必又去招惹。

姑娘說話厲害,要是言語又招寶玉犯病,老太太跟前就不好看了……

紫鵑看了一眼寶玉手中西廂記,明眸微微一轉,說道:“寶二爺的書,姑娘也是有的,二爺還是自己留著吧。”

寶玉聽了這話,微微一楞,心里有些不高興,說道:“這書可有些稀罕,不太容易得,林妹妹怎么會有呢?”

寶玉之所以有這話,倒也不是胡說,西廂記雖是奇書,但在當下世道,不屬正統書經典籍,被歸于野話俚本一類。

歷來被正經士林學人輕視,表面上只有戲藝匠人,才會對西廂記津津樂道。

但是西廂文辭淳雅和韻,故事旖旎動人,自有它引人之處,那些讀書人表面鄙視,背地里樂此不疲,也并不奇怪。

而豪門大戶的女子,許多都是識文斷字,對西廂之類的情愛故事,更是頗為著迷,深宅無趣,尋來閱讀,都是常事。

因此,在正經的書鋪里,西廂雖不明擺著發賣,但各家都備有存貨。

而且凡會買西廂的顧客,不管戲藝大家,還是富家千金,都是不差銀錢之人,導致此類書籍洛陽紙貴,價錢不低,常常一書難尋。

寶玉這套西廂,也是讓茗煙花了許多功夫得到的,因此才會有方才之言。

紫鵑是黛玉的貼身丫鬟,自然最懂自己姑娘的所想,滿心裝的都是三爺,根本容不下別人。

更不用說寶玉言行荒唐可笑,雖自說為憐香惜玉,內里自己就是天王,他人都要仰其鼻息,一味遷就他才好,讓人對他避之不及。

紫鵑對黛玉忠心,自然要幫她擋駕,說道:“瞧二爺這話說的,這西廂在外頭稀罕,在東府卻是常見的書。

原先三爺身邊的齡官姑娘就有,有一回姑娘見了便借來看,三爺見姑娘喜歡,便外頭買了一套送姑娘。

那書日日擺在姑娘書桌上,姑娘得閑就會拿來翻翻,再熟悉不過,所以二爺這書還是自己留著。”

寶玉聽了紫鵑這話,氣得臉色有些發白,內心充斥失意沮喪,只覺老天不同,差點就要大哭大叫起來。

他好不容易弄了一套西廂,本以為能借此討黛玉歡心,沒想到賈琮早就送了給林妹妹,怎么哪里都有他啊。

寶玉心中悲憤,賈琮這種祿蠹之人,就會做這等附庸風雅之事,順這林妹妹的心思討她歡心,當真無恥!

紫鵑見寶玉又發起呆,擔心他撒潑發癲,到時罪名栽到自己頭上,便急匆匆離開。

寶玉呆站在那里,自怨自艾一陣,終究放不下去見黛玉的沖動,叫住路過的一個丫鬟,讓她把書送回自己院里,便去了榮慶堂。

他剛到了榮慶堂門口,想著除了西廂記之外,還有什么精致的話題,可以逗林妹妹開心,讓妹妹也知道自己不比賈琮差……

守門的丫鬟見寶玉過來,連忙門口,寶玉正好聽到黛玉靈秀悅耳的聲音。

“我也聽三哥哥說了,說舞弊案鬧了不少天,眼下事情快要平息下來,月底之前必定會重新放榜。”

“外祖母就等著聽喜訊,用不了多少時間,三哥哥就是正經的進士及第,多風光的一件好事。”

寶玉乍聽見黛玉的聲音,心中正忍不住十分陶醉,但一下就變了臉色。

林妹妹怎么也說這種混賬話,這勞什子進士就這等稀罕,人人都要拿來說上一說,當真俗不可耐!

且黛玉話語中透著由衷的喜悅,甚至還有一絲隱約的自豪,讓寶玉如同身陷夢魘,覺得自己一定聽錯了,這不是林妹妹說的話……

神京,推事院衙門,周君興官廨。

自都察院御史孫守正當庭彈劾會試舞弊之舉,周君興大趁其便,在會試舞弊案偵緝之中,無往不利,囂張跋扈,意氣風發。

但最終卻樂極生悲,他做夢都沒想到,原本以為是軟骨頭的吳梁,竟然在證貢林兆和之時,憤然自盡。

吳梁之死,讓周君興在舞弊案上下的功夫,幾乎付之東流,使整個舞弊案陷入尷尬局面,他不僅無功,反而有過,一下被打回原形。

事發當日,他知事態嚴重,只不過稍有猶豫,便慢了大理寺一步,讓大理寺卿韋觀繇先進宮告了刁狀。

等他剛到乾陽殿時,圣上已經龍顏震怒,他在殿門口跪了二個時辰,雙腿幾乎失去知覺,圣上依舊不愿召見。

最后只是派郭霖將自己訓斥一頓,便轟出宮門,當真狼狽不堪,或許是他請罪姿態誠懇,總算免去一場大禍。

本來他想在偵緝春闈官員違矩之事發力,在圣上面前重新挽回臉面和功勞。

可萬萬沒想到,突然鬧出七十三名舉子聯名上告一事,一份記錄官員不軌之舉的述狀附錄,完全打亂了他的企圖。

大理寺依照這份述狀附錄,只在數天之內,就訊問數十名春闈官員,其中二十余名官員因貪鄙受賂而下獄。

大理寺雷厲風行之舉,完全占盡先機,讓周君興根本無用武之地。

而這幾日早朝之上,周君興觀風看勢,察覺大理寺查糾春闈官員不軌,事態囂然攀升,已到了圣上承受的極限。

想起吳梁之死,給他造成沖擊尚未淡去,他更不敢在這個時候火上澆油,輕舉妄動。

即便推事院已失去舞弊案主審之位,依然兼有協助大理寺陪審之職,周君興也表現出低調退卻姿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最近不管大理寺審訊徐亮雄,還是審問一眾獲罪的春闈官員,周君興都不太出面,只是讓自己心腹鄭英權出面理事。

這天他像往常一樣,在官廨有些聊賴的處理衙務,等到窗口開始射入夕陽余暉,門外響起熟悉的腳步聲,接著便是鄭英權的身影。

每日日落時分,鄭英權都會從大理寺返回,向周君興匯報本日事態進展。

周君興問道:“英權,今日案件有何進展?”

鄭英權說道:“徐亮雄雖然入獄多日,但一直在獄中鳴冤,不肯認供自己有舞弊之舉,只是舉子取巧使奸,才會生出舞弊之禍。

他是正三品的高官,沒有定罪之前,大理寺也不敢妄動刑罰,吳梁死后,圣上終于失去了耐心,昨日已下口諭施刑。

大理寺雖已對徐亮雄用刑,但他在獄中封閉多日,還不知吳梁已死,所以心存僥幸,也清楚自己一旦招供,便要萬劫不復。

昨日折騰一天,他都抵死不肯認供,今日宮中催促,大理寺便對徐亮雄上了大刑,今日午時他已認供畫押。

加之禮部解析九名舞弊舉子策卷應答之法,兩廂印證之下。

現下已經確證,徐亮雄臨時接任主考官,因編制策論制題只有一夜時間,倉促之間借用早先擬題之題旨。

雖然詞句措辭大不相同,但依舊被受其點撥的吳梁等人可乘之機,其失職泄題之罪,無可辯駁。

雖然未有蓄意舞弊,也從未受過考生賄賂,但最多逃過死罪,活罪難舍,這位左侍郎已經完了……

屬下倒是有些疑惑,舞弊案件牽連如此地步,大理寺居然讓徐亮雄逃脫死罪,有些不合常理。”

周君興冷笑道:“韋觀繇是只老狐貍,他可不是無能之輩,徐亮雄能逃脫死罪,是事出有因。

一是徐亮雄嘉昭十三年才升到戶部左侍郎,正是仕途炙熱之時。

他這樣的人物,只會在積攢功績上下功夫,以便登上六部魁首之位,不會做貪污蓄意舞弊的蠢事,自毀前程。”

正因他想靠榮任科舉主考官,積蓄擴大名望,好為將來仕途助力,才會在會試之前接受舉子拜謁,好為人師,出題指點。

意外接任主考官后,因制題時間倉促,為制題不顯平庸,留下士林笑柄,才會心存僥幸,借用以前得意擬題題旨,讓人有可乘之機,招來滔天之禍。

所以他沒有蓄意舞弊,的確是實情。

但舞弊案牽連如此之大,圣上沒有殺他泄憤,是因為吳梁之死,會試舞弊案之內幕,已引起朝野士民非議懷疑。

如果徐亮雄坐實蓄意舞弊,在天下士民心中,大周吏治竟敗壞如此,朝廷威信顏面何存,圣上豈能容忍。

徐亮雄所定罪名,與其說其罪如此,不如說是圣上授意,大勢所需。

他的性命根本無足輕重,圣上想要拿去還不簡單。

圣上需要舞弊案盡快塵埃落地,重拿輕放,最好快些讓人遺忘……”

鄭英權心中凜然,自己這位上官,雖然手段陰森,做事不擇手段,但并不是一味兇戾蠻干,城府心計,眼光銳利,同樣不凡。

鄭英權繼續說道:“自從那日林兆和押回大理寺獄,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大理寺請了醫士給他治療刑傷,雖有訊問,但再未上刑。

大理寺正楊宏斌親自帶人,去林兆和居所仔細搜查,并未找到任何涉及舞弊的證物。

所以大理寺以證供虛妄無名,定判林兆和無罪,這兩日就會開釋。

大人,林兆和是否舞弊,暫且別論,但細想事情前后,此人身陷囹圄,依舊不露絲毫破綻,全身而退,頗不簡單。”

周君興想到單日在刑房之中,一個文弱士人,酷刑之下連慘叫都吝嗇發出,就像失去了痛覺,還有目睹吳梁之死,那目眥欲裂的可怕表情。

即便周君興生性殘酷,心中也微微發寒……

鄭英權又說道:“大理寺審定林兆和時,楊宏斌曾提到過周嚴,因是周嚴的述狀,才將林兆和牽連其中……”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紅樓之扶搖河山目錄  |  下一章
紅樓之扶搖河山 手機網頁版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195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