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劍宗外門 第208章 煉氣九層,劍宗遺址
隨機推薦:
夢境之中,歲月流轉。
沒有丹藥輔佐的修煉,比想象中更為純粹。
夢境中無法召喚飛劍,自然無法布下聚靈劍陣,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劍靈卻可以喚出。
閑閑停落在他肩頭,隨著他一同吞吐靈氣,修為的精進更快幾分。
夢境世界之中,短短半年過去,宋宴便已經將修為推到了煉氣八層的極限。
只是,沒有破境丹的幫助,這突破瓶頸的關卡,倒是讓宋宴拖了好些時日。
這一日,谷中云氣席卷而來。
宋宴的衣袍緩緩鼓蕩,隨風而動。
煉氣八層盈滿的靈力,順著凝氣篇的行功路線,在經脈之中不斷流動。
絲絲縷縷的劍氣在鎮道劍府之中蓬勃新生,只是如今府中劍氣滿溢,修為不再增長。
就像是遇到了一道無形無質的屏障,將修為限制在這座小池之中。
然而日復一日,一次又一次的沖擊,終于讓這道屏障,有了些許裂痕。
體內的靈力和劍氣就像兩道流動的河水,不斷拍打著屏障。
沒有丹藥之力那般氣勢磅礴的爆發力量,卻也能夠水滴石穿。
某一剎那。
“轟!”
無聲鳴響,瓶頸終于突破!
煉氣九層境界!
丹田氣海與鎮道劍府雙雙突破的劇痛,讓他險些咬碎牙關。
劇痛中福至心靈,逐漸引動鎮道劍府中的劍氣裹挾靈力,游走奇經八脈。
這劇痛之感果然紓解了幾分。
原本驟然削弱的氣息逐漸平穩,隨即屬于煉氣九層修為的氣勢逐漸磅礴起來。
靈力在四肢百骸中奔涌,劍氣在鎮道劍府之中嗡鳴。
宋宴吐出一口濁氣,緩緩運轉靈力,按照煉氣九層的行功路線,鞏固著境界。
然而還沒等他行功幾個周天,那蓑衣翁便已經站起身來。
“真是慢極。”
蓑衣翁的釣竿輕輕一顫,潭水驟然泛起漣漪。
那漣漪起初平靜,轉瞬便化作洶涌的漩渦,宋宴只覺腳下山巖震顫,未及反應,便見潭水轟然炸開。
一道墨色龍形破水而出!
“啊……”
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
宋宴怔然看著這墨龍,心中驚濤駭浪:“龍……”
這仙道世界,連麒麟都是有的,想來傳聞中的“龍”自然也是真實存在于世。
但知道和真正看見,完全是兩碼事。
現在,自己的眼前,就有一條龍啊!
龍身蜿蜒潑墨,昂首長吟,聲浪震得整座山谷間的云霧,都向外散去。
“差不多了,別磨磨蹭蹭的。”
蓑衣翁一揮袖,墨龍倏然俯沖而下。
天地驟暗。
瞳孔中最后的畫面,烏山谷如同被清水洗去的墨跡一般,緩緩消散。
寒意涌上來。
宋宴睜開眼,仍舊是這片烏山幽谷。
周遭的生機消失不見,唯余那道巨大的瀑布仍在作響。
看天色,仍舊是寅時。
此等神通,果真玄妙。
感受著自身切切實實的煉氣九層修為,此刻宋宴反倒有些遺憾,倘若此前把小禾小鞠一同帶來……
蓑衣翁催促著:“快些,快些。”
宋宴連忙走上前去,再次將玉章放在小凹槽中。
一聲輕響,玉章仿佛被什么無形的巨大力量砰然揉碎,化作了一縷縷淡綠色的靈光。
靈光在空中飄蕩,旋即落在宋宴腳下,星星點點匯聚,形成了一個圓形的奇特紋路。
蓑衣翁出聲提醒:“進了宗門,記得先把它煉化了。”
煉化?煉化什么?
沒等他問。
這紋路驟然一亮,被靈光環繞的宋宴看不清四周的景致。
某個剎那,隨著流光的消散,也一同消失不見。
蓑衣翁孤立寒風,俯視山間。
就在剛才玉章碎裂之后的片刻,他就隱隱約約地感覺到,天地之間束縛自己的某種枷鎖被毀去。
“哼……”
“種旻老狗,所幸你說話算話。”
他喃喃自語,回頭望了一眼宋宴消失的地方:“劍修劍修……”
“修到最后,都是那個臭脾氣。”
他搖了搖頭,旋即化作一道藍紫色的流光,消失在天際。
一晃神,宋宴發現自己站在了一座巨大山門之前。
他向身后望去,那是茫茫云海,和山崖天塹。
一抹細碎的青玉流光,從不知何處飄飛而來,在他的面前緩緩凝聚。
重新匯成了一枚小巧的玉章。
“咦?”
竟然還能恢復原樣?
稍微回憶了一番,看來蓑衣前輩說的煉化,便是煉化此物?
初來乍到,宋宴不敢輕舉妄動,還是先按照老翁所言,祭煉了此物再說。
劍氣與神識一并沉入其中,將之煉化。
祭煉完成,才知道此物的真正名字。
“太虛養劍章。”
此物有三個用途。
一是相當于劍宗弟子的身份令牌,其中會記錄弟子的身份信息。
但是如今劍宗已經人去樓空,有沒有這身份信息好像也差不多。
二是用于打開防護陣法,讓弟子能夠回到山門之內。
只是這其中所言,至少需要筑基境的修為,才能夠打開,也不知為何自己煉氣九層便能使用了。
想想還覺得有些震驚,當年那樣的時代,門內弟子甚至要到筑基境,才能夠下山出門,否則都回不來。
也許那時候,筑基只是一道很小的門檻吧。
最后一個作用,宋宴倒是非常感興趣。
玉章之內含了一篇極其簡短的劍宗基礎功法,名字與這玉章的名字相同,就叫做太虛養劍章。
其功法效果,主要是能夠輔助劍匣、劍葫等物品,蘊養本命飛劍。
其次是在這玉章之內,積蓄劍氣。等到積蓄的劍氣足夠,便能通過玉章中的隨身傳送陣,將劍修送回劍宗之中。
這可了不得了。
日后想要在各種各樣的麻煩之中脫身,便可以動用此物,回到劍宗。
宋宴忽然陷入了沉吟之中。
“劍宗弟子,有這樣的寶物,為何還會盡數被殺,因此覆滅……”
對手真的有那么強大,連這玉章都無法動用,便身死道消了么?
搖了搖頭,他深吸一口氣,收起了玉章,走上山門。
站在山門外,這幅場面曾經在兩儀珠內,見過水墨幻化的場景。
宋宴此刻的心情無疑是復雜的。
終于身臨真正的劍宗,心中不免有些欣喜激動。
然而宗門一片寂然,知曉其中早已人去樓空的落寞也一并生出。
此刻個中情緒,心中翻涌,五味雜陳。
這腳底的石階有些冰涼,一步一步往山上走。
山門靠左,有一巨大的黑玉石碑。
碑上用飛劍刻著兩個鋒芒畢露的大字。
“劍宗。”
偌大一個劍宗,唯有宋宴一人。
寂靜無聲。
遠空之下,群山環繞,青峰綠野。云霧繚繞處,隱約可見一座宏偉的宮殿群。
東北方的寒山之下,有一方巨大的清池。
人間仙境。
然而,在山門之中漫步的宋宴卻停在了一處竹林小徑的面前。
他被某種東西,擋住了。
邁步往前走去,面前的視野卻忽然一轉,他竟然從另一邊又走出來了?
“迷陣?又像是困陣。”
將迷陣和困陣的效果迭加在這一方小小的竹林小徑之前,設陣之人的陣法造詣,驚為天人。
宋宴喚出飛劍,橫在陣前試探。
一道半透明的金色光幕緩緩出現在了前方的竹林小徑上,細細看去,是由無數細密劍氣交織而成的護陣。
“果然還有護陣。”
他試探性地緩慢伸指觸碰,光幕立刻泛起漣漪,一股柔和卻不容抗拒的阻力將他的手指彈開。
宋宴心中雖然感到極其的遺憾,但其實早有預料。
兩儀珠內的宗主留信曾說,倘若能夠晉升金丹,便可以入得內門,繼承道統。
宋宴大致嘗試了一下,這隔絕內外宗的陣法,似乎只要筑基境,便能夠憑借弟子玉章進入其中。
如今他已突破到煉氣九層的境界,距離筑基也只有一步之遙。
“等筑就道基,用那弟子玉章回來一趟就是了。”
宋宴略感遺憾的低下頭,看著手中嗡鳴作響的兩儀珠,嘆了一口氣。
方才他剛邁入這山門之中,兩儀珠便自行從衣襟中飛出,黑白二色瘋狂流轉,珠體表面浮現出他從未見過的復雜紋路。
想來這內門之中,好東西不少。
莫名的,他想到了蓑衣翁。
在他老人家口中,將這珠子稱為“扣珠”。
“扣珠……”
聽起來,很像是某種東西上的一部分。
“只是某樣寶物的一部分,便已經有如此神效了么?”
宋宴簡直無法想象,那一件完整的寶物,究竟有多么強大的效果。
“是什么呢?”
道袍?不像……
劍鞘?也不太搭調……
宋宴自娛自樂地猜測著。
一邊開始沿著外門建筑群,將自己能夠到達的所有區域,都仔細搜刮了一遍。
可惜,很顯然外門的前輩們根本沒有料到,日后會有一個后輩,在這里賣力搜刮寶物,所以沒有給自己留下什么東西來。
只有一些年久失效的辟谷丹,和幾粒宋宴認都認不出來的丹藥。
大多數玉瓶內都是空空如也,一些住處屋內的書架上的竹簡早已風化,沒有玉簡。
正當他要放棄的時候,還真讓他在山上發現了一個小木屋。
一處小瀑布旁,也不知是哪位神仙前輩的居所。
小木屋里自然也沒有人,但他在木屋中發現了一些關于丹藥的書籍,幾個小瓶子,一尊外形有些一言難盡的古怪丹爐。
起初宋宴還如獲至寶。
不成想只是一些成色很普通的煉靈丹藥,以及一部介紹丹藥的入門典籍。
這書籍看起來只有前面一部分翻過,因為翻到某處批注之后,就再也沒有翻閱的痕跡了。
“煉丹這等旁門左道,我司湘卿不學也罷!”
看樣子是這位“司湘卿”前輩,最初想要接觸煉丹,但是中途放棄了。
然而……
看見這入門典籍上的字跡,宋宴卻瞪大了眼睛。
這字跡。
怎么如此熟悉?!
他從乾坤袋中取出了那《千丹異方》的拓本,重新翻看了一遍其中記載劍氣煉丹的部分。
果然,那些娟秀中帶著幾分凌厲的批注筆跡,與眼前典籍上的字跡如出一轍。
“這位司湘卿前輩……就是那位師姐?”
這么巧啊?
沒想到千丹異方中提到的那位“劍修師姐”,竟是劍宗弟子。
他的目光忽然落在了那尊難看的丹爐上。
宋宴對這東西的興趣不是很大,如今自己能夠劍氣煉丹,用不著火煉的丹爐。
然而丹爐之下,隱隱約約藏著一枚留字的玉簡。
神識探入其中,字跡靈動飛揚。
“不認識的師弟、師妹,你好呀!”
“馬上要出趟遠門,突然想起這個煉丹小屋,便回來看看。”
“雖然本姑娘從前煉丹是不怎么樣,但如今用劍氣煉丹可順手多了。”
“陳一那呆子,非說劍氣煉丹需要特制丹爐,顯然是看不起本姑娘的劍道造詣。”
“他特意為這法門,設計鑄造了一種劍氣丹爐送我。”
“好意我是心領了,但是這東西實在是太難看了。”
“本姑娘自己仿著,重鑄了一只青鸞銜珠劍爐,好看的很。這只舊的么……嘿嘿。”
“就留給有緣人吧。”
“不認識的外門師弟、師妹,若你恰好到此,又對丹道有興趣,便拿去用吧。”
“——天才劍仙,司湘卿。”
看著這留信的玉簡,宋宴哭笑不得地看向那只被嫌棄的“丑爐”。
宋宴將它拿在手中,細細端詳,有一說一,確實有點難看。
爐身布滿繁復的紋路,頂蓋上的蟾蜍瞪眼鼓腮,實在不美。
竟然是陳一前輩專門為劍氣煉丹所打造的丹爐,那應該對煉丹有所幫助。
宋宴將它平穩地放在地面上,盤膝打坐,指尖一縷劍氣入內。
只見爐內驟然迸發出一聲響動,就像是很多年沒用的老物件需要預熱。
隨即那頂蓋上的蟾蜍緩緩浮起,與底座之間,出現了一個圓形的劍氣場域。
蟾蜍趴在其上,絲絲縷縷的劍氣從它的口中吞吐。
維持著這劍爐的運轉。
“噢?”
宋宴心中訝異。
對于劍修來說,劍道煉丹實在要比火法煉丹好的多,但這其中有一個問題。
那就是對于那劍氣場域,如果需要變化,非常考驗修士的心神和劍道造詣。
并且由于存在逸散,劍修需要不斷緩慢地注入劍氣,這無形之中也增加了煉丹的壓力。
然而這尊丹爐,卻能夠自動捕獲由場域之中逸散的劍氣,這使得需要修士做出的調整變得很小。
而且劍氣場域的幾個標準變化,也可以由這丹爐來完成。
劍修只需要做出一些微調即可,大大降低了煉丹壓力。
宋宴心中暗暗稱贊,這位陳一師兄,似乎沒有自己說的那么簡單啊……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