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重生1977大時代 第907章 秘方研究所試運行,捐樓和基金會啟動
班主任老劉聽到這話后,摸了摸下巴,然后說道:
“有道理啊!中物院合作案例為中醫藥提供了權威佐證,而書籍作為知識載體天然具備公信力。”
“咱們通過將研究所與科普內容綁定,可借助科學界的實證邏輯,比如方言今天用工程模型解釋中醫理論的做法,直接就可以強化公眾對產品的信任。”
“嗯。”方言也點了點頭。
這屬于是低成本高效率推廣了。
在改開初期商業模式尚不成熟時,書籍作為傳統媒介具有廣泛覆蓋性。
就像是小老弟的一樣,基本上年輕人是人手一本。
而如果方言寫一本書,通過向相關單位定向發放,既能規避商業限制,又能利用政策的審批綠色通道快速滲透體制內,非常符合他之前打算,用國家合作案例開拓市場的策略。
巧妙地將學術權威性與商業推廣結合,為秘方研究所的產品提供了低成本、高可信度的市場入口。
不愧是在國外呆了好幾年的人。
腦子里想的東西就是要比國內的人活泛。
看來老賀不止是針灸,八卦掌,還有商業方面的天賦啊,這妥妥人才吶!
很快方言就同意了他們的說法。
“這個保養方案,我覺得不該只由我一個人編寫。”方言補充道。
兩人看向方言:
“嗯?什么意思?”
方言解釋道:
“我認為,咱們要像編撰《中藥炮制學》那樣,應該廣泛邀請各方專業人士共同參與,要找中醫藥院校的老師、研究院的教授,還有各大中醫院的專家,讓大家都貢獻貢獻智慧。”
“你們想想,這樣做好處可要比我一個人做的好處多得多。”
其他人一個個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來。
方言說道:
“這樣做,一方面能為方案提供更多權威背書;另一方面,將眾多專家匯聚起來,方案獲得的認可度自然會更高。要是只有我一個人拋頭露面,方案的影響力終究有限。只有吸引更多人參與到這本書的編撰工作中,才能引發更廣泛的關注,讓更多人對它產生興趣。”
聽到這里大家紛紛點頭。
討論好的事情后,方言給家里打了個招呼說不回去,然后協和這邊沒有多久,就開始吃午飯了。
今天大廚還是用上了渾身解數,努力做了一桌子品質超平日水平的飯菜。
吃起來雖然沒有方言和國宴大廚的做得好,但是味道起來也算是很不錯了,至少老劉和經常吃學校食堂的雷蓮做出很高的評價。
吃過午飯過后,方言先回了家一趟,然后開上車把所有人都載到了學校門口。
然后他才和老賀一起進了華夏中醫研究院。
先去給針灸研究所,找了程老反應了下耳針貼的改進方案,然后兩人又從這邊去秘方研究所看了一眼。
現在這邊已經開始是生產,負責管理的生產的操作工人,也是華夏中醫研究院這邊找的熟練工。
他們這會兒排的生產是制作銷往南斯拉夫的一部分產品。
生產出來后,還需要和其他產線的產品做比較,要求達到一致性。
現在方言他們帶著新的方案來了。
讓他們生產完了這一批后,開始制作一批,逍遙疏肝丸,天麻鉤藤緩釋丸,茵梔參芪護肝丸,以及菊明茶苷顆粒。
制作方法和工藝要求,全都寫好了。
當然也不是方言他們隨口一說就行,這種車間生產必須要下生產文件,走采購原材料的流程,基本上這邊目前的生產到差不多了,原材料也就采購到位了。
方言在這里自己的辦公室柜子里,拿到了單位的幾個公章,寫下文件后,哐哐一頓蓋,一式三份,本單位留檔一份,車間一份,上級研究院也要一份。
接下來忙活的工作就要交給剛入職的老賀同志了。
之前他閑得慌,現在馬上這工作就來了。
當然了,他在忙的時候,方言還得去給他要福利,他之前說了想要在研究院也要個住處,方便工作晚了能夠在這里休息。
方言于是又去找了上級領導趙錫武副院長。
還好研究院還有空房子,流程一會兒就批下來了。
接下來就是讓老賀自己來簽字確認,然后置辦里面的東西。
方言看他有些惱火,也想給他配個幫手。
其實本來方言是想找大金的,但是想了想,最后還是算了。
最終方言把想法打到了大五學長的身上。
玉川教授那幾個學生,現在也快畢業了,方言就去詢問了一下他們,要不要進秘方研究所,當然全靠自愿,畢竟他們在協和也掛職了。
幾個男生還有些糾結,但是唯一一個女生蘇悅,她當即就表示樂意去。
方言給她說是當副所長的助理。
蘇悅也同意了。
然后方言就直接去安排了。
就用這么點時間,在下午上課前,搞定了工作上的安排。
接下來方言回到了自己班上。
由于今天的涉密的問題,今天的醫案是沒辦法分享了。
所有參與今天旁觀的人,都對今天的工作諱莫如深。
一問三不知,不過越是這樣大家就越是感興趣。
直到方言來了,大家就都來問他了。
方言就不一樣,他直接告訴眾人:
“今天中午的是涉密單位的看診,不能告訴你們的。”
“要是泄密了,大家全部人員受調查。”
這明說過后,大家一下就老實了。
方言這才問起了副班長李正吉明天的配置。
明天看完診,就要到周末了。
因為是晚上才去和大冢敬節吃飯,所以當天還是可以在方言家里搞股東聚會的。
目前有不少公司里的變動,方言還是要給他們說說的。
組織安排的事兒,方言現在都喜歡交給李正吉。
主要是他辦事兒靠譜,基本上方言點一下,他就能明白意思。
和聰明人交流就是簡單。
明天輪到跟著方言的人,是道醫袁青山,朱麗娜,趙中振,龐宏,后面三位都是當初校園日見過的,(見600章)屬于用好成績考進學校的高手,當然他們后世也都是名動一方的高手。
朱麗娜在前世是首都中醫藥學會兒科專業委員會委員、全國中醫高等教育學會兒科分會理事。
趙中正是后來香江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副院長、榮休教授,也是大型文獻紀錄片《本草無疆》的學術策劃。
龐宏這位現在名不見經傳的同學,是后世研究院針灸研究所程老的接班人。
都是高手啊,這些人,方言都打算在他們成長起來后吸納的。
不過現在他們……還有點弱,方言暫時只能給他們一些好處和機會。
機會就是讓他們跟著自己見習,至于好處,這個就要考慮考慮了。
本來方言還在想這事兒,結果等到下午的課過后。
剛放學的時候,他就被學校的王恩厚主席找到了。
主要給他說了兩個事情。
第一個是熊婧要以方言名義給學校捐樓的事兒。
現在學校這邊已經同意下來了。
正在走流程劃地。
第二個就是衛生部那邊下午通知,霍家的“方言中醫基金”現在第一筆款項已經落實下來了,現在打算優先在京城兩所中醫學校及中醫系、中藥系開展試點。
每校每系各選拔50名優秀學生作為首批資助對象,總計200人。
參考諾貝爾獎模式,由中醫藥院校教授、中醫院專家、研究院學者組成獨立評審委員會,確保專業性與公正性。
綜合評估的方式結合學業成績、臨床實踐能力、科研潛力等指標,重點“有明確中醫志向”的學生。
錢用途靈活,資金可用于獎學金、科研項目資助、中醫文化推廣活動等,具體分配根據學生需求及項目可行性。
設立衛生部監管委員會,要求資金流向透明公開,定期審計并公示。
納入中醫界權威監管,確保資金分配不受某些人干預。
以后會逐步從首都輻射至全國中醫院校,并增設“青年中醫師培養計劃”“民間中醫傳承項目”等專項。
后期計劃產學研結合,資助方向不僅限于教育,未來可拓展至中藥新藥研發如參考秘方研究所模式、國際中醫推廣等。
也就是不光是中醫,中藥,甚至有能力推廣中醫的人,比如那些演員們都可以獲得這個資助獎勵金。
至于基金投資則是由霍家來管,準確是是霍家大房,也就是霍代表來管。
用另外一個視角看,相當于是他出錢幫方言刷名望。
同時把霍家和方言捆綁在一起,方言要想持續通過這個基金在中醫界提高影響力,就要和霍家大房的霍代表綁定在一起。
當然方言對霍代表這一手也沒啥好反感的,霍代表通過基金名義與方言深度綁定,提升其政治資本與商業影響力。
基金管理模式是獨立評審加官方監管,擴展計劃是產學研、國際推廣與方言的中醫復興戰略高度一致。
雙方形成利益共同體,霍代表獲得內地政策,方言獲得資金與資源推動中醫。
正好,方言也可以讓這些沒拿到股份的人,獲得他另外一手的。
甚至是另外一個學校的人,也能如此,總的來說這才是雙贏。
而且方言也知道,只要不出意外,霍代表最終還是要掌握香江老霍家的。
現在兩人綁定的越緊,后面獲得的幫助也就越大。
而接下來,王恩厚書記說完后,果然就讓方言提供一下名單,說他是也是學生,提供的名單更有說服力。
老王同志這舉動也就說明了,上頭心里還是清楚,這基金到底是個什么性質。
方言當即寫起了班上的名單來。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