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操控祖宗,從東漢開始創不朽世家  >>  目錄 >> 第30章 萬國來朝,永元之隆

第30章 萬國來朝,永元之隆

作者:魚羽漁鈺  分類: 免費 | 歷史 | 架空歷史 | 魚羽漁鈺 | 操控祖宗 | 從東漢開始創不朽世家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操控祖宗,從東漢開始創不朽世家 第30章 萬國來朝,永元之隆

班超并未在洛陽城內待多少時日便決定要返回西域。

其實無論是朝臣也好,亦或是劉肇也罷,幾乎所有人都希望班超能夠留在洛陽。

雖然竇憲已死。

但還需要清掃這些年來竇氏于地方的勢力。

有班超這種于軍中聲望極高之人在,對所有人而言都是一樁幸事。

且班超的年紀真的不小了。

長年累月的征伐,再加上西域相比于中原各方面的差別。

讓他整個人看上去十分滄桑。

班超對于整個大漢而言,就宛若擎天之柱。

群臣且不提,至少劉肇與顧氏都不希望班超這種臣子出現任何意外。

但班超的態度卻十分堅決。

于群臣面前,朝著劉肇恭敬行禮。

“陛下。”

“西域雖定多年,但暗波卻始終未止。”

“臣必須親自前去鎮守,使得西域百姓屬我大漢之心根深蒂固才可。”

他輕輕嘆了口氣,這才繼續道:“況且就連兄長當初都是馬革裹尸而還。”

“更何況臣?”

“西域但凡有變,臣無顏于九泉之下面見兄長!”

班超就仿佛是不會笑一般,表情始終都是那般嚴肅。

聞言,劉肇似乎有些被觸動到了。

“好啊!”

他緩緩的站了起來,一臉復雜的看著班超,“定遠侯不愧是我大漢擎天之柱。”

“傳召,將恒侯與定遠侯兄弟之情傳于天下。”

“要讓天下百姓皆知此兄弟之情!”

“另外,增定遠侯五百戶食邑....”

他打算直接趁著此次機會進行大規模封賞。

——這向來都是一個帝王用來籠絡人心的最佳手段。

因為有著顧氏的存在。

如今大漢朝堂上下早已黨派分明。

那些個趨炎附勢之徒,早已都被清算,剩下的幾乎都是反對竇氏之臣。

而劉肇也絲毫不會吝嗇自己的封賞,所有人都獲得了足夠的封賞。

其中甚至還包括鄭眾這個宦官。

封侯增邑各種賞賜按功不等。

不過顧良并沒有獲得什么特別的賞賜,劉肇只是將他提拔到了尚書令的位置上。

按理而言跟他的功勞相比,不應該只獲得這般賞賜。

但卻也根本沒有人覺著意外。

顧氏最大的賞賜便是顧熙。

所有人都明白,這個十一歲的少年只要能健康成長下去,那他的前途便是不可限量。

很有可能便會成為另一個顧康那般的存在。

這讓所有人都忌憚無比,但卻又無可奈何。

從龍之功在此。

何人能比?

.......

劉肇絲毫都不掩飾他對顧熙的寵信。

甚至給了顧熙一個旁人難以想象的特權;

——可以直接進出皇宮。

這種殊榮可是旁人難以想象的。

但也或許是因為顧熙的年齡還小,這件事竟沒引起過大的波瀾。

十一歲的天子;

十一歲的侍中。

哪怕兩人已經通過鏟除竇氏展現出了一些手段。

但還是不免給人有些兒戲的感覺。

對于旁人暗中的心思,劉肇與顧熙兩人自然都不在意。

或許真的就是因為年少,兩人可謂是將何為意氣風發展現的淋漓盡致。

在封賞之后,他們第一件要做的事,自然便是集權。

這也算是每個皇帝的必修課了。

明帝繼位之時做過。

章帝當初亦然。

只不過是因為有著顧康的存在,并沒有那么明顯。

但劉肇現在顯然需要大刀闊斧。

他本就是年輕的天子,再加上竇氏的專權,他需要重新立下天子的權威。

顧熙確實是個天才少年。

在顧氏的這種特殊教育環境之下。

顧氏的子弟幾乎都對于當前朝局如何有著自己的見解。

他顯然是早已經思考過不止一次這個問題,直接便給劉肇提出了幾個方案。

——首先,便是施恩于天下。

自大漢再興至今。

歷光武、明帝、章帝。

三代賢君于天下百姓心中都有著很高的地位,他們每一個都做出了利民之事。

劉肇如今年齡確實還小。

但正是因為如此,若是能行利民之策,于天下人心中威望也會迅速上升。

其次,便是于朝堂。

顧熙道出了如今察舉制的問題。

其實這已經是當前大漢十分明顯的問題了。

自顧康出世之后,整個大漢的國力都在不斷提升,這人口自然而然的也是快速增長。

各個州郡之中人口本就不等。

在這種快速增長之下。

每年各郡舉孝廉二人的政策顯然便有了極大的不公平性,提議為察舉改制。

這件事確實是一件大事。

劉肇在短暫沉思之后,便直接召集了群臣。

因為之前清洗過的關系,如今的大漢廟堂,質量之高實在是遠超旁人想象。

顧良、袁安、丁鴻、劉方等一系列名臣。

對于這種顯而易見的問題,他們自然也早都看了出來,紛紛表示支持。

這本來就是對所有人都沒壞處的事。

并且,群臣對此進行了更為細致化的調整。

甚至還涉及到了人口更少的邊疆地帶,制定出了更加完善的改革。

雖然一切看似并未有什么很大的改變,但卻又完全變了。

這或許就是因為顧氏存在的影響。

使得劉肇奪權提前了整整兩年,并保護住了更多的名臣。

且顧康的思想如今在整個大漢早已普及開來。

天下士人多數都在追求顧康那般的務實精神,這讓整個大漢的行政效率都提升了不知道多少。

而如今的大漢也遠比原本歷史之中強盛了不知道多少。

就在這種狀況之下。

當整個朝廷都開始重回正軌,并且天子還有意繼續惠民之時。

整個大漢便會迎來一場迅速的爆發期。

.......

“陛下有明帝之風。”

這是隨著朝堂重入正軌后,群臣對于劉肇的評價。

他可謂是完全繼承了劉莊的勤政。

甚至比劉莊還要更加勤政。

親自批閱奏折。

并且對整個尚書臺進行了改制,設立“尚書臺六曹”,細化中央行政分工,更加提高效率。

還完善了明帝時期的考核制度。

不僅僅下令讓群臣舉薦賢才,親自考核,同時又對舉薦之人的才能用亦是無比注重。

劉肇與顧熙兩人,就如同是劉莊與顧康兩人的模版一般。

而兩人也恰恰都有著追逐自己先人的目標。

他們在保留了章帝寬容執政的基礎上。

更加注重于吏治,相繼派出御史巡查地方,嚴懲貪腐官員。

這致使整個朝堂上下的氣氛都漸漸有了變化。

行政速度的提高,徹底掃空了整個大漢朝堂自顧康離世之中漸漸生出的陳舊之氣。

當然,廟堂內的爭斗同樣也不會少。

——隨著袁安于永元五年逝去。

這個顧氏目前于朝堂上地位最高的盟友一經逝去,顧良便迎來了不少的針對。

顧良為官多年。

群臣都知道他是個什么樣的人,且也不愿意看到顧氏再次回到光武、明帝時期的那般。

但他們終究還是小覷了顧熙。

在現在這般年紀之時,就連顧康都不一定比得過顧熙,更何況是旁人了。

而且最關鍵的是,相比顧良只想著安穩的性格,顧熙是有著棱角的。

或是因為少年意氣。

顧熙的鋒芒甚至都比當初入朝堂之時的顧康還要鋒利。

顧康還會留手。

但他不會。

且顧熙的政治手段同樣非凡。

他似乎是從劉肇身上學來了一些經驗,善于收買政敵府內那些下人們的人心。

通過其內部來瓦解政敵的攻勢,并給予致命打擊。

并且顧熙的道德底線亦是十分靈活。

他善于利用顧氏與天下的聲望,抓住政敵的漏洞。

就這么數次之后。

整個朝堂之上竟然就真的漸漸安靜了下來。

所有人都感覺到了顧熙的可怕之處,同時也意識到了劉肇對于顧熙的看重。

畢竟廟堂爭斗這種事。

無論雙方手段如何,做出判決的只有皇帝。

“圣眷”再次降臨顧氏。

這幾次的爭斗已經讓所有人都意識到了這點,自然便不會再有人引火上身。

就在這漸漸安定的朝堂局勢之下。

在這一生的最后幾年,顧良竟然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放松。

他是怎么都沒想到,自己平日里小心翼翼才能面對的烽火竟然都被自己的兒子扛下來了。

在這種情況下,顧良竟難得的感覺到了輕松。

——永元七年,八月。

顧良薨世。

相比于前兩代顧氏人而言,顧良的功勛實在是差了太多太多。

自然不會造成多么大的動靜。

不過或許是因為想給顧熙施恩,亦或是因為顧良曾經多次的反竇,劉肇還是想要給顧良上一個謚號。

哪怕是平謚亦可。

但這件事,不僅僅是群臣反對,甚至就連顧熙等顧氏子弟也都反對。

現在的大漢可還沒有淪落到謚號都隨便取的那種地步。

而顧氏子弟則都是因為顧良的臨終遺言。

顧良不想因為自己,拉低了顧氏兩代先人的功勛。

對此,劉肇亦是無可奈何。

不過他卻還是給顧良辦了一場盛大的喪事,也算是表達了對顧良這一生的肯定。

皇帝都讓步了,群臣們自然也不會再反對了。

而且相比于當初的顧康而言。

群臣們對于顧良的態度,實在是要好上太多了,一一前去祭拜。

但顧熙自此之后,卻更加的勤奮了。

他似乎在心中記住了此事。

想要以兒子的名義,讓顧良同樣于史書之上散發光芒。

他就如同當初的顧康一般,相繼與劉肇提出各種政策,并加以施行。

他們二人都算是深受顧康學問的影響了。

自然是以治國為主。

——于邊疆之地提倡開墾;

又減免商稅,促進整個中原之地與西域的貿易往來;

減免災害之地的稅收;

繼續擴大太學,甚至于各地開辦官學;

甚至還借困戶耕種及耕牛;

這一樁樁的政策,可謂是徹底喚醒了大漢的國力,時間仿佛真的就回到了明帝時那般,國力再次開始飛速上升。

劉莊顧康當初打下的根基太穩固了!

至永元十一年之時。

短短數年時間,大漢的人口便已經突破了五千萬大關,耕地更是突破了七百萬頃。

徹底達到了一個前人難以想象的地步。

同時間,隨著商路貿易的愈發盛行,大漢的聲望亦是越來越高。

大牂夷種羌、白狼國、樓薄等相繼前來歸附。

劉肇皆賜其王金印紫綬。

天竺國、敦忍乙等亦是遣使朝貢。

甚至劉肇還派甘英前往大秦,去看一看那只在商旅之中有所傳聞的大秦到底如何,欲拓出更大的根基來。

在三代賢君以及顧氏兩代先人打出來的基礎之下,這盛世的影響遠超原本的歷史。

雖然才短短數年時間,大漢如今便已具萬國來朝之像!

而顧熙的官職也借此機會,不斷攀升。

于雙十之齡正式踏入尚書臺。

君臣兩人之間,竟真漸漸有了明帝文成之象。

......

但哪怕是如此盛世之下,亦有陰霾。

掌權至今,劉肇始終無子。

不,不能說是無子。

劉肇還是有個兒子的,那便是長子劉勝。

然劉勝患有厥疾,不足以奉宗廟。

至于其他子嗣則是連續的早夭。

其實這種事在如今這個時代算是常見的,但凡新生兒在未達到十歲之前,都有著很大的早夭概率。

但是對于皇帝而言,這可就不是一件小事了。

天家無私事。

隨著大漢國力愈發昌盛,群臣們亦是愈發擔心此事,于朝堂上多次提出讓劉肇應該多留子嗣的話。

甚至就連顧熙都在擔憂著此事。

劉肇身體不好。

沒錯,劉肇雖然還很年輕,但是他的身體便已經出現了不少的問題。

哪怕現在還不足以威脅生命,且太醫也一直在盯著。

但這卻始終都是一件極為不穩定之事。

他可是皇帝啊。

一個未立太子,且身體患病的皇帝。

這又豈能安天下?

在這種封建時代,此事的影響是旁人難以想象的。

哪怕大漢已經輝煌至今,但整個朝堂之上的氣氛還是因為這種事變得有著沉重。

顧易一直都在看著劉肇。

他也極為關注這件事。

當然,他對劉肇患病這種事自然不會意外,原本的歷史之中劉肇便是因病早逝。

他真正在乎的是,隨著如今大漢的國力不斷高升,劉肇會不會出現當初劉莊時那樣的情況。

整個大漢就在這種情況之下不斷前行。

劉肇的病愈發嚴重。

自永元十三年之時,他甚至都有了因病而無法處理朝政的情況。

此事一出,朝堂上下徹底亂了。

群臣紛紛上書,勸劉肇先放下政事修養龍體,并誕下子嗣。

再不濟也要從其他藩王那過繼子嗣。

顧熙也如此認為,亦是勸說劉肇修養龍體。

這一次,劉肇并沒有拒絕。

他封大長秋鄭眾為鄛鄉侯,令派周章、徐防等人協助顧熙治理朝政。

這可以說是天大的信任了。

若是以往,在這種事上群臣定然還會爭論不休。

畢竟顧熙雖然漸展鋒芒,且多年來履立功勛,但相比當年顧康那種無可置疑還是差了太多。

但是在如今劉肇身體這般狀況之下,群臣亦是不敢多言。

至少現在,還沒人愿意蒸蒸日上的大漢出現任何問題。

而且劉肇這也不是讓顧熙專權。

無論是鄭眾也好,亦或是周章、徐防等人也罷,這些人都可以相互牽制。

但群臣卻還是敏銳的發現了一個細節...

此時此刻,顧熙竟有了丞相之象。

三公及尚書臺協助治國。

這不就是丞相之權?

不過群臣卻并未過于在意,畢竟這也只是權宜之計罷了。

況且丞相之職可是昔年光武帝取消的。

大漢以孝治國。

祖宗之法,這便是鐵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操控祖宗,從東漢開始創不朽世家目錄  |  下一章
操控祖宗,從東漢開始創不朽世家 手機網頁版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69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