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劍宗外門 第360章 求仁
隨機推薦:
在燕里的示意之下,燕尋點了三炷靈香,他與吳朵二人躬身三拜,將靈香插在碑前。
宋宴雖然不是燕家人,但也遵循燕氏禮法,手中燃了靈香,按照規矩好生祭奠了。
看著碑上的名字,恍惚之間,宋宴的眼前,仿佛又浮現出了那一道決然走入山巔火池,消散于火焰之中的身影。
心中不禁生出許多思緒。
也許燕伯前輩的煉器水平,當年便已經達到了以筑基境界鍛造法寶的要求,否則在兩儀界中,求仁也不會問世。
只是煉器材料、鍛造工具……種種限制,叫他終其一生都沒有辦法真正完成愿望。
而無盡藏蘊藏的某些玄妙,補足了這一點,讓他能夠得償所愿。
沒過多久,燕尋得了族中的傳訊,似乎是有什么事務要處置,于是他向爺爺燕里和宋宴告罪了一聲,便帶著吳朵匆匆離開了。
宋宴也準備告辭離去,但燕里卻留住了他。
“宋小友,我不知道先祖與你,有什么淵源,不過老夫觀你上香祭奠,崇敬感恩,想來此間種種,應當是好事。”
他一邊往另一個方向走,一邊說道:“隨我來。”
“不知小友對先祖的事了解多少。”
“此前聽燕恒說過一些,燕伯前輩想要以筑基境的修為,煉制出一件法寶。”宋宴如實答道。
“呵呵,不錯。”
燕里說道:“那……小友是如何看待此事的呢?”
宋宴思索了片刻,說道:“前輩宏愿遠闊,在下雖然對煉器一道一竅不通,但只是聽聞此事,便知曉其中艱難。”
“聽起來似乎并非正途……”
燕里聞言,神色微微一黯。
的確,先祖的思想有些難以理解,尋常人聽來,只會覺得不可理喻。
然而宋宴卻又話鋒一轉。
“不過,晚輩倒并不覺得,這是一條歧路。”他說道。
燕里一愣,看向宋宴。
宋宴繼續說道:“修仙界繁衍至今,不知有多少功體道訣、丹方陣法,是在前人一步一步的腳印之中誕生出來的。”
“也許在千年萬年之前,每一個邁出第一步的前輩們,都被當時的人們視作異類,認為他們走上了歧路。”
甚至于再往前追溯,若是沒有第一步“歧路”,這個人間根本就不會出現修仙界,也說不定呢。
宋宴正色道:“如果千年,萬年之后,真的會出現達不到金丹便能夠鑄造法寶的煉器法門,或者其他一些能夠大幅提高煉器品階的特殊手段。”
“這些法門之中,會有燕伯前輩的思想,甚至于說這一切的啟迪,就來自于他老人家。”
“到了那時,燕伯前輩就是一位先驅了,對嗎?”
道統正藏之中說過,在不知多少萬年之前,修仙界中的一切都才剛剛開始生長的時候,有著許許多多看似沒有意義的探索。
但那些東西一點一滴,一磚一瓦,最終造就了如今的修仙界。
宋宴是打心底里敬佩這樣的人。
燕里聽完,蒼老的面容上浮現了些許驚異。
這些大宗門的弟子,眼界果真是非比尋常。
隨即深深地嘆了一口氣。
“以筑基境界,鑄造法寶,即便是千年之后的今日,聽來也是匪夷所思。”
“更遑論當年。”
燕里說道:“我曾經看過外祖從前的一些手稿和記錄,有關于他的傳聞,族中亦有許多流傳。”
“從一位聲名在外的煉器大家,到離經叛道的不可理喻之人,也就是短短的十數年。”
“在世人眼中看來,他是壽元將近無望金丹,慌不擇路了。”
“到現在都還有許多燕家自己人,認為他的設想是一條歧路,是癡人說夢。”
“小友能夠這么想,實在是難得。”
下山的路徑愈發曲折隱僻,逐漸遠離了堂皇飛檐,最終二人停在一處山坳的末尾,一片低矮的老舊石屋面前。
推開古舊的門板,令宋宴感到意外的是,沒有什么陳腐氣息,屋內也沒有多少灰塵。
似乎常有人來此打掃。
不過屋內有些幽暗逼仄,僅有一石榻,一石架,角落堆放些早已辨不出本來面目的材料。
石架上,整整齊齊,迭放著許多玉簡和紙質書籍。
“這些,都是先祖生前所留的一些記錄,燕恒回來之后,把這些都歸還家族了。”
燕里手一抬,示意宋宴隨意觀看。
“那些煉器手段,自然是不能隨意給外人觀看的,已經收錄進家族的藏書閣。留在此處的這些,都是先祖的一些手札。”
“你可自行觀看,只是不要帶走就是了。”
燕里看向這個年輕人,眼中滿是欣賞。
燕氏非常歡迎與這樣的青年才俊交好,更何況對方似乎真的與自家先祖有些淵源,對先祖的事也十分感興趣。
他如今雖然已經不再管顧族中諸多事務,但為對方稍稍行些便宜之事,還是做得到的。
“多謝前輩。”
宋宴隨意翻了翻,大部分都是他為鑄造法寶而記錄的思緒和進行過的嘗試。
“靈物秉性,天地之賜,何必以金丹之火為尊?異火熔融,靈煞輪轉,未必不能引動靈韻……”
“草木榮枯一歲而落,地蘊靈石千萬載始成,生靈有壽盡之時,靈蘊怎不可于朝夕之間成就……”
“如若不以修士之神念驅使,而借鍛材自身靈韻相激發,似可跳脫修為桎梏。”
“此路近乎豢靈造物,器成之日,如生靈誕生之初耶……歧途?歧途!”
這其中大多數,宋宴都看得云里霧里,畢竟沒有怎么接觸過煉器。
但能看得出,這位燕伯也并不是真的一直都對自己的鉆研有信心,也有迷茫。
畢竟這一條前路完全是未知,很有可能是一條死路。
隨后,宋宴翻到了一枚特殊的玉簡,大致翻閱了一番。
這一枚玉簡,似乎是燕伯前輩在臨終前留下的。
“聽說了嗎?”
“怎么?”
“宗家的那位少主燕歸,為了一個散修女子,收斂了性子,開始好生習練鑄劍之道了。”
“燕歸少爺?”
“是啊,燕歸少爺從前不學無術,近來改了性子,刻苦鉆研,聽聞煉器水平突飛猛進哩。”
燕氏分家,議論紛紛。
“現在開始也還不算晚,假以時日,也許依然能夠扛起燕氏的名號吧。”
這一件事,近來在整個燕氏,都傳的沸沸揚揚,大家都在議論此事。
可在燕伯耳中聽來,卻有些刺耳。
他不太喜歡這種浪子回頭的戲碼。
就好像一個好人做了一件壞事,叫做原形畢露。
可壞人做了一件好事,便可稱之為浪子回頭。
當然,這件事倒沒有那么嚴重,這位燕氏少主平日里除了不學無術之外,并不做什么惡事。
這些跟他這個分家弟子,也都沒有什么關系。
他癡迷于煉器之道,雖然年紀不大,但已經有所成就,許多族老都很關注他。
而且在燕伯的心中,早就已經種下了一顆種子。
他想要成為一位金丹境的修士,鑄造一件真正的法寶。
對于楚國的絕大部分修士來說,能夠成就金丹,那已經可以稱之為終極追求。
可對燕伯來說,成就金丹,只是為了鑄造法寶而已。
不僅有煉器天賦,燕伯也真的足夠努力。
廢寢忘食,除了修煉,就是鉆研煉器之道。
然而燕伯也沒有想到,有一天,那位傳聞中燕氏宗家的少主,會親自上門拜訪自己,請教有關煉器的問題。
“族兄!此番還要多謝你知無不答,否則我真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燕歸的眼中滿是真誠,倒讓燕伯感到奇怪了。
“你貴為宗家少主,族中精于煉器的長老應該都可以解答你的問題,為什么要來找我?”
燕歸說道:“此前我也去請教過許多族老,可畢竟修為境界不同,許多方式方法和細節無法參考。”
“不過他們每次提起族中年輕一輩的煉器水準,總會提到族兄你的名諱。”
“所以這才來請教你。”
燕歸匆匆告辭:“族兄,日后恐怕還要叨擾。”
“呃……自便。”
燕伯看著這位少主離去,心中頗有古怪。
“為了一個女子,竟然有如此決心?”
“青梅……竹馬……”
“嘖嘖。”燕伯搖了搖頭:“真是肉麻。”
不過,燕歸的態度很是謙遜,他并不討厭這樣的請教,反倒還有些沾沾自喜。
數十年之后。
燕伯不僅是筑基境的修士,一手煉器之道,已經名動楚國。
“長老,紫陽宗許長老求見。”
燕伯翻看著煉器古籍,聽聞下人來報,隨手丟去一個乾坤袋,說道:“他要的東西就在這里,你給他拿去吧,就說我沒空。”
跟人見面,自然要談話,免不了一番假惺惺的客套,燕伯最煩這些事情。
“是……”
“長老,花朝節將至,北岈山許多家族請您去坐客。”
“就說我最近忙,沒空。”
“是……”
“長老!長老!”
下人急急忙忙,大呼小叫,叫燕伯皺起眉頭:“什么事,慌慌張張,慢慢說。”
“宗家二長老要把女兒許配給您!您要進入宗家了!”
下人喜上眉梢。
燕伯也微微一愣。
從分家進入宗家,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兒,這代表了許許多多的好處。
在重視血脈親緣的修仙家族,這代表自己的后人,全都是宗家之人了。
二小姐美若天仙,與燕伯也算是熟絡。
然而,他卻拒絕了。
二小姐找上門來,泫然欲泣:“燕伯,我有哪一點不好,你要如此待我?”
“你沒有不好。”
燕伯說道,神情也有些不自然:“你是宗家的二小姐,相貌,資質,品行,都很好,說來其實是我高攀了……”
“那為何……”
“我不想耽誤你。”
燕伯說道:“我想要成就金丹,想要鑄造一件真正的法寶……我沒有時間陪伴你。”
“這有什么關系?”二小姐質問道:“修仙界之中,不知有多少道侶是這般,甚至有二人閉關不出,數十年不曾相見。”
燕伯沉默了。
此時此刻,他的腦海中,浮現出了燕歸的面容。
幾年之前,這位燕氏少主獨自一人回到了族中,聽聞是那位女修為了救他,與魔修同歸于盡了。
后來,他也以身殉劍。
沉默了片刻,燕伯說道:“可是那樣……”
“真的能稱之為夫妻、道侶么?”
北岈山城的春日,暖陽融融,靈花灼灼。
花朝節熱鬧非凡。
然而此時此刻,分家的一處僻靜的煉器室內。
燕伯看著爐中報廢的煉器材料,眉宇之間,盡是失望的神色。
“又失敗了,這樣還是不行。”
已經不知道是他第多少次嘗試熔煉這種材料了,可達不到金丹境的靈力,始終無法徹底地熔融其中雜質,更不要提鍛造了。
如今,自己已經在筑基境停留了百余年,壽元將盡,肉身氣血也開始衰退枯竭,結丹的希望早已熄滅了。
燕氏以煉器立族,修煉資源終究是有限的,宗家子弟尚需爭搶,何況他一個分家旁支?
即便他日日夜夜不停地煉器,換取資源,憑借自己的天賦,結丹也是遙不可及。
然而燕伯心中的宏愿卻并沒有熄滅。
甚至,更加瘋狂。
他想要以筑基的修為境界,鍛造出一件真正的法寶!
他并不掩飾自己的想法,可換來的卻是人們的質疑和呵斥。
“燕伯,你莫不是魔怔了?”
“金丹境方能引動天地靈機,淬煉法寶胚胎,區區筑基,靈力駁雜,神念微弱,如何能成啊?”
“即便你走了狗屎運,真讓你搗鼓出一件法寶雛形,那又如何?筑基修士根本催動不了其萬一威能,徒惹禍端!懷璧其罪的道理你不懂嗎?”
這些聲音,如同冰冷的錘子,一次次敲打著他。
他無法反駁。
他知道他們說得有道理。
可是……
那又怎么樣呢?他不在乎。
“仙路的盡頭是什么?”
“或者說,求仙問道,最終是為了什么?”
“古往今來,無論是庸碌散修,還是圣賢老祖,所有修士,都能夠回答這個問題。”
“只是,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
“這些答案,大致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是想要擁有恒久的生命,呼風喚雨的強大實力,享受強大所帶來的權力和美色云云。”
“而另外一類,則是想要去看看自己所追尋的大道,這天地的道理,究竟是什么樣子的,是什么形狀的。”
“對我來說,這二者沒有好壞。”
“與其去談哪一個對,哪一個錯,不如想一想,哪一個更能夠驅使自己在這寂寂仙路上,一直走下去。”
“百年千年萬年,漫漫求索,需要這樣一個依托。”
“對我而言,這個依托,便是心中的宏愿。”
“就算一切都毫無意義,不斷地失敗下去,那又如何?”
“沒有人知道仙路的盡頭是哪里,是什么樣子的。”
“那么現在的我……”
“不正走在大道之上么?”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