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224章 ?天花,上帝之災具象化
消滅了這兩千馬穆魯克之后,郭侃越發肆無忌憚起來,頻次更高地襲擾阿尤布王朝大軍的后勤。
阿尤布王朝的大軍別提多郁悶了,派出的大軍少了,根本就不是郭侃的對手,派出的大軍多了郭侃又狡猾如狐根本就抓不到。
卡米勒沒辦法,只能盡快增兵,壓縮郭侃的活動空間,以及用更多的兵馬保護后勤。并且派出使者,催促其他國家進兵。
于是乎,半年內真神教聯盟的主力部隊完成了集結,進入伊拉克的真神教正規軍達到了二十七萬之眾,各國提供后勤的民夫超過四十萬。
感謝伊拉克的南邊就是波斯灣,敘利亞的西邊就是地中海,可以通過大段的水路運輸物資,要不然如此龐大的兵力集結,真神教諸國連后勤都支撐不住。
當然了,郭侃再能征慣戰,此時也無法在伊拉克立足了,退入波斯境內。然后,又得了趙赫的命令,前往拉伊城,與趙赫以及其他蒙古大軍會和。
拉伊城,城守府內。
“末將郭侃,在伊拉克境內,斬首四千五百四十六,俘阿尤布王朝大將巴洛奧斯,焚毀糧草九萬三千余石,繳獲金一萬六千四百兩,銀五萬八千兩,特來繳令!”
郭侃向趙赫大禮參拜。
這時候就不用說什么“末將未得命令,擅自入伊拉克作戰,請世子治罪”之類的話了。
當初郭侃向趙赫派出信使之后,趙赫已經回信,命他在伊拉克地區便宜行事。
“很好!父王曾經對我說過,你是他給我準備的股肱之臣,今日一見,果然不凡!郭千戶,坐!”
老實說,趙赫對趙朔的這個說法,一直有些不解。
的確,趙朔離開西羅斯時,郭德海已經將家眷接到西羅斯了。但是,那時候郭侃才幾歲?
怎么就那么認定,郭侃有杰出的才能呢?
但現在看來,趙朔說得還真沒錯。這郭侃僅憑千人,就在伊拉克取得了如此大的戰果。
比如俘獲的巴洛奧斯吧,根據黑冰臺的情報,在阿尤布王朝也算有名有姓的大將了。郭侃能以弱勢兵力將其生擒,自身損失還不算大,著實難能可貴。
“看來,父王的眼光的確比我要深遠得多、這郭侃,也的確是名將種子,我以后的得力幫手啊!”
趙赫暗暗想著。
“王上還提起過末將的名字?真是愧不敢當!”
郭侃聽命坐下,心中一陣激蕩。
趙赫總不會為了籠絡他,扯趙朔的謊。再說了,他一個小小的千戶,有什么值得趙赫籠絡的?
那只能說明,趙朔對他一直寄予厚望。
當然了,郭侃心高氣傲,也不會因此而想憑借此事而想走什么捷徑。只是這種“以國士看我”的態度,令他產生“以國士報之”之意罷了。
連帶著,初次和趙赫相見的生疏感也減輕了許多。
趙赫繼續道:“這次西征,你以一個千人隊,將真神聯軍攪得雞犬不寧,大漲了我軍士氣,可謂立下了頭功。這樣吧,所獲金銀財物,都是你的,我也就不抽分了。”
“謝世子。呃……還有一件事:此次在伊拉克征戰過程中,我取得了一些當地的附庸軍之助,將其中悍勇的補入了我的麾下。沒來得及請令,請世子允準。”
郭寶玉鎮守西羅斯,距離中都太遠了,當然有退役老兵補充新兵的權力,只是百戶以上軍官的任免需要中都的批準。但郭侃卻是沒有這個權力的,還需要趙赫事后的追認。
趙赫道:“現在你的部下,總共有多少人?”
郭侃道:“經過伊拉克之戰,我原有的部下只剩下六百四十三人。再加上我前前后后總共補充了三百六十四人進來,現在實有一千零七人。”
“既然還在千人左右,那就沒問題。另外,此次伊拉克之戰,你的戰馬損失不少吧?”
“是的,本來從西羅斯出發時,是一人五馬。但到了現在,總共也就剩了一千三百多匹戰馬了。”
趙赫向身后的耶律鉉看來,道:“記得給郭侃補足一人三馬,所缺的制式鎧甲,兵刃,以及器械也一并補足。”
“明白。我查驗之后,會為郭千戶補足的。”耶律鉉沉肅點頭,在手簿上記下。
趙赫又向郭侃看來,道:“此人是中書令耶律楚材之子耶律鉉,我的行軍記室。補充戰馬和鎧甲兵器的事,你找他即可。”
趙朔的大軍平均下來是一人五馬。但是,為了保證靈活性,各部行軍時是一人三馬。多余的戰馬,交由中軍驅趕。
郭侃所部從西羅斯出發時,當然是一人五馬。不過,和趙赫匯合后,如果仍舊是一人五馬,也要把多余的戰馬交出來的。既方便本部行動,也方便全軍的調配
當然了,郭侃到底缺多少戰馬和兵器,總不能他說多少中軍就給多少,還是要驗看的。
郭侃站起來,道:“謝世子!有勞耶律記室了!”
“對了……”趙赫忽然想起一件事來,叮囑耶律鉉道:“種痘也要抓緊,全軍都種的差不多了,讓郭侃所部也盡快種上。”
耶律鉉微微躬身,道:“是。”
郭侃卻疑惑道:“種豆?種什么豆?”
趙赫道:“郭侃你聽說過痘瘡沒有?”
“聽說過。”
郭侃道:“聽父親說,在中原痘瘡不算多么常見。我在西羅斯也少見生過痘瘡之人。不過,伊拉克得了痘瘡的人就不罕見了。據說生了痘瘡之后,有三成的可能死亡。即便僥幸挺過來了,也很可能面目全非,形如厲鬼。”
這話是真的。
雖然華夏早就有天花的記載,但真到泛濫成大災的地步,得是明清時期了。
傳染病的流行程度,跟人類的交流程度密切相關。
隨著十字軍數次東征,天花之疫開始在歐亞大陸蔓延。據后世估算,光歐洲大陸就因此損失了一成的人口。
伊拉克靠近與十字軍作戰的阿尤布王朝,天花也開始了數場小規模的流行。
貴由征戰伊拉克后帶回來的蒙古大軍,就有些人生過痘瘡。
郭侃在伊拉克征戰時,對于痘瘡也是避之如虎。但凡出現癥狀者,馬上令其離開大軍,待病好后才能回來。
趙赫道:“這種痘之術,就是專門為痘瘡而來。只要是種了痘,以后就再也不會得痘瘡了。”
“還……還有此事?”
“當然。父王因為貴由出征伊拉克之時,不少戰士生了痘瘡,非常重視。集二十位名醫,歷時三月,研發了種痘之術。”
“所以,我最初得到的軍令,是去八魯灣草原集結,而不是在巴格達等候世子,就是為了種痘?諸王的大軍齊聚拉伊城,也是為了全軍種痘?”
“不錯,正是如此。”
“王上真是英明天縱,深謀遠慮啊!”
郭侃心頭巨震,由衷嘆道。
痘瘡實在是太公平了。任你多高的武藝,多么尊貴的身份,該得都得得,該死都得死。來無影去無蹤,任你有如何妙計,都難以施展。
而大軍集結,最怕的就是瘟疫泛濫。
郭侃早就有些憂心,如果十五萬大軍集結到了伊拉克,萬一爆發了痘瘡怎么辦?
萬沒想到,此事被趙朔輕松解決了!
趙朔既然敢讓全軍種痘,這就說明此術無論是效果還是安全性,都達到了非常令人滿意的地步。
雖然趙赫告訴他,這痘瘡是所謂“趙朔集二十位名醫,歷時三月”研發而成。但是,你讓別人集二十位名醫研發三個月試試?
痘瘡都在華夏大地上出現超過一千年了。如果這么簡單的話,還不早就發明出來了?
再聯想到趙朔發明那些軍中藥物的傳聞,不用問,這“種痘之術”也是趙朔發明的!
說一句英明天縱,深謀遠慮,都算謙虛的說法了。
最準確的形容,恐怕是,天命所歸,無往而不利!
第二天,郭侃所部就全部種痘了。
其實此事非常簡單。
所謂種痘之術,種的雖然是牛痘,但并不需要所有痘苗都從牛身上取,而是選好了毒性最低的牛痘苗后,種在一個人的身上,再取這個人種痘部位生出的部分膿包作為痘苗種在別人的身上。
一個人傳十個人,十個人傳百個人,百個人傳千個人……只要把人集結起來,種痘是非常迅速的事。
如今蒙古軍全軍推廣種痘,痘苗充足得很。
又過十日后,十五萬大軍全部對天花有了免疫力。
拔都當即召集趙赫等人開始軍事會議。
拔都道:“真神教聯軍知道我們的實力,和我們在野戰中硬碰硬的膽子是沒有的。他們集結重兵圍困巴格達城,無非是想利用我們救人心切的心理,伺機將我們分而殲之。”
“原本我們的打算,是將計就計,派九萬大張旗鼓兵進巴格達,吸引真神教聯軍的注意力。六萬大軍急行軍,直插真神教聯軍的后方,取了大馬士革,斷其歸路。然后,兩面合圍,一戰殲滅真神教聯軍主力。”
“不過,此舉有很大的變數。九萬大軍面對真神教聯軍的優勢兵力,會不會傷亡頗大?六萬突襲大馬士革的兵馬,能否順利破城,并且及時回援,誰也說不好。”
“現在,我有了個新的想法。”
斡兒答道:“什么想法?”
他雖然是拔都的兄長,但自認才能遠不及拔都,一直唯拔都的馬首之瞻,關切地問道。
趙赫卻心中一動,道:“拔都你的意思是,利用痘瘡?”
“趙赫大哥和我想一塊去了。沒錯,就是痘瘡。”
拔都道:“既然種痘之后,我軍全不懼怕痘瘡的傳染,為什么不加以利用呢?我們完全可以先主動散布我軍內爆發了痘瘡的謠言,再派出數支精騎,進入伊拉克境內。表面上是騷擾真神聯軍的后勤,實際上卻是散布痘瘡。”
頓了頓,拔都向木阿禿干、蒙哥、貴由的面上看去,道:“你們說,真神聯軍會如何呢?”
木阿禿干道:“那還用問?他們肯定會欣喜若狂。畢竟,他們內部爆發痘瘡,我們內部也爆發痘瘡。相當于大戰起來,雙方的死傷是一樣的。”
蒙哥道:“既然如此,我們也就不用兵分兩路了。直接十五萬大軍壓過去,那些真神聯軍還以為勝利在望!”
貴由嘖嘖連聲,道:“真想知道,他們最后得知痘瘡完全奈何不得我軍,會做如何感想啊!”
上次貴由進攻伊拉克時,天花讓他的軍事行動束手束腳。這次己方完全對天花免疫,而敵軍卻是飽受天花困擾。如此鮮明的對比,真是讓貴由大感痛快。
“還能怎么想?”拔都輕笑一聲,道:“恐怕趙朔姑父上帝之災的名號,越發坐實了!哈哈!”
六人意見一致,此事就這么定了。
至于說,用天花有傷天和,太不人道?
在場五位“長子”以及拔都,完全沒那個想法。
有更能減少本方將士死傷的辦法,為什么不用?
再說了,蒙古軍殺人盈城的事兒干的多了,還在乎這個?
趙赫再次派出了郭侃,他經過上次的游擊戰,對伊拉克堪稱熟門熟路。
拔都、蒙哥、木阿禿干、貴由,也派出了手下的得力干將。
他們進入伊拉克境內后,不求破壞多少敵軍輜重,只求打敗仗,丟下天花病人用過的華美的絲織品。
真神教聯軍果然上當,繳獲了這些絲織品,天花也迅速在真神教聯軍中蔓延開來。
真神教聯軍當然也明白,這玩意兒是傳人的,采取了一定的隔離措施。
不過,很難執行下去。
一來,近三十萬大軍的集結地,本來就是天花爆發的溫床。
二來,真神教聯軍的組織力也就那樣。要想及時將感染的病患以及疑似之人驅趕到單獨的所在,的確超出了那些基層軍官的能力范圍。
三來,也是最關鍵的,很多人相信,集體祈禱,請求真神保佑,是驅逐痘瘡的最好辦法。
于是乎,天花的感染在真神聯軍內部愈演愈烈。
不過,正如拔都等人所料,現在真神聯軍眾貴人的心情相當不錯。
“這是真神對我們最后的考驗!”
卡米勒在中軍賬內,慷慨激昂地道:“蒙古大軍內部,早就爆發了膿包病。他們無力救援巴格達,才派出更多的襲擾的軍隊。但是,這些軍隊似乎也受了膿包病的影響,變得不堪一擊。他們若是識相,就此退軍還則罷了。若是勉強進軍,定被吾等殺個血流成河。”
“對,膿包病是公平的。但我們人多,優勢在我們這邊!”
“真神子民,將用堅守,證明他們的虔誠!”
“不怕蒙古軍來,就怕他們不敢來!”
“完成真神最后的考驗,將真神的榮光灑遍東方世界!”
膿包病,就是這個時代中東地區對天花的稱呼了。
眾真神教貴人紛紛叫囂起來,似乎勝利已經被他們握在手中。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蒙古近十六萬大軍,正式從拉伊城出發,向著巴格達殺來!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