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早安大明 第856章 ?君子必敗
作為新政的領頭人,蔣慶之的秉性被外界各種分析,得出了許多結論。
最主流的結論是:蔣慶之乃是名帥,殺伐果斷,且手腕了得。可與王安石類同。
但有人說,當年王安石身邊聚攏了一群人作為幫手,蔣慶之身邊卻只有小貓幾只。
勢單力孤的新政團體,當新政鋪開后,蔣慶之分身乏術,到了那時……
所以,蔣慶之必然挑出一批人來輔佐自己。
就如同當年的王安石那樣。
這是個機會!
一旦進了那位大佬的眼中,從此飛黃騰達不是事。
也有人不屑一顧,說跟著蔣慶之誠然會青云直上,可福禍相依,隨之而來的風險也不小。
“都說跟著長威伯福禍難測,若是新政失利,怕是做蘇軾也不得。”王以旂笑道。
蘇軾是反復橫跳,一會兒反對新政,一會兒反對舊黨,把兩邊都惹怒了。若非高滔滔是他的粉絲,這位才氣鎮壓了整個東方數百年的蘇仙,早已步狄青后塵。
而當下也有些這個意思,許多人將會面臨站隊的抉擇,是跟隨蔣慶之,還是站在他的對立面。
還有另一條路就是誰也不跟,咱做逍遙派。
逍遙派看似逍遙,卻也最容易成為炮灰。
蔣慶之眼里不揉沙子,一巴掌拍下去,管你什么逍遙派,滾蛋,騰位置!
所以三者皆有風險。
追隨蔣慶之的風險最大,這是公論。
而原因很簡單,其一,縱觀歷史,革新能成功的有幾人?也就是一個商鞅罷了。就算是變法成功了,商鞅的下場卻格外凄慘。
其次,儒家勢大,蔣慶之又是墨家巨子,跟著他的人哪怕對外聲稱自己依舊是儒家信徒,依舊會被視為叛徒。
新政一旦失利,這些人將會面臨極為慘烈的報復。
“不成即死。”張居正笑了笑,“下官知曉此事的后果。”
蔣慶之拿出藥煙,今日他忙碌了許久,順帶來兵部問問衛所吃空餉的事兒,誰知曉兵部幾個官員都說這是慣例,讓蔣慶之勃然大怒。
慣例慣例,什么事兒都是慣例,恍若祖制。就如同有功名的讀書人不交稅,權貴不交稅一般,這慣例始于何時?
可有規定?
沒有,不過是既得利益者們的潛規則罷了。
一直以來無人敢去觸碰這個潛規則,王以旂看了張居正一眼,說:“從五軍都督府到兵部,到地方衛所,不少人都靠著這條路子發財。若是急切斷了這條路子,會引發不少紛爭……”
蔣慶之知曉老王是想用此事看看張居正的成色,便笑道:“不只是紛爭吧?弄不好文武會合流反對新政。”
那些將領帶兵廝殺是蠢貨,但撈錢卻是行家里手。這也是王朝興衰的標志:官員是為了公事而忙碌,還是為了私利而絞盡腦汁。武人是忙于操練,忙于磨礪兵法,枕戈待旦,聞戰則喜,還是拼命貪腐……
是前者,那么這個王朝離覆滅就不遠了。
是后者,這個王朝蒸蒸日上。
當下大明的主流是前者,官員們蠅營狗茍,只為謀私利。武人們不管操練,不磨礪兵法,只顧著吃空餉。
漂沒便是代表性的潛規則,上面分發錢糧下來,經過一路上下其手后,到了軍中所剩不多,將領們不說怒不可遏,為將士們出頭,而是繼續盤剝一番,最后落到底層將士手中的錢糧少得可憐。
“我常說不要坐井觀天,什么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扯淡。那是空口談兵。”蔣慶之吸了口藥煙,讓冰涼的煙氣在肺腑里過一道。
以往冬季是他最為煎熬的時光,從娘胎里帶來的宿疾會頻頻發作,難受之極。醫者也說了,他這個毛病無法痊愈,能維持在這個程度已然是奇跡。
但蔣慶之不信邪,他覺得人體是個巨大的寶庫,疾病只是一種身體的現象,而不是問題。只要堅持善待身體,什么現象都能自愈。
而藥物只是輔佐罷了。
新政不但是要打破一些潛規則,更是要扭轉這股頹勢。
所以蔣慶之才會大發雷霆。
他含笑看著張居正,“我前面說武學學員可接替那些貪腐將領,你以為如何?”
張居正若是來了蔣慶之身邊,便是秘書和參謀的雙重身份。磨煉出來了,丟出去為官幾年,沒有大錯,隨即就是青云大道。
張居正難得謹慎的思索了一番,“此次大戰讓天下人都知曉了大明官兵的問題所在,清洗重建后的京衛一鳴驚人,也讓那些叫囂著清洗重建乃是矯枉過正的人挨了一巴掌。
新政開局以錢糧為先導,武人這邊……吃空餉亦是錢糧,可歸于一起。不過同時對文武出手,智者不為。”
“擱置?”王以旂沉聲說,“雖說此次大捷,可大捷靠的是火器。俺答大敗,舔舐傷口之余,也會臥薪嘗膽。
火器犀利,但并非無懈可擊。大明當下也就是京衛能一戰。北方草原,南方倭寇,乃至于在大明外海虎視眈眈的佛朗機人……大明的對手如此之多,就靠京衛……”
王以旂對蔣慶之笑了笑,“正如長威伯所說的捉襟見肘。所以,時不我待,你以為當如何?年輕人,莫要避實就虛,新政新政,就是要提起重錘,發現問題便要捶打。”
張居正笑了笑,“是。大捷后有人說此后五十年可保太平。卻看不到外部危機重重。京衛就這么些人馬不敷使用。可越是如此,越不能急切。”
“說說。”蔣慶之吸了口藥煙,想著當下的局面。
據聞俺答麾下幾個部族反叛,俺答痛下殺手,破了叛軍后,祭出了草原最原始,也最血腥的手段。
——高于車輪的男子,盡數斬殺。
血淋淋的現實讓那些不滿的部族沉默了。
但這個沉默不是臣服,一旦俺答露出破綻,那些部族就會如群狼般的撲上來撕咬。勝者為王敗者寇,重新換一個大汗。
草原就是如此,新舊更替速度之快,令人不敢置信。但有個特性,但凡是學習中原王朝的草原王者,便能延續多年。
比如說遼國,蒙元,乃至于后續的蠻清皆是如此。
“下官雖沒去過地方衛所,卻也知曉定然各等關系盤根錯節。若是大動干戈,不說外敵可會趁勢出手,就說內部,那些士大夫們豈會放過這等反擊的良機?”
張居正從容道:“故而下官認為,當下可行一策。”,他看著蔣慶之,蔣慶之挑眉,表示自己在聽著。
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張居正,萬歷新政的主持者,此刻卻像是個學生在向自己建言。
一種不真實的感覺,讓蔣慶之有些醺醺然,隨即提醒自己,莫要嘚瑟。
“可放話,軍中過往……既往不咎。”
王以旂蹙眉,“既往不咎會帶來什么你可知曉?”
“會讓許多人有恃無恐,肆意妄為。他們會認為這是法不責眾之意。”
“那么,一旦蔓延開來……那些貪腐官員是否也該既往不咎?”王以旂審視的看著張居正,有些失望。
“你這是和稀泥。”老王毫不客氣說道。
張居正微笑道:“這番話放出去,便如同和煦春風,那些將領歡喜鼓舞之余,也會盡力配合整頓官兵。大明各處練兵之聲不絕于耳,這是盛夏,熾熱而令人歡喜……萬物茁壯成長。”
蔣慶之嘴角突然微微翹起,抖抖煙灰,笑了。
“可夏季一過,那不就是秋了嗎?”張居正笑道:“秋肅殺。宜算賬。”
“秋后算賬!”王以旂喃喃道,“你這年輕人,非君子。”
“君子行新政,必敗!”張居正斬釘截鐵的道:“天下人皆可是君子,唯有帝王不能。天下人皆可行君子之道,唯有長威伯不能!”
張居正看著蔣慶之,“所謂君子之道,不過自取其辱罷了。”
蔣慶之問:“老王,如何?”
王以旂骨子里有古板的一面,不喜陰謀詭計。
而張居正的建言里彌漫著陰謀和狡詐的味兒,讓老王有些不自在。
“君子之道……”蔣慶之輕聲道。
歷史上張居正和宮中太后聯手,架空了萬歷帝,從此大權在握,近乎于攝政王般的的存在。
這可不是君子之道。
這廝一旦得勢,可會架空我?
這個念頭在腦海中一閃而過,蔣慶之莞爾,心中自嘲:這是嘉靖年間,道爺不是年少的萬歷帝,我也不是橡皮泥。張居正這廝若是敢出手,反手拍死就是。
王以旂眸色復雜的看著張居正。“你讓老夫想到了王雱。”
王雱便是無所不用其極的代表。
張居正一番話中都是這種味兒。
歷史上他大權在握,戚繼光上書都得自稱門下。錦衣衛指揮使見到他都得行禮,畢恭畢敬。
張居正看著蔣慶之,“新政關乎大明國祚,若是循規蹈矩,必敗!”
該給個結果了。
王以旂看著蔣慶之,心中有些憂郁。
這樣的年輕人,弄不好就是一把雙刃劍……
蔣慶之吸了口藥煙。
透過煙霧,仿佛看到了無數歷史故事在上演。
“回去告知翰林院,從今日起,你跟著我。”
張居正行禮,鄭重道:“下官,領命!”
請:m.badaoge.org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