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主公,你要支棱起來呀 第574章 真正的戰爭現在才開始
第574章真正的戰爭現在才開始
因為秦羽燁在北美都買買買。
代工的錢讓衛東都拿不到,各廠分別賺了。
真空電子廠讓衛東雖然是第一大個人股東,那也只能最后分紅。
顯示器廠是他掏錢讓蘋果公司跟真空電子廠合資;
蘋果廠是他跟蘋果公司合資;
然后鍵盤、鼠標、機箱廠是蘋果合資工廠再和西山總廠、三線電子計算機廠、有色金屬廠分別合資;
包括生產存儲卡芯片的錫州廠,也是這種外商合資模式。
只要涉及到有國資,他就故意只拿象征性的一塊錢。
盡可能把利潤做到工人福利上。
反正都是薅蘋果代工體系的羊毛,目的更是為了產生美元外匯。
所以索性在整個代工產業里面高風亮節的不賺錢。
讓衛東太清楚有些人的貪婪了,如果這個外資合作老板能賺到很多錢,一定有人來搶,要求合作合營,如果搶不到就是資本家該被吊路燈桿,寧愿不要這個產業也要殺了平民憤。
索性搞得沒利潤。
吃力不討好,又不能道德綁架的局面,就為了給國內拉就業拉轉制拉外匯。
而讓衛東可以在境外提專利使用費啊。
鼠標、鍵盤、機箱、顯示器、插拔式卡帶存儲器,每臺電腦要收取10.2美元的專利使用費。
每臺電腦里的功夫軟件包他可以分5.6美元。
這樣光是目前一百五十萬臺訂貨,讓衛東在稅前就能拿兩千多萬美元!
外加存儲卡帶單獨賣的每塊提4.8美元,軟件包可以提55美元!
尤其是后者,軟件可以無限復制,有什么成本!
對于幾乎沒有插拔式卡帶的其他PC電腦,磁盤版的功夫軟件包,在發布會后一周內,賣了超過六十萬份!
而這個數據還在以每天數萬的速率提升!
用史蒂夫有點氣急敗壞的喜悅語氣說法是,肯定有人在做盜版,不然賣兩百萬份都沒問題!
但沒關系,我們下一波升級就會堵上這個漏洞!
讓衛東忍不住打聽,不是聽說歐美國家素質高從來不買盜版嗎?
史蒂夫哈哈哈樂,他當年還是個黃毛的時候,第一單生意就是跟組裝蘋果電腦的那家伙一起做了個可以免費撥打長途的電子盒,他負責賣,那家伙負責做。
這尼瑪是盜打電話啊,讓衛東頓時覺得你們才道德堪憂。
不管下一版的防盜措施是怎樣,反正賣電腦大概分了兩千多萬美元,當然是陸續到賬,卡帶有七百多萬美元,因為三千美元的電腦都買了,只附帶一張卡,怎么也要多買一兩張存點喜歡的東西吧。
這個銷售后續其實非常大。
而軟件的兩項分成拿了四千多萬美元!
后面還源源不斷的有。
相比去年在發布會協助銷售之后,純屬史蒂夫個人感謝的轉讓了收益有兩千多萬美元,后來都投入到了真空電子廠、滬海蘋果工廠那一系列的建設里。
這可是能一直吃下去的躺收!
怪不得比爾后來能成世界首富。
所以這些錢,就不在國內掌握的外匯數據里了。
于是秦羽燁就按照蘋果公司那些律師、財務顧問的建議做避稅處理。
自然就是在花旗購置房產、開公司、成立科技基金會……
讓史蒂夫和秦羽燁很吃驚的就是這些事問讓衛東,本以為要給這個內地天才解釋一番,他一句話就截斷行行行。
稅務大院還不知道這些把戲嘛。
只是資本主義國家當然要為資本家服務,各種規則都量身定做,也不會掀桌子清算。
傻子才不這么干。
千萬別把這套拿到國內來東施效顰就行。
只是看秦羽燁歡快的到處買,魔爪都要伸向商務機了,才趕緊叫停,讓她跟史蒂夫商量到底有沒有可能在內地建立最好的芯片生產廠。
因為6502其實已經是10年前的產品,蘋果電腦用的也沒先進到哪里去。
史蒂夫馬上就把電話打到讓衛東這里來,他不是懷疑讓衛東有什么陰謀,而是直截了當的:“你也發現我們現在最大的短板了?”
讓衛東嗯:“之前不是給你說過,我陰差陽錯的從別人手里拿到了IBM大中華區的總代理權,這邊肯定也拿到了他們所有產品,我肯定發現目前86Macintosh的問題出在哪里了……”
現代電腦芯片的生產是個超級高科技產業。
讓衛東隱約在以前的小視頻里看過,簡單說就是什么高科技的硅晶土還是什么,在特殊環境高溫下拉成一根柱子,然后切成薄如煎餅果子的一片片,就把這一片片拿去光刻芯片,一片上可以刻一板好多片,每片指甲蓋都是幾億的大規模集成電路那種,然后還有好有壞,好的用作這,壞的用作那。
他能回憶起來的大概就是這樣,對錯不重要,起碼是個原理概念,有幾年關于芯片戰爭的話題太多了。
現在國內他肯定可以隨便問,有的是專家回應他。
沒錯,國內七十年代就制作出了第一塊大規模集成電路,而且就在江州附近的山旮旯里。
第一塊4K靜態存儲器、第一代運算放大器、第一塊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單電源16K位動態存儲器都在這片三線廠里。
有種說法是曾經他們距離國際先進水平,也就差五年。
當然,實際了解情況后也能明白,就像香山廠那樣能生產出單反相機,和尼康、哈蘇這類單反相機比,也就沾了那倆字。
所以能不能量產都難說。
現在是默默的被他塞了一群專家到滬海廠去上班,接觸最新的科技。
結果都給他匯報,蘋果電腦芯片真的不算多先進。
史蒂夫還是比較雞賊的,他是個頂級優秀的商業策劃大神,擅長把一堆不咋樣的東西捏把捏把變成最好最好的產品。
所以說他后來影響了整個互聯網產業,就是他這種產品經理思維。
不是只有堆性能堆迭代堆數據的純技術黨才能獲勝。
用最合適的零部件,組合最有賣相的產品,用最吸引人的故事,在最高價賣出去。
這才是他的套路。
所以蘋果的產品都盡量跟其他同類競爭對手拉開用料和元件,讓人無從簡單比較。
本來讓衛東也沒意識到這點。
但這些位這么匯報。
關鍵是這段時間美元寬裕了,讓衛東還是順著IBM那邊把所有產品按照正規渠道以樣品的名義進過來,給自己的科研專家們做對比拆解。
結果就是這一波拆解。
讓衛東罕見的看見個熟人。
其中最明星的產品,IBM朝著內地主推的IBMPC/AT,單價五萬港幣,哪怕是批發基礎款也要在三萬港幣左右。
也就是許橈本來準備推薦給國內銀行系統的這套電腦,按照那會兒的匯率是一萬五到兩萬五每臺,話說除了關稅他還真沒暴利。
現在美元單價是四千到六千的超高價位。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