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從現代歸來的朱元璋 第三零五章 大明的五年規劃
武英殿內,此時在這里坐了不少的人。
除了朱元璋之外,以朱標為首的內閣五人,還有幾個沒有入閣的六部尚書,也全部在列。
當然,工部尚書薛祥除外。
薛祥如今,還在那邊帶領人修繕黃河。
而且,成績斐然。
在自己這邊提出來了,束水攻沙,這么一個治理黃河的辦法之后。
薛祥那簡直像是被打通了任督二脈一樣。
不僅追求速度,還要追求質量。
他想要弄出一個,能夠媲美都江堰那樣的存在。
既然做了,陛下又如此大力的支持,那就必然要將之做好。
決戰黃河三年!
至少做到這次治理黃河所修建的工程,能用三百年。
如此才不負陛下的信任,不辜負這眾多隨著他一起來治理黃河之人!
對薛祥的這個志向,朱元璋自然而然是無比認同的。
不說三百年了,最起碼也要達到一百年的使用標準吧。
治河,自古以來都是大事。
尤其是這種大工程。
想要將黃河治理好,那是真的不容易。
如今,自己這邊有薛祥這個能干的人,又有自己這個皇帝來做支持,就要將之給做好。
有些事不能拖,越往后面其實越不好干。
就比如后世他所知道的漂亮國的鐵路,還有那以前制作的鉛水管……
當年能修建出來,但是到了后面,就沒辦法進行修繕,和進行更替了。
是國力不行了?是力量不夠嗎?
不是。
而是因為有著太多的私心,力量太過于分散。
有著越來越多自私的人,不愿意往這上面去投錢。
那些專員們,拿的實在是太多了。
不僅如此,薛祥除了要修繕黃河之外,朱元璋這邊還準備在接下來,給他好好的再加一些料。
比如,在將黃河給修繕完畢之后,要接著全線疏通京杭運河。
京杭運河,可是一個了不得的東西。
優勢太過于明顯。
乃是貫通南北的生命線,尤其是在如今鐵路還沒有鋪設好,蒸汽機也只是在研發階段的程度。
其作用就更加的重要了。
必須將之給修繕好了。
只有如此,才能夠有效的溝通南北,讓物資以及今后的商業這些,得到一個大發展。
也為今后他這邊遷都北平,做好準備。
當然,除了發展河運之外,也要發展海運。
相對于內河運輸,海運的優勢更大。
不過也同樣有一些劣勢。
比如受天氣影響比較重。
不過,利處更大。
對其進行一個大發展,可以和內河航運進行一個相互的補充。
此事必須要做,意義重大。
而且,如今他來做這些要容易的多。
一來是開國皇帝,手中權威比較大。
二來如今大明的海上貿易這些,已經逐漸的發展起來。
再一個的則是,隨著元朝的覆滅,以及現在大明的百廢待興,以及京師還在應天,北平那里不是京師。
雖然也需要往那邊運送糧草物資這些,但是,對糧草物資等東西的需求量,遠沒有將京師定在那里之后多。
京杭大運河雖然還能用,運輸也沒有那么多。
從業人員少。
所以,也就沒有所謂的百萬漕工,衣食之所系。
牽扯的利益方比較少。
在這種情況之下,干這些事時自然而然要容易。
此時,朱元璋將內閣,以及朝中的這些重要的大臣給匯集過來,召開會議。
是這一年馬上要結束了,要開一個總結大會。
總結這一年的發展,都什么地方取得的成就,什么地方做的不夠好,做到心里有數。
并再說一說明年的目標。
為明年的工作,定下基調。這樣的話,等到明年,工作才好展開。
很多的人才能知道,力氣該往哪里使。
才能更好的來辦事。
“明年主要的發展目標,咱覺得有這些。
首先,龍江船廠那邊,造出最少五艘兩千料的大海船,一艘四千料的大海船。
如今,我大明海船還是太少,需要加快生產。
大海有著無盡財富,需要進一步的去開采。
很多財富是無主的,就在那里,先到先得。
我們不去獲取,就會被別人獲取。
別人獲取到了之后,會用這些,發展自身之后,過來欺辱我等。
這等事兒,會發生,需警惕。
不要覺得海外,皆是蠻夷之輩。
蠻夷雖然多,但是有些人還是挺聰明的。
落后便要挨打,咱不希望挨打的是我大明。
今后只有我大明,去將這些地方給占領下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話不要使其成為一句空話。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在,皆為漢土,這句話咱也希望它既是一個遠大的目標,同樣也有一天能夠實現!”
在朱標等人對于今年這一年的事,做了一個總結之后,朱元璋開始說話了。
說起了明年的具體規劃來,
首先說的便是航運海貿。
“除此之外,再增加泉州,廣州,以及杭州三處市舶司,負責對外通商。”
之前因為市舶司,只是試行階段,再加上海軍以及相應的世博商隊等這些。
專業人員比較少,經驗不夠多等原因之所在。
所以,只開設了一處市舶司。
隨著這些時間的發展,各方面都有了一個很大的提升。
朱元璋覺得,在這種情況之下,有必要開更多的市舶司,對外經商。
能更好的引進海外財富,讓更多的人注意到海外,并弄出更多依靠海貿這些,來獲得利益之人。
如此,才能促進海貿的進一步發展。
“第二便是,要建立一個醫療體系。
覆蓋全國的那種。
官方出手建立,為眾多百姓生命保駕護航。
我大明發展醫療,提高醫療技術,不能只停在口頭上面,而是要做出真切的行動來。
要為百姓做實事,讓百姓能夠享受到發展,體驗到變化。
也給醫學院的那些學有所成的學生們,有一個就業的地方。
除了醫學院之外,還要再增加護理學院。
只有醫生,沒有護士不行,醫護要進行一定的分別培訓……”
明年,擴大天花疫苗生產,擴大接種范圍。
要給接種天花疫苗之人,建立檔案,這些成為重點。”
“第三,是教育方面,要進一步興辦官學。
建立更多學校,普及教育。
必須要做到,每一個鄉鎮,都必須至少有一所官辦學院,讓孩子們上學。
教材用編撰的這些新教材。
教育為百年大計。
大明想要興盛,必須要重視教育。
只有如此,大明才能愈發的興盛,不會成無本之源,無根之木,才會能持續不斷的發展下去,不會后繼乏力!
第四則是農業生產這上面。
要大力發展水利設施,興修水渠,開挖堰塘。
一來排澇,二來蓄水。
百姓的生活生產需要足夠的水,要通過這些,給百姓提供更多的便利。
盡可能的,少來一點看天吃飯。
讓那些取水不便的地方村寨,在明年至少挖出一口井來,為人畜用水,提供方便。
同時,也鼓勵開墾土地。
并對新開墾出來的土地,進行登記造冊……
要對種子以及化肥農具以及耕作方法這些,進行研究,實驗。
培養出產量更高,更能抗倒伏,抗病蟲的種子來。
培育良種。
肥料上面,也同樣如此。
除了傳統的牲畜糞,人糞,以及枯草,草木灰等這些東西來漚肥之外,還應當將目光投向別的一些地方。
制作出產量更大,效果更好的肥料。
農具和耕作技術上面,也提倡創新,弄出更好用的農具。
因地制宜的推廣革新,更多技術。
當然,革新技術,不是瞎革新,而是要在超越原本的水平,這才可以,不能越搞越倒回去。
而在這些事情上,不要搞一刀切,不能搞得為了創新而去創新,弄的還不如先前……
第五,明年開始要往西南等地方進行屯兵,屯糧,加緊收復西南。
要將西南那里,早一點拉回我大明的懷抱。
那些地方,離開我華夏太久了!
到了如今,該收回來了。
不能一直讓元朝人占據!”
朱元璋坐在這里望著眾人,出聲說著他對明年事務的安排。
里面的很多事,不可能明年一年就能夠將之給干完。
也可以說,不少是五年規劃。
但是,飯一口一口的吃,路一步一步的走,總要經歷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
“清丈沒這事,不能停,要把全國都給好好的清丈一遍,摸摸家底。
將一些地主老財,一些心懷不軌,多吃多占之人都給清理出來。
轉過年,就從福建,以及山東兩個地方著手。
一年時間務必清丈完畢,有多少的艱難險阻都要克服!
清丈不能流于表面,必須要深入,不能有遺留!”
朱標,劉伯溫,李文忠等參與會議的人,認真聽著。
不時還會動手去記,格外的認真。
當然,他們手里,其實都有一個冊子。
冊子的上面刊印的,便是這次朱元璋所說的主要內容。
在會前他們都已經看了。
但,看歸看,這個時候該做的筆記不能少。
因為陛下所說的有些話,是這上面沒有印出來的。
只看著冊子,不能更好的領會陛下的精神。
這場會議持續的時間很長,因為涉及的東西多。
朱元璋在講這些說了之后,又逐條的與眾人進行商討,盡量的找出一些比較合適的實行辦法等。
一直到了中午,都沒出去休息。
讓人送來了飯食,直接在武英殿里用餐。
用過之后,喝了一盞茶后,便又一次開始,一直持續到了傍晚方才結束……
走在回家的路上,回想著今日所見的種種。
劉伯溫只覺得很是新奇。
以往的時候,上位所不曾做這等舉動來。
不過,提前一年就將第二年需要做的重要事情安排好,提出來,的確是一個很不錯的辦法。
能夠更好的讓人知道,力氣該往哪里使。
總結一年得失也重要。
可以讓人知道哪里需要改進,哪里做的對,可以進一步的加強。
上位如今,還當真是一套又一套的。
但是還別說,這不時從上位這里冒出來的一些新詞兒,和一些新鮮的做法,仔細想想真的挺好用。
比如,這內閣設立之后,再加上上位如今,所進行的這個規劃展望等,的確能夠讓事情變得好辦,效率提高。
再加上有個考成法,和績效掛鉤。
又有陛下這么一個勤于政務的人在。
幾者相互影響之下,如今大明這辦事的速度等方面,提高的可不是一星半點兒。
而陛下所著眼的地方,涉及到了國計民生,涉及到了軍事,教育,醫療等,可謂十分全面。
可見上位,在很多事情上,并沒有好高務遠。
而是在這里不斷的給大明夯實基礎,讓大明在今后變得更好。
上位當真不愧是上位,如今是越來越高深了。
以往的時候,他在很多事情上能看懂上位。
現在卻發現,很多事上已經看不懂了。
遠遠不及上位。
上位進步之快,變化之大讓人難以理解。
甚至于,都讓他有些懷疑,上位是不是有什么奇遇,才會如此。
到了第三天,大年二十三的時候,又有新的報紙刊印出來,進行發售。
“大明洪武十年,發展規劃?”
買了一份報紙的楊士奇,一邊喝羊湯,一邊看報紙。
和那些很多喜歡先的人不同,楊士奇習慣先看前面的內容。
尤其是頭版上的內容。
作為一個官員,這是他必然要保持的一個素養。
從這上面,能夠看到許多的東西,簡直不要太有用。
這次的報紙,看的他很驚奇。
雖然以往的時候,他就通過報紙,看到了不少時政的內容。
但是,卻也完全沒有想到,如今竟然能將明年的發展規劃給直接刊印上來!
對于這發展規劃的具體內容,一樣感到振奮和感慨。
陛下是真的著眼于全局,真的是拼盡所有,想要讓大明變得更好。
不過,在看到明年整軍備戰,要收取西南這樣的消息之后,忍不住眨了眨眼睛。
軍事可和別的事情不一樣,別的事兒能直接寫出來,有助于凝聚力量。
可是這兵事上面,很多講究一個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如今就這樣直白的寫出,刊行天下,真的好嗎?
西南那邊,會不會因此有所防備,讓事情變得難做?
“重八,你將攻打西南的事刊登報紙,是不是……多少有些不太妥當?”
馬皇后一邊吃著湯餅,一邊詢問……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