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重生1977大時代 第878章 濠江大佬背后的大佬,治標不治本的困局
方言看著眼前這位,感覺有些眼熟,但是他確定自己肯定是沒見過對方。
甚至上輩子的電視新聞里都一樣。
應該只是和某個人長的有些像而已。
看到方言有些迷惑的表情,中年男人說道:
“鄙人姓馬,名有信,濠江人,我在家里排行老三。”
馬有信?
方言聽到這名字,微微一怔,最開始他還以為對方姓何呢。
這……姓馬?
方言想了下,試探性的問道:
“那濠江中華商會的馬會長是……”
“是家父。”馬有信說道。
方言立馬確認了對方的身份,說道:
“幸會幸會!”
眼前這位馬老三不算出名,他們家出名的是他老爹馬會長,也就是馬萬祺。
濠江何家何先生,是華夏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愛國商人、社會活動家,被譽為“濠江華人領袖”,這位馬萬祺馬會長,這是堪稱何先生的伯樂,也是他的投資人,濠江的無冕之王。
他1919年10月21日出生于廣東南海縣。
今年他五十九歲。
他的父親在廣州開辦了廣大糖廠,是當地一個富商。
他早年在廣州南海學堂求學研修。
15歲時父親去世,兩年后他接管祖業,成為家族“當家人”繼承父業,正式步入商界,很快就開始展露頭角。
1938年移居香江,成立泰生行、永裕昌等貿易公司。
他后來還在濠江,先后與友人創辦恒豐裕行、和生行、大豐銀號、恒記公司、新中行等。
何家后來的大豐銀行前身就是他創建的。
在1938年廣州淪陷,當年10月,不到30歲的何先生也前往香江開始經商。
1941年12月轉往濠江發展,何先生初到濠江時,二十二歲的馬萬祺,已經是富豪了,他作為濠江中華總商會會長,將何先生招入大豐銀號擔任司理(經理)。
此時正值馬萬祺因肺病需靜養,何先生得以全權管理銀號事務。
在放權下,何先生主導大豐銀號通過增發澳幣解決戰時貨幣危機,確立濠江金融自主權。
此舉也使何先生迅速躋身濠江商界核心圈,被譽為“濠江金融奇才”。
后來馬萬祺更是通過人脈,將何先生引薦給澳葡政府核心人物時任經濟局長的羅保,使何先生在1955年成為濠江政府會議華人代表。
這時候馬萬祺先生已經和內地延安有聯系了。
同年通過馬萬祺引薦,何先生還結識地下黨員柯麟醫生,共同改組鏡湖醫院為愛國醫療陣地。這成為何先生與內地建立聯系的起點。
19461956年間,馬萬祺聯合何先生壟斷當地地下黃金交易,通過黃金走私,外匯兌換,銀行洗白的閉環模式,十年間積累原始資本。
同時他還創辦醫院,主要提供免費醫療救助,1978年鏡湖醫院已發展為濠江最大慈善醫療體系。
他還捐建濠江中學,推行愛國教育。
創辦《濠江日報》傳播改革開放理念,成為輿論引導者。
二者共同投資公共汽車、自來水、石油等民生領域,形成“馬家主政、何家主商”的格局。
1952年合資成立濠江公共汽車公司,何先生在馬會長幫助下持股51。
何先生曾公開表示:
“若無馬公提攜,我不過是街頭的難民商販而已。”
馬萬祺對何先生的提攜貫穿金融賦權、政治引薦、商業協同三大維度,堪稱其濠江事業版圖構建的關鍵推手。
這種“貴人”關系不僅改變個人命運,更深刻塑造了濠江近代經濟政治格局。
馬萬祺在20世紀50年代已躋身濠江商界頂級階層,掌控金融、貿易等核心產業,發掘并培養何先生成為濠江華人領袖,助其執掌大豐銀號,奠定濠江金融自主權。
這位后面還在改開后,主導擴建廣珠公路并新建4座跨江大橋,打通珠江三角洲經濟動脈。
他德高望重,被譽為“濠江第一大佬”,聲望超越后世何鴻燊等知名人物。
所以之前來的時候,衛生部領導說的“這家和霍家司徒家差不多”也是一點毛病都沒有。
只是之前方言先入為主,認為來的人是何家的。
畢竟方言上輩子,濠江有名的可不就是老何家嘛,兩個老何家都挺有名的。
反倒是老馬家在濠江沒什么人提起。
這里面當然也和這些后人有關系。
看著眼前這位馬有信先生,方言對他真是沒一點印象。
不過這不重要,方言現在是過來給人看病的。
精神上的問題,方言很好奇,到底是什么樣的精神問題,需要連夜從南方飛這么遠過來,專程找他治療。
如果不出所料的話,估計已經是被南方那邊的醫生看過了,治不好才送過來的。
嶺南嚴選啊……這位難度可能有點高。
就像是之前的呂女士一樣,是那種西醫治不好的問題,中醫也沒辦法的情況,專門帶回來找方言碰運氣的。
“不知道患者是在什么地方?”方言對著馬有信問道。
“哦,就在隔壁。”馬有信指了指一旁的一個屋子。
說罷他做了個請的手勢,帶頭走在前面:
“請跟我來。”
這會兒方言看了一眼身邊的幾個人,除了蕭承志和任應秋知道這位是誰,其他三個人一臉懵逼,不知道對方到底是什么身份。
方言對著他們招呼:
“走。”
然后率先跟著走進了隔壁的房間。
隔壁是一個主臥室的設計,房間的窗戶采用了大面積的玻璃,保證了充足的自然采光,讓客人可以盡情欣賞窗外的京城美景。
十六樓俯瞰京城,可不是什么地方都有的。
窗邊擺放著舒適的沙發和茶幾,沙發的面料質感上乘,顏色搭配協調,茶幾上擺放著精美的花瓶,里面還插著嬌艷欲滴的鮮花,散發著陣陣芬芳,為房間增添了一份溫馨與浪漫。
房間內的照明設計也極為考究,天花板上懸掛著華麗的水晶吊燈,燈光透過水晶的折射,散發出五彩斑斕的光芒,營造出一種夢幻般的氛圍。
此外,還有各種壁燈、臺燈和落地燈,為房間提供了多層次的照明,滿足了客人不同的使用需求。
在細節之處,更是彰顯了豪華與精致,如房間內的裝飾畫、擺件等,都經過精心挑選,每一件都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無不體現著飯店對品質和細節的極致追求,能夠住在這里的人,身份肯定不一般。
光是看到這房間里,蕭承志他們的壓力就上來了。
就連任老估計都沒見過這種地方,忍不住左右打量。
也就是方言這個經過網絡時代的洗禮的人,才能保持鎮定,快速的將目光鎖定在了房間里,一個剃成光頭的女人身上。
這個女人看臉大概二十出頭的樣子,生的很漂亮,就算是剃了光頭的看著也很漂亮。
臉上沒有化妝,如果化了妝應該更漂亮。
和家里女王那種雍容大氣不一樣,這個女人是一種精致精巧,像是瓷娃娃一樣的感覺。
五官深邃,如果方言沒猜錯,應該是有外國血統。
馬有信和方言的出現,并沒有影響到她。
她一動不動的在床上躺著,蓋著被子只露出一張臉。
“這個就是病人。”馬有信指了指床上的女人。
方言對著
“她……現在是什么情況?”
“西醫診斷說這個叫分離性木僵狀態伴隨狂躁精神病,目前在抑郁期。”
“中醫有看過嗎?”方言問道。
馬有信搖搖頭說道:
“在廣州那邊醫院做過秘密會診,治療了一個月的樣子,但是效果不明顯。”
“昨天我們收到廖主任的通知,說有個類似的患者在您手里被救治了,問我們要不要試試,于是我們就來了。”
“廖主任叫你們來的?”方言微微皺眉問道。
馬有信點點頭:
“對。”
“他說你最近治療了一個,現在人都可以正常對話了。”
這下方言有些懵逼了,自己什么時候治療了分離性木僵狀態伴隨狂躁精神病?
這時候一旁的任老像是看出了方言的疑問,他低聲說道:
“廖主任他說的,應該是司徒池的癔病性木僵。”
方言聽到后,這才恍然大悟。
好吧,廖主任是會抓重點的。
分離性障礙,表現為意識清晰度下降、對外界刺激無反應就像是患者一動不動躺著,常伴隨階段性躁狂發作如突然暴怒、自殘,這種才叫分離性木僵伴隨狂躁精神病。
司徒池的癔病性木僵屬于轉換障礙也稱癔癥,以運動功能喪失為主,如癱瘓、失語,意識迷惑,睜眼不眠、肌肉僵直。
中醫里面,司徒池屬于“癲”,而眼前這位屬于“癲狂”。
二者屬于不同疾病譜系,只是存在癥狀重迭,也就是木僵表現。
當然了,廖主任這么說也沒毛病,歸類雖然不嚴謹,但是也屬于是同一個大類。
就像是精神病和神經病一樣,嚴格來說不是同一種病,但在特定語境下可被統稱處理。
“是怎么發病的?”方言對著馬有信問道。
“這個就說來話長了,她叫馬文茵,應該算是我一個……堂妹。”
方言一怔,好吧,堂妹就堂妹吧。
“他媽媽是葡萄牙人,所以有混血的特征,她從小接受的都是國外的教育體系,小時后性格就很像男孩子,比較剛強,學習生活什么都要爭,所以早年有些用腦過度,生活不規律,精神過度緊張這些問題。”
“這些年來都有頭疼,頭暈,失眠,煩躁易怒,記憶力減退的情況。”馬有信說道。
方言拿出紙筆,開始記錄起了醫案。
馬有信見狀剛要說什么,方言就對著他說道:
“放心,這個保密。”
馬有信想了想,這才點點頭答應下來。
“您繼續。”方言說道。
馬有信清了清嗓子,又看了一眼跟著方言的周圍幾個人,然那后才說道:
“起因是在三個月前,因為家族聯姻的壓力,她突然就出現了精神異常的情況。”
“最開始她在祠堂里,突發躁狂,砸毀家族祠堂明清瓷瓶6件,還用碎瓷片在手臂刻“自由”的字。”
想起當時的場面,馬有信眉頭都皺成川字了。
應該是印象非常深刻。
他頓了頓,然后回憶了一下才說道:
“當時被西醫注射了,那個……Chlorpromazine,她才安定下來。”
方言點點頭,Chlorpromazine翻譯過來就是氯丙嗪。
精神病三板斧的老面孔了。
之前看到過好多次。
氯丙嗪是一種典型的抗精神病藥物,主要針對:精神分裂癥,躁狂癥,中毒性精神障礙。
也可作為麻醉前用藥,或人工冬眠合劑的組成成分。
馬有信繼續說道:
“醒過來后她什么都不記得了,并且有些精神錯亂,胡言亂語,不認識人,還老是說我們要害她。”
“后來她失眠加重,出現一整夜一整夜睡不著的情況,并且性格也出現暴躁易怒,還有攻擊性,開始敏感多疑,開始懷疑所有人要害她,要求把自己門上加鎖扣,每晚自己把鎖鎖好才能睡,后來嫌棄房間太大窗戶太多,她把自己鎖進地下室。”
“家里開始找醫生給她治療,但是治療過后依舊沒有好轉,出現幻聽,意識不清,并且記憶里減退,剛才做過的事兒她轉頭就忘了,開始不吃東西不喝水,好幾天不上廁所,還否認自己有病,攻擊醫生,不肯配合服藥。”
“然后她就出現現在這種狀態了,躺在床上或者躺在椅子上一動不動。”
“我們找中醫開始給她針灸,就是那個“鬼門十三針”很有名的!”
方言一怔。
他本來已經在想鬼門十三針的事兒了,結果馬有信說已經用了?
“沒治好?”方言問道。
馬有信搖搖頭:
“沒有,施展針法的醫生被她突然冒出來的人格打傷了,我們家陪了錢,人家說什么都不肯施針了。”
感情是壓根就沒扎上去。
不過他更好奇了,問道:
“您說……突然冒出來的人格?”
馬有信一拍大腿:
“嗐,就是鬼上身,西醫叫做交替性人格,她白天呈木僵狀態如現癥,夜間化身那個“瑪蒂爾達”人格,用法語書寫革命詩歌,要縱火燒毀婚書。”
“當時還好我們隨時有人盯著,要不然她能把自己燒死在房間里。”
瑪蒂爾達?
聽著馬有信講到這里,大部分人都有些懵逼。
這也太癲了。
比之前方言見過的那個司徒池癲多了。
方言看了一眼床上安靜的馬文茵,繼續寫著手里的醫案。
馬有信則是繼續說道:
“后來我們就把她送到廣州去治療,吃中藥,用祝由術,通通不管用,而且那個瑪蒂爾達還越來越頻繁的出現了,有時候打砸周圍的東西,有時候會自殘,又有時候會和空氣里的誰對罵。”
“她這個頭發就是當時自己用修眉刀剃掉的。”
真是個狠人啊。
女人把自己頭發剃了,還是剃成光頭。
之前方言還以為是醫生做的,畢竟剃得還挺光亮,結果這會兒才知道是她自己動手的,不過這把利器放她身邊的行為,屬實有點失職。
這要是自己把自己抹了,或者把別人給捅了,那事情樂子可就大了。
方言對馬有信問道:
“那你們晚上都怎么控制住她?”
要知道這姑娘就是個定時炸彈,一到晚上就開始了。
他們昨天晚上到,難道她又老實了?
“束縛衣。”馬有信對著方言說道。
說完他走到床邊直接拉開了被子。
馬文茵被精神病人那種束縛衣,束縛住了身體,完全動彈不得。
這種長袖上衣款式,類似風衣或夾克的樣式。
它的特殊之處在于有多個可調節的約束帶,分布在衣服的袖口、腰部、下擺等部位。
約束帶采用尼龍材質,寬度一巴掌,既能夠有效限制患者的肢體活動,又不會因過窄而對患者造成勒傷。
當然她也沒有掙扎,還是發愣的狀態。
“有這個,晚上才能完全壓制住她,要不然她能把一個屋子里全砸爛。”馬有信說道。
方言點點頭,這位小姐殺傷力很大啊。
將醫案筆記寫好后,馬有信對著方言問道:
“方大夫,你看看能不能治吧?”
方言都還沒回答,他又說道:
“我也知道這個病比較困難,不過畢竟怎么說也是我堂妹,我們家里的意思,只要有希望還是想試試。”
“當然,如果確實治不好,我們也有心里準備,而且這次會面是全程保密的,不會有其他人知道的。”
“嗯,明白。”方言點點頭,馬有信倒是想的周到,或者說是廖主任想的周到。
方言他稍微頓了頓,然后說道:
“馬先生,在治療前,我先問個事兒。”
“您說。”馬有信說道,他還以為方言是要說條件報酬。
結果方言問道:
“治療好了之后,還會送她去聯姻嗎?”
馬有信一怔。
方言繼續說道:
“我不是干預你們家族內部的事兒,因為你也說了,她這個病的起因除了和她自己性格有關系外,還和家族聯姻這件事兒有關系,如果治療好之后,你們還是要讓她去聯姻,那這事兒我看就算是治好,后面也還得復發。”
“這個是很關鍵的問題。”方言再強調了一遍。
“我們中醫名著《素問·舉痛論》有句話叫:“百病生于氣也”,她因為聯姻壓力引發的長期情志抑郁是其核心病機。若壓力源不解除,即便暫時治愈,仍會“因郁致病,因病致郁”,形成惡性循環。”
“中醫強調治病必求其本,遵循審因論治,斬斷情志致病鏈,在治療這類情志病的時候,重視“形神合一”。明代張介賓在《類經》中指出:“神能御形,而病安從來”。我們不僅要治療軀體癥狀,更要關注精神自由。”
想到對方是濠江人,接收的是西式教育,方言又補充到:
“而且西醫里面也有這種說法,《柳葉刀精神病學》這本書里的數據顯示,精神類疾病在壓力源未解除時,1年內復發率高達6070,但是若環境改善,可降至20以下。這屬于是生物學治療與社會干預結合,是現代生物學,心理學,和社會醫學模式的結合。”
聽到方言說了這么一堆,馬有信苦笑著說道:
“方大夫,這事兒我還真做不了主。”
“站在我的立場,當然是希望就此結束,但是家里……反正一兩句說不清的。”
方言納悶道:
“就算是她這樣了,對方還能接受?”
“當然不是,不過治好了就說不定了。”
“……”方言和在場其他人都無語了。
這時候方言突然想到那位決定不治病的鬼門十三針的醫生。
恐怕他不是因為被患者打了才決定不治的,而是因為想到治好了,還會得病才不治療的吧?
還有嶺南那邊的醫生。
很大概率都是這個原因才治不了的。
嶺南醫生并非技不如人,而是看透治標不治本的困局。
這一刻,方言突然感覺自己悟了。
原來是這樣!?
“不過……如果方大夫能夠把我堂妹留在京城,治個半年一年的話……這個事兒也就算是過了。”這時候馬有信突然說了這么一句話來。
“嗯?”方言一怔。
“家族聯姻是涉及商業版圖重組或政治結盟的,通常設有半年至一年的談判周期。若堂妹持續“治療”,對方家族肯定會因時間成本放棄聯姻計劃。”
“而且在京城,天高皇帝遠,這里病人是什么情況,那還不是您說了算嗎?”
方言明白了,這實質是借醫療之名,創造冷卻期,用來瓦解聯姻。
接著馬有信又說道:
“而且長期留京治療能使馬家獲得跨境醫療合作的政治資本。”
“我知道今年內地有大動作,到時候這個案例可申報為“愛國商人醫療援助典范”,提升下家族統戰價值,只要有利可圖,我相信家里的老人,應該會放堂妹一馬的。”
方言看向馬有信,不得不說,這是個人才啊。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不過這小子膽子還真是大,這事兒要是被發現了,他恐怕要被家里人收拾。
但回頭想,這好像也是唯一的辦法了。
至少證明馬有信他這個當哥的,還是做出過努力的。
這時候馬有信對著方言認真的說道:
“方大夫,這個是我能做的極限了。”
“您要是還有顧慮的話,我其實……也可以理解的。”
不過方言這時候擺擺手,說道:
“我能有什么顧慮,既然您這么有誠意,那我來治治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