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  目錄 >> 145章 漢軍八旗,異域揚威,干翻欽察聯軍

145章 漢軍八旗,異域揚威,干翻欽察聯軍

作者:波西米鴉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波西米鴉 |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145章 漢軍八旗,異域揚威,干翻欽察聯軍

轟隆轟

“沖啊!神與我們同在!”

“殺光韃靼人!”

“為了斡羅斯!”

“榮耀歸于勇士,死亡歸于懦夫!”

隨著闊兒吉一聲令下,斡羅斯人沒有留任何預備隊,四萬騎兵向前方猛沖。

武仙見狀,嘴角露出了一絲冷笑:“不知死活!傳我的軍令,正紅旗,正黑旗,鑲紅旗,全部出動,攔住他們!”

“是!”

轟隆隆

正紅、正黑、鑲紅,花剌子模三旗動了。

“沖啊!殺啊!”

“殺光斡羅斯人!”

“斬首三級,賞半個前程!”

“功名但在馬上取,建功立業的時候到了!”

“砍了他們的腦袋,升官又發財!”

花剌子模三旗兩萬五千八百將士發出聲聲吶喊,催動戰馬,在武仙的率領下,繞過斡羅斯人的步兵隊伍,正面迎上了斡羅斯的四萬騎兵!

兩萬五千八百VS四萬!

表面上看,斡羅斯人有極大的人數優勢,但戰爭結果卻不是完全由人數的多少決定。

斡羅斯人的騎兵,和趙朔麾下的花剌子模正紅,正黑,鑲紅三旗有很大的不同。

花剌子模三旗是趙朔麾下的正規軍,主戰馬都是高大神駿的阿拉伯戰馬,穿上穿的都是鐵甲。所不同的,不過是手中的兵器而已。

斡羅斯人遠沒有趙朔的財力,騎兵裝備五花八門。

貴族以及他們的親兵,騎的是本土森林馬。雖然不如阿拉伯戰馬,但也稱得上高大神駿。

其他騎兵則是騎的草原馬,肩高與蒙古馬類似。

貴族以及他們的親兵頭戴錐形盔,身穿札甲、鏈家或者鎖子甲,手持長矛或者戰錘,裝備弓箭。

普通騎兵則身穿皮甲,手持彎刀,裝備弓箭。

換言之,斡羅斯人的貴族及其親兵,才能相當于趙朔麾下花剌子模三旗戰士。普通騎兵的裝備,完全無法與花剌子模三旗相比。

斡羅斯人只有將所有貴族及其親兵全部集結起來,正面迎住花剌子模三旗。然后利用普通騎兵進行襲擾,才有可能憑人數的優勢取勝。

但實際上,怎么可能?

到了現在,斡羅斯人已經分裂為大大小小十七個公國,只是名義上尊“大公”闊兒吉為主罷了。

這次為了對付蒙古人,他們咬牙將手中的步兵全部貢獻出來,組成了一支三萬人的步兵隊伍。

但各“王公”手中的騎兵,是他們的命根子,是一定要牢牢握在手中的。

所以,事實上,現在的四萬騎兵是分成了十七股,各自為政。

那還怎么取勝?

“殺!神與我們同在!”

“去死吧!”

斡羅斯騎兵和花剌子模三旗的喊殺聲,完全交織在一起。

雖然斡羅斯人有著幾乎一倍的人數優勢,但花剌子模三旗有著紀律和裝備的優勢,雙方殺了個難分難解,短時間內誰也無法取勝。

當此之時,斡羅斯人的扎甲步兵,面臨著巴魯營和花剌子模正藍旗的聯合絞殺。

斡羅斯人的皮甲步兵,在短暫的慌亂過后,迅速用手中的圓盾組成盾墻。盾墻之后長矛攢刺,擋住了花剌子模正黃旗的舍施爾彎刀。但漢軍正黃旗迅速改變了戰法,無數騎兵貼陣而過,射出弓箭對這些皮甲步兵進行襲擾。

換言之,一個花剌子模正黃旗八千六百騎兵,看住了兩萬多名斡羅斯人的皮甲步兵!

斡羅斯人的四萬騎兵,也被花剌子模三旗完全拖住。

整個左翼陷入了膠著戰。

此戰的結果,就看是巴魯營和正藍旗先消滅了斡羅斯人的扎甲戰士,還是斡羅斯人的騎兵鼓起余勇先擊破花剌子模三旗了。

至于援軍?

蒙古中軍和阿速人,互相看住了對方,誰也不想輕動,露出破綻。

欽察人則看出了便宜。

花剌子模軍方面不到五萬人就和七萬斡羅斯人殺的難分難解。那豈不是說明,趙朔沒有將大量簽軍補充進花剌子模軍?既然如此,簽軍最多的所在,就是他們對面的漢軍!

而對面的漢軍,應該是六萬人左右。

欽察人現在可是有著七萬大軍!

既有兵力的優勢,又有戰力的優勢,此時不打漢軍更待何時?

欽察人現在的名義上的領袖是忽灘汗。

忽灘汗的女兒,嫁給了斡羅斯人中最能打的加利奇公國“王公”密赤思老。也正是憑著這番關系和“唇亡齒寒”的道理,欽察人才說服了斡羅斯人相助。

忽灘汗也因為如此大功,被欽察諸部推舉成了話事人。

他高聲道:“我們之前想錯了,簽軍最多的不是花剌子模軍,而是漢軍!大家沖啊,擊破對面的漢軍,攻破敵軍的左翼!”

“欽察人的勇士們,沖!”

“殺光這些入侵的異族!”

“殺光蒙古人的走狗!”

七萬欽察戰士發出聲聲吶喊,向著漢軍八旗發動了進攻。

欽察人的戰法其實和當初的蒙古人類似。

進如山桃皮叢,擺如海子樣陣,攻如鑿穿而戰。

大軍分成一支支三五十人的小隊,如果對面的敵軍列出軍陣,就先由一支支小隊對敵軍的軍陣進行襲擾。一旦敵軍的軍陣出現散亂,就會集中主力攻入敵陣,“穿鑿而戰”,破掉敵軍的大陣。

如果遇到相同風格的的軍隊,那就是三五十人的小隊互相廝殺,看哪方的弓馬更嫻熟,裝備更優良,更加悍勇敢戰。

如果遇到敵軍出動大隊的騎兵,這一支支小隊也會迅速集結起來,形成一支支大隊騎兵與之相抗。

草原圍獵的經驗,讓這些草原戰士的配合非常密切,根本就不需要多少指揮。

而且,必須說明的是,欽察人雖是草原民族,但比起當初的蒙古人闊多了。他們占據了萬里草原,可以與西遼、花剌子模和歐洲貿易。由于波斯地區常年動亂,還吸收了不少波斯地區的能工巧匠。

所以,大約一半的欽察戰士,身上披著的是鐵甲。

他們的頭盔更是頗具特色。

其他地區的頭盔面甲,只是用一個鐵片遮擋。

而欽察人的頭盔面甲,卻是有鼻子有嘴巴有夸張的胡須,看起來就是一個個相貌猙獰的惡鬼。

普通軍隊看到一隊隊欽察騎兵迎面而來,還未曾開打就心生恐懼。在歷史記載中,術赤對欽察人這種面具非常欣賞,不但大力推廣而且進行技術改進。到了后來,“欽察面甲”成為了欽察汗國的標志。

當然了,漢軍八旗不是普通部隊,對欽察人夸張的頭盔面具,毫無恐懼心理。

“漢軍正紅、正藍、正黑、鑲紅、鑲藍、鑲黃、鑲黑,七旗出擊!注意,先分成一個個千人隊,將欽察人盡量分割,再一口口地吃掉他們!”

史天倪不但果斷下達了命令,而且并未用出全力,僅僅出動了漢軍七旗。他留下了直屬的正黃旗做最后的預備隊,防止各種意外的發生。

他下達的命令,也非常符合兩軍的實際情況。

漢軍八旗雖然經過了長期的訓練,但是對比在馬背上長大的欽察人,在個人戰力上沒什么優勢。如果也分成一支支三五十人的小隊,即便有阿拉伯戰馬的優勢,漢軍也未必能占到什么便宜。

漢軍最大的優勢在于紀律性。

他們不但能密切配合,而且能為了完成命令不惜一切代價,包括自己的生命。

三十個漢軍八旗將士,未必是三十個欽察戰士的對手。

但一個漢軍八旗千戶,卻能戰勝一千個欽察騎兵!

至于說為什么史天倪為什么不直接出動一個個萬人隊?如果欽察騎兵見漢軍太啃,就只會進行的襲擾了,短時間內只能打成膠著戰。時間久了,欽察人說不定會脆溜之大吉。

出動一支支千人隊,才是最為明智的選擇。

“駙馬麾下,有進無退!”

“八旗漢軍,所向無敵!”

“建功立業,就在當下!”

漢軍七旗分成七十個千人隊,發出聲聲吶喊,向著蔓延了五六里的七萬欽察騎兵迅猛沖殺。

他們現在的目標不是殺死多少欽察人,而是完成任務,將欽察騎兵們分割開來,使其既不能逃遁,又無法聯絡。然后集中優勢兵力,將其一口口吃掉。

“攔住他們,殺死他們!”

眼見漢軍如此隊形,原來漫山遍野的欽察人迅速變陣。

身穿鐵甲的欽察戰士在前,身穿皮甲戰士在后,組成七十個千人隊,向著漢軍七十個千戶迎面而來。

七十隊VS七十隊!

七百五十名漢軍戰士VS一千名欽察戰士!

嗖嗖嗖!

剛到百步距離,雙方齊齊發出了一輪箭雨。

漢軍的戰馬繼續加速!

八十步!

五十步!

到了現在,欽察戰士雙目中已經充滿了震驚。

他們當然應該震驚。

這個時代的騎兵對決,要么排出整齊的隊形,默契地避開對方正面,在兩軍擦肩而過時,互相發動攻擊。一擊即走,速度不減。

要么到了百步距離,雙方就非常默契地減速,兩軍戰士捉對廝殺。

也有特別勇武的戰將,率領數十名親衛,速度絲毫不減,直接硬生生撞入敵陣,但這絕不是常態,在戰場上很少發生。

然而,現在呢?

七十支漢軍隊伍,不但沒有一支隊伍讓開正面的意思,而且沒有一支隊伍減速!

他們的隊形也甚是奇怪。

每個千戶排出整齊的方陣,騎兵之間的距離非常近,左右之間幾乎是馬鐙挨著馬鐙,前后的距離不超過三丈。

整支騎兵隊伍,仿佛一個個移動的城池,在向欽察軍的千人隊惡狠狠地撞來!

怎么回事?

他們為什么既不減速,又不避開正面?

他們要以命換命嗎?

對于普通戰士來講,雙方這樣硬生生地相撞,豈不是等同于直接同歸于盡?

有這個必要嗎?

欽察騎兵大惑不解。

然而,他們哪里知道,這種戰法在東方毫不稀奇。

鐵浮屠!

相傳金國的鐵浮屠,是用鐵鎖相連,部隊整齊劃一,硬撼敵軍軍陣。但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鐵鏈相連,一個人的戰馬被射死,豈不是把鐵鏈上其他騎兵都連累了?

事實上,金國初年是用嚴苛的軍紀,將所有戰士凝結為一體,仿若鐵鏈相連攻如雷霆,才給世人這么大的誤會。

漢軍八旗雖然只是人穿鐵甲,馬并沒有披馬甲,但還是借鑒了鐵浮屠的戰法。

漢軍八旗就是要憑著優良的軍紀,和敵軍拼命,你們敢不敢接招?

“走!”

欽察人雖然也是草原戰士,相對來說也不缺乏血性。但畢竟是好日子過久了,并不覺得現在有直接拼命的必要。當即就有大約五十支千人隊,撥轉馬頭,向著側方奔馳,給漢軍讓開了道路。漢軍也沒有追殺,而是迅速向前,搶占有利地形。

還有二十支左右的欽察千人隊不信邪。

“怕什么?和這些東方人拼了!”

“殺光他們!”

“硬碰硬就硬碰硬,欽察無敵!”

近二十支欽察千人隊再次加速,向著對面的漢軍狠狠撞來!

“全體都有,舉槍!”

漢軍正紅旗第一千戶郭德海。眼見對面的欽察千人隊不走反進,冷哼一聲下達了軍令。

“是!”

七百五十名戰士齊齊將手中的長槍平舉,槍尖直指前方,在陽光下閃爍著刺眼的冷芒。

戰馬繼續加速!

三十步!

十步!

正紅旗十戶長張滿倉位于整支隊伍的最前方,此刻他已經能夠清晰地看到,對方欽察騎兵那猙獰的面具,以及雙目中嗜血的光芒。

不過他心中毫無畏懼。

怕什么?

即便戰死,駙馬充足的撫恤,足夠他的家人衣食無憂。

再說了,他連花剌子模的公主都睡了,這輩子完全值了!

要不是為駙馬賣命,他不過是河北地區一個苦哈哈的農民,哪里會有如此精彩的人生?

而且,還未必會死。

對,現在是雙方硬拼,

但“鐵浮屠”式戰法,八旗戰士經過了長期而嚴格的訓練。而眼前的欽察軍,只是憑著一股悍勇之氣硬拼,他們的隊列不但參差不齊,而且不可能如漢軍一般,排出馬鐙幾乎挨著馬鐙一般的密集隊形。

換言之,一個欽察騎兵,正面幾乎要對上三名漢軍騎兵。

這就是張滿倉活命的機會。

兩支騎兵重重相撞!

在戰馬的巨大沖擊力之下,最前面直接硬撞的戰士,無論是欽察軍還是漢軍,幾乎全部同歸于盡。

漢軍最前面的隊列是三十人左右,因為隊形遠比欽察人密集,當場就戰死十人!

后面騎兵迅速補位!

轟轟!

雙方又連撞兩重隊列,雙方又各有二十名戰士當場戰死,后面戰士迅速補位。

當然了,經過了這三次慘烈的撞擊,又由于人馬尸體的存在,雙方的速度不得不慢了下來。

到了真正廝殺的時候了。

“殺!”

張滿倉非常幸運,到了現在依然活著。他催動胯下的阿拉伯戰馬,手中長槍惡狠狠地向著對面刺去。

對面那名欽察軍的盔甲比其他欽察戰士華麗的多,很可能是個欽察軍貴人。

“去死吧!”

那欽察貴人武藝相當高明,側身一閃,手中長矛如電,直刺張滿蒼心窩。

如果是兩人決斗,恐怕張滿倉恐怕得當場交代。

不過現在,張滿倉身旁的兩名戰友幾乎同時出手,兩桿長槍一左一右向著那欽察貴人惡狠狠地扎來。

那貴人趕緊收槍回擋。

當當!

隨著兩聲脆響,兩桿長槍被那欽察貴人蕩開。

但此時候張滿倉的長槍已經再次來襲,槍尖距離那貴人的哽嗓咽喉不到三寸。

一槍直刺入那貴人的哽嗓咽喉!

噗通!

那欽察貴人瞪大了眼睛,滿面不甘之色,摔落馬下。

“殺!”

張滿倉顧不得向身旁的戰友道謝,催馬繼續向前。

噗噗噗!

他們接連攻破敵軍七重隊列。

這時候,張滿倉已經又殺了一人,但是左臂也被敵軍一把長刀削中。雖然有著鐵甲的保護,沒有傷口。但在巨大的鈍力打擊下,他的左臂已經疼的抬不起來來,右臂的活動也大受影響。

還能再殺過幾重敵軍,就得戰死當場?

兩重?三重?還是僅僅一重?

張滿倉心中沒底,但既然有了戰死的覺悟,他依舊催馬向前。

不過接下來,他一重敵軍也沒遇上。

“快走!”

“這么拼我們太吃虧了!”

“我們在遠處用箭射他們!“

“不能這么硬拼啊!草原勇士的騎術和武藝,完全發揮不出來!”

剩下的欽察戰士發出聲聲驚恐的叫聲,迅速脫離了和漢軍的接觸,向著側翼逃竄。

沒辦法,剛開始的硬撞的確是一換一。但后面的對戰,因為漢軍密集的隊形,卻是兩三名漢軍戰士對付一名欽察戰士。大約三四個欽察戰士,才能換一個漢軍將士的性命。

這也太吃虧了。

后面的欽察戰士不想再做這虧本的買賣,選擇了避開漢軍的兵鋒。

與此同時,也就注定了欽察軍向戰敗的方向滑落。

沒辦法,在戰場上不敢和敵軍騎兵硬拼就是原罪,就徹底失去了戰爭的主動權。

呼啦啦

史天倪的令旗擺動,指揮著漢軍七十個千戶左沖右突,不斷分割著欽察軍,耐心而又緩慢壓縮著他們的活動范圍。

這個場面欽察軍太熟悉了。

圍獵!

他們在草原上圍獵野獸時也是類似,只是野獸的戰力完全對他們構不成威脅,他們只是把一個巨大的包圍圈慢慢縮小。漢軍卻是非常耐心地,把他們分為多個包圍圈,盡量不逼得太緊使他們困獸猶斗,又讓他們慢慢走向滅亡。

“走!快走!”

“跑啊!”

大隊人馬逃出去,肯定是不可能的,漢軍會調動大軍攔截。

但是,分散成若干小股部隊的逃走,漢軍很多時候就來不及圍追堵截了。而且跑的人不能多,要不然全軍崩潰,漢軍銜尾追殺,還是逃不出去。

現在就看誰逃得快,死戰友不死自己!

大約八千多欽察軍見機得快,數十人一隊,逃出了戰場。

但隨著他們的逃走,漢軍的一個個包圍圈也逐漸成形。

剛剛戰到下午時分,欽察騎兵已經被分成了十三個完全不相連的區域,即便小股部隊要逃走也成為不可能。接下來,就看史天倪如何投入預備隊,將這十三片欽察軍一口口吞下。

“怎么辦?”

到了現在,阿速可汗杭忽思已經全身上下冷汗淋漓。

原本三族聯軍的計劃,是兩翼的欽察人、斡羅斯人取得勝利之后,再和阿速人一起,猛攻蒙古人的中軍,取得今日之戰的勝利。

然而現在,斡羅斯人的扎甲步卒,已經被花剌子模人消滅,形勢正向著對斡羅斯人極為不利的方向滑落。

欽察人被漢軍分割,形勢也非常不利。

杭忽思能怎么辦?

指揮大軍對斡羅斯人或者欽察人進行救援?他的兵馬一動,必定會迎來蒙古軍的迅猛打擊!

不救援左右兩翼?迎接阿速人的則只能是慢性死亡!

他真是后悔,當初怎么就答應欽察人,幫著他們對付蒙古人,以至于殺傷了那么多蒙古勇士,和蒙古人結下了解不開的深仇。

要不然,即便打不過蒙古人,向蒙古人投降不就行了?

蒙古人麾下有漢軍有花剌子模軍,怎么就不能有一支阿速軍了?

做雇傭兵,一直是阿速人的傳統啊!

現在可好,阿速人面臨著滅族之危!

當然了,他現在再后悔已經沒用了,因為他知道蒙古人的規矩,現在投降就是送死,蒙古人只會殺光他們。

杭忽思的猶豫也沒持續多久。

“快跑啊!”

“我們敗了!”

“回領地去,再整兵馬!”

“不能把斡羅斯精銳,都拋灑在草原上!”

“這場戰爭本就和斡羅斯人無關!”

隨著斡羅斯貴人們陣陣驚恐的叫聲,三族聯軍的左翼率先出了問題。

事實上,斡羅斯人能堅持到現在就算不錯了。

花剌子模五旗是趙朔麾下的正規軍,紀律嚴苛,能忍受巨大的傷亡,斡羅斯人可不行。

他們是由十七個公國組成的聯軍。

戰斗到現在,乞瓦公國“王公”姆斯季斯拉夫,雅斡羅斯拉夫爾公國“王公”尤里,切爾尼戈夫公國“王公”米哈伊爾,斯摩棱斯克公國“王公”弗拉基,已經當場戰死。

十七個國主死了四個!

他們精銳的札甲步兵,也被花剌子模正藍旗和巴魯營聯手消滅了,這一萬余精兵騰出手來,加入花剌子模三旗對他們的圍攻,他們怎么可能繼續堅持?

斡羅斯人非常悍勇又怎么樣了,大多數國主可是非常惜命!

十來個國主在他們親兵的保護下,向著遠方瘋狂逃竄。

花剌子模五旗分出了一部分兵馬追擊這些逃竄的王公,剩余的兵馬繼續圍攻斡羅斯的剩下的兵馬。

隨著這十來個王公的逃走,斡羅斯人的士氣肯定急速降低。

恐怕用不了一個時辰,三族聯軍的左翼就會完全戰敗。

“拼了!”

杭忽思終于下定了決心,向著身旁的阿速諸貴人道:“我們阿速人,已經把蒙古人得罪死了,他們勢必不放過我們。現在戰況危急,唯一的辦法,就是死中求生。大家隨我攻打蒙古中軍,不是我們戰死沙場,就是擊敗蒙古中軍死中得活。”

“好,跟蒙古人拼了!”

“就算戰敗,也得死的像個男人!”

“此戰有進無退,誰敢退后半步,就是阿速部的罪人!”

“若能反敗為勝,我阿速部就是整個草原的霸主!上帝與我們同在,勝利屬于阿速部!”

諸貴人紛紛響應。

轟隆隆

四萬五千阿速部戰士,抱著保家衛國、最后一戰的覺悟,向著蒙古中軍猛殺而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目錄  |  下一章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手機網頁版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154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