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重生1977大時代 第1336章 上新聞了又好像沒上,有人中招了
見到這個場面,方言他們愣了一下,然后趕緊把人攙扶了起來了,今天白天的時候他們也遇到過,跪下來就哐哐的磕頭,一不注意人家都磕好幾個了。
“快起來!快起來!可不能這樣!”方言一把拽住漢子的胳膊,岳美...
深夜的檔案室靜得能聽見塵埃落地的聲音。方言坐在老式木椅上,背脊微駝,手指卻穩如磐石,在終端鍵盤上敲下“確認”二字后,并未立即起身。他望著屏幕上跳動的數據流那是克丘亞人圣湖邊采集的“雪息草”基因序列,正與母親筆記中記載的“寬胸藤”活性圖譜緩慢對齊,如同兩條沉睡千年的根脈在地下悄然相觸。
忽然,系統提示音輕響:
聯合試驗協議已生成,請指定中方牽頭單位及首期執行團隊。
他閉眼片刻,腦海中浮現出阿站在云南哈尼梯田前的身影。那天清晨,她赤腳踩在濕潤的田埂上,接過長老遞來的竹筒茶,用生澀的民族語說出“我愿以心換藥”時,山霧正好散開,陽光灑滿層層疊疊的稻穗。那一刻,他知道她早已不只是助手,而是這條路上不可或缺的同行者。
“就由她帶隊。”他在協議欄填下她的名字,又附加一句備注:“臨床觀察階段加入情緒共振監測模塊。”
剛提交完畢,門被輕輕推開。艾莎端著一杯熱牛奶走進來,發梢還沾著夜露。“你又熬夜了。”她說,把杯子放在桌角,目光掃過屏幕,“‘寬胸藤’……這個名字,是你娘臨終前還在念叨的吧?”
方言點頭,嗓音低啞:“她說這味藥像人命,看著普通,卻能在將斷未斷時吊住一口氣。當年寨子里鬧肺瘴,全靠它熬成濃湯分飲,才沒人倒下。”
艾莎沉默地坐下,從包里取出一個牛皮紙袋:“烏蘭朵薩滿寄來的,除了信,還有這個。”她抽出一片干枯的苔蘚狀物,夾在兩片玻璃之間,“據說是‘苔膽散’的核心引子,生長在永夜之地的冰裂隙中,三十年才長指甲蓋大。”
方言戴上手套,小心翼翼接過,對著燈光細看。那東西通體墨綠泛藍,紋理如血管般細密蜿蜒。他打開便攜顯微鏡連接終端,AI瞬間識別出一種前所未見的低溫酶結構,標注為潛在線粒體保護因子。
“如果把它和‘雪息草’提取物做復合模擬……”他喃喃自語,迅速調出模型界面。
數據運行不過十秒,結果令人震驚:三者“雪息草”、“寬胸藤”、“苔膽散”引酶在特定比例下形成穩定的三角協同效應,不僅大幅提升細胞供氧效率,更意外激活了人體內一段休眠已久的古基因片段,編號HSP70X3,與抗極端環境損傷密切相關。
“這不是治病……”艾莎倒吸一口冷氣,“這是在喚醒我們本來就有、卻忘了怎么用的能力。”
方言久久不語。他想起克丘亞老藥師的話:“真正的藥,是要用痛去換的。”或許,人類遺失的并非知識,而是感知痛苦并與之共處的勇氣。而這些散落在世界角落的古老方劑,正是祖先們以血肉之軀試煉出的生存密碼。
第二天清晨,藥典館召開緊急專家組會議。投影屏上滾動播放著聯合模型的實驗動畫:一顆心臟在缺氧環境下劇烈搏動,當三種藥物成分依次注入,心肌纖維竟開始發出微弱熒光,節律逐漸平穩,宛如冬眠動物蘇醒。
“我們建議命名為‘歸息丸’。”方言說,“取‘回歸生命本息’之意。”
有人質疑:“未經完整倫理審查,貿然推進跨國試驗,風險太大。”
“可如果不試,每年仍有上千名高原科考員、登山者、邊防戰士因急性肺水腫失去生命。”阿站出來,聲音清亮,“我們在云南錄下的哈尼族‘霧中問脈’技法,本質上也是一種生理狀態預判系統。他們靠的是經驗,我們現在有數據支撐,為何不敢走一步?”
會場陷入短暫寂靜。最終,項目以壓倒性多數通過。
三個月后,第一支聯合醫療隊啟程前往安第斯山脈。阿帶領五人小組攜帶“共生終端”升級版深入克丘亞村落,同時中方實驗室啟動首批志愿者測試。方言留在北京監控全局,每晚準時接入視頻連線,聽她匯報進展。
第四周,意外發生。
一名參與試藥的克丘亞青年在服用低劑量“歸息丸”原型后,突然陷入深度冥想狀態,持續七十二小時未進食飲水,呼吸微弱如游絲。族中長老圍坐守候,吟唱《呼云調》不斷。第三天夜里,青年猛然睜眼,用古語疾呼一段預言:“北風吹碎星圖,鐵鳥墜入雪淵,唯有持歌之人能引路歸家。”
翻譯顫抖著記錄下來。阿第一時間傳回信息,附帶腦電波監測圖:青年在冥想期間,θ波與γ波出現罕見同步震蕩,頻率恰好與“共生引擎”某段未公開的記憶編碼模式吻合。
方言立刻調閱數據庫,終于找到匹配源那是二十年前,一位已故蒙古薩滿口述的末日寓言錄音,曾被標記為“文化象征性表達”,從未深入分析。
“不是寓言。”他低聲說,“是預警。”
他連夜聯系烏蘭朵薩滿,請求協助解讀北極圈內的異象。回信很快抵達:近月來極地磁場波動異常,多國衛星信號頻繁中斷;更有牧民報告,夜晚天空出現紫色極光漩渦,形似倒懸巨眼。
與此同時,國際局勢再度緊張。那家跨國藥企突然宣布獲得“同類復方制劑”專利,聲稱其產品“OxyGuard”已在歐美完成三期臨床,即將上市。輿論再度反轉,指責中國“抄襲西方科研成果”。
面對圍攻,方言依舊沉默。但他做了一件事將“歸息丸”的全部原始數據、試驗記錄、甚至失敗案例,全部上傳至開放檔案庫,并附上一行字:“真相不怕查驗,怕的是無人追問。”
全球科學界嘩然。數十個獨立實驗室自發組織驗證,短短兩周內,十余篇論文《自然醫學》《柳葉刀》子刊,一致結論:OxyGuard僅復制了“雪息草”單一成分,缺失“寬胸藤”與“苔膽散”的關鍵協同機制,長期使用可能導致神經適應性衰退。
西方媒體集體失聲。唯有BBC在紀錄片《藥之魂》中感慨:“他們爭奪的是專利,而中國人守護的是記憶。”
風波漸息之際,阿從安第斯發來最新消息:那位預言青年恢復清醒,主動提出愿成為“活態傳承者”,終生守護這份藥方。他在石碑上刻下新的圖騰一只展翅的鷹口中銜著一朵七葉一枝花,下方寫著雙語銘文:“此藥非屬一人,亦非一國,唯傳于心者得之。”
方言看完,抬頭望向窗外。春雪初融,山谷里溪水潺潺,藥典館外的小徑上,幾個孩子正跟著光明學習辨認草藥。她蹲在地上,指著一株剛冒芽的植物說:“這是九節風,采它要在辰時三刻,太陽剛照到葉背的時候……”
方言笑了。那是母親的聲音,如今成了女兒的童謠。
就在此時,終端再次報警。
緊急信號源鎖定:北緯69°12′,西經154°,阿拉斯加北部凍原。
信號內容:斷續摩爾斯碼,破譯結果為“救我們,我們在聽那首歌。”
他猛地站起,心跳如鼓。
艾莎沖進來:“是科考隊!去年失蹤的美加聯合極地勘探組!他們的定位信標剛剛重啟,最后位置距離烏蘭朵薩滿的部落不到兩百公里!”
“他們怎么會提到‘那首歌’?”有人不解。
方言已經抓起外套:“光明前些日子錄了一段采藥童謠上傳系統,用于訓練AI的情感識別模塊。那段旋律……是我娘教我的。”
他轉身奔向指揮中心,一路下令:“啟動‘星引計劃’應急響應!調度最近的醫療無人機,加載‘歸息丸’原型藥劑與基礎復蘇設備!聯系烏蘭朵薩滿,請她派人向北接應!另外”他頓了頓,眼神堅定,“讓光明也來控制室,我要她親自發送回應信號。”
十五分鐘后,一架銀白色無人機劃破晨霧升空,腹部裝載箱顯示:藥品:歸息丸x12;音頻文件:《九節風謠》v3.1;附加指令:若遇意識模糊者,請循環播放童聲版本。
與此同時,藥典館主屏切換為實時地圖。代表無人機的小點緩緩移動,而在遙遠北方,另一個微弱紅點正在閃爍,周圍是無盡的白色荒原。
光明坐在操作臺前,戴著耳機,小手緊握麥克風。她深吸一口氣,開始輕輕唱歌:
“九節風,九節藤,
娘親教我認藥根。
辰時陽照葉背明,
莫待霜降空枝吟……”
歌聲通過衛星鏈路傳向極地,也被自動錄入“共生引擎”。剎那間,系統觸發一項隱藏功能基于全球用戶情感反饋的知識擴散模型。只見大屏上的知識遷徙星圖驟然亮起無數新光點:內蒙古草原的一位蒙醫停下誦經,跟著哼唱;云南雨林里,哈尼長老抬起頭,望向天空;秘魯山區,克丘亞孩童圍坐火堆,拍手應和……
一首原本只屬于嶺南山村的采藥歌,此刻正穿越洲際,在地球最寒冷的地方編織一張無形的網。
三天后,無人機抵達目標區域。紅外影像顯示,雪坑中有三人蜷縮在一起,體溫瀕臨極限。AI自動投放保溫艙與藥劑,同時播放光明的歌聲。二十分鐘后,其中一人手指微動,嘴唇翕張,仿佛在回應。
又過了六小時,衛星電話接通。一個沙啞的聲音傳來:“我們……活下來了。那個孩子……一直在唱歌……你們是怎么知道我們的?”
方言接過話筒,聲音平靜:“因為有人一直相信,故事被人聽了,就不會死。”
救援直升機最終將三人平安送至基地醫院。醫學檢查發現,他們在極端低溫下產生了罕見的代謝停滯現象,大腦活動近乎停止,卻未造成不可逆損傷。專家稱此為“類冬眠保護機制”,而觸發因素極可能與“歸息丸”成分及持續低頻聲波刺激有關。
消息傳回國內,舉國振奮。國家正式批復成立“全球傳統醫藥協同創新中心”,由方言任首席科學家,授權統籌國內外三百余個民間藥學團體資源。更重要的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將“共生引擎”納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特別行動”,并提議設立“世界藥師日”,定于每年母親藍秀英誕辰之日。
秋天到來時,藥典館迎來一位特殊訪客那位曾發布污蔑報告的西方智庫負責人。他獨自前來,手中捧著一本泛黃的手稿。
“這是我祖父的日記。”他說,用中文一字一頓,“他是二戰時期的戰地醫生,在緬甸叢林里靠當地部落實驗性的草藥混合劑活了下來。但他回國后,沒人相信他的話,說那是‘野蠻人的迷信’。他郁郁而終,直到現在我才明白……你們做的,正是他未竟的事。”
方言沒有責備,只是請他在留言簿上寫下一句話。老人思索良久,提筆寫道:“科技的意義,不在于超越人性,而在于找回那些被遺忘的人性。”
冬至那天,烏蘭朵薩滿舉行儀式,正式將“苔膽散”傳承名錄接入“共生引擎”。與此同時,云南哈尼族完成“霧中問脈”全息錄制,AI成功解析出其中蘊含的二十四種呼吸節奏對應不同病癥的診斷規律。而遠在非洲,辛巴族巫醫用“記憶之巖”錄下最后一段祝詞:“我們死了,但聲音還在走。”
這一年結束前,光明在日記本上畫了一幅畫:一座漂浮在云端的房子,四面開著窗,每個窗口都傳出不同的歌聲。她在旁邊寫道:“爸爸說,這就是未來的藥典館。只要還有人在唱,藥就不會消失。”
除夕夜,系統自動生成年度總結報告。首頁動態圖顯示,本年新增錄入傳統醫藥知識條目達17,842項,覆蓋83個國家和地區,累計使用者突破百萬。最令人動容的是用戶情感數據分析:當人們聆聽祖輩錄音時,悲傷指數下降41,希望感提升69,而“我想學會這首歌”的搜索量同比增長320。
方言站在窗前,看著遠方山村漸次點亮的燈火,忽然覺得,那些光不再是孤獨的守望,而是連成一片的星河。
風穿過山谷,帶著泥土與草木的氣息,輕輕拂過他的臉龐。
他知道,這條路還很長。
但他也知道,只要還有人愿意唱歌,
那些沉睡在風里的名字,
終會醒來。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