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我在印度當老爺 第342章 井噴式發展
羅恩回到孟買的時候已經是九月份,雨季剛剛結束。
城市頭頂的陽光推開濕重的雨季云,讓一片片玻璃幕墻成為炫目的明鏡。
遠遠望去蘇爾電器總部大樓仿佛璀璨的鉆石,刺的人睜不開眼。
羅恩在電梯里向下俯視,整座城市的大半輪廓盡收眼底。
“孩子們開學了?”
“是,假期已經結束,現在是新的學期。”
蘇爾園區北面,穿著白色校服的孩子們烏泱泱的過馬路。他們嬉戲打鬧,離得這么遠都仿佛能聽到他們的笑聲。
他們從卡瑪大院、蘇爾電器的員工社區魚貫而出,過了馬路就是蘇爾小學、中學。
值班的老師在學校門口維持秩序,穿著卡其布制服的保安分散在道路兩旁。
過往的路人、汽車主動給孩子們讓路,他們極其有耐心、從不按喇叭,因為那里面就有他們的孩子。
拉珠看著活潑的孩子們,眼神里有說不出的羨慕。
她已經二十大幾,按照印度習俗,這時候應該是幾個孩子的母親才對。
可羅恩在這方面控制的極嚴,他仿佛不想早早要孩子。
“咳,再等一等,這兩年事情太多。”羅恩安撫她。
“那我至少得生三個,一個孩子太寂寞了。”拉珠立馬開口。
“行,行。”羅恩不在意的揮揮手。
拉珠如今還在擔任他的助理,盡管羅恩已經足足有八個專業秘書組成的秘書部。
但誰讓他習慣了拉珠的伺候呢,她更像是生活助理,負責羅恩在蘇爾電器的起居。
其他工作上的事,則由真正的秘書負責。
羅恩到底是念舊的,一直把拉珠留在身邊。
當然她的身體也是真的軟,瑜伽練習從沒斷過。
他喜歡那種感覺,就像蹂躪面團一樣,既解壓又隨心所欲。
個中滋味很難用言語描述,只叫你欲罷不能。
電梯抵達頂樓,羅恩沒先去自己的辦公室,而是去了邊上的會議中心。
蘇爾電器重要的大型會議都在這里開,各種先進的設施、科技裝備不缺,完全超出普通印度人的認知。
公司的重要管理層都在,包括羅恩的堂哥亞什。
他在美國留過學,見識、眼界什么的超出常人太多。
北方邦那種地方不適合他待,水泥廠和電廠也沒法發揮他的全部才能。
蘇爾電器這種消費電子行業,倒是正好。
他在美國接受了各種高科技的熏陶,很契合蘇爾電器的經營理念。
羅恩把他安排在這也有一點私心,那就是讓家族的人慢慢開始參與蘇爾電器的管理。
以前孟買這里幾乎沒有安排老家的人進來,這終究有些不妥。
印度是家族式社會,外人永遠沒有家人放心。
亞什自己很滿意這樣的安排,他喜歡孟買的現代化和繁華。
羅恩讓他先做蘇爾電器的行政總監,熟悉公司的管理和人事關系。
其他諸如技術、生產、銷售部門,對業務能力要求較高,不適合人空降過來。
這樣的安排讓阿希什很緊張,他的“小舅子”身份岌岌可危。
于是他最近常在姐姐拉珠耳邊念叨孩子啦、未來啦,這些事。
沒有孩子,他舅舅的身份怎么能坐實呢。
他甚至給拉珠出餿主意,比如給小雨傘開個洞、中間偷偷摘掉防護衣。
總之阿希什現在很有危機感,羅恩剛進來,他就狗腿子般跑到主位上拉開椅子,把秘書的活都搶著干了。
拉珠白了他一眼,然后在羅恩邊上坐下。
作為羅恩的貼身助理,她有資格出席這樣的會議。
“好了,諸位,說說這段時間蘇爾電器的情況。”
“老板,我們的財務增長對比去年更明顯。”
負責財務的哈魯斯起身匯報,蘇爾電器已經是一家成熟的企業。
即使羅恩不在,各部門依舊運轉的很好。
他現在有意識的逐步放權,除了重大決策之外,不再事事都需要他過目。
產能調整、來年的預算、進出口貿易、新產品開發,這些都由專業團隊評估、核算。
根據哈魯斯的匯報,96年蘇爾電器的財務增長,幾乎是去年的兩倍多。
最根本的原因是幾個邦的分工廠,都逐步開始建設完成,投產的生產線越來越多。
孟買這里各型號的電視總成生產線有二十條,馬德拉斯建好十五條,剩下的部分預計明年全部完工。
古吉拉特投產的總成線最多,有二十五條。主要面向海外貿易,波斯灣、非洲的客戶今年需求猛增。
古吉拉特的蘇爾園區也最大,全部完工可能要等到98年,從建設到完成百分百預期目標,歷時四年。
北方邦勒克瑙的規模最小,只有十條總成線,以及若干條配套零件生產線。那里地處內陸,交通運輸不是很方便。
生產的電視機,大多被北印度地區吸收。目前羅恩并不打算繼續擴大北方邦的生產規模,性價比不高。
把這些所有的分工廠加起來,蘇爾電器投產的電視機總成線足足有七十條。
按照現在的產能,每月黑白的、彩色的、14寸、18寸、21寸,各型號電視機加起來產量超過一百二十萬臺。
毋庸置疑,蘇爾電器現在就是印度最大的電視機制造商。
70的電視機市場,被壟斷。
要不是另外幾家制造商也實現了本土化生產,這個比例還要更高。
不過每月120萬臺電視機,并不都是被印度市場消化。
東亞、斯里蘭卡、阿拉伯、非洲,每個月對這些地區的出口量高達五十萬臺。
不得不說,海外貿易有廣闊的前景。
就這國內市場和海外市場還在增長,蘇爾電器的擴張計劃也從沒停止過。
現在嘛,只看紙面數據。蘇爾電器僅電視機業務,每月利潤就有60億盧比。
這個數字本來可以更高的,奈何今年電視機大降價,蘇爾電器的利潤也被攤薄。
沒辦法隨著技術慢慢迭代,越往后電視機越便宜,這是大勢所趨。
想要保住利潤,要么擴大產能,要么開拓海外市場。
根據內部團隊的預估,到千禧年左右,蘇爾電器的電視機業務利潤會進入巔峰期。
再往后就是從峰頂慢慢回落,好在蘇爾電器的產品不止電視機這一種。
電飯煲和榨汁機業務今年也增長明顯,再上老產品水空調、電風扇之類的,利潤也有電視機的三分之一左右。
不過利潤看起來很多,蘇爾電器這兩年大規模投資,也是花了巨款。
各種工廠、設備,加起來超過400億盧比,一半用了貸款,一半都是付現金。
沒辦法,設備什么的,都是從東大買,沒有貸款一說。
看似每個月都有八九十億盧比的利潤,結果大多數資金都投進了實體行業中。
羅恩現在賬上的資金不到200億盧比,如果把銀行貸款平掉,說不定還是負的。
就這花錢的地方還很多,分工廠的擴建不說,北方邦的電廠、泰米爾邦的港口一直在往里投錢。
保守估計,這兩項目的缺口加起來也有百億盧比。
銀行貸款只能解決三分之一,剩下的還得他自己掏錢。
以為這就結束了嗎?不,才剛剛開始。
“業務部準備在加爾各答開設分工廠?”
“是,老板,我們在東部產能偏低。只靠勒克瑙很難滿足中部和東部的需求。”阿希什回答。
“規模預計多大?”
“預計和古吉拉特相似,加爾各答還是東海岸的港口城市,部分產能可以為出口孟加拉做打算。”
加爾各答也是印度的大都市,西孟加拉邦本就富裕,又靠近出海口,很適合作為蘇爾電器的工廠選址。
羅恩瞄了眼規劃書,投資也是三五十億的規模。工廠的設計兼顧了內陸和海外需求,算是蘇爾電器第二大生產基地。
“各部門做一份評估,沒什么問題,明年就開始建設。”
“是。”阿希什領命。
團隊越來越專業化后,節省了羅恩大部分精力。
就比如新產品開發,他沒過問任何細節,蘇爾電器就在今年上市了多功能調頻收音機。
這還是受到太陽衛視,廣播電臺的啟發。自從開通電臺后,收聽觀眾比想象的還多。
孟買有專門的調查公司,通過專門的抽樣調查,太陽電臺收聽觀眾可能在三百萬以上。
不僅商蜂擁而來,蘇爾電器也決定把收音機納入產品范圍。
這玩意沒什么技術含量,內部研發團隊完全可以搞定。
他們把造型變得更加小巧,添加了自動調頻功能,音質也有改善,甚至還有液晶顯示屏。
價格不貴,只有六七百盧比,賣的還不錯。
因為盧比貶值,物價上漲,普通工人的薪資也有明顯提高。
總之現在的幾百盧比和三四年前的幾百盧比,那完全不能比。
收音機這種東西只能算是平價電器,真的人人都買得起。
擺弄了會兒手里的新款收音機,羅恩對蘇爾電器的管理團隊還是比較滿意的。
至少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不差,知道不停的開發新產品。
“羅Boss,我覺得我們還可以考慮尋呼機,它很適合現階段的印度。”堂哥亞什突然開口。
“什么?”羅恩一愣。
“尋呼機,一種無線呼機系統,用戶即使在外面也能知道是誰在給自己打電話。”
這種東西在美國很常見,甚至已經到了淘汰的邊緣。
亞什在得知羅恩拿了電信牌照后,猛然就想起這種小東西來,它也是移動通信的一種啊。
請:m.badaoge.org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