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重生2010:我教雷總造手機 第729章 先手一份禮物
第729章先手:一份禮物!
三月的最后幾天,華夏商界教育領域上演了一場意味深長的“隔空對話“。
3月27日,湖畔大學在杭州西子湖畔高調開學,老馬攜校董天團亮相,首批學員名單星光熠熠;
次日(3月28日),彼岸青藤學院舉行開學典禮,沒有媒體、沒有嘉賓,只有陳默面對萬名普通學員進行致辭。
這場看似巧合的“開學撞車“,迅速引爆輿論場。
《澎湃新聞》在頭版打出通欄標題:“湖畔大學vs青藤學院:一場關于商業教育本質的世紀辯論“
報道指出:湖畔學員平均創業融資超2億,青藤學員90以上來自普通家庭,折射出華夏商業教育的分化;
《南方周末》則用數據說話:“身價對比:1個湖畔學員826個青藤學子?“
文中算了一筆賬:平均1個湖畔學員身價為1.47億,相當于近千青藤學員的身價總和;
《華夏企業家》封面故事更具火藥味:“老馬向左,陳默向右:華夏需要什么樣的商業領袖?“
彼岸和新浪微博相關話題總閱讀量短短幾天就突破2億:
#湖畔學費夠買縣城一套房#(爆)
熱評第一:“我月薪5000,要不吃不喝16年才交得起一年學費(微笑)“
#青藤退休金是畫餅嗎#(熱)
認證HR網友:“按彼岸目前增速完全可行,但前提是能活過15年,未來的事誰又知道?“
#普通人逆襲需要什么#(新)
高贊回復:“需要青藤這樣的跳板,更需要湖畔那樣的門票“
這也引發了全民大討論:
“99萬學費?我不知道這輩子能不能攢這么多錢!這種學校注定是給富二代和創業明星鍍金的,跟我們普通人沒關系。”
“樓上想的簡單了,能進湖畔的,哪個不是已經成功的?學費貴?對他們來說就是幾頓飯錢罷了。重點是圈子,圈子!”
“華夏需要自己的‘哈佛商學院’,湖畔大學填補了這一空白。精英教育沒什么錯,關鍵是他們能否真正推動商業進步。”
“青藤學院才是我需要的學校!不用拼爹,不用砸錢,學完還能直接進彼岸,比什么培訓機構都實在多了。”
“陳默的‘15年退休’承諾很激進,但如果真能實現,可能會顛覆傳統雇傭關系,萬一實現了呢!”
湖畔大學內,一間雅致的茶舍里,幾位校董正圍坐品茗。
裊裊茶香中,老馬輕啜一口龍井,率先開口:
“我認為湖畔最大的價值,在于構建一個教學相長的生態圈。
在這里,求知與社交應當水乳交融,同窗們在課堂中相識,在商場上相知,最終形成一個緊密聯結的商業共同體。這種基于共同成長建立的情誼,遠比普通商學院的人脈網絡更有價值。“
“正是如此,“一位校董接話道,“就像當年的江南會,我們要打造一個'湖畔印記'。將來無論哪位校友遇到困難,只要亮出這枚徽章,就能獲得整個圈子的鼎力相助“
“這兩天,學員們反饋課程內容非常滿意,尤其是教授失敗的案例和經驗,讓他們受益匪淺。
學員能夠親身體驗,全方位、近距離地從多個角度、更開闊的視野去觀察和感受一些品牌的失敗案例。
這有助于他們重新審視初心,從起點出發明確戰略布局,并準確把握自己企業的發展路徑。”
“我們最大的優勢,就是這些用真金白銀換來的經驗教訓。“老馬輕叩茶盞,“百年企業的積淀,豈是新興學院可比?我們雖不能保證成功,但至少能幫助學員避開那些我們曾經跌過的坑。“
話題不知不覺轉向了青藤學院。一位校董嗤笑道:“媒體總愛拿青藤與我們相提并論,實在荒謬,他們也配?“
“現在那些媒體竟然把青藤學院跟咱們學院比成了對照組,簡直可笑.”
“可不是么?“另一人附和,“單論學員體量,我們一個班的市值就抵半個彼岸。說不定將來我們的學員創辦的企業員工都是青藤學院的學生,說不定還得感謝陳默為我們培養人才呢。“
始終沉默的老柳突然放下茶杯:“諸位莫要輕敵。陳默此人布局深遠,從青藤學院到兩會提案,步步為營,不容小覷。“
史玉柱咂摸著茶味:“平心而論,這小子在營銷和游戲領域確實天賦異稟,就是想法太過天馬行空,令人捉摸不透。“
老馬冷哼一聲,“那條黑狗實在是有點跳。不過我們不急,等他再發展發展,就會觸碰到紅線,屆時不用我們發聲,許多人就會知曉利害跟我們站在一起,到時候湖畔大學和螞蟻金服已經發展起來,剩下的事情就好說了。”
“要我說,老馬,你就是菩薩心腸,要我說哪用那么麻煩,花點錢找個機會,做個局把把他和那個劉強東.”其中一個校董咬牙切齒做了個手勢。
“其實,我覺得在國外也不是不行.”當老柳幽幽補充了一句,得到了其他幾名校董的附議。
茶室一時寂靜。老馬凝視著杯中沉浮的茶葉,良久搖頭:“陳默是孤兒,這招雖狠卻風險太大。眼下我們正處于關鍵發展階段,不值得為此冒險。此事.容后再議。“
其他幾位校董聞言點了點頭,確實如此,沒到魚死網破的時候。
隨后又聽老馬說到,“今年的這批成員里面拼多多的黃崢、快手的宿華我覺得還是不錯的,屆時可以扶持一下。對京東和抖音給一些壓力,老史你那邊也可以弄些游戲出來,在局部戰場也可以打一打嘛。”
夜幕低垂時,只剩老馬與老柳對坐。
老柳謂然嘆道:“知道我最后悔什么嗎?”
老馬想了想無所得,玩了一個自己的梗,“悔創聯想?”
老柳搖了搖頭,“我現在最后悔的事就是當初抬了金山一手,否則雷軍不會是現在的雷軍,沒有雷軍,陳默也不會是現在的陳默.沒想到一個年僅三十出頭的小年輕反而掀起不小的風雨。
雖然立場不同,但這個年輕人確實有些古怪.”
老馬聞言神色一滯,思緒如電光火石般回溯那段往事。
若是當年沒有聯想那筆救命錢,在盤古組件折戟沉沙的至暗時刻,金山恐怕早已湮沒在歷史長河中。
即便以雷軍之能,或可東山再起,但時移世易,錯失的發展機遇與變動的產業格局,必將改寫整個互聯網江湖的勢力版圖,思及此處,他不禁暗忖:老柳這番話,未必沒有道理
就在這時,他忽然聽到,“過些時日,我想約老任一敘,咱倆抽空一起去華為參觀一下.”
老馬會心一笑,“固所愿也”
原名‘米岸東豐’現名‘回頭是岸’的微信群。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