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華娛2021:他不是搞科技的嗎 第107章 悄然變化,與嘟嘟的約定
時間來到6月14號,“開端”選角風波已過去兩天。
盡管開端換角疑云的熱搜詞條已從微博文娛榜前二十悄然滑落,但這場跨界爭議的余波仍在互聯網的毛細血管里暗流涌動。
據微博輿情監測顯示,事件爆發72小時后,相關話題日均討論量仍保持在120萬條以上,呈現出“熱搜降溫、深度發酵”的奇特景觀。
微博超話的混戰雖暫告段落,但知乎“如何看待科技天才跨界演戲”的問題新增287條專業回答。
其中影視從業者導演小林用“霸王別姬”選角史類比指出:“程蝶衣需要的是眼波流轉的張國榮,不是戲曲科班狀元”。
該類比獲得中戲教授轉發并補充“藝術需要天賦而非學歷證書”。
B站則涌現出21個百萬播放量的二創視頻,最熱門的視頻是將江傾大學時期在實驗室工作的影像與白靖亭綜藝片段交叉剪輯,搭配“時間都去哪兒了”配樂做成“學術與娛樂的時空對話”,彈幕區儼然形成“智性戀審美”與“演員專業性”的辯論擂臺。
豆瓣小組“演技研究所”里,有網友發起“角色適配度量化實驗”,將原著中肖鶴云的67處外貌描寫、41次性格刻畫拆解成數據模型,分別與江傾、白靖亭的公開影像進行匹配度測算。
結果顯示江傾在“智力感”“疏離氣質”維度得分高出38,而白靖亭在“少年感”“共情力”項領先27,該帖子引發關于“紙片人影視化究竟該還原文字還是重塑形象”的千樓討論。
而江傾的超話則是開啟了“學術追星”新模式。
超話大粉發布的九宮格不再是精修寫真,而是SCI論文目錄與實驗室工作照的混搭排版,配文“粉科技天才就要有文獻綜述的儀式感”。
后援會則制作“追星學術指南”,詳細標注“如何通過知網追蹤偶像科研成果”。
而令許多網友驚訝的是,江傾超話中超百分之三十的發帖粉絲皆是出自于985、211等高校學子。
江傾的粉絲團也因此被網友戲稱為“高智商追星團”。
與之形成鏡像對此的是白靖亭粉絲發起的內娛演技101話題,將其過往角色混剪成“演技進化史”視頻,評論區置頂攻略寫著“收獲未來視帝成長軌跡”。
而悄然中的變化還不止于此,微信讀書數據顯示,“開端”原著新增標注中,“肖鶴云”相關段落標記量暴漲53,“循環機制”章節聚集著大量“江傾適配度測試”的書簽。
這種“脫離演員爭議回歸故事本質”的現象,被業內解讀為觀眾對劇集質量的隱性期待。
更隱秘的輿情存在于28個千人原著群,管理員特意增設“禁提演員”公告后,群文件卻新增“江傾公開演講臺詞分析”“游戲架構師職業解析”等文檔。
由此可見,沉默的大多數正用技術流方式默默校準期待值。
“新京報”文化版刊發評論“選角爭議背后的身份焦慮”,指出:“當科技天才成為演員的對照組,實質是大眾對娛樂圈偽專業現象的不滿投射”。
華夏電視劇制作產業協會組織的閉門研討會上,某制片人透露正在建立“跨界演員風險評估細則”,將學歷背景、公眾形象等要素納入選角考慮。
這場始于八卦的風暴,正在悄然催生影視行業規則的深層變革。
上午十點三十二分,江傾落地鷺島高崎機場。
鷺島,正是“開端”的拍攝取景地。
明天是正式開機的日子,而今天所有人員都要提前一天到達劇組酒店碰頭,并在下午進行劇本圍讀。
江傾離開橫店后回廬陽待了兩天,到公司將與企鵝關于腦機接口方面的項目合作開會安排下去,隨即便馬不停蹄的趕來鷺島。
既然確認出演,他自然會拿出認真的態度去對待。
這次他也不是一個人過來,而是帶著助理陳鐸一起,畢竟劇組諸事繁雜,他也不可能什么事都親力親為。
陳鐸還打算給他組建一個完整的藝人團隊,興頭十足,被他果斷給斃了。
他能看出來這貨在公司閑到發慌,這回好不容易能派上用場,恨不得把自己變成專業經紀人。
在飛機上時,他見到陳鐸手里全程捧著一本“娛樂圈經紀人指南”在看,別提多用心。
與劇組接他們的人員匯合后,三人一同乘車前往劇組酒店所在。
路途中江傾突然想到陳嘟靈正是鷺島人,舉起手機便朝車窗外拍了張照片發給她。
一旁的陳鐸面露驚訝,好奇的湊近他。
“江總,您之前好像沒有到一個新地方就拍照打卡的習慣吧?”
江傾瞥了他一眼,神色悠悠的開口。
“你又跟我出去過幾回?”
“我……這,誒,也是!”
陳鐸想了想還真是這么回事,一臉幽怨的往旁邊挪了挪。
他仔細想了下,自己大概是最輕松,也最沒成就感的助理吧。
要不是這回江傾拍戲需要個打雜的人,估計他也沒機會跟過來。
所以,雖然對江傾演戲這件事他不太理解,認為他有些不務正業,可想著自己終于可以派上用場,還是非常開心的。
而且他被公司的那群人委以重任,要將江傾的拍戲日常不定時公司大群里供大家審判,自己可從來沒這么重要過,一定要加油才是!
陳鐸暗戳戳給自己鼓勁!
江傾手機屏幕亮起時,車輛正穿過演武大橋。
海風裹著咸澀氣息卷入車窗,他望著對話框里陳嘟靈發來的鼓浪嶼航拍圖,指尖在虛擬鍵盤上懸停片刻,隨即切到語音通話界面。
“你倒是會截胡。”
陳嘟靈清冽的聲線混著電流聲傳來。
“我剛在翻大美華夏的存檔照片。”
江傾把手機換到靠海的那側,讓浪濤聲能淌進聽筒。
“聽到沒嘟嘟?你家鄉的海在說歡迎回家。”
電話那頭傳來紙張翻動的輕響,他猜測嘟嘟應該是正在劇組房車里翻資料。
“演武大橋的落日觀景臺往前三百米,藏著全鷺島最地道的沙茶面,老板叫阿炳,你見到他后就說是我介紹的,應該會給你多加兩片豬肝。”
她說話時帶著新聞主播特有的韻律感,江傾卻能想象她此刻的神態。
左手無意識卷著發梢,右手指節輕叩桌面,那是她梳理信息時的慣性動作。
這是他通過三次見面發現的。
“這么舍得把自己的私藏據點交出來?”
江傾示意司機放慢車速,橘色斜陽正穿透云層,在海面的粼粼波光上鋪開碎金。
陳嘟靈的輕笑聲傳來。
“怕江博士水土不服影響拍攝進度,畢竟……”
她停頓半拍,江傾聽見保溫杯蓋擰開的細微響動。
“你現在算是鷺島女婿。”
這句調侃來得猝不及防,江傾嘴角一抽,瞥見后視鏡里陳鐸憋笑的臉。
他正要回擊,陳嘟靈已切換成導游模式。
“東渡路鷺島小魷魚記得提前訂位,他們家……”
“慢點說,我記筆記。”
江傾當真摸出便簽本,鋼筆沙沙劃過紙面。
陳鐸在一旁瞪大眼睛,他從未見過自家老板這般認真做派。
陳嘟靈報菜名的語速放緩了些,江傾望著窗外掠過的棕櫚樹影,突然捕捉到她尾音里藏著的輕顫。
這個發現讓他筆尖一頓。
原來冷靜自持如她,也會在談及故鄉時泄露些許柔軟。
“沙坡尾的芋包嫂只收現金,記得帶零錢。”
她說這話時,江傾恰好看見路邊推車老人掀開蒸籠,白霧騰起如舊時光的幔帳。
“小時候考了滿分,爸爸就買三個芋包當獎勵,我總把豆沙餡的留到最后。”
江傾在“芋包嫂”旁畫了顆星星。
“現在還能吃出童年的味道嗎?”
電話那端靜默兩秒,陳嘟靈再開口時聲線裹著海風。
“上周替臺里拍城市宣傳片,特意繞過去買,豆沙還是太甜了,可咬到第三口突然想起,原來小時候覺得甜是因為……”
她忽然輕笑出聲。
“那時候快樂閾值低呀。”
江傾望著后視鏡里自己上揚的嘴角,突然意識到這是上次不愉快的交談后他們首次心平氣和談生活。
陳嘟靈正用她最擅長的拆解術,將故鄉揉成可分享的記憶切片。
既不過分親昵,又巧妙繞過他們都刻意忽略的雷區。
“對了,白鷺洲的夜釣碼頭……”
她忽然壓低聲音,江傾下意識貼近聽筒。
“凌晨兩點帶著手電筒去,礁石縫里能撿到發光的夜光螺,當然了,被管理員抓到后千萬不要說是我教的。”
“畢竟我在鷺島還是有點名氣的嘛。”
江傾莞爾笑出聲。
“陳主持人這是在教唆犯錯?”
“是分享城市彩蛋。”
陳嘟靈一本正經的回應道。
“鷺島十大秘境第37期做過專題,持證探索不算違規。”
背景音里突然傳來場務催促聲,她語速加快了些。
“南普陀寺后山有個觀景亭,劇本圍讀壓力大可以去……”
“陳主持人。”
江傾突然打斷她的話。
“這些地方,你帶我去好不好?”
海風驟然喧囂,電話里只剩下兩人彼此的呼吸聲。
江傾看著鋼筆在便簽上洇開的墨點,聽見陳嘟靈輕嘆了聲。
“江博士,我接下來三個月都要在橫店。”
“我可以等。”
話說出口的瞬間,江傾被自己的急切驚到。
他匆忙補救。
“等陳主持人回鷺島采風或者回家看望親人的時候,順便……”
“不是要吃阿炳的沙茶面嗎?”
陳嘟靈突然開口,熟悉的微啞御姐音里透著絲絲輕快。
“現在掉頭去廈大校區,還能趕上最后一份豬肝。”
江傾整個人怔住,旋即笑開。
“陳嘟靈同學,你故意的。”
“嗯?”
她裝傻的尾音微微揚起。
“我只是突然想起來,阿炳周日歇業,怕你跑空。”
“謝謝提醒,但我還是想等你一起。”
“好。”
“那……說定了?”
“嗯,定了。”
當黑色轎車消失在環島路盡頭時,魔都房車里的陳嘟靈放下發燙的手機。
化妝鏡映出她泛紅的耳尖,指腹正無意識的摩挲著便簽本邊緣。
那里夾著張泛黃照片,十五歲的她站在演武大橋觀景臺,懷里抱著三個芋包。
下次,她想帶江傾一起去嘗嘗。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