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我和她們穿越到北宋 第二百五十九章 方臘末路
我和她們穿越到北宋小說,請一七小說1qxs
第二百五十九章方臘末路(第1/3頁)
陳妙真跟趙俁說的事起因還是,趙宋王朝在全國范圍內普遍建立的居養院、安濟坊、漏澤園等民生保障機構。
居養院始于宋哲宗元符元年,當時,淮東路設官房,居養鰥寡孤獨、貧困不能自存者,月給口糧,病者給醫藥。
后來趙俁為之賜名“居養院”,并在全國廣泛推行。
這居養院主要由朝廷直接補助,趙俁登基以后,還規定可用戶絕財產及常平米利息補充經費。
安濟坊起源于宋哲宗元祐四年,蘇軾任杭州太守期間,因水旱災害與疫病頻發,自籌資金并募資置田設立“安樂坊”,提供免費醫療與飲食。
趙俁登基以后,朝廷將此類病坊收歸官辦,更名為“安濟坊”,并推廣至全國州郡。
現如今,安濟坊已經在全國各州郡普遍設立——它們也可以說是醫院的原型。
漏澤園始創于宋神宗元豐年間,當時因戰亂頻發,有很多客死他鄉無人認領的尸體及家貧無力喪葬者,所以朝廷設置漏澤園收殮埋葬。
趙俁登基以后,再置漏澤園,并大力推廣。
總之,這不是慈善事業,而是趙宋王朝惠及全民的一項民生工程,這在中國歷史上很有獨創性。
老實說,這項政績也不完全屬于趙俁,而是兩宋時期的多位皇帝都在堅持的一項民生工程——歷史上,甚至到了南宋時,都還在堅持這三項惠民政策。
當然,繼承了“父兄”遺志的趙俁,肯定干得最多,也干得最好。
這使得,這三項惠民政策,成了趙俁的標志性政策之一。
陳妙真找趙俁說的就是這三項惠民政策之一的安濟坊。
據陳妙真觀察,這安濟坊的出發點是好的,但還存在很大的不足。
陳妙真將準備了不知多久的一迭文書交給趙俁,上面密密麻麻記滿了江南各地安濟坊的現狀。
“官家,臣妾曾走訪過數州安濟坊,所見所聞令人憂心。其一,其間醫師,多未通醫理典籍,莫說遇疑難雜癥常束手無策,便是尋常之病,亦常誤診而致不該絕命者命絕;其二,安濟坊藥材多依賴官府調撥,偏遠州縣常有斷供之虞,病者無藥可醫,此大事也;其三,管理松散,醫者無考核獎懲,怠惰者眾,藥效難彰。”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