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說好的民企,空天母艦什么鬼 第669章 拆門破窗
羅賓很快說清了來龍去脈,原來是埃里克在吃了唐文畫的大餅后也膨脹起來,端著姿態跑去羅·羅演了一出扮豬吃老虎。
薩博在羅·羅看來不過是瑞碘拼死拼活扶持的一簇小火苗,一般情況下要買什么技術、尖端裝備帶英不會拒絕,但也不會指望對方能做什么大生意。
結果不出所料,接待埃里克的只是個分區經理,在確認前者要立即訂購500臺單價價值一千萬美元以上的發動機后立即上報到最高總裁,直到埃里克拿出和蓋金達成的全面合作協議才恍然大悟。
這樣就不奇怪了,蓋金雖然比不得沙漠那些土豪,可好就好在有錢從來不囤著應花盡花,五六十億美元對他們還真不是大問題。
如此重量級的交易當然不是一時半會能做決定的,以極高的效率被遞送到糖寧街。
但震驚過后空軍大臣特倫馬上提出疑問:
“遄達800是我們最先進的發動機,可他們用不了吧?C919按描述頂多算737級別,推力12到14噸左右就夠了。
而要是給MD.11也不合適,遄達800要重35推力大40,根本換不了,買500臺發動機壓根沒有飛機能實裝!”
“所以這份協議沒有那么簡單。”
羅賓不慌不忙的解釋:
“蓋金購買發動機協議有個附加條件:
轉讓遄達800系列發動機技術,以成本價出售一條產線和手把手教會生產。”
“蓋金想一舉壟斷整個東大航空業。”
特倫言簡意賅地下定結論,布萊爾和其他人立即追問原因。
“原因很簡單,遄達系列的裝機目標是波音777這樣的雙發大型客機,比MD11少一臺發動機還能裝的更多、飛得更遠、燒油更少,是下一代市場的主力客機。
蓋金當前的確沒有自研客機的能力,但假如他們有長期規劃,獲得遄達系列后就足以在未來徹底占領東大市場,研發出自己的波音777.
60億美元是不少,可與未來相比不值一提,并且遄達系列至少能再發展20年,衍生出各種推力型號以及燃氣輪機,這筆交易從遠期看是不虧損的。”
布萊爾:“但這仍然不可思議,在尚未掌握客機研發能力的時候就斥巨資先買發動機囤著,這起碼是賭上了未來十年,一家公司有這樣的魄力很難讓人相信。”
其余人紛紛點頭,算賬大家都會,可真的設身處地去用現在的幾十億美元去賭一個至少十年后才能見效的未來,恐怕沒人敢下定決心,也很難執行下去。
“所以,這更加說明Gaijin有濃重的官方背景,才能解釋得通。”
特倫解釋道,然后忍不住感慨:
“60億美元不僅是買斷了東大民航的未來,還想把羅·羅民用航空的百年積累買下來,相當精明的算計。”
班德:“那這么說我們豈不是虧了?”
“不不不,羅·羅在遄達系列的投資高達9億英鎊(約15億美元),這筆交易直接就能讓他們收回全部研發成本,并且飛速將其完善。
你想想,500臺發動機交付時間很長,羅·羅一邊生產就能一邊發現更多問題,完成這筆訂單后遄達系列量產的難關也就攻克了。
況且這帶來的效應也很巨大,能讓遄達在市場站穩腳跟。”
“所以我們到底該不該出售?”
班德已經一頭霧水了,布萊爾終于出聲解釋:
“帶英不能放棄這筆訂單,我們的航空業已經衰落的夠多了,遄達系列才賣出去23臺,每拖一天都是冒險。
但遄達800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就連出售都可能會被帝國以禁運為由卡住,更別提技術轉讓了,就算我們肯給蓋金也拿不到。
再說他們連斯貝都吃不下,遄達系列就更難了,不如就早期的RB211吧,技術層次不高對他們也有好處。”
RB211也是三轉子構型,準確的說能算是遄達的前型號,遄達在RB211的基礎上深度優化而來。
但RB211的跨度可就太大了,最早一型從70年代初開始裝機,推力才19噸,90年代的最新型號可以高達27噸。
特倫眼睛一亮,腦筋迅速轉動起來:
“對,早期型RB211研制時間不比斯貝晚太久能想辦法通過禁運,而且是上一代發動機不構成威脅……我們還可以只出售19噸推力的早期型,但如果蓋金想要升級到27噸的最新型號就另外交錢。
并且RB211還能適配MD.11,明顯比遄達靠譜嘛,這是個三方都好的協議。”
羅賓和班德也使勁點頭,在他們看來這個主意既不把話說死留下了談判余地,又巧妙地避免流出尖端技術,十分完美。
而且RB211生產數量巨大研發費用早就被攤平了,賣出去就是純利利潤高多了。
布萊爾也挑不出什么毛病,只是忽然想到什么愣住:
“你們說,會不會蓋金本來就沒打算弄到手遄達800,目的就是RB211呢?”
特倫打破了沉默,再次補刀:
“既然蓋金有官方背景,有沒有可能意味著可以讓接收斯貝的團隊來接手RB211?斯貝的設計師斯坦利·胡克也深度參與了RB211,兩者基本一脈相承,核心機高度類似,比起遄達容易學習得多。
這樣的話接收RB211技術就不算毫無基礎,甚至相當于一條完整的得到了帶英的航空技術脈絡?”
眾人陷入沉思。
鵝城,蓋金動力航空動力事業部(原航空機械廠)
常布斯正在舉行熱烈的迎新儀式,臉上的笑容就沒停止過。
從今天開始,蓋金就有一套正經且完整、年輕富有活力、甚至還有經驗的航發研究班底了。
31名人口交易受益者此時個個佩戴大紅花站在禮臺上,有些不安但又激動地等待常布斯向他們發放聘用書。
本來唐文已經辦過簡單的儀式,但在常布斯看來實在太過低俗:
除了發小轎車和新房鑰匙還有什么別的花樣嗎?一點也沒有航空從業者應有的樣子,于是在唐文走后他又補辦了一次。
事實證明這個年代老一套還是很管用的,尤其是和新一套雙管齊下。
楊傳忠現在嘴角的笑容怎么也壓不住,他雖然職位在常布斯下,可級別待遇等同,不管是物質上還是精神上的滿足都打破了想象。
今年42歲的他在所里雖然算是天才,可仍然處于攢資歷階段擔當大任遙遙無期,上面雖然重視可又沒什么項目也只能拖著。
他剛進入所里不久就參與了斯貝計劃,還去過帶英駐廠學習,可斯貝的仿制過程一波三折,80年代末再度停止。
本來今年上面有計劃量產殲轟7A要重新開始斯貝國產化進程,所里有意讓他擔任副總,可最后海空軍都贊成取消了殲轟7A量產。
原因頗有些黑色幽默,殲轟7系列的目的是在海軍孱弱的情況下巡弋海空并執行反艦任務,本質上是防御戰略的產物。
可隨著海軍喪心病狂的下餃子,三個航母戰斗群建設計劃一起上馬,海軍戰略就從單一防御變成“進攻性防御”,重心從海軍航空兵轉移到戰艦上。
三艘航母在手,并且055導彈巡洋艦都開始批產、華山號和泰山號使用的C301重型超音速導彈也密集實驗中,殲轟7的重要性大大降低。
再其次未來軍隊還可能擁有F14和殲11兩型大長腿重型機,再去生產殲轟7有點沒必要,而且……浪費預算啊!
國內為了維持海軍的變態擴張已經費盡心思,不是特別必要的項目都會砍掉。
于是本來應該在98年決定啟動量產列裝的殲轟7A流產,連帶同年啟動的斯貝徹底國產化也被取消。
雖然是有點半途而廢的意思,可唐文連F110都給了,集中精力先搞定大推的優先級顯然更高。
斯貝輸了復活賽,楊傳忠暫時又閑了下來,然后就被“賣掉了”。
而且唐文以“積累經驗”為理由要走了十幾臺斯貝樣機和當年仿制過程中的資料,606所收了點檔案費也送過來了。
31人設計團隊中,參與過“斯貝”的總體副總設計師楊傳忠、高空測試副總師林萬全、核心軸承材料項目組組長陳興邦三人都在40歲上下。
等所有人到齊后唐文給他們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先消化和重溫“斯貝”的技術,有條件可以嘗試在蓋金完成“斯貝”的仿制工作。
這個任務說難不難說容易也不容易,用來融合充足的團隊剛剛好,所以大家也沒意見。
新的航發設計團隊可不止這31人,加上航空機械廠有過JT3D經驗的有77人,加上外圍工程師和技師還有數百人,已經不存在短板問題。
這對常布斯來說也是解決了一塊心病,新客機的代號C919確認下來后他已經基本有了設計思路,唯獨動力方面一直有疑慮。
可隨著F110技術資料到手,便可以通過在仿制F110的同時基于其同步開發民用型號,去掉加力段更換一級進氣扇擴大涵道比——即重復一遍CFM56的道路。
有GZ20的成功在前,常布斯對新團隊吃下F110很有信心。
至于仿制斯貝唐文向他解釋過,因為國內有“斯貝”的全套技術以及相當多參與的研究員,徹底掌握的難度很小只是之前缺錢和項目不穩定沒能持續而已,如果將其完善將徹底理解航發設計思路以及研制過程。
這就是原世界線所發生過的事,仿制斯貝成功才讓國內有了完整的航發研制體系,進而大大加快了WS10的步伐,只不過現在唐文把它用在推動F110上而已。
而常布斯不知道的是唐文壓根沒想過用F110逆向民用版本CFM56,而是直接從羅·羅買技術和教學,多管齊下同步推進,可比重走CFM56老路強得多。
對楊傳忠他可是寄予厚望,在唐文印象里這個名字可是出現在WS15項目中,毫不猶豫拔出來統領大局。
熱鬧的迎新大會同時也融合了吃席環節,很快全廠職工都火熱地投入到飯桌上,無人注意到唐文悄悄出現在安全入口,又悄悄離開。
看到新人的氣氛很不錯后他也松了口氣,這可事關他接下來的大計。
埃里克在向羅·羅提出大單前曾經勸說過他遄達800系列可能談不下來,那可是波音和空客下一代主力客機的產品,幾乎不可能放任流到蓋金手里,一定會拼命阻止。
埃里克也建議他選擇RB211系列更加務實,唐文幾番糾結才勉強同意將其作為遄達800談判失敗的備選方案。
當然這才是他的真正目的,遄達技術力太高就連唐文都認為過于好高騖遠,還是RB211簡單易懂夠用且價格便宜。
只是不先喊出個驚天方案怎么拿捏帶英?開窗先拆門理論他已經用的爐火純青,一定要先咬著遄達不松口做足樣子。
不過他從南沙飛回來并不是為了航空機械廠,只是從外面路過時發現比較熱鬧看一眼而已,很快又上車前往羊城。
此行的目的是——買船。
“買船?”
華遠海運的總經理魯然聽到唐文拜訪推下所有工作接待,但當聽到要求時還是愣了一下。
誰不知道蓋金造船廠雖然不務正業,可造船速度和質量都快的厲害。
傳說滬東造船廠和蓋金關系很不好,原因就是后者惡意報低價擾亂市場,好在蓋金造船廠除了造些漁船和軍艦外基本沒怎么涉及商船業務,但也沒人懷疑他們的技術實力。
而現在唐文找到華遠海運的請求是購買他們手里的2艘10萬噸級油輪,以及5艘6萬噸級油輪,一口價3億美元。
3億美元說多不多剛好夠7艘船的售價,但那可是新船的價格,現在海運市場不景氣二手油輪要跌20到40,蓋金愿意以新船價格購買可謂相當有誠意。
而唐文找上華運海運的原因是他們最近剛好處于業務空窗期,少量單子違約金也不高,可以很快拿到現船。
魯然想問問原因,可唐文只要求以最快速度開到鵝城就馬上打錢,否則就問其他人買。
他十分不理解,但還是馬上請示上級意見。
從他內心當然愿意達成交易,這3億美元在目前市場能買到耗油更少、技術更新的油輪,絕對是有益無害。
上級顯然是也有些錯愕回復需要等待,但不講武德的唐文直接搶過電話開始數數:
“我加10作為溢價和違約金,然后十秒鐘內我們來決定是否達成交易,十、九……”
“賣!”
一份本該耗時至少近月數額巨大的交易頃刻間達成一致。
“所有油輪5天內都必須送到大灣港。”
“好,但現款現結。”
“不僅現結,還支付美元!”
談判結束。
魯然震驚地看著唐文像數著定時炸彈倒計時一樣做生意,然后重新接過話筒:
“嗯…明白…我立即去辦。”
等掛斷電話他忍不住問:
“雖然但是,我還是想問蓋金為什么突然需要這么多油輪?你們租借其實更便宜也方便。”
唐文已經起身準備離開,意味深長地說道:
“我準備把這些船改裝到能跑30節,趁著臺風間隙搶運石油。”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