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太上金闕 第十二章惡兇禽
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的轉世之身,尊貴固然是尊貴之極,可一入輪回真靈蒙塵,除非脫劫后再復原身,不然僅是轉世之身,還不能讓葛仙翁這般躊躇不定,顯然其中還有旁的干系。
見葛仙翁這時還想避重就輕,張紫陽自是有些不快,重重的哼了一聲,道:“葛老兒,你這個求人辦事的,卻一點求人辦事的樣子都沒有。如此遮遮掩掩,難道當中還有什么不可說的?”
面對張紫陽詰問,葛仙翁猶豫再三,嗟嘆道:“與其說是不可說,倒不如說是有些難以啟齒。”
說到此處,葛仙翁默默看了張紫陽一眼,道:“其實,我這次來,不只普化天尊轉世身這一個徒弟需要托付,還有個徒弟也要托付你。”
“普化天尊應劫入世時,天地有感,他這一世的宿命之敵也要降世。這倆人命中注定相互克制,卻又是氣數相聯,榮枯相依,同根同流。”
張紫陽眉心一擰,道:“同根同流?”
“好個同根同流,這么說,我不只要收普化天尊轉世之人為徒,還要把他的宿命之敵,也一并收入門墻,悉心栽培,用心雕琢,等他倆成才之后,坐視這倆徒弟同門相殘,玉石俱焚?”
到了此時,張紫陽才算明白先前葛仙翁為何含糊其詞。
果然是個棘手的麻煩事,若真收了這倆徒弟,難道張紫陽還能眼睜睜看著徒弟自相殘殺不成?
只是張紫陽若插手,就是違背了天數,天數之下,大羅仙都要束手。
何況,天命注定了這倆人是死對頭。張紫陽縱然管得了一時,卻管不得一世,宿命終會讓這倆人針鋒相對。但明知倆徒弟會成死敵,卻又什么都不做,實在不是他張紫陽的秉性。
“此為天命,普化天尊轉世之身應了劫數,便能回歸正身,屆時他的宿命之敵也要應劫歸位。”
葛仙翁勸道:“道友,我知你最是愛惜門人,將這倆人收入門墻后,必不忍他們同門相殘。只是你我皆為大羅仙,應知天命不可違的道理,他們相爭是天命,他們相戕亦是天命,你縱是他們的師傅,也只能聽之任之,難改分毫。”
閻浮世界,大羅仙非是境界,而是象征出身。三清四帝是為混元一氣上方大羅天仙,是閻浮世界至高,作為三清四帝門人,就是所謂的大羅仙人。
葛仙翁師從太上老君,受其點化成仙,張紫陽師從青城丈人,青城丈人是元始九炁化生,為神霄九宸上帝之一,更是南極長生大帝的胞弟,因此張紫陽與葛仙翁也能稱之為大羅仙。
或是因為張紫陽與南極長生大帝有這層關系,葛仙翁才將普化天尊轉世之人托付給張紫陽。
“所以啊,葛老兒,你真是給我出了個難題,”
張紫陽有些嗔怪的指了指葛仙翁,雖是有抱怨,但張紫陽也在冥冥中觸動天機,知道這倆人確實與他極為有緣,這一世合該是他紫陽洞的門人。
這個時候,就是張紫陽想推拒,也推拒不得了。
“既然他倆都要做我徒弟,我已知曉了其中一個的來歷,那另一個的來歷也不妨都一并告訴我吧!”
張紫陽瞪著葛仙翁,道:“我倒是看看,能做普化天尊轉世之人宿敵的,又是個什么來頭。”
葛仙翁幽幽道:“自然也是個大有來歷的人物,等閑之輩誰敢做普化天尊轉世之人的宿敵?”
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的名頭,可不只是對妖魔有震懾之用,對某些神仙的威懾力更大。
“道友可知西方金翅大鵬鳥?”
張紫陽愣了一下,驚訝道:“是西方佛老家的親戚,佛母孔雀大明王的胞弟?”
葛仙翁徐徐道:“道友博聞強記,正是那廝,那廝兇性不可制,五百年前在西牛賀洲獅駝國吃盡一國生靈,業果深重,本師釋迦摩尼說其注定要在此時應劫,洗去劫波,再歸本位。”
“也是因有吃盡一國生靈的業果在身,這次降世之后,本性靈慧之光會被蒙蔽,一世渾渾噩噩,再不復原身西方金翅大鵬鳥時的狡詐陰毒。”
“這廝,將會在普化天尊入世后的十六年后,在北隋太原李家降世,成為李家主的第四子。”
在知道另一個徒弟來歷后,張紫陽自嘲道:“這倆徒弟,還真沒一個能讓人省心的。”
一個是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玉清真王南極長生大帝的化身,一個是西方金翅大鵬鳥,本師釋迦摩尼的假舅舅,這倆個轉世要是斗起來,不鬧的天翻地覆才怪。
——————
就在張紫陽為以后的同門相殘而苦惱的時候,求道終南一年多的呂尚,終是要下山歸家了。
終南山下,呂尚換了件嶄新道袍,除浮黎鼻祖金華秘訣貼身保存外,其他舊衣物都讓管家收拾妥當,準備一并帶回大興城的郡公府。
說來這管家也是背時,當初呂尚縱馬出大興,求道終南。齊郡公以管家未能及時勸阻世子為由,直接將管家一擼到底,最后讓他常駐在終南山下,世子何時歸家,這管家就何時回府。
齊郡公或許沒有才量,僅憑一個好姑姑才有如今的富貴,但他絕對是一個好父親。就因擔心呂尚在終南山的衣食住行,便在終南山下消耗大量人脈,動用大批人力,生生建了座小鎮,只為了滿足呂尚在山上的用度。
雖然呂尚這一年來從未下過終南山,也未進過這座小鎮,更別提要什么用度了。但在呂尚剛下山進入小鎮時,仍被人第一時間認了出來。
畢竟,這整個小鎮就是齊郡公建的,鎮中上上下下基本都是齊郡公府的人手,若是連府上的世子都認不得了,這些人也就沒存在必要了。
管家在呂尚身旁低聲道:“世子,軒車已備好了,”
“嗯,那就走吧”
呂尚下意識的摸了摸胸口,那是浮黎鼻祖金華秘訣所在。
隨即他回身,最后看了眼終南山,方才上車。
“走,回大興,”
管家見到世子上了軒車,終是長舒了一口氣。
他就怕世子還要繼續訪道,世子不回府,他這個管家就只能跟在世子左右,照顧世子起居。
哪怕他這個管家名義上已經被郡公免了職,但身為郡公家老人的他也不會感覺太落拓。只是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乃人性使然,有機會重回大興城,管家還是愿意回大興城。
少頃,一個車隊緩緩出了小鎮,向大興而去。
——————
終南山毗鄰大興城,其間僅有三四十里路程。
呂尚車駕隊伍自終南山下小鎮起程,走子午道,由子午道入大興。子午道作為北隋官道,經歷代修葺,橫貫秦嶺,通達漢中,路面寬闊平坦,極易通車,呂尚車隊以中速行駛,兩個時辰便能到大興城下。
呂尚在軒車中緩緩翻閱著朝廷邸報,泛讀最近一年以來朝野政事動態,其中最博人眼球的,還要屬突厥沙缽略可汗遣使向北隋朝庭求和,其人為表恭順,甚至還讓可賀敦,既前朝北周千金公主認楊堅為父,由此賜姓為楊,編之屬籍,改封號為大義公主。
“大義公主,這個封號,大義……”
不得不說,楊堅惡心人是有一套的,篡奪了北周宇文家的江山,還將北周宇文家的公主賜姓為楊,封號竟然還是大義,這是誰家的大義?
想來那個突厥可賀敦在接到楊堅的敕封時,必是又悲又恨。
要知道,這位千金公主的生父北周趙王宇文招,就是死在楊堅的手上,一家滿門盡數被殺,與楊堅既有家仇也有國恨。這些年沙缽略時常進犯北疆,多是出自這個突厥可賀敦的鼓動。
如今被迫認賊作父,又得了大義公主這么個羞辱大于實際的封號,心中屈辱可想而知。
若非沙缽略近年來,與西突厥達頭可汗、阿波可汗的爭斗逐步落入下風,麾下的部眾見沙缽略勢弱也漸漸離心,迫使沙缽略不得不尋求北隋支持。這位千金公主怕是到現在仍做著依靠突厥驍騎,重建宇文氏社稷的美夢。
只是沙缽略不以為忤,在得到楊堅圣旨后,當即回信,稱楊堅為婦父,自稱女夫,與楊堅已是翁婿之情,當以父子之禮侍奉,要自今后子子孫孫,乃至萬世,親好不絕。此國羊馬,皆皇帝之畜。彼之繒彩,皆此國之物。
“這沙缽略是個梟雄啊!”
在看到邸報上摘抄的沙缽略部分回信內容后,呂尚也只是笑著搖了搖頭。
雖是梟雄人物,但遇到楊堅這等雄猜之主,想興風作浪也有點難。
“如今的突厥人,已經沒了威脅北疆的能力。只要再徹底打殘西突厥達頭,朝廷就無后顧之憂,可以安心收拾南朝的陳叔寶了。”
呂尚手指輕輕摩挲著邸報,低聲自語道:“天下一統之期,不遠矣!”
只知‘玉樹后庭花,花開不復久’的陳叔寶,又如何能斗得過‘一衣帶水’志在天下的楊堅。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