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  目錄 >> 178章 大宋自不量力,天下震動

178章 大宋自不量力,天下震動

作者:波西米鴉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波西米鴉 |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178章 大宋自不量力,天下震動

七日后,王檝在五十名騎兵的護衛下,出大散關,正式進入宋國境內的漢中地區。

漢中,沔州城內。

“我欲殺了趙朔的使者王檝,不知荀先生以為如何?”大宋沔州統制張宣面色肅然,向自己的心腹幕僚荀孟攸看來。

“啊?張統制何出此言?”荀孟攸驚呼出聲,滿面愕然之色。

張宣很顯然已經經過深思熟慮,沉聲道:“趙朔派使者出使我大宋,說什么要從我宋國借道,攻入金國的河南。朝廷到底是答應,還是不答應?”

“朝廷答應的話,先不說什么唇亡齒寒,誰知道趙朔是不是要假道伐虢?金國和蒙古、西夏還有我大宋連綿征戰,還有什么油水?趙朔若趁借道之機,吞并我大宋的繁華州郡,朝廷該如何應對?”

“朝廷若是不答應,趙朔就不會強行借道了嗎?一旦趙朔強行借道成功,不但保不住金國,連我大宋都會惡了趙朔,引火燒身。所以,為天下計,為大宋計,我要殺了那王檝。”

“如果我殺了使者之后,趙朔震怒,強行借道。我大宋擋得住還則罷了,擋不住的話,就可以拿我的腦袋平息趙朔的憤怒。以張某的一身之安危,換取朝廷進退自如之境地,這買賣干得過!”

“張統制,您糊涂啊!”荀孟攸趕緊勸道:“如果是蒙古大汗的使者要來我大宋借道,那就是異族圖謀我華夏。張統制您不惜自身安危殺了蒙古使者,天下有識之士誰不會贊您一聲英雄?即便朝廷迫不得已把您交給蒙古,也能明白您是大宋忠臣,對您的子孫后代多有照拂。但是,王檝不是蒙古大汗的使者,是趙朔的使者!”

張宣眉頭微皺,道:“有什么區別?你指的是,趙朔是太祖之后傳言?

荀孟攸苦笑道:“趙朔有沒有太祖血脈并不確定,但趙朔有漢人血脈,對漢人和蒙古人一視同仁,是眾所周知的事實。趙朔攻入陜西,金軍中的漢人不僅群起響應,還大呼‘迎北方的趙官家’,更是確鑿無疑的事實。”

“張統制以為,如今是宋國強還是趙朔的國度強?自古從來,天下大勢,都是以北統南,哪有以南統北的?若有朝一日,趙朔一統天下,為一代圣君。您今日之事,會被后人如何評判呢?”

張宣深吸一口氣,道:“我為國盡忠,但求問心無愧!”

“再問心無愧,也得用對地方!如果趙朔領兵來攻,您為了大宋戰死。即便趙朔日后一統天下,您也少不了一個忠烈之名。但是,殺趙朔的使者,這是何苦來哉?說不定,后人評價起您來,就是一個沽名釣譽的跳梁小丑,或者說您是愚昧無知的莽夫,甚至指責您是造成宋國覆滅的罪人!您到底圖什么呢?”

“這……”

荀孟攸這話,還真把張宣說動了。

在歷史記載中,蒙古派速不罕為使者,向宋國借道,結果為張宣所殺。

但是,這次派出使者的,不是蒙古而是趙朔。

殺蒙古使者,是把破壞宋國和異族的和議的責任,都攬在自己的身上,留下千古美名。

殺“北方趙官家”的使者是圖什么呢?破壞南北兩位趙官家的和議,留下千古罵名嗎?

荀孟攸繼續勸道:“還有,我大宋到底同意不同意借道,自然由陛下和朝堂袞袞諸公決斷。您一個邊將,又何必越俎代庖呢?難道,您自認比陛下英明?比朝堂袞袞諸公聰明?”

“哎!好吧!”

張宣沉思半晌,終于無奈點頭,道:“那我就好好護送王檝,出沔州地界,前往臨安。希望陛下和朝堂袞袞諸公英明睿智,能妥當處理此事吧!”

不過,無論張宣還是荀孟攸,都太過高估了當今的大宋皇帝趙昀以及宋國的執政們。

張宣和荀孟攸處于宋國的邊境上,當然明白趙朔麾下的大軍多么恐怖。

但趙昀才二十來歲,登基之前只是一個普通百姓。登基之后,又一直由史彌遠把持權力,他的主要任務就是在后宮中享樂。每日里聽的爺都是阿諛奉承之言,哪里有什么治國理政的能力?

包括史彌遠在內的大宋宰執在內,雖然不能算庸才,但也不是什么驚才絕艷之輩,只能根據各種情報來推斷趙朔的實力。

孟珙率領一萬忠順軍前往金國,現在被留在金都汴梁,對于趙朔大軍的實力依舊無從判斷。

宋國的秘諜機構皇城司,倒是在陜西有些人手。但他們只能傳回一些趙朔攻打陜西的情況。比如,鳳翔城內的簽軍反正,比如人們高呼趙朔為“北方的趙官家”,比如趙朔攻打潼關損兵折將近兩萬。

具體趙朔的大軍多強,皇城司就無法判斷了。

說直白一點,皇城司如果連這個都能判斷準了,當初宋國會進行開禧北伐,灰頭土臉,連宰相韓侂胄的腦袋都沒了?

所以,現在的大宋君臣眼中,趙朔雖然全取陜西,但在潼關損兵折將,實力也就那樣,比金國強點有限。

而且,趙朔是比金國更危險的敵人!

趙朔身懷太祖血脈的言語,如今已經傳遍了大江南北。雖然不知趙朔究竟屬于哪一枝,但論起和太祖的遠近來,大宋皇帝趙昀最多做多也就是和趙朔旗鼓相當而已。

因為,趙昀本身就屬于太祖最遠枝那種。但凡身懷太祖血脈的,就不可能比他更遠了。

現在,金國的漢人簽軍都喊趙朔“趙官家”,主動歸順了,那還得了?

當初開禧北伐時,也沒見你們簞食壺漿以迎王師啊!

如果趙朔兵進宋國,宋國的官兵會做出何等抉擇?簡直不堪設想。

牽扯到這種“天無二日”之事,就連一直主張“聯蒙滅金”的鄭清之,都迅速轉換了立場。

所以,當王檝被大宋皇帝以及眾宰相召見之時,他們已經打定了要“聯金抗蒙”的主意。

“借路之事,斷不可行!”

聽完王檝說出的條件之后,史彌遠的心腹薛極首先表態,道:“我皇宋和金國是世仇不假,但皇宋自然有皇宋的體面在,哪里有任由他國軍隊,自由出入國土的道理?”

喬行簡本來就主張“聯金抗蒙”,也緊跟著表態,道:“所謂五年和議,算什么誠意?你家王上欲吞我大宋之意,昭然若揭。我大宋如果答應了這個條件,才是愚不可及!”

王檝面色冷峻,向史彌遠和宋國皇帝趙昀看來,道:“薛、喬兩位的相公的話,可是代表大宋朝廷的意思?”

史彌遠微微點頭,道:“貴使可以這樣認為。”

趙昀冷笑道:“趙朔也太過無理。就算蒙古要借道我大宋,也得蒙古大汗派出使者吧?趙朔為人臣者,哪有資格和我大宋達成什么協議?”

鄭清之聽了趙昀這話,不由得心中一陣膩歪。

他們事先商量好的,拒絕趙朔借道的理由,可沒這條啊!

不借道就不借道吧,聯金抗蒙就聯金抗蒙吧,為什么要強調趙朔是臣子,沒資格和宋國結盟呢?這不是公開羞辱趙朔嗎?這又是何必?

想來是這位陛下,被皇城司稟報的那句“北方趙官家”惡心壞了,又沒有足夠的城府,才如此口不擇言。

他明著是說趙朔沒資格和宋國達成和議,暗地里卻是想說趙朔沒資格和他相提并論。

這回可不好辦了,如果之后發現“聯金抗蒙”并不靠譜,再想改換立場,不知要增加多少麻煩。

當然了,盡管如此,鄭清之總不能在外國使者面前反駁皇帝的話,更不可能推翻朝堂已經做出的“聯金抗蒙”的決議。

他只得打圓場道:“不管怎么說,貴使為了兩國和議,遠來辛苦。如果不著急回去的話,可以在臨安城內多住些時日,我們大宋也好盡盡地主之誼。”

“不必了!”

王檝此時簡直都要被氣笑了,道:“難道,你們真的就不怕我軍強行借道嗎?到了那時候,金國照樣是滅定了!宋國,恐怕連五年的安穩都沒有!”

“笑話!”趙昀此時已經徹底放飛自我,滿不在乎地道:“你家王上,攻不破金國的潼關防線,難道就能攻破我大宋的漢中防線?總而言之一句話,趙朔的大軍要從我宋國路過,可以,盡管攻我大宋的堅城!”

“好!就依陛下所言!”

“來人,送王先生回管驛!”

話不投機半句多,王檝回了管驛,取了馬匹,帶上從人,回陜西去了。

王檝剛走,大宋朝廷就開始行動。

大宋朝廷不但下令漢中諸城備戰,并且下令四川制置使桂如淵調兵遣將支援漢中。

他們甚至在邸報之上,刊登了大宋朝廷“聯金抗蒙”的決議,要求各地官員準備糧草、器械,準備支援金國,并且把蒙古稱為“敵國”。以前也就罷了,若日后有私通敵國者,以謀反論處。

若不是趙朔工坊內生產的各種貨物,牽扯著宋國無數權貴的利益,恐怕蒙古和宋國的商路都會被大宋朝廷掐斷。

消息傳出,天下震動!

對于宋國百姓來說,真是膩歪透了。

其一,宋金仇恨百余年了,靖康之恥大家更是一日不敢或忘。對,之前是很多人不愿意北伐,但那不是因為打仗就要加稅,影響大家的生活嗎?

現在大宋都要“聯金抗蒙”,各地準備糧草軍械了,到時候都大戰一起,朝廷能不加稅?

出了錢糧,卻不是為了打擊世仇,而是給世仇輸血,這也太憋屈了吧?

其二,兄弟鬩墻,外御其侮,這是華夏最重要的傳統觀念之一。

趙朔是不是身懷太祖血脈暫且不談,他有漢人血脈是一定的,天下公認,他自己都不諱言。

趙朔對漢人和蒙古人一視同仁,也證明了他的立場。

如今大片中原土地,還在女真人手里。難道趙朔和大宋不應該先雙方聯手,把女真人滅了,再分個上下高低嗎?

大宋朝廷幫著女真人打自己人,算怎么回事兒?

大宋自己收復不了華夏故土,還阻止自己人收復華夏故土,又算怎么回事兒?

大宋百姓感覺攤上這樣的朝廷,真是面上無光。

他們甚至覺得趙朔的“五年和平”的提法,非常有誠意。很簡單的道理,誰不想一統天下,成為華夏至尊啊?難道你趙昀就不想?只是沒那個能力罷了。

如果趙朔說滅金之后永遠和大宋保持和平,才是毫無誠意,隨時準備反悔的表現。

其三,趙朔在大宋民間聲望甚好。

“封狼居胥”“勒石燕然”,哪個華夏好男兒聽了,不熱血沸騰?

大宋都慫了近三百年了,都無法將華夏故土收入囊中。

趙朔卻開疆拓土,連傳說中的“吐火羅”都僅僅是他的封地之一。甚至部分天竺地區,都是他的領地。

不知多少大宋好男兒,提起趙朔來就感到揚眉吐氣。

如果是兩國相爭正統也就罷了,現在為了金國和趙朔為敵,大家是真不樂意。

對于大宋的士大夫來講,則主要分為三派。

第一派,跟朝堂的想法一樣,唇亡齒寒。為了保住宋國,保住大家的榮華富貴,就該聯金抗蒙。

第二派,則是和百姓的樸素想法差不多,先把金國滅了再說。以后趙朔和趙昀爭江山,再打就是了,各安天命而已。

還有第三派,卻是早已經對這朝廷失望了,愛怎么樣就怎樣吧。

臨安城內,岳府,后宅花廳。

“亦齋兄,你以為朝廷的聯金抗蒙之計如何?”

大宋武學博士馮去疾,向一個看年紀在四十歲左右,面容俊朗的男子開口問道。

他口中的“亦齋兄”,自然就是他曾經的同窗好友,這座宅邸的主人,岳飛之孫,岳霖之子岳珂了。

公允來講,南宋朝廷對岳珂還算不錯。

兩年前,南宋朝廷謚岳飛忠武,岳珂升朝奉大夫、司農少卿、總領浙西江東財賦淮東軍馬錢糧專一報發御前軍馬文學兼措置屯田,官品為從六品。

不過,提起朝廷的“聯金抗蒙”之計,岳珂還是滿面的不以為然之色。

他長嘆一聲,道:“朝廷錯了!的確,這些年我大宋和金國交戰,勝多敗少。但是,那是金國進攻,我大宋防守。金國打了敗仗,無非是吞不下我大宋的城池而已,無傷大雅。”

“但趙朔攻打金國,卻是趙朔在攻,金國在守。女真人無論和蒙古還是漢人,都有著血海深仇。而且,他們現在總人口連三百萬都沒有。恐怕一旦國滅,整個族類也就不存在了。”

“所以,當此國破族亡之際,女真人勢必會困獸猶斗,爆發出全部潛力。他們集結重兵于潼關防線,趙朔一時間難以攻克,并不算奇怪。”

“朝廷以為趙朔的實力不過爾爾,選擇聯金抗蒙。我大宋的漢中防線,可有潼關之險?漢中之兵,可有國破族亡之危?朝廷以為,趙朔攻不破潼關防線,就攻不破我大宋的漢中防線,實在是大錯特錯。”

馮去疾微微點頭,道:“那亦齋兄是以為,朝廷應該答應趙朔的提議,聯蒙滅金了?”

“當然。答應趙朔的提議,趙朔不必強行借道,減少不知多少我大宋軍民百姓的傷亡,難道不是好事一樁?趙朔允諾五年和平,朝廷可以借此時間,勵精圖治,整頓兵馬,難道不是一件幸事?”

“那不如我們……”

馮去疾本來想說,那不如我們聯名上書,請朝廷改弦更張?

但他馬上就想到,如此軍國大事,朝廷既然有了決議,怎么可能會朝令夕改?他和岳珂官微職小,即便聯名上書朝廷,不過是白費力氣罷了。

馮去疾改口道:“那亦齋兄覺得,我大宋選擇聯金抗蒙,前景究竟如何呢?”

岳珂沒有正面回答,而是道:“近日我常在想,當初我大宋徽宗皇帝,被擄入五國城,心境具體如何呢?因此,寫了一首詩,不知你想不想聽?”

“小弟當然是洗耳恭聽。”

“駕軺老子久婆娑,從聽笙歌擁綺羅。十里西涼憶如意,百年南國比流梭。吞聲有恨哀蒲柳,紀節無人廢蓼莪。寂寞丹心耿梅月,挑燈頻問夜如何”

這首詩,寫的就是宋徽宗的心境了:回憶當年在大宋當皇帝的風光,看看現在的悲慘生活,心中悔恨交加,深夜輾轉難眠。

岳珂雖然沒有正面回答馮去疾的話,但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大宋皇帝落在趙朔手里,總比當初宋徽宗的境地強得多吧?

大宋被趙朔所吞并,總比被金國或者蒙古吞并,強的多吧?

再說直白一點,就算趙朔吞并了宋國,又怎么樣?反正都是效忠姓趙的,大宋朝廷如何,關他岳珂屁事!

東真國,曷懶路,南京城。

“傳本汗的旨意。東真南京城堅如立鐵,將士奮勇。然而,我蒙古勇士更勇,僅僅十日,就將如此堅城攻克,實在是勞苦功高。這次的戰利品,本汗只取一成,其余所有戰利品,都歸屬于本汗麾下的忠勇的將士們!”

窩闊臺對錢財看得極淡,但對權勢非常熱衷。

這次蒙古攻打東真國,他和拖雷兵分兩路。因為,東真有兩座國都,一個是位于胡里改路的北邊的京城,一個是這座位于曷懶路的南京城。

蒲鮮萬奴的主力,現在已經攻入高麗境內,東真國留守的兵馬不過三萬。窩闊臺沒費太大力氣,就全取了曷懶路,攻占了南京。

他心情甚好,對麾下將士大加賞賜。

窩闊臺甚至饒有興致的問身旁的鎮海道:“四弟那邊有消息沒有?可曾全取了胡里改路?”

鎮海微微躬身,道:“昨日得到的消息,五天前,拖雷汗還在繼續攻城。現在的情況具體如何,還不大清楚。不過,臣剛收到了趙朔汗的消息。”

“哦?他的情況怎么樣?”

“趙朔汗攻打金國的陜西非常順利,不過他想要進軍河南,卻為金國的潼關防線所阻,損失了近兩萬大軍。于是乎,趙朔汗向宋國派出使者,要求借道宋國,攻入金國。結果,宋國不但拒絕了他的提議,而且要聯金抗蒙。”

“哦?果真如此?”

此時此刻,窩闊臺的眼中簡直要放出光來,一個“好”字,險些脫口而出。

他的心腹大患,一個是拖雷,另外一個就是趙朔了。這二人手中的實力太強了,對他的汗位構成嚴重的威脅。

現在聽聞趙朔吃癟的消息,簡直比取了東真的南京城還要高興得多。

窩闊臺心中暗想:金國,果然不是那么好攻打的。本汗登位之后,不取金國,而是攻打東真和高麗,真是極為英明的決定!

瞧著吧,待本汗再取了高麗,可就是一戰滅兩國!而趙朔,僅取了一個金國的陜西。

這可就被本汗比下去了。

我看到時候,趙朔還有什么面目稱蒙古第一勇士?還有誰敢小瞧,我這個蒙古新汗!

待我想辦法解決了拖雷,將蒙古主力握在手中,接下來就該輪到他趙朔了!

然而,窩闊臺沒想到的是,趙朔此時已經兵出大散關。

金國滅亡,已經為期不遠!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目錄  |  末頁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手機網頁版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251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