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紅樓之扶搖河山  >>  目錄 >> 第四百五十五章 上諭彰功勛

第四百五十五章 上諭彰功勛

作者:滄海不笑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滄海不笑 | 紅樓之扶搖河山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紅樓之扶搖河山 第四百五十五章 上諭彰功勛

金陵,甄府。

二門外鴻軒廳,一身男裝的甄芳青,正在翻閱劉顯送來的店鋪賬目。

劉顯看著甄芳青專注的神情,常常會讓他想起當年的甄家二老爺。

而甄芳青最近緊鑼密鼓做的事情,也讓劉顯心生驚訝。

最近一段時間,她已將二房存在五間老鋪的存銀和本年紅利,通過各種方式調取出來,總數超過六十萬兩

此事她用了和鑫春號合股經商的由頭,得到了甄老太太首肯,所以大房太太和甄世文,對此事也無可奈何。

甄家二房在金陵及江南各地,還有不少房產店鋪,也被甄芳青陸續用各種方式變現。

如今甄芳青新開的繡云閣,賬目上已積蓄一筆數量龐大的銀流,且都被兌換成寰明錢莊的銀票。

這一些列舉動,那怕是見多世面的劉顯,都暗自心驚。

甄芳青放下賬簿,問道:”顯叔,海云閣那批被劫走的精鐵,最近有什么消息嗎,大房的三哥最近都在忙什么?”

劉顯回道:“那批精鐵,我找了很多人打聽,甚至走了黑市路子,都沒有發現這批精鐵的蹤跡。

我聽說錦衣衛也在尋找這批精鐵的下落,至今也是毫無發現。

我在市舶司的熟人告訴我,錦衣衛百戶劉海,前幾日從他們那里調取三爺走私火槍的文牘。

三爺這幾日出入倒也尋常,每日都會去店鋪中轉悠幾趟,其余時間常去秀春街的外宅。”

甄芳青聽了微微一愣,問道:“他在秀春街有外宅?”

劉顯回道:“聽說三爺看上了紅玉樓一個歌伎,上月出銀子給贖了身子,如今養在秀春街。”

甄芳青聽了眉頭一皺,臉色流露出鄙夷的神情。

甄家雖是大富之家,家中兄弟長輩,多蓄妾室也是尋常之事。

但甄家家教甚嚴,卻不許子弟私設外室,以免門風不靖。

自己那三哥明明妻妾在房,卻在外頭做這種荒唐事。

不過這種事情在世家,也是司空見慣,她一個未出閣的姑娘,即便是知道了也不會去管。

甄芳青秀眉微蹙,說道:“那批精鐵在海云閣庫房放了許久,一直都沒有動靜,突然就有人乘火災將其盜走,怎么看都有些蹊蹺。”

又問道:“顯叔,你有沒有問過海云閣大掌柜,當日庫房的火災,是怎么發生的?”

劉顯回道:“據大掌柜說,那日二掌柜吳貴慶進庫房取貨,不小心碰翻蠟燭,點燃了帷幔所致。

事情發生后,三爺主動向應天府報案,應天府衙差問詢過店里的人,確定是賊人預謀。”

甄芳青目光閃爍,說道:“吳貴慶不是三哥的人嗎,偏是他引起了火災,讓外人有了可乘之機!”

劉顯問道:“三姑娘是懷疑吳貴慶故意造成火災,里通外人,劫走了這批精鐵?”

甄芳青搖了搖頭,說道:“這批精鐵是三哥經手放入庫房,說是用來鑄造船錨,吳貴慶只是個跑腿二掌柜,他憑什么溝通外人劫走精鐵。”

劉顯心中一跳,說道:“三姑娘的意思,是三爺背后做了這件事,可三爺為什么要這樣做,那日還是他主動和應天府報案。”

甄芳青嘆道:“他主動向應天府報案,也可能是以進為退,洗脫自己的嫌疑。

錦衣衛可不像應天府那樣好糊弄,他們必定看出其中端倪,因沒有實際證據,懾于甄家的權勢根底,不敢隨意拿問三哥。

但卻已在背后翻查他的底細,不然又怎會去市舶司,調取三哥私運火槍的文牘。

我現在擔心的不僅僅是三哥牽扯此事,而是那些通過火災劫走精鐵的人,他們將事情做得如此隱晦,不外乎不想讓人知道身份。

如此躲躲藏藏,只能說明這批精鐵的用途見不得光,必定就是用來鑄造火槍槍管,這已經毋庸置疑了。

現在我只能奢望,錦衣衛不要查到這批精鐵的下落,不然三哥定然逃脫不了干系,我們甄家滿門都要受他牽連。

自從知道三哥走失火槍,又在庫房存放這批精鐵,我就寢食難安……。

我也曾想過,自己出手處理掉這批精鐵,但錦衣衛在海云閣密布眼線,如果我做了這事,反而會惹火上身。

明知道那是個禍胎,卻只能眼睜睜看著它存在庫房!”

劉顯聽了甄芳青一番話,心中也是一陣凜然,他知道甄芳青聰慧謀略,目光毒辣,斷事極準。

剛才這一番剖析鞭辟入里,極有道理,只怕事實情況,和三姑娘所想大致相近。

如果此事最終發作,涉及私造火槍,是形同謀逆的大罪,那甄家真要大禍臨頭了。

他突然有些明白,為何這段時間,甄芳青調動老鋪銀流,變現二房閑置產業,做得如此緊鑼密鼓。

金陵西城,應華門,城墻根下吃食店。

今天一大早,劉海帶著五六個得力下屬,進了吃食店,各自找位置坐下等候。

根據吃食店老板交代,那英吉利人因吃不顧大周米糧,他的小廝每隔三天,都會來到店里買西夷吃食。

算時間那人今天必定會再來。

剛過辰時二刻,劉海見到個十七八歲的少年,騎著一匹瘦馬,從定淮門入城,悠悠緩緩到了吃食店。

他人還下馬,便對著店里喊道:“掌柜的,我從西城郊來的,還是老規矩,十斤熏肉,五斤胡馕,五斤熟牛乳,東西要最新鮮的。”

那店主一邊吩咐伙計準備東西,一邊走到劉海身邊,低聲說道:“官爺,這小子就是那白夷人的小廝,今天正是照舊給那夷人買吃食的。”

劉海說道:“你盡快準備東西給他,一切照常,其他事情都不用你管。”

那店老板得了劉海吩咐,便照常準備兩大袋吃食,那小廝將吃食掛在馬上,又悠悠緩緩離開店鋪,從定淮門出城。

劉海和幾個手下使了眼色,各自跟了上去……。

金陵,欽差官驛。

自大理寺完成案情審訊,為期三天的城內大搜捕,雖引起不小波瀾,最終平穩度過。

至此,郭霖下金陵傳旨,不到五天時間,金陵大案諸般事宜,就已全部完整收宮。

一百五十名嫌犯全部落網,當年水監司大案,給金陵官場埋下的陰霾和流毒,就此一掃而空。

如此雷厲風行、迅捷高效的處事威勢,實在有些炫人眼目,讓郭霖心中著實驚喜。

他出神京之前,賈琮在金陵偵緝案情,除了查出羅雄的嫌疑外,還并無其他突破。

他原本以為這次下金陵,多半是件苦差事,需要耽擱很久時間,心中實在沒底。

而且圣上對處置杜衡鑫的態度微妙,即便郭霖多年服侍皇帝,深知其心性,對處置此事也覺得棘手,實在頗為頭疼。

卻沒想到賈琮剛將杜衡鑫擒獲,移交給錦衣衛不到半日,竟然就被人中途刺殺,至今兇手緝拿還毫無頭緒。

這雖給金陵大案稽查之功蒙上瑕疵,不過對郭霖來說,以他私下的心意,此人死了倒是更加干凈。

要是真把他押回神京,圣上真要來個專案審訊,還不知審出什么禍事,郭霖對十五年前的往事,知之甚深,如今想起還遍體生寒。

對他來說,杜衡鑫這個禍胎死在金陵,這才叫一了百了。

再說人是在錦衣衛手中丟了性命,和他這個傳旨欽差,一毛錢關系都沒有,當真是爽利的緊。

所以,等到諸事皆了,他便馬上書寫上諭,詳細敘述金陵大案偵緝落案始末,準備盡快急送神京。

上諭之中賈琮是無可置疑的首功。

如其掌事金陵中車司,查究出周正陽、羅雄的罪行;

領兵潛入姑蘇,夜擒周正陽,智計迭出,全身退出姑蘇城,在城外五十里兩軍對壘,設伏生擒羅雄;

之后勘破豐樂坊的刺殺疑局,在沿江水路活捉杜衡鑫。

這每一項都曲折離奇,奇謀陡生,令人炫目,幾乎奪去了金陵大案偵緝的所有光芒。

更不用說城內搜捕之時,以八百火槍兵彈壓震懾宵小,使得最后的城內搜捕能圓滿功成。

郭霖能夠預想,這份上諭只要上報到宮中,賈琮的名字將會再一次響徹神京,圣上的封賞只怕也輕不了。

當然,整件事情始末,也少不了郭霖一份功勞,他是傳旨欽差,被賜予節制陪都六部官衙的大權。

如果不是他放權給賈琮,賈琮也無法快速控制金陵十三門,急調火槍兵入城,后續的審訊和緝捕,也不會如此順捷有力。

至于楊宏斌審訊要犯有度,極快取得所有口供,在郭霖看來,不過是補過大理寺泄密導致周正陽逃遁的罪過,算是功過相抵。

在這份奏章還提到了張康年。

這位前金陵都指揮僉事,曾讓賈琮和鄒敏兒抱以最大的懷疑。

那日豐樂坊張府門前發生血腥拼殺,把守張府的二十個五城兵馬司兵丁,以及五個錦衣衛,全部被人砍殺于張府門前。

張康年被刺客救走,從此杳無音訊。

直到三天內城搜捕結束,才有應天府的衙役,在城中一處廢棄舊宅,意外發現張康年的尸體。

經過仵作查驗,張康年是被殺,而且已死去多日,身體都已起了尸斑。

按照時間推測,應該是那日他被人救出張府之后,就被人殺死在廢棄舊宅,而這里離豐樂坊并不遠。

沒人知道他是如何被殺,但是賈琮和楊宏斌知道情況,大致也能推斷出當時的情況。

一直到賈琮將周正陽押送金陵,杜衡鑫和張康年,那個才是水監司大案的真正主謀,都沒有最終確認。

杜衡鑫和張康年同住在豐樂坊,杜衡鑫在潛逃出港之前,派了心腹爪牙襲殺看守張府的兵卒,將張康年擄走。

企圖讓張康年吸引城中所有注意,讓他可以從容逃出金陵,這李代桃僵之計,本來十分高明。

卻被想到這個關口,賈琮突然收到告密信,讓杜衡鑫一番籌謀落空。

所以,張康年被人劫走后,才會很快被殺了滅口,并棄尸在廢棄舊宅中,讓他做了杜衡鑫的替死鬼。

堂堂的陪都兵部右侍郎,最終落得這種下場,倒是讓人有些唏噓。

但是,根據周正陽和羅雄的供詞,以及鄒懷義留下的秘帳。

張康年任職都指揮僉事數年,早就被杜衡鑫拉下水,是當年水監司大案的知情者和共犯,所以賈琮的對他的懷疑,并沒有冤枉他。

張康年的堂妹是當今趙王妃,賈琮對那位文武卓絕的大皇子,可是記憶深刻,朝野都盛傳他是將來繼統之人。

張康年能成正三品武官,轉而正三品陪都兵部右侍郎,是很少見以武轉文的仕途奇遇。

賈琮并不清楚,是否就因為他是趙王的姻親,而得了趙王重用和舉薦,才有這等仕途青云。

如果情況真是這樣,張康年作為水監司大案共犯,且在陪都擔任如此軍政要職,此事多半會讓趙王受到嘉昭帝的猜忌。

以賈琮嘉昭帝陰沉多疑心性的了解,這樣的事情只怕是免不了的,不過這種事情,和他八竿子打不著,自然不會放在心上。

郭霖讓人寫好上諭之后,讓賈琮一起過目,并由兩人一起具名上奏。

畢竟此次賈琮下金陵,就是奉秘旨偵緝大案,金陵大案的始末,賈琮是毋庸置疑的主角。

郭霖的上諭上少了他的名字,其中的份量和說服力,都會大打折扣。

郭霖深知嘉昭帝心細如發,眼里不揉沙子,對賈琮更有一種異常的器重,他自然不會在上諭上,漏掉賈琮的具名。

賈琮看過一遍上諭,突然說道:“郭公公,此次金陵偵緝大案,中車司神京檔口派遣鄒敏兒姑娘下金陵,協助我探查案情。

杜衡鑫察覺到鄒姑娘是鄒懷義的女兒,派出刺客逼問鄒姑娘水監司秘帳下落,因為沒有得逞而將鄒姑娘殺害。

鄒姑娘臨時前,告訴我水監司秘帳的線索,我才能據此找到秘帳,不然這起大案也不會如此快捷偵破。

在下和鄒姑娘共事多日,如今斯人已逝,總要為其留名,在上諭上是否加上這一筆?”

郭霖聽了這話,神情一正,說道:“賈監正此話在理,鄒姑娘是中車司之人,說起來還是我的屬下,的確要添上這一筆。”

對郭霖來說,他麾下中車司人員,為偵緝大案捐軀,對他來說也是體面之事,自然不能省了這錦上添花之筆。

而賈琮之所以說這樣的話,并不是想為鄒敏兒論功,而是通過這份上諭,將鄒敏兒已死之事坐實,讓她徹底擺脫賤籍名份,重獲新生。

賈琮和郭霖對上諭做了填補和潤色,并讓人重新謄寫。

上諭會通過沿途軍驛急送神京,等到神京回旨之后,賈琮和郭霖便能回京繳旨。

兩人正商議諸事細節,突然侍衛來報,錦衣衛千戶葛贄成求見欽差大人和賈大人。

郭霖聽了便皺眉頭,自從杜衡鑫在錦衣衛手中遇刺身亡,郭霖對葛贄成沒了好臉色。

如今杜衡鑫死了,對郭霖來說也算少了個麻煩,并且罪責不在于他,自有錦衣衛背鍋。

所以郭霖根本沒興趣見葛贄成,不過對方畢竟是金陵錦衣衛主官,避而不見場面卻不好看。

而且他也注意到,侍衛傳話對方并不是單單見自己,還想見賈琮,于是勉為其難讓人傳他入內。

葛贄成入內之后,看到郭霖和賈琮,臉上神情激動。

說道:“郭公公、威遠伯,前日金陵甄家海云閣被人劫走一批精鐵,卑職令麾下錦衣衛嚴密盤查。

在西城郊山谷中發現一個私造火槍的工坊,此處工坊還有十余名配備火槍的護衛,因為茲事體大,卑職特來向郭公公上報。

錦衣衛已布置人手剿滅此處火槍工坊,只是對方有火槍護衛,為了避免傷亡過大,想清賈監正派出火槍兵援助。”

郭霖聽了這話,大吃一驚,私設工坊,秘造火槍,那可是形同謀逆的大罪。

賈琮卻聽出葛贄成話中有話,葛贄成是說因搜尋甄家被劫的精鐵,而發現這處私造火槍的工坊,這明顯已將此事和甄家牽連起來。

郭霖剛到金陵,對很多事并不清楚,但賈琮卻知道,甄家海云閣存放一批奧斯曼精鐵,而且這種精鐵可用來緞造火槍槍管。

但是這批精鐵和私設火器工坊,并不能完全畫上等號,賈琮敏銳的察覺到葛贄成的險惡用心。

他這是還沒有拿到實證的情況下,先將甄家和這處火器私坊牽扯上關系。

今日上午,劉海在應華門哪家吃食店,帶人跟蹤那個英吉利人的跟班小廝,一直到了城郊鐘山山麓一處偏僻谷口。

在這處人跡罕至的山谷中,他們發現了一個規模不小的營造工坊,

在工坊周圍還有十多個手持火槍的護衛,巡弋各處嚴密看護把守。

如果不是劉海出身衛軍,又在錦衣衛沉浸數年,見多風險,為人謹慎。

一發現異常,便及時藏匿行跡,差些就被這些火槍護衛察覺。

這一發現讓劉海驚駭莫名,大周自火器興盛,火器之術成為鎮國利器,民間禁絕擁有和流通,稍有違逆都會嚴懲不貸。

而這處私設工坊,不禁地處偏僻,掩人耳目,甚至還有十多名火槍護衛。

劉海和賈琮關系熟悉,日常多有來往,不止一次見過他身邊的火槍護衛。

因此對火器司新式魯密銃的形狀十分熟悉,而這個工坊的護衛手中持有火槍,和火器司新式魯密銃幾乎一模一樣。

他們雖無法靠近工坊,卻能遠遠看到,工坊中幾座獨立房宅之間,有工匠在運送類似火槍配件的模具。

這竟是一處營造火槍的工坊,而且能造出大周最新式的改進型魯密銃。

劉海知道賈琮雖下金陵開辦陪都火器司分部,卻并未奉旨在江南興辦火器工坊。

所以,這是一座違禁私設的火器工坊,甚至配備大批火槍護衛,這已經無異于謀逆之舉。

劉海實在沒有想到,海云閣精鐵被劫,自己彷徨無計,才去翻查甄世文帶入金陵的英吉利銀匠,卻沒想到陰差陽錯,竟發現這樣一件大事!

他火速返回金陵,向錦衣衛千戶葛贄成大喜過望,事情的發展竟完全契合他的期望。

葛贄成得到劉海回報,神情振奮之下,便想立刻點齊錦衣衛兵馬,火速去西城郊外山谷,抄滅那處火器私坊。

以此大功定可抵消杜衡鑫被殺的罪過,甚至可能因此得圣上贊許,有所升遷,也未可知。

但是事到臨頭,他又冷靜下來。

因為這個火器私造工坊,是劉海查探英吉利銀匠而意外發現,而這個英吉利銀匠是甄世文從外海帶進金陵。

一旦火器私造工坊被查抄,追根究底之下,金陵甄家必定要被牽扯其中,這也是葛贄成想要看到的結果。

但甄家背后是宮中甄老太妃和太上皇,這等厲害牽連,他葛贄成一個四品千戶似乎難以承擔。

他不想自己為了尋功脫罪,卻過猶不及,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也斷送進去。

火器私造工坊一定要查抄,但其衍生叵測后果,卻不能他葛贄成一個人承擔,必須找其他人一起來扛。

郭霖是奉旨欽差,有節制金陵各官衙的大權,將此事向他稟告,得他首肯,乃是天經地義。

賈琮貴為威遠伯,簡在帝心的少年權貴,大周火器扛鼎之人,而且麾下有八百火槍兵,協助剿滅火器私造工坊只能義不容辭。

他們二人,長短大小,實在都是和他葛贄成一起背鍋的不二人選……。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紅樓之扶搖河山目錄  |  下一章
紅樓之扶搖河山 手機網頁版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628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