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重生1977大時代 第408章 寒衣節問何家的傳承,發準考證了
在事件后,教員主動登門拜訪余云岫,想知道他為什么會在大會上提出廢除中醫的主張?
余云岫解釋說,他的真實目的是要引發全社會對中醫改革的重視。
如果不采用這么激烈的方式提出問題,就很難推動中醫的深刻變革。
然后他更是拿出了自己趕時間寫好的改革方案。
里面提出,以后要在中醫院校開設解剖學、生理學等現代醫學基礎課程,同時保留中醫經典課程。
隨后教員提出最后一個問題,如何看待支持他廢除中醫的賀、王這兩位被免職的副部長。
余云岫說,這兩人出發點是好的,但是方法過于激進,認為醫學改革應該采取漸進方式,不應該采取完全否定的態度。
這些發言和他在大會上說的完全不一樣,但是教員并沒有在意這個,因為余云岫的言論在西醫中很有市場,本著團結中西醫的方針,談話后不久,衛生部大會再次召開,余云岫被聘為研究院顧問,參與研究制定中醫改革計劃。
隨后,他一直推行中西醫結合的改革方針。
一直到六年后,余云岫在滬上逝世。
后世對他正面評價是具有愛國思想和報國之志,在中西醫學上都有較深造詣,其醫學改良思想和倡導醫學革命的精神具有一定積極意義。
負面評價則是他一生主張廢除中醫,表現出強烈的西化思想,其思想和行為剝離國情,落入了民族虛無主義全盤西化的怪圈。
京城四大名醫施今墨之子施小墨,評價他做的廢止中醫行為:
“是一場建立在無知基礎上的鬧劇,只有無知的人才會把中醫藥在華夏幾千年文明史上的輝煌一筆抹殺。”
后世《環球人物》則是評價:雖然《廢止中醫案》最終被取消,但對中醫的打擊是巨大的。
余云岫對中醫基本理論的否定,差不多為當時的輿論界所接受。
從這個意義上講,余云岫還是達到了一定的目的。
正因如此,20世紀30年代后的一個時期,輕視、歧視、排斥、限制、打擊中醫的政策和言論不斷出現。
而等到二十一世紀,中醫們都發現中西醫結合有問題的時候,這時候才知道余云岫在三次廢除中醫失敗后的后手,已經在他去世前就埋下了。
這位近代第一中醫黑,實至名歸。
只是這次,從未來回來了個方言。
余云岫埋下去的手段,隨著《中藥炮制學》問世,已經被挖下了第一鏟子。
后面的中醫生高校學生們,方言會讓他們知道,中西醫是兩個不同的體系,根本沒辦法結合。
余云岫是針對中醫高校教育下手,方言則是照著他的手段,又倒著來一遍。
時間轉眼又過去了幾天,來到十一月十一號。
這天農歷十月初一,寒衣節。
《詩經·豳風·七月》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意思是說從九月開始天逐漸要冷了。
人們該添置御寒的衣裳了。
因此十月初一又俗稱授衣節。
這也是華夏傳統的祭祀節日。
人們會在這一天祭掃燒獻,紀念仙逝親人,謂之送寒衣。
“十月一,送寒衣”的習俗除了前十年期間中斷之外,始終斷續存在,只是禮儀較過去簡化了許多。
方言家在昨天就去買好了寒衣紙。
其實就是冥衣鋪子胡燒活的彩色臘畫紙,然后裁剪成布匹形狀的長條。
有粉的,有白的,有青的,有黃的,有紅的。
上面有牡丹菊花蝴蝶的連續圖案。
另外還有一些紙糊冬裝,冥鈔紙錢。
這些東西準備好之后放在一個紙包裹里。
然后家里人會找個人少的十字路口,用灰撒上一個圓圈,在圈內焚燒寒衣,給這些逝去的親人。
方言家也算是高知家庭了,不過依舊保持著這個習俗。
今年冥衣鋪子一開門,大家就知道能舉行這個活動了,于是不少人都開始購買,紀念追思家里的親人。
方言家里準備了好幾個包裹,有給爺爺奶奶的也有給太爺太奶的,還有給外公外婆的。
最后還有給家里老五那丫頭的。
等到天黑后,一家人來到胡同口的十字路口。
街坊鄰居們都到這里燒紙祭奠,他們也隨大流。
老娘從布袋里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灶灰,緩緩的在地上撒出一個不太規則,但足以圍住焚燒祭品的圓圈,圓圈仿佛是隔開了陰陽兩界,庇佑著儀式的進行。
老爹從旁邊撿來了幾塊碎磚頭,搭建出一個簡易的小灶狀。
這樣方便讓祭品更好的焚燒。
方言和朱霖倒好酒,擺好供果,饅頭,還有一大坨的豬肉。
大姐和大姐夫在一旁,把香點好,每個人手里都塞了一把。
老爹老娘帶頭,朝著圓圈內拜了三拜。
接著將香插在圓圈邊緣,老爹和老娘就開始低聲呼喚了幾聲長輩們的稱呼。
最后叫了一聲老五。
接著老爹把祭品一件一件的放在搭好的碎磚上,然后點燃火柴。
祭品上,火焰迅速蔓延開來,照亮了現場方家人的臉龐。
老爹方振華像是在火焰中看到了逝去親人,他低聲說道啊:
“爺奶,爸媽,十年了,我又帶著家里人給你們燒東西了,寒衣節,你們都來拿啊。”
老娘也說道:
“現在振華回家了,家里孩子也都出息,不用擔心。”
然后她頓了頓,又說道:
“老五你走的早,那邊缺啥少啥,托夢給家里啊。”
大姐這時候說道:
“五妹,家里哥哥姐姐想著你呢。”
方言和小老弟也都對著灰圈里說著話。
方言說道:
“老五,三哥給你帶了糖,都放在衣服里呢,回去路上吃的。”
“你嫂子這里還準備了饅頭和豬肉,現在吃這里的,別餓著。”
方晨說道:
“老五,四哥來給你送衣服了。”
方家姐弟除了大姐方言和小老弟,都沒見過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所以也就象征性的招呼了兩聲。
結果剛說完,火焰就旺了起來,紙灰隨著跳躍的火焰熱氣升騰,在空中打著旋兒,像是有靈魂在回應著親人的思念。
家里其他人倒是沒覺得有什么,方言卻有些不一樣的感覺,此刻他像是真的能感覺到靈魂似的。
至于說有些迷信嘛倒也算不上,畢竟他本身就是個不科學的存在。
要解釋也只能從玄學方面解釋了。
待到祭品焚燒殆盡,老爹將酒灑在了圈子里。
然后眾人靜靜的站了一會兒,這才收拾現場準備回家去。
他們一走,立馬又有其他人過來,找了個位置后開始燒了起來。
回去的路上,方言對著老娘問起了外公的事兒。
準確的說是外公傳人的事兒。
從這些人的反應來看,其實外公以前還是個很厲害的兒科中醫大夫。
老娘聽到方言又問起外公的事兒,還以為他是剛才祭奠的時候想起來的。
于是就給他說了下她記得的一些事兒。
外公確實有些本事,只不過舅舅不爭氣。
老娘雖然有點天賦,但是天賦不強,外公認為憑借老娘的本事想吃中醫這口飯還是比較困難,干脆就讓她去學西醫。
至少能保證以后能夠吃上一口飯。
等到老娘學出來后,外公就憑借人際關系給老娘弄到了協和上班,然后就一直干到現在。
至于其他幾個舅舅,都是沒有天賦的,外公也很愁。
后來就把本事傳給了門下第幾個徒弟。
不過后來這些徒弟還沒學完,外公就出事了。
剩下的徒弟們學的不上不下的,然后就只好憑借著外公的人際關系網,在各醫院找工作。
至于原本外公的藏書,也早就被舅舅他們弄沒了。
而外公他那幾個徒弟也和老娘他們沒聯系過。
真正演繹了一番,什么叫人走茶涼。
聽完以后,方言點點頭,今天算是補全外公那邊的情況了。
方言已經可以推斷,何家的醫學傳承就算是半斷絕了。
徒弟沒學完,家里書也沒了。
只能用一個“慘”字來形容了。
倒是和自己師父陸東華沒收自己的時候差不多,家里后輩沒有可傳承醫術之人,唯一一個小丫頭現在還是太小了點。
天賦方面來說也是一般。
真的有中醫天賦的,要安東和正義他們那種才算厲害。
不過算起來,方言拜入他門下后,安東和正義也算是他徒孫。
而且還都學了陸家一脈傳下來的形意拳和醫術。
倒是比自己外公那邊要好點。
醫學書籍家里人不感興趣,都傳給了方言。
至少方言等到陸忘憂長大點,她如果還對中醫感興趣,方言肯定是會教她的。
雖然輩分上她比自己早入門,算是師姐。
不過方言就是那她當自家妹妹看的。
就連以后陸家其他人有什么事兒,自己和師兄弟們也還是要出手的。
倒是不會和外公收的那幾個徒弟一樣。
就在這時,方言又想到個問題,鄧老說何家既然是中醫世家,那就肯定不只是外公這一支啊。
于是方言又追問老娘,然后發現果然如此,老娘說外公還有三個兄弟。
都傳承了何家的醫術。
其中一支在浙江,還有一支在廣東,以及國外還有一支。
聽到這里方言才覺得正常了,就說嘛,雖然外公這支出問題了,但是老何家還有其他傳承呢!
也不算斷。
只不過都太遠了,老娘又是嫁出去的姑娘,早就不知道怎么聯系了。
方言想要看看老何家的那些秘籍,還得從長計議了。
只是看當時大家對他的推崇,方言認為外公應該和當時施今墨這種京城名醫差不多。
要不然,也不會讓他管老鄧他們了。
時間繼續往前,轉眼又是九天過去,來到了十一月二十號。
這天是周末,農歷十月初十。
方言一大早,就聽到了廣播里的最新消息。
京城各學校已經開始陸續發放準考證了,廣播里通知今天開始,最先幾天填報高考報名的人員,去報考點領取自己的準考證。
100均訂加4000字,100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