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華娛情報王 274 華誼和黃小明該給顏老板擺一桌
《楚留香傳奇》《鹿鼎記》兩部武俠劇仍然是易安目前運作的最賺錢的項目。
其他一些項目也可觀,比如《楊玉環傳奇》。
雖然《白發魔女傳》的表現不如《薛仁貴傳奇》和《大清后宮》,但也實實在在給范小胖刷了下臉。
更重要的是,范小胖通過電影、、曝光等諸多方面,名氣飛漲,同時也是四旦雙兵唯一一個還在穩定拍劇的。
物以稀為貴,同級別的花旦不拍劇,那范小胖就是電視劇領域最紅的女明星。
沖這個,就有不少電視臺買賬。
更不用說范小胖這兩年的劇,大多數成績還是很好的,少有幾部,也在合格線以上。
所以,《楊玉環傳奇》的價格還算不錯,算是易安的單集百萬目標項目。
如果真能賣到這個程度,整部劇計劃收入可能達到6500萬以上,成績好還能更高一些。
這其中,范小胖起到的作用不敢說是決定性,但也是極為重要的。
影視部和藝人經紀部已經開始研究,最快是范小胖的新劇《胭脂雪》,最慢是《胭脂雪》之后的下一部劇。
兩個部門要討論出范小胖對項目增益效果,然后給予一定的利益分配。
包括是否成立公司第一個工作室,其實也在討論過程中。
范小胖本人對此是有些無所謂的。
因為和顏禮的特殊關系,她哪怕沒有工作室,也不缺自由,利益啥的公司也沒虧待她。
不過她手底下的人倒是想少一些婆婆,增加更多的收益和話語權。
而藝人經紀部卻不希望最大的搖錢樹半獨立,對部門形成影響。
人多就有江湖,別說易安整個公司了。甚至是圍繞一個當紅藝人身邊,都有扯不完的官司。
除了自家出品的劇,還有易安投資的《金婚》,以及單純發行的《新上海灘》和《奮斗》。
《金婚》這部劇叫價最低。
主演張國力和蔣文麗雖然都是圈內有名號的演員,但是人氣和曝光有待商榷。
而且這種家庭年代劇,也不太受市場青睞。
怎么說呢,這種題材受眾還是不少的,甚至于上限還挺高。
但同樣的,下限也低,或者說,多數都是成績和口碑平平的。
以至于《金婚》的前景,有人看好,有人看衰,電視臺態度整體偏保守。
加上集數多的緣故,《金婚》也是這幾部劇單集價格最低的,僅65萬左右。
《新上海灘》則大不同,陣容極佳,人氣正高的黃小明孫麗,還有黃海波李雪健等實力派男星和老戲骨。
導演高希希這兩年成績也不錯,電視劇本身還是當年影響極大的《上海灘》改編,自帶超高關注。
這個項目哪怕不找易安,換一個靠譜和有能力的發行公司,也不是沒有可能談到單集百萬。
只不過,易安出手更穩妥,其他方面的收益也會更高一些。
最終這部劇,經過一輪地面頻道的試播,以單集105萬,總計4410萬(42集)的價格,賣出了上星首輪。
這個價格不說震驚業內,也算是頗具影響的交易了。
有一說一,顏禮都覺得雖然他安排鄧朝碰瓷,但黃小明還是應該好好謝一謝自己。
且不說營銷四大一哥對他也有利,光是易安操刀發行他主演的《鹿鼎記》《神雕俠侶》《新上海灘》三部劇全部單集破百萬,不知給他抬了多少身價。
畢竟幾部劇這么賣座,黃小明作為主演,少不了被市場追捧。
雖然這其中,易安只是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但也值得這小子甚至是華誼那哥倆給顏禮擺一桌。
當然了,顏禮個人也從中小小賺了一點。
《鹿鼎記》的發行分成和《神雕俠侶》一樣,都是16%。
《新上海灘》當時有其他發行方爭搶,即便易安優勢頗多,為了爭取項目,也適當的讓步了一下,分成是14。
以目前的趨勢來看,這兩部劇加起來1.5億是絕對打不住的。
特別是《鹿鼎記》,保底8000萬起,就按這個數目,易安進賬1200萬。
《新上海攤》勢頭也不錯,未嘗沒有希望沖一沖8000萬,至少70007500萬這個曲線應該沒有問題,易安又是進賬約1000萬。
這么一看,黃小明勉強也算是顏禮的招財貓了。
要不是其早和華誼勾搭,又有秦蘭阻隔,從現實角度出發,他才是易安一哥的最佳人選。
至于最后一個《奮斗》,賣的也不錯。
雖然陣容算不上特別棒,但童大為、李曉路、馬伊麗也都是人氣不錯的小生小花,其他雖然多是新人,但架不住還有一個名導趙寶剛坐鎮。
之前說過,電視劇導演的名氣和影響力較之電影差距極大。
能稱得上名導且具備一定號召力,說白了就是電視臺愿意為之買賬的寥寥。
但趙保剛絕對算是其中一位,諸多海言劇和代表作,讓業內、媒體、大眾都頗為認可,尤其是現代題材,幾乎是電視臺搶著買。
要不是易安名頭夠大,再加上有童大為牽線,趙保剛未必把《奮斗》發行方交給易安。
好在,易安沒有讓他失望,甚至可以說真香。
要知道,《奮斗》作為現代劇,且明星陣容相對單薄,拍攝成本并不算高,約1500萬左右。
正常情況下,由于趙保剛的名頭在,比一般的劇肯定有溢價,首播回本的可能性很高。
但趙保剛怎么也沒想到,易安給《奮斗》賣了四家衛視,單集堆到了80萬。
《奮斗》總共32集,單集80萬就是2500萬,不但達成回本目標,直接賺了一千萬。
趙保剛早就知道易安賣劇牛逼,連華誼、海潤有時候都忍不住把自家重點項目交給易安賣。
但也沒想到易安這么牛逼,要照這個賣法,《奮斗》很有可能成為其公司這幾年最賺錢的劇。
其實,趙保剛不知道的是,《奮斗》之所以賣的這么好,還是有一點特殊的,
一來,易安電視劇發行本就走精品路線,每年大部分的收益都來自于那幾部爆款熱劇。
所以往往越是能賣錢的劇,易安都是給予各種精兵良將和資源輔助,很多時候都能打出震驚市場刷新記錄的成績。
二來,趙保剛屬于業內名導,產量高,還是成績穩定。
同時,他的公司鑫寶源有一定資本,但沒有海潤華誼那么強,沒有成為巨頭的野心,不太在乎發行渠道交到別人手里。
所以,這種類似唐人的優質長期合作對象,易安得讓他嘗到甜頭,以后才會繼續和易安合作。
所以這次《奮斗》發行,易安下了不少功夫,甚至顏禮本人還做了一定指示。
如果沒有以上這兩個原因,特別是后者,《奮斗》肯定還會賺,但能不能賺這么多,就得看運氣了。
聽了匯報,顏禮在筆記本上寫寫畫畫,最終計算這幾部劇的發行預計總收入在40005000萬。
上下浮動不小,還不一定準,畢竟現在很多還在發行,具體售價還不好說,只能估個大概。
但即便如此,這個數字顏禮也算是滿意了。
此外還有不少劇,雖然多數沒有這幾部那么賣錢,但積少成多,也是一筆可觀的收入。
副總肖貫和發行部的總監也表示,今年他們的年度目標之一,就是沖擊收入過億。
另外兩個年度目標,就是賣出兩位數單集破百萬劇以及年全面發行電視劇總售價破8億。
這仨目標難度不小,完成可能性不高,但也不是沒有希望。
怎么說呢,顏禮感覺還是影視部給發行部帶來壓力了。
別看影視部整體沒有發行部在相關行業那么強勢,但賺的絕對多的多。
別的不說,《楚留香傳奇》這部劇,發行大概率也就分個千八百萬,影視部至少入賬幾千萬。
這一部劇的收益,頂上發行部忙活好幾個熱劇了,更不用說影視部還投資各種其他劇和電影。
所以,別看易安發行名頭很盛,各種牛逼,但在易安公司內部,這兩年還是影視部穩居第一部門寶座。
除了影視部日常強勢,藝人經紀部隨著幾個藝人走紅,再加上有夫人路線,在公司內部的話語權越來越重。
還有新成立的部,發展也極為迅速,關鍵的是,部能給幾個部門合作賺錢。
誰能擋得住財神爺!
哪怕沖部帶來的業務和收益,各個部門都得笑臉相迎,以至于部雖然是小老弟,但難說哪天騎到幾個“老大哥”頭上。
在其他部門的壓力下,發行部雖然仍然是易安的王牌部門,并因為各種助益深受倚仗,但還是感覺到了危機感。
部門收益不高是很致命的。
甭管你有多大功勞,甭管你多有用,你不給公司賺錢,說話就是不硬氣。
萬一哪一天,易安對發行的倚仗有所下降,拆分發行部,并入影視和業務不是不可能。
這個不是杞人憂天,顏禮以前是說過類似影視部和發行部拆分組合的話。
如果那一天發生,發行被分成一個項目的下游小組,處處看人臉色,與如今背靠王牌部門,單獨運作項目發行,話語權和含金量完全是兩回事。
所以發行部很多人不希望被拆分合并。
但想阻撓這一點,鬧事罷工不行,顏禮在公司威望太高,特別是發行部,誰帶頭鬧事,絕對沒好下場。
那就一個辦法,加大發行部在公司的話語權,保持在發行行業的強勢,賺到更多的錢。
讓顏禮覺得發行部單獨存在對公司更好,也就不存在什么拆分合并了。
對于發行部的一些想法,顏禮心知肚明,不置可否。
公司發展到一定程度,改革是不可避免的,但怎么改,也要看具體情況。
如果發行部能夠做到足夠強的業績,運作效率高,盈利突出,還方便管理,對公司利大于弊,顏禮吃飽了撐的自斷臂膀。
但同時發行部的存在阻礙了公司未來的發展,或者有可能形成尾大不掉的隱患,那么不管業績再好,弊大于利,顏禮為了公司長遠發展,也會痛下殺手。
顏禮念舊情,但不代表他會不明公私的心軟。
慈不掌兵,被顏禮親手攆出公司的老部下不是一個兩個,甚至不乏一個陪他打江山的公司早期元老和一個老家兄弟。
當然,為了公司,他把兩人攆出去,但考慮私人感情,在兩人不犯原則性錯誤的前提下,顏禮事后還是做了安排。
那個公司元老明借實給了筆錢,幫其回老家創業。
那個老家兄弟,親自介紹到了一家影視公司當燈光師。
發行部不少都是顏禮的老熟人和老部下,給公司也立下了不少功勞。
顏禮是由衷希望大家長久平安的在公司待下去。
畢竟易安的待遇還是可以的,假使將來有一天易安上市,兄弟們也能跟著喝口湯。
心里這么琢磨,顏禮見開完會也快下班了,直接張羅發行部這幫人,加上一幫老員工,一起出去吃飯聚會,聯絡聯絡感情。
這種情況也屬于顏禮的日常操作了。
特別是當年發行部加班賣劇,顏禮經常親自掛帥,沒少下班后以犒勞或慶祝的名義請他們吃飯。
不過近一年多,次數大幅下降,主要是顏禮參與關注的發行項目越來越少,而且平時應酬也多,沒機會也沒時間。
顏禮還是挺喜歡和員工們聚聚的,起碼比大多數的商務應酬要舒服的多。
吃完了飯,又轉到夜總會唱歌,兩個發行部老員工膩膩歪歪的唱著《兩只蝴蝶》。
顏禮和肖貫在角落說話,沒聊業務,而是聊搬家的事。
之前說過,易安眼下所在的辦公地地小人多,顏禮考慮找個大點的公司駐地。
同時,把其他幾家合適的公司都放在一起,方便他辦公管理。
現在地方已經找的差不多了,東三環沿線的一棟寫字樓,甚至已經有一家規模較小的公司搬進去了。
易安員工多,規模大,顏禮的意思是分批搬家,不要影響公司運營和工作。
發行部、部和兩個小部門是第一批,肖貫作為副總,顏禮讓其負責管理這次搬家。
肖貫對新公司很感興趣,當初易安公司為了省錢,找的寫字樓很一般。
顏禮這個當老板的辦公室都有些“寒酸”,他們這些高層就更不用說了,搬了新家,總不至于擠擠巴巴了。
“放心吧,保管你們滿意。”
顏禮笑呵呵道,不管他們滿不滿意,反正他自己挺滿意的新辦公室。
一個字,壕!
請:m.xvipxs.net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