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從現代歸來的朱元璋  >>  目錄 >> 第一百章 夭壽了,皇帝居然漲俸祿了

第一百章 夭壽了,皇帝居然漲俸祿了

作者:墨守白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墨守白 | 從現代歸來的朱元璋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從現代歸來的朱元璋 第一百章 夭壽了,皇帝居然漲俸祿了

武英殿內,隨著朱元璋一句話說出,丞相胡惟庸愣在當場。

一時間都禁不住在懷疑,是不是自己的耳朵出毛病了。

皇帝說的啥?

居然……要提高官員俸祿?

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還是皇帝發燒燒迷糊了?

這是皇帝能說出來的話,干出來的事?

“上位,我大明官員們的俸祿,也在一個合理的范疇。

如今的俸祿,也夠生活了。

逢年過節還能吃上肉,改善生活,可比尋常百姓好上太多了。”

胡惟庸一時間拿捏不準皇帝的意思,擔心皇帝是故意在說反話,來釣自己。

所以準備準備穩一手,看看到底是什么情況。

“胡相真這么想的?”

朱元璋望向胡惟庸,似笑非笑。

胡惟庸道:“那個……和宋朝這些比起來的話,確實略低一些。

不過也能生活。

要是能稍微提高一點的話,也是挺不錯的。

但現在不是大明初立,需要用錢的地方還多嘛。

為了大明能更好的發展,現在這等俸祿也是可以的。

把多出來的錢糧用到合適的地方去,發揮出更大的作用,才是最重要的。”

胡惟庸斟酌著言辭,在這件事上,不輕易表露自己的態度。

不是他太慫,實在是他對如今的皇帝太了解了。

出身太低,對官吏們有著諸多的偏見。

尤其是俸祿,更是對著那些種地的泥腿子們來的。

覺得官員們能靠俸祿,生活的比那些只會種地的泥腿子們生活的好,那就是頂好的了。

俸祿就是合理的。

此等情況下,他又如何敢輕易的表露,自己在俸祿上的真實想法?

“那好,有胡相這話咱就放心了。”

朱元璋臉上露出笑容,很是開懷的樣子。

胡惟庸也滿是喜悅,自己考慮的果然沒有錯。

皇帝果然是準備釣魚。

還好自己機智,沒有亂說話。

不然可就著了皇帝的道了。

就說嘛,皇帝怎么可能那般好心,突然間就準備給官員們漲俸祿了?

皇帝想要在自己面前玩花活,坑自己,他還嫩了點。

“明天上朝時,咱就告訴眾官員。

咱準備給官員們漲工……俸祿,是胡相你勸說咱,說官員們現在的俸祿足夠生活了。

還能生活的很好,不讓咱漲。”

啥玩意?

朱元璋這話一說出口,胡惟庸的神情瞬間就僵住了。

為之懵逼的同時,又有種汗毛倒豎的感覺。

不是……還能這樣玩?

咱能不能當個人?

這是人能干出來的事?

狗皇帝要是想要自己死,就直說。

不帶這么坑人的!

自己是這樣的意思的嗎?

胡惟庸太清楚明日早朝,皇帝把這樣的話說于百官聽,會是個什么結果了。

自己好不容易拉攏的人心,怕不是要瞬間丟掉三成!

自己不知道會被多少官員罵。

甚至于在最近一段時間,上朝上的格外勤快的李善長的起哄下,出現諸多人請斬胡惟庸的景象,也不是不可能。

他可太清楚,如今隨著皇帝硬擠眾官員,歷年以來從空印案中所獲得的非法所得,很多官員是一個什么狀態。

那真的是一個個窮的眼都綠了。

這一次,可不僅僅是皇帝硬擠非法所得那樣簡單。

也代表著許多人,今后都沒有辦法,再從這里面得到穩定的收入。

在這等狀態下,聽到這么一個消息,對自己會是一個什么態度,根本不用多想!

狗皇帝太陰險了!

這是他自己不想出錢,為了平息官員們的怒火,應要把自己給推出啊!

昨天自己還和陳寧私下里談論這事情,并準備看皇帝的笑話,看他怎么收場。

哪能想到,突然間事情就變成了這個樣子。

“上位,臣……臣不是這個意思,這可真不能這樣啊!”

胡惟庸出聲爭辯,情急之下,一時間說話都結巴了。

可不敢真的讓皇帝這么做,不然一切可就都完了。

朱元璋看著額頭上都冒汗的胡惟庸,心情挺不錯。

“哈哈,胡相不用緊張,咱方才不過是戲言而。”

稍等了等,見到胡惟庸額頭上的汗往外冒的更多,肉眼可見的慌成了狗,朱元璋忽然間露出笑容,說出這話來。

胡惟庸瞬間放松,覺得自己又活過來了。

皇帝可真不當人啊!

哪有這樣開玩笑的?

“上位要是真的準備提高俸祿的話,也是可以的。

不少官員們雖罪有應得,但為了讓他們無后顧之憂,也可以適當提高一些他們的俸祿。

以安人心,讓他們更好的做事。

雷霆之后,降下些雨露,確實挺好。”

被朱元璋三言兩語之間,就給嚇出來了一身汗的胡惟庸,變得老實多了。

不敢再胡亂說廢話。

“俸祿肯定是要加的,咱不是不通情理之人,更不是不為官員做考慮的人。”

您通情理?您為官員們考慮?騙誰呢?

這話你這個皇帝,怎么好意思說出口!

胡惟庸心里瘋狂吐槽皇帝。

面上卻一臉誠懇,對著朱元璋下拜:“臣代百官謝過上位隆恩

眾官員得知這等好消息,定欣喜無限,感念上位恩德。

勤懇辦事,不負上位洪恩。”

朱元璋對于胡惟庸的這話,不置可否,只說了一句:“但愿如此吧。”

“或許會有一些狼心狗肺之徒,但大多數的人,肯定會感念上位恩德,更加努力做事的。”

你說的這狼心狗肺之徒,就有你自己吧?

朱元璋心里也禁不住吐槽一句。

“上位,不知這俸祿增加多少合適?”

“胡相覺得多少合適?”

“臣愚鈍,這……臣也說不好。”

有了不久之前的教訓,胡惟庸更加小心了。

生怕皇帝一不小心就接著給自己再來個戲言耳,這么干,誰能受得了?

朱元璋見胡惟庸不接招,倒也沒有再繼續敲打他。

開口道:“咱準備拿出十萬貫,當作年終績效獎。

發給朝廷官員,以及應天府下轄的所有官員。”

十萬貫?

皇帝居然這樣大方?

胡惟庸聽到金額后,都不由的為之愣了一下。

不過,這年終績效獎,又是什么意思?

“年終績效獎就是,臨近年末之時,對各級官員進行績效考核。

看看誰干的好,誰干的差。

做出來的成績越好,得到的績效獎金越多。

那些干的不好,績效考核不過關,滿足不了最低標準的,只能領最低的俸祿,獎金就不要想了。

咱準備通過這些,激勵官員們好好做事,少偷奸耍滑。

做的越好,得到的越多才最是公平合理。

那些勇于做事,且能把事情辦好的人,付出諸多辛苦,拿的俸祿卻和那些混子一樣多,這才是真的不公!”

加錢肯定是要加的,但想要直接給官員們集體漲俸祿,這是不可能的

后世的績效考核是個好辦法,無數的驗證,充分的證明了它有多好用。

這等后人的智慧,必須拿來用。

大明也需要卷起來了。

自己這個皇帝,都日常爆肝,卷到了天上去。

這些官員們拿著俸祿,卻過的比自己這個皇帝還要悠閑,這怎么能成?

卷,必須要卷起來。

原來,績效年終獎是這么個意思。

胡惟庸露出恍然之色。

初聽時覺得這個舉措有些平平無奇,甚至于有些脫褲子放屁的感覺。

但稍微一深思,卻又覺得包含深意,乃至于是精妙絕倫。

今后,無數官員們的好日子到頭了。

這里胡惟庸稍微思索之后,升起的第一個念頭。

跟著這樣一個能干的主,本身就讓人挺辛苦的。

結果現在,皇帝一刀子下來,砍斷了很多人的非法收入,而后又在前面吊了根蘿卜。

這等手段用出來,還不得把人給往死里用?

任何行業,都有極其能干的人,也有懶散的人。

皇帝如今來了這么一手后,對于那些很能干的人來說,自然是一件非常好的事。

可對于那些懶散慣了,或者是沒有真才實學,濫竽充數的人而言,可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俸祿拿的少倒還在其次。

若是連續考核時,成績都墊底,只怕不會太美妙。

雖然現在皇帝只是說了,績效不過關的,沒有辦法領取年終獎,沒說其余的懲罰。

但依照他對當今皇帝的了解,這些人的日子只怕不會太好過,就算現在沒有懲罰,今后皇帝也會弄出相應的懲罰來。

不這么做,他就不是朱元璋了。

令外一方面,直接給百官漲俸祿,剛開始的一兩個月,官員們會挺高興。

但時間一長,很多人的這份高興與感激就會隨之變淡,并變得理所當然起來。

覺得這是他們應得的俸祿。

可換成年終的獎勵就不一樣了。

這屬于皇帝的額外賞賜。

每領一次,就不自覺的感恩一次。

因為皇帝完全可以不用發這個錢的。

再一個的好處就是,這東西不是固定的。

完全可以根據每年朝廷的財政狀況,來進行一個及時的調整。

財政好,就可以多拿出來一些錢,來發年終獎。

不好的話,就可以少拿出來一些錢,來發年終獎。

要是財政狀況實在不好,直接不發也不是不可以。

這本來就是皇帝給的額外獎勵,不是算在俸祿里面的。

變少,乃至于是不發,不少人雖然不舒服,會有微詞。

卻也不好多說什么。

可要是給官員們直接漲俸祿,把俸祿漲上去后,再少發,或者是不發,那可就真的不好說了。

尤其是這東西,直接和績效考核掛鉤,讓本該神憎鬼厭,沒幾個人愿意接受的考核,變得讓很多人都不怎么抵觸了。

乃至于是歡迎起來。

推行起來阻力大大減少。

實在是高!

簡直是神來之筆。

皇帝到底是怎么想到這些的?

胡惟庸越想越是覺得佩服,越覺得這一手,簡直妙不可言。

劉伯溫!

絕對是劉伯溫這個狗東西給出的主意。

除了他之外,別人可沒有這么高的水平!

而且,前一段時間,劉伯溫這家伙可是又進宮見皇帝了。

還是在皇宮里待了足足一個多時辰方才離開。

這件事,八成就是那個時候,劉伯溫和皇帝嘀咕的。

這狗東西,他咋就不死呢?

“上位,這個主意好,妙用無窮啊!

上位之才深不可測,連這等絕妙主意都能想出來!”

深思一會兒后,胡惟庸滿臉驚嘆的出聲稱贊起來。

“這是自然,要不咱咋能當皇帝呢?”

朱元璋毫不客氣的將之一口應下。

呸!真不要臉!

胡惟庸暗中猛呸了一聲。

要過飯的人,臉皮果然夠厚。

明明是劉伯溫給出的主意,非要說是他自己想的。

同時對于劉伯溫也越發的警惕起來,充滿敵意。

皇帝連自己這個丞相都瞞著,面對自己旁敲側擊的詢問,都不肯把出主意的劉伯溫給透露出來。

從這里就能看出來,皇帝對劉伯溫有多信任。

再想想劉伯溫能和皇帝解開誤會,全都是自己一手促成的后,胡惟庸就更加的心塞了。

“上位,不知這考核由哪里負責?”

忍住心里的罵罵咧咧,胡惟庸問出來了一個關鍵性的問題。

“六部和御史臺,把所屬官員應該辦的事,定立期限,分別登記在三本賬簿之上。

由六部和御史臺按賬簿登記,逐月進行檢查。”

聽到這個回答后,胡惟庸郁悶的心情,一下子就好了很多。

六部都歸于中書省管,讓六部負責績效考核,就等于是讓自己這個執掌中書省的丞相來負責。

這樣的話,自己手中的權力將會進一步的擴大,官員們更加敬重服從自己這個丞相。

畢竟考核的大權,在自己手中握著。

他們中又有幾個人敢和自己唱反調?

至于不受自己控制的御史臺……

御史大夫陳寧,實際上可是聽自己話的。

等于從六部到御史,全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三本賬簿,一本御史臺、六部留底。

一本中書省拿著。

另外一本送到咱這里來。

六部和御史臺,每完成一件就登記一件,完不成的也需要如實登記。

否則論罪處罰。

中書省可以要求六部,每半年上報一次執行情況,違者限事例議處。

咱這里進行最終核實,對中書省,以及六部,御史臺的稽查工作進行查實。”

朱元璋隱晦的看了一眼胡惟庸后,又出聲做了補充。

誰掌握了考核權,就是掌握了對官員的們的生殺大權,天然就能讓無數官員俯首。

那么權力自然而然也就來了。

這樣一個大的權力,他怎么可能會留在中書省?

尤其是留在丞相手里。

中書省跟著打打下手,做些輔助工作還行,至于這真正的大權,還是掌握在自己手里最為合適。

唯名與器,不可假人。

他弄績效考核,可不是為了給胡惟庸攬權的。

胡惟庸微不可察的怔愣了一下。

不是,合著自己方才是白高興了?

皇帝這是干什么?

事情交給六部和中書省來做不就行了,還費這事干什么?

皇帝來做最后的審核,只這一個做法,就把考核所帶來的好處,拿走了至少八成!

“上位的考慮自然是極好的。

只是上位日理萬機,而考核官員這事,有很繁瑣,很復雜。

上位要是負責最終核查的話,臣有些怕上位過于勞累了,身子吃不消……”

胡惟庸決口不提權力的事,話里話外,都是對朱元璋這個皇帝滿滿的關心。

朱元璋渾不在意的搖搖頭:“這個胡相不用擔心,咱別的或許不好,這身子,這精神頭,好的不像話。

再多干點也不是問題。”

胡惟庸登時無言。

皇帝這話說的是真不假。

皇帝簡直不是人,比驢都能干,一天天的就跟它娘的不知道疲倦一樣。

諸多事都要親自過問,每天還要處理諸多的政務。

就這還有時間去練拳,去學習,想方設法的弄些刁鉆主意,去坑害官員。

且還不耽誤他生孩子。

兒子女兒一個接著一個的往外冒,跟生豬崽子一樣。

自己一向覺得自己的精力就遠超常人了,可和皇帝一比,還是差的太遠。

跟著皇帝的步伐走,常常被熬的扛不住。

關鍵是,自己可比皇帝小了足足八歲!

胡惟庸絞盡腦汁,竟是想不到怎么反駁皇帝,把考核官員的權力,留在中書省。

只能強忍住滿心的郁悶說皇帝圣明。

“上位,考核官員是從今年開始,還是明年開始?

又該制定什么樣子的考核標準?”

“自然是今年就著手進行。

時間雖然倉促了點,但也能找找經驗,通過實踐發現一些問題,并及時進行調整。”

朱元璋回答理所當然。

“至于考核的標準,首先要制定一個最低標準出來。

比如能不缺勤,能把朝廷安排的事情給完成了,不說多出彩,最起碼能把事情給做了,這就算是完成了最基礎的標準了。

就能得到一筆相應的績效獎金。

在此基礎上,可以一級一級的提高標準,和細化標準。

相應的,每一級都有著相應檔次的績效獎金……”

朱元璋在這里說著他所考慮的,績效考核的標準。

對于官員的工作情況,是必須要考核的。

不進行考核,這些人不知道會無法無天到什么程度,會把好好的政策,執行的多爛。

朱元璋現在,相信制度要比相信人心更多一些。

人心實在是太復雜了。

雖然有句話叫做好的制度,也需好的人來進行執行。

但若是沒有一個好的制度,那連想要執行,都找不到可以執行的東西。

所以,建立一個比較合理的考核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在有了獎勵干得好的官員的依據的同時,也能有效的對各級官員進行監督。

督促他們勤政。

盡可能讓的讓他們不要瞎胡搞。

上輩子的時候,自己也曾意識到需要對下面的官員進行監督,和考核。

所以會不定時派遣人,隨機到一些地方去檢查。

被稱之為京察。

只不過這種檢查,力度終究還是小,且每次涉及到的部門也少。

難免會讓很多人心存僥幸。

這種開國之初,自己的做法一直持續了近百年,才出現了顯著的變化。

天順八年時,開始規定,京察制度每十年固定來一次。

到了后面,覺得十年一次時間間隔太長,所以到了弘治十七年的時候,改為了六年一次。

到了正德皇帝朱厚照,自己這個因為挑戰文官,不僅落水而死,且死后還被各種黑的子孫時,覺得六年一次大考核還是太短。

于是在對京官六年的固定考察里,又把不定時考察給加了進去。

地方官則三年一次大考核。

一直到張居正當內閣首輔,推行考成法,大明對于官員的考核,終于大成。

張居正也正是通過考成法,控制六科,又以六科控制六部,乃至于控制天下官員。

手中掌握了推行改革的必要權柄。

通過考成法,提拔了一大批擁護新政,能干事的官員出來。

也極大的打破了官員升遷任免,論資排輩的一大陋習。

讓真的有能力,敢做事的人可以更容易走上高位。

同時也清理了一大批的蛀蟲。

據記載,十來年的時間里,差不多有將近三分之一的官員,通過考成法進行處罰或罷免。

觸動了這么多人的利益,張居正自然落不了好。

不僅死后被清算,家人或是被逼死,或者是被流放而亡,張居正也差點被開棺鞭尸。

同時,各種小作文也是滿天飛。

把私下建立皇宮般的宅子,養無數佳麗在其中供自己享樂,出行夸張到要坐六十四人抬的大轎,我非相,乃攝也之類的東西,都給整了出來。

變革者歷來是沒有什么好下場的。

從商鞅到王安石,再到張居正都是如此。

觸動的利益,實在是太大了。

如今,朱元璋決定一步到位,六年,三年都太長了。

必須年年考核,乃至于每一季都考核。

將之行成定制。

他倒是不怕步子太大扯到蛋。

有本事就造反。

沒本事就得按照自己的規定來。

多來上一些年,把那些渾水摸魚的都給淘汰下去,讓通過考核的人越來越多,居于高位。

再把自己家標兒,還有大孫子雄英培養好。

確保繼任者能按照自己的路一直走下去,那這事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不會人亡政息。

返回到中書省,坐在紅木桌案前,周圍沒了什么人后,胡惟庸的一張臉,一下子就陰沉下來。

顯得無比難看。

狗皇帝越來越過分了。

這等考核加績效獎金的制度一出來,尤其是最后說的那句,由皇帝負責對中書省以及六部,御史臺的工作進行核查,直接就奪了中書省很大的權柄。

劉伯溫該死!

當真該死!

自己不過是之前對他動了一下手而已,也沒有真的把他怎么著。

他何至于頻頻對中書省下此辣手?

這狗東西,自己必須想辦法將之除了!

“阿嚏!”

誠意伯府,拿著一本書在看的劉伯溫,打了一個大大的噴嚏。

這已經是今天他打的第二十三個噴嚏了。

使勁的揉揉鼻子,劉伯溫找了一條毯子裹在了身上。

并讓人熬一壺蔥姜茶來喝。

他覺得,自己大抵是病了……

華蓋殿,金漆龍椅之上的朱元璋,對前來上早朝的百官,說了獎金之事。

確認皇帝這話為真后,百官瞬間不淡定了。

發出一陣兒蚊蠅一般的嗡嗡聲,透露著諸多的振奮。

一些人甚至于都要落淚了。

皇帝終于開眼了,終于干了一回人事!

朱元璋等眾人振奮了一會兒后,就把績效考核與績效獎金掛鉤,以及相應的考核規定說與百官。

毫無疑問,又是一陣兒的嗡嗡聲。

不過,雖有一些嗡嗡聲,但有著大額獎金這根大蘿卜在,倒也沒有什么聲音明確的進行反對。

考核這件平日里挑動無數人神經,絕對不好通過的事,今日很容易就通過了。

和朱元璋一開始的預料,沒差多少。

朱元璋心情很不錯。

不過他也知道,考核之法難的不是通過庭議,而是后面的執行。

那才是挑戰的真正開始。

不過,他有信心戰而勝之,且看誰的手段高明也就是了。

如此想著,便又宣布了一件事。

一件讓徐達魂牽夢繞,一旦用出,絕對能徹底覆滅北元王庭的事!

請:m.llskw.org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從現代歸來的朱元璋目錄  |  下一章
從現代歸來的朱元璋 手機網頁版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21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