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重生1977大時代 第929章 高山流水遇知音,大冢敬節的弱點
“啪啪啪啪……”老胡率先鼓起掌來,招攬了這么多中醫師,今天這個中藥師讓他大開眼界了,這簡直就是為產品量身定做的開發專家啊。
方言提出產品要求,他這一會兒的功夫,就給出了解決方案。
簡直讓老胡驚為天人。
還有比這更快的速度嗎?
他這個超前技術儲備,一聽就是準備了好久的,剛才急救藥品研發的適配性,簡直就是太高了。
還有他在非洲實戰的驗證,其非洲經驗中發現的植物蠟基質,雖然法國已驗證但未商業化,但是他卻能快速適配國內產品需求,這體現了他“借力國際資源反哺本土研發”的獨特視野,有助力公司開拓海外市場的潛力。
剛才方言果斷吸納曾路泉的舉動,比考驗他之后再吸納,雖然時間上沒差多久,但是先后順序一對調,情況就不一樣了,這是對曾路泉釋放的一個很重要的信號,那就是方言非常信任他的能力。
現在也確實證明了,方言的眼光確實沒有錯。
方言這邊也發現,曾路泉的“即插即用”能力非常罕見,他可以大幅降低溝通與試錯成本,他的技術可直接對接生產線,加速產品上市節奏,為公司創造即時現金流。
說的遠一點,曾路泉是兼具技術前瞻性、實戰經驗與國際視野的稀缺人才。
其技術成果能快速轉化為市場急需產品,推動公司急救領域建立壟斷性優勢,同時為中藥國際化提供關鍵支撐,商業價值與戰略意義不可估量。
現在方言更加肯定這人如果不被自己人發掘,那后面肯定要被其他國家的人發掘,到時候就是人家手里的一張王牌了。
而且方言吸納曾路泉,也釋放了個重視尖端人才的信號,指不定還能吸引更多被埋沒專家加盟。
就比如說曾路泉也是因為賀普仁先進的秘方研究所,他想試試才過來的。
要是真的再來人,那就真是形成的正向循環了。
見到老胡鼓掌,其他人也紛紛鼓掌,大家都看出來,曾路泉是真的有東西的。
金世元的也松了一口氣,看來不用自己幫這個師弟出頭了。
該說不說,現在國內能夠用上曾路泉的地方其實并不多,他手里的這些東西實在有點太超前了。
好多的藥廠根本就不需要他這種創新和超前,能夠讓他發光發熱的地方,其實很少很少。
1978年國內的中藥行業基本仍以傳統炮制工藝為主,藥廠普遍依賴上個版本的《藥典》制定的既有標準生產。
對這種明顯“超前技術”缺乏消化能力,或者說是本能的就抵制這種創新。
就算是曾路泉的《毒性中藥定量減毒工藝》結合了非洲麻風病臨床數據驗證,有他的道理,國內藥廠無相關數據積累,也缺乏國際協作渠道,還是難以直接應用。
而且國內急救藥品研發需求薄弱,藥廠聚焦于常見病藥物如感冒藥、消炎藥。
而曾路泉的技術,就像是方言提出的如舌下速效制劑、鼻腔給藥系統針對心腦血管急救場景,就是屬于“超前需求”,普通藥廠既無研發動力,也缺乏配套生產線。
多數藥廠以完成國家生產指標為核心任務,追求“穩定供應”而非“技術突破”。
曾路泉的創新技術需投入資源試錯,就比如非洲植物蠟基質的本地化驗證,這都是需要投入的,就這么個東西就能難住不少藥廠,光是這一項就與這會兒大多數藥廠的“保生產”邏輯沖突。
方言公司通過華夏中醫研究院的“秘方研究所”與他綁定,形成技術壁壘,是現目前國內少數能保障曾路泉成果價值的平臺。
方言和胡道虎組建的團隊,是目前國內可以說唯一正正兒八經,正在快速推動中藥國際化,且聚焦了急救藥品新賽道的公司。
這才與曾路泉的技術方向有高度契合度。
但凡是個普通藥廠,根本沒有這種戰略布局,即使引入曾路泉,他的這些技術也只能被束之高閣。
如果還有什么平臺?撇開國籍不談,金世元只能想到周圍華夏文化圈的其他國家,最合適的當然隔壁搞漢方藥的小本子。
但是能夠在自己國家內發光發熱,誰想去國外啊?
其他人這時候也多少想到了這點,唯有方言和胡道虎這個類型的公司,兼具國際視野、急救賽道布局和秘方保護機制的平臺,能為曾路泉提供“放光發熱”的空間。
“恭喜!恭喜!”
大家對打著方言胡道虎,還有曾路泉說著恭喜。
這句可以是對方言和胡道虎說的,也是對曾路泉說的。
經過剛才的這一番考驗下來,曾路泉也在方言面前證明了自己。
同時也是給其他老前輩們展示了自己,自己可不是只能紙上談兵的人。
是真的有可以落地的寶貴經驗和手段的人。
接下來,大家對于曾路泉的加入也算是沒有意見了,這位一加入進來,甚至比大多數的人的貢獻都要多,至少他現在就已經有可以落地的生產工藝了。
老胡就更是干脆了,說是明天就打算先去試生產看看。
第一個突發心絞痛的舌下速效制劑,只需要國內的現有的技術,就可以把東西生產出來。
馬上去試試,是老胡對曾路泉最大的尊重。
只要證明有用,曾路泉就證明他的價值真的是特別高了。
聽到老胡說要是去試試,曾路泉也沒任何意見,表示自己也可以一起去,順便還可以調試下生產線。
也就是說,他對藥品生產線也有一些經驗。
這不由得讓人感慨,真是人才啊!
“怎么樣,不錯吧?”賀普仁在這場考驗后,對著方言小聲問道。
作為曾路泉的第一介紹人,看到他深受方言和老胡賞識,還獲得眾人認可,賀普仁也算是發揮了功不可沒的關鍵作用。
方言對著老賀豎起大拇指:
“是個高手,這次多虧你推薦。”
賀普仁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
“是他自薦,我就只是當個中間人而已。”
現在他反而謙虛起來了。
不過方言卻要記得人家的好,畢竟肯定是賀普仁說了好話,人家才能被吸引過來。
所以方言對著老賀說道:
“您還是非常重要的,我和老胡不會忘了你的,以后要是還有這種高手,你也別客氣,作為秘方研究所的副所長,你也可以幫忙招攬人手嘛。”
方言是一點都不怕賀普仁招人把自己架空。
因為這種事情就不可能發生。
合作是建立在方言和老胡的跨國公司前提上的。
他們才是公司差異化的核心。
把他們架空了,就是在自毀長城,而且更加重要的時候,方言能夠相信這位未來國醫大師的人品。
招攬了曾路泉后,方言看了下時間,差不多也該去做午飯了。
和眾人說了一聲,方言就準備去廚房了。
聽到方言要親自下廚,大家也沒和他客氣,只要是吃過他做的飯菜的人,都沒辦法拒絕這個事兒。
只有曾路泉有些不好意思,說著要不他也來幫個忙。
說是在非洲那邊,也練了一手廚藝。
方言一聽這敢情好啊,新加入的人終于有同樣愛好的了。
于是讓他一起來。
然后大家看到曾路泉都去了,年輕人們也不好意思呆著了,紛紛都到廚房幫忙。
所以一時間方言家里的廚房就熱鬧了起來。
其實昨天就已經把食材準備的差不多了,今天的工作就很少了,好多人到了廚房里,詢問方言要干什么,方言還真是不太好安排。
只能讓他們要么幫忙生個火劈個柴,或者削個土豆山藥什么的。
做菜就只給方言,和少數對自己廚藝還沒正確認知的人。
就比如楚喬南,他今天看到新加入的曾路泉要露一手,立馬表示自己也不能落后,今天也要來一份臺灣菜。
就是后世比較有名的三杯雞。
這個菜其實也是內地這邊的傳過去的。
相傳,民族英雄文天祥抗元被俘,一位江西老婆婆得知他即將被殺,帶了一只雞和一壺酒在獄卒幫助下到獄中探望。
她將雞切塊,在瓦缽中倒上三杯米酒用小火煨制,文天祥吃完這最后一頓飯就義。
獄卒回到江西寧都后,每逢文天祥祭日就用這道菜祭奠他。
后來廚師將三杯酒改成一杯甜酒釀、一杯醬油、一杯豬油,逐漸形成了現在的三杯雞。
20世紀40年代,隨著大量大陸人口遷移到臺灣,三杯雞也被帶到臺灣,并成為臺菜的代表性菜品。
曾路泉做的是湖南的湘菜,就是之前方言在招待軍區大院兒謝老的時候,做過的湘西外婆菜。
方言沒想到曾路泉還會做湘菜,一問才知道,原來他是湖南人。
他小時候是在湖南出生的,后來才跟著家里人到了京城,然后三十多就去了非洲,活到四十多歲,大半輩子都是在背井離鄉的漂泊,唯一能夠記得的就是家里的味道。
做法沒有方言的正宗,不過各種調料加的很精準,很顯然是有很高的抓藥手藝在加持,火候就算是燒柴火,也是把控的相當不錯。
看的出來,這位在中藥學方面是下了苦功夫的。
不愧是能夠成為汪逢春關門弟子的人。
從這些小地方就能看出他的天賦。
接下來陸陸續續又來了幾個同學,比如朱麗娜,雷蓮,龐宏,趙中振,他們就稍微來的遲一點,他們就沒想到,自己到的到時候,這邊的股東大會都開完了,現在已經在準備中午的飯菜了。
不過這幾個人也不是股東,只是方言看中他們的潛力,提前拉攏他們,晚點來也對。
要不然來早了,也只能在方言書房里待著。
另外那幾個在書房里的人,這會兒已經沉迷在書海里了,主要是幾個人掌握的中醫知識足夠支撐他們閱讀方言那些書籍。
現在看了不少東西,都讓他們如同醍醐灌頂。
方哥這地方真是個寶藏啊,不愧是孤品珍品的書,其他地方哪能看到啊!
大家都感覺自己找到加入團隊最大的寶藏了。
默默的瘋狂吸收,準備卷死其他人。
時間很快到了午飯時間,今天方言家里那就熱鬧了,正廳里面直接開了四座,甚至都差點有點沒坐下。
主要是除了股東們,還有家里人也湊齊了。
今天方言把酒水也拿出來了,想喝的人自己隨便喝,當然了,他肯定是不能喝的,而且今天晚上要陪著他一起去見小鬼子的幾位專家大佬,也不能喝。
壓陣的一共四位。
今天沒到場的只有師父焦樹德。
剩下三位,玉川教授,岳美中教授,趙錫武教授都在這里。
其他人可以敞開喝。
當然了大家喝酒也是比較克制的,作為中醫都還是講究養生,甚至后面白酒不喝了,要喝黃酒。
方言跑廚房里,把黃酒拿了出來。
這其實本來都是用來做料酒用的。
黃酒做料酒效果比白酒好,而且成本也少。
華夏自古將黃酒用于烹飪如《齊民要術》記載酒漬去腥,其微甜口感與醬油、醋等傳統調味料更適配。
科學的說法是黃酒中的有機酸能與魚、肉中的腥味物質發生酯化反應,生成芳香酯類;同時其低沸點醇類物質能在烹飪初期揮發帶走腥味。
白酒因酒精濃度過高,快速揮發時易導致腥味物質殘留,且缺乏足量呈味氨基酸平衡口感。
今天方言做的飯菜也是相當不錯,第一次吃到方言手藝的幾個人,也是驚為天人了,特別是本來對自己廚藝比較又信心的曾路泉同志。
看到方言做的那些各種菜色。
粉蒸肉選用協和特供的五花肉,以秘制五香米粉裹挾,經柴火灶慢蒸兩個小時。
米粉吸足肉脂,形成晶瑩透亮的琥珀色米殼,入口酥糯不膩,肉香與稻香交融。
紅燒肉成品色如瑪瑙,肥肉顫若凝脂,瘦肉纖維絲絲入味。
黃豆燉豬腳,豬蹄髈文火燉至膠質盡釋,湯面凝如明鏡這些菜一道道的,讓他的外婆菜直接顯得遜色了下去。
還有那些“隨便”做的炒時令鮮蔬,下酒的油炸花生米。
對大家來說都是美味得不得了的東西。
曾路泉默默的想好,下次方言下廚,他肯定不帶動手的。
完全是自己找不自在。
如此對比下,楚喬南那邊的三杯雞,就更是顯得那只雞白死了。
當然了,楚喬南自己還是挺快樂的。
至少大家還是很給面子的把雞肉都吃了。
這種公司氛圍,簡直就是太好了。
喝了點酒的他,還對著眾人匯報起了他和中歐那邊的新進度。
除了瑞士,他還在努力開拓其他國家的市場,這次通過他老爹的面子,還真是被他搞到了一個新渠道,人家已經準備下訂單打款了。
這時候大家才想起,這位是B股大佬,不光是會鬼門十三針,而且家里還是僑商。
之前一直把他當做和大家一樣的普通大學生了。
這也算是個好消息了。
一頓飯吃到下午一點四十,除了晚上要和方言一起去燕京飯店的三位教授,其他人都準備告辭了,畢竟周末只有一天,大家還是有些自己的私事兒要處理的。
曾路泉這邊還要回去把好消息告訴家里人。
本來他要坐公交車回去,方言想了下,讓閑著沒事兒的索菲亞去開車送一趟。
主要是他身上帶著1000美金,又喝了點酒,很容易在周末的公交車上成為小偷的獵物,所以方言讓索菲亞去送一趟。
這時候大家才知道,原來這個漂亮的小金毛居然是方言的徒弟。
而且中文已經很不錯了。
方言告訴他們這位的老爹是留華的蘇聯專家,大家又忍不住肅然起敬了。
曾路泉讓個小姑娘送,感覺還有些不好意思,方言看出來了,于是讓安東一起去,這樣就不尷尬了。
接著大家陸陸續續的都走了,今天在方言書房看書的幾個人就糾結上了。
他們下午確實家里有事兒,但是他們也想看方言的書。
最后只能找方言借書。
但是這些都是珍貴的書,他們要借,感覺還有些不好意思。
所以和方言說……交換。
意思就是他們先拿方言的書去看,也會把自己手里珍藏的書拿出來給方言。
就看方言對什么感興趣了。
方言一聽還是這好事兒?
當即就答應了他們,并且說了幾個自己感興趣的方面,比如眼科,急救,心腦血管。
原則也是不強求,要是手里有就拿過來瞧瞧,要是沒有其他書也可以。
就算是啥也沒有,方言也能把書給大家看。
當然其他人都換了書,你啥書也沒有,自己心里怎么想方言就管不著了。
其他人怎么看白嫖的,那方言也是沒轍。
愉快的交換條件就這么達成了。
接下來人都走的差不多了,方言家里就稍微清靜了一些下來。
這時候老胡才有些可惜的對著方言說道:
“我就等你拉攏曾路泉的師兄呢,你咋到人家走都沒開口?”
方言一下愣住,感情老胡是還盯著金世元呢。
方言搖搖頭,對著老胡說道:
“不太合適,至少今天這個場合不太合適。”
“今天做感覺有點像是我們套路他,真要邀請他入伙兒,那就得搞的正式一點,畢竟人家也是有頭有臉的人物。”
“他和曾路泉雖然是師兄弟,但是業界的聲望和處境完全不一樣。”
“他1945年開始從事中藥相關工作,到今年已有30多年的從業經歷。而且他精通中藥材行業的多種工種,包括中藥炮制、調劑、鑒定,屬于是業界權威,你就把他當做官方認證的中藥師大牛之一,全國金字塔尖的那幾個人之一。”
老胡有些震驚:
“這么厲害?”
“你不是編寫的《中醫炮制學》嗎?他能有你厲害?”
方言搖搖頭說道:
“這個不一樣,我屬于是新冒頭的,人家是已經得到業界認可的老前輩,我出書都得他來當編委給我壓陣,要不然其他人都不服氣。”
“換句話話說,如果我不來編這個《中藥炮制學》,那很大概率就是他牽頭來編撰了。”
聽到這里老胡算是明白了,他點點頭頭說道:
“那我懂了!”
“雖然曾路泉教授和他是同門,但是一個是業界權威,跺一腳中藥界都要抖三抖的大佬,一個是剛從國外回來,籍籍無名,沒幾個人認識的天才。”
“沒錯。”方言點頭。
雖然金世元教授沒有拉入伙,但是也收獲一名猛將。
曾路泉的各種指標,都和他們現在公司需要的高度契合。
簡直就像是量身打造的人才一樣。
現在老胡也算是相信方言身上有點福氣了。
要不然這種人才怎么可能自己直端端的就來投奔呢?
方言倒是沒有和老胡聊太多,就被喊到正廳里,去聊晚上和日本那邊的大冢敬節見面的事宜了。
現在大家要通通氣,晚上說話才能勁往一處使。
“會面策略我有個初步設想,表面禮節性接待,強調中日友好合作;但是要明確要求日方歸還古籍,讓他們表明誠意,避免直接交流核心技術,僅分享基礎治療框架。”
方言打算明面岳美中、玉川教授等中醫泰斗壓陣,營造“中日醫學友好交流”氛圍,避免影響社會黨訪華外交大局。
暗線提出“古籍歸還加國際渠道共享”作為合作條件,最終達到拖延漢方藥商業化進程的目的。
接著方言把自己這方面的一些可以說的想法,告訴了他們。
說完后,對小鬼子最了解,也是打交道最多的玉川教授點點頭:
“方言的想法我認同。”
“不過我認為還該做點改動,大冢敬節這個人,有個弱點,其實你們都沒想到。”
“嗯?”眾人詫異的看向王玉川。
只聽到他說道:
“那就是他這個人,研究了一輩子傷寒論,極其推崇張仲景。”
“我們可以讓岳美中教授以國內“仲景學術權威”身份牽制大冢敬節,并且委婉質疑其漢方醫對《傷寒論》的曲解,然后我們里面的人,也可以“合理懷疑”大冢推崇仲景卻未得真傳,到那個時候,他必然會自亂陣腳。”
晚點還有加更。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