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我在印度當老爺 第381章 吃瓦達餐包的人
孟買的灑紅節才過去沒多久,孩子們還在樓下歡聲笑語。
停車場成了男女老少的嘉年華,每一張面孔都沾滿彩粉,再辨不出誰是傭人、誰是主人。
人們要么喝酒喝得醉醺醺,要么抽麻草抽得飄飄然。這一天百無禁忌,你甚至可以觸碰任何一位女性。
海邊的卡特大道上偶爾有漫步的人群,他們討論著一場三周前就訂好票的電影。
如果你有空閑走到更遠些的納里曼區也不妨,可以帶孩子們坐旋轉木馬,欣賞藍綠色的海水上漂浮著的點點椰殼,遠觀沿岸高樓在沃克什沃路上拔地而起。
若你打算從烈士廣場的弗洛拉噴泉處起行,去往要塞區,那走上一天也不會厭倦。
那里的街道才是街道真正該有的樣子:寬闊平整,綠樹成蔭,有宏偉宮殿矗立兩旁。
周日的午后是人之所以為人,而不只是動物的分水嶺。
一周里的其余時間,人們回家已太遲,僅夠滿足最基本的需求:餓了便吃,困了就睡。
而在周日,人們重新成為有思想、懂情趣的人。
對普羅大眾而言,沒有什么比在家看電視、或者去看場電影更愜意了。
當然大多數人會選擇后者,因為孩子們吵著要去街道上玩耍。
阿希什覺得如果要推銷VCD,那最好的地方就是路兩旁鱗次櫛比的商店。
“很多人會對用六千盧比買一臺沒見過的電器,感到謹慎,所以我們得讓他們看看效果。”
“你是說把它擺進店里?”堂哥達門德拉說。
“是,這個點哪里的人最多?”
“當然是博卡,現在是吃瓦達餐包的好時候。”
“那我們就去那兒。”阿希什毫不猶豫的轉身帶頭。
他們穿過街道,沿途尋找博卡的鋪子。
時間不算充裕,達門德拉告訴阿希什,博卡每天只出三小時的攤,從下午四點到晚上七點,又或到當天的瓦達包賣完為止。
他們走過路中間被掘開、露出深坑的小徑,經過菜市場、小葡萄牙區、婚慶用品店、耆那教診所,最終尋到了博卡的小攤。
攤前已排起兩列隊伍,男女各一列,人人手中攥著盧比。博卡坐在小凳上,正舀取面糊炸薯餅。
旁邊一塊破舊的小黑板上寫著:博卡秘制、瓦達餐包4盧比、油炸薯餅3盧比、瓦達包胚1盧比。
因為天氣炎熱,博卡把攤位搬到了外面。鋪子里面留了幾張桌子,供客人堂食。
老舊的電風扇晃晃悠悠,根本沒有多少涼意。不過因為墻上掛著一臺電視機的緣故,人們即使滿頭大汗,也擠滿了鋪子。
達門德拉走過去和正在忙碌的博卡打了聲招呼,后者擺了擺頭,示意他們隨意。
于是阿希什走進店里,開始忙碌。很不錯,這臺電視機就是蘇爾牌,完美匹配他們的VCD。
達門德拉則索性也在外面排隊,他準備買幾只瓦達餐包墊墊肚子。
他等著油炸薯餅出鍋,周圍的人同樣在等待。人人繃緊了肌肉,捏著錢,隨時準備著。
一旦博卡把漏勺從盛滿滾油的大桶里提起來,上面裝滿一只只外覆金黃裹粉、好似貝涅餅的薯餅時,人群的騷動便開始了。
他們攥著錢的手一徑往前送,給出一張張十盧比的紙幣讓伙計找零,伙計的面前則擺著放滿兩盧比硬幣的托盤。
沒有人是只買一只瓦達包就作罷的,于是一輪下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買到,不好意思爭搶的食客只好等下一輪薯餅出鍋。
已經做好的瓦達包胚里事先抹了酸辣醬:上半邊是綠色的鷹嘴豆泥,下半邊是紅色的蒜泥果醬。
伙計總是先招呼女顧客,他伸直一只手,舀過才出鍋的兩只薯餅,行云流水般在打開的瓦達包胚上一邊放一只,再將包胚合起遞給饑腸轆轆的食客。
達門德拉拿著屬于他的那份瓦達包,走到離攤位稍遠一些的地方,略微擠壓中間的薯餅,只見外層的瓦達包胚上現出稍許裂紋,薯泥連帶紅綠色的醬料溢了出來。
他一口咬下去,外層面包胚的松軟香甜很好地中和了醬料的酸辣。
內里黃褐色的薯餅炸得脆脆的,帶有葛拉姆馬薩拉的獨特香味,且能吃到如腰果般的完整蒜瓣,經咀嚼后爆出異香,當真是口口美味、口口享受。
一只瓦達包便足以果腹,而博卡的瓦達包色香味俱全,著實名不虛傳。
他像是忍饑挨餓許久的人吃到大餐一樣滿足。
火熱的瓦達包下肚,自然帶來口渴的感覺,他走進不遠處的冷飲店。
店里用富美家建材隔出一個個卡座,環境宜人,頗有平和又休閑的氛圍。
墻上有用馬拉提語寫的“飲品推薦”,每一款皆標榜有養身功效。
譬如醋栗汁可治尿頻、夜盲癥、心煩,姜汁可緩解胃脹氣、支氣管炎、痛經等。
多數冰品都很好喝,且和風靡世界、獨占鰲頭的可樂大異其趣。
事實上,這里的本地可樂,譬如馬薩拉可樂,足以和正統可樂分庭抗禮,味道大相徑庭卻毫不遜色。
雖然看上去也是冒著氣泡的棕色飲料,但里面加了馬薩拉香料,如檸檬、礦鹽、胡椒和小茴香。
制作一杯馬薩拉可樂的方法是先把尋常的可樂倒一部分進玻璃杯,然后舀入幾勺馬薩拉,可樂便會從杯底往上瘋狂冒泡。
侍應生站在一邊,待泡沫消了,再往杯中加入可樂,又等上一會兒,直到把剩余的可樂全部倒完,原汁原味的印度可樂就這樣誕生了!
面對西方文化的入侵,印度的態度是接受它、改造它。
他們將可樂迎入當地飲料的萬神殿,不過多添了香料,使得這外來的飲品更富生命力:其所含的可卡應在被西方禁用后,又一次回到了印度的可樂里。
就在這時候隔壁博卡的鋪子里傳來陣陣驚呼,達門德拉快步走過去,冷飲店里的人們也被紛紛起身去看熱鬧。
果然,那臺嶄新的VCD已經安裝就位。
阿希什正舉著一張光盤大聲向店里的客人,介紹這臺機器有多么神奇。
人們更多的是被光碟的封面吸引,那是一個月前剛剛上映的一部寶萊塢大片。
院線剛剛下映,電視臺還沒來得及放送。
外面街道上,還有那部電影的海報,大家一眼就認出來了。
眾目睽睽之下,阿希什得意的把銀光閃閃的影碟塞進VCD彈出來的片倉。
僅僅這個小動作就引來一陣驚呼,因為那看起來非常高級。
它自動彈出來,又自動收了回去,你要做的只是按個按鈕。
很快電視機里出現清晰的電影畫面,沒錯,就和影院里放的一樣。
不少人看過這部電影,他們張大嘴巴,驚訝的無以復加。
不用等到電視臺談下版權,然后在某個精挑細選的日子,安排播放。
太快了,有的小電影院還沒下映。
也非常清晰,不會有雪花,不會有卡頓。
要知道他們剛剛看電視時,還因為信號問題,偶爾會出現雪花屏。
這臺叫VCD的機器完全沒有,流暢的不行。
突然畫面定住不動,正在興頭上的眾人紛紛鼓噪。
原來是阿希什按下了暫停鍵,他站在凳子上揮舞著雙手,大聲介紹這臺全新的VCD。
六千盧比的價格沒打動多少人,不過在說到光碟時,人們被吸引了注意力。
“只要20盧比,你就能看到最新的寶萊塢大片。如果是幾個月前的老電影,那只要10盧比,甚至6盧比。”
“很多年前的電影也能看?”
“當然,不僅僅是寶萊塢,國外的電影都有。”
阿希什扯開手中的帆布包,那里面一沓沓的全是光盤。
從封面看,海內海外、從古至今,所有的類型,應有盡有。
人群開始騷動,議論紛紛,他們對這種光碟非常感興趣。
在孟買這樣的大城市,買一張電影票得60盧比,隨著匯率的波動,這個票價還在漲。
但光盤就便宜的多了,最新的電影只要不到一半的價錢。老電影更夸張,十分之一。
印度人介意看老電影嗎?當然不。
不說每年上萬部電影,人們只看過少數的幾部。
光是以前看過的,他們隨時隨地再次遇到,也能看的津津有味。
印度人太愛電影了,這幾乎刻到了骨子里。
如果家里有這樣一臺機器,他們可以花極低的代價,看遍所有寶萊塢電影。
阿希什恢復了播放,他沒管這里有多少人心動,今天的目的只是先把VCD的概念傳播出去。
而且依照他的想法,第一批客戶不是店里吃瓦達餐包的人,而是店主。
他走過去和博卡交涉,告訴他如果店里有一臺播放電影的VCD,那他的生意還會再好上幾倍。
博卡有些糾結,他認為自己的客人已經足夠多。
突然邊上冷飲店的老板插進來,他二話沒說就預定了一臺VCD。
瞧瞧現在博卡店里的人吧,里里外外不知道圍了多少層,完完全全的密不透風。
就這街道上還時不時的有人被吸引過來,人們都是愛看熱鬧的。
那么多人在一起看電影,也非常有氣氛。
冷飲店的老板非常精明,如果有這么多的人光顧他的小店,何愁生意不興。
首戰告捷,阿希什非常高興。
他當即表示等現在這部電影放完,就把VCD搬到隔壁去。
明天蘇爾電器就會上門送一臺全新的機器給他,聽到這句話,博卡不干了。
剛剛還猶豫的他,立馬表示,他的店里也需要一臺這樣的機器。
開玩笑,客流量都被吸走,他的生意必然會受影響。
阿希什表示沒問題,VCD已經開始量產,要多少有多少。
“看到了吧,就這樣推銷。要說服街道上的每一家店鋪,都買一臺VCD。人們從這里路過,好奇之下必然會被吸引。要不了多久,VCD的名聲就會打出去。”
這是阿希什想到的由點及面的推銷策略,最好在城市各處遍地開花。
“那另外一些光碟呢?”達門德拉想到了之前掉在地上的那種光盤。
“這正是我們的下一個目標,走!”阿希什轉身帶路。
孟買是一座躁動之城,歡愉必不可缺。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