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仙人就該是這樣 第一百七十九章 這一次,該照著史書來
襄陽城的大營中,殷曠之終于不算是純粹的白身了。
荊州刺史王忱年老體弱無法親臨,一切事務多在襄陽城外,襄陽太守邵寄靈又生怕上前線,加上皇帝似乎十分信任殷家人。
以至于殷曠之年紀不大,卻成了軍中監察管代,在這大營之內有相當大的話語權,地位甚至隱隱高于一些將官。
只不過殷曠之行事十分低調,對將官十分尊重,從不干涉主將行事,也讓營中還算和諧。
此刻身為襄陽新營主將的彭炎宇正在閱讀著新到的前方信件,身邊則是包括彭鴻在內的,襄陽一帶的幾名都尉等武官,當然也還有殷曠之。
胡須花白的彭炎宇將信件放在營帳內的桌案上,其余人也能看得清上面的文字,內容毫無意外的都是催促。
催錢糧,催軍械,催人!
在當初軍情剛剛送到的那些天,匯總了荊襄地區大部分精銳的一支隊伍,已經由南蠻校尉殷覬親自帶領出發北上。
如今在襄陽大營處的,除了少數算是老卒的兵丁,其余的三萬多人幾乎都是新招募的鄉勇,看似人數不少,但極度缺乏訓練,說白了就是一群才披上兵袍手持兵器的百姓。
“時間不等人,我們該開拔了!”
“可是新招鄉勇操練不足,難以成軍啊!”
“是啊,而且我們都走了,萬一真有個閃失,襄陽怎么辦?”
彭炎宇一聽這話,立刻看向說話的人,軍中最忌諱未戰先怯。
“你的意思是,我等此去若敗,賊軍就能長驅直入,還是需要準備據守襄陽雄關咯?”
“末將失言……”
彭炎宇又看向一邊的殷曠之,后者年紀雖小,但這段時間調度有方,調整招募安撫鄉民,搜集軍械錢糧等物也出色,算得上是一個能人,所以也不能因為年紀小看他。
“殷管代怎么看?”
殷曠之也不猶豫,看向帳內站著的眾人,最后望向坐著的老將軍。
“將軍,在下以為應該立刻開拔,越快去往前線越好,這里所招募的鄉勇,想要操練成軍時間永遠不夠,但前方是等不了太久了……況且以新卒成軍難,但作為補充則可……”
“這位將軍說得也不無道理,勝敗乃兵家常事,慮敗則必思襄陽,留下三千人繼續在此操練即可,若有萬一也能依托襄陽阻擋賊軍……”
說著殷曠之笑了笑看向帳內眾人道。
“不過我等能做的就是如此了,到時候自然有別人去想辦法,反正若是此番若兵敗……”
說話間,殷曠之抓住腰間佩劍輕輕拔出一指之寬,劍身反光照到臉上。
“小子我也不打算活著回來!”
殷曠之這話說得風輕云淡,但一個儒生,卻莫
名有種淡淡的肅殺之氣。
“好!說得好!殷管代年紀輕輕有志如此,我等身為武人豈能落后?”
彭炎宇直接站了起來。
“傳我軍令,明日一早大軍開拔北上,相關人等速速歸建!”
“諾!”
隨著襄陽大營中軍令的下達,襄陽城中的氛圍也一下子變了,許多在城中的帶甲之士也快速回歸大營,而城內外的許多百姓大多也都知道大營要開拔了。
襄陽城的城樓頂上,此刻莊霖、夕渺、無名和劉宏宇四人站在這里,望著城中一些歸營的兵士,也看向城外那一片新軍大營。
雖然火氣一片,但是卻又有一種十分特殊的感覺籠罩著大軍上空。
莊霖說不上來那是什么感覺,心中恍惚之下,閃過一種風中燭火飄搖的錯覺畫面。
這是一種心中意像的呈現,也是一種“易”的層面的靈覺延展。
“這新軍大營此去,只怕兇多吉少……”
夕渺此刻忽然說出這樣的話,也讓莊霖心頭一驚,正好印證了他心中畫面。
莊霖忽然心中一動,開口問道。
“夕渺道友精通天機卜算之道,不知可否算出此戰吉兇?”
莊霖說的此戰自然不是單指這襄陽新軍去往前線的吉兇。
而夕渺心領神會,立刻從袖中抖出一個淡金色圓盤,左手托盤轉動,眼神流轉其上,右手則快速掐算,時不時還會掐幾個手訣。
一股若有若無的流光從夕渺和其手中圓盤上散發出來,無形之中似乎與天地氣機相連。
不過夕渺臉上的表情卻并不舒展,時不時眉頭緊皺,往往在羅盤之上光芒大盛之后才會微微舒展。
大約半刻鐘之后,夕渺身上才停下了動作,一切華光全都消散。
“嗬……”
輕輕吐出一口濁氣,夕渺取出手絹輕輕拭去額頭的一些細汗。
“麻煩了一些,似乎有人動了一下天機,不過還難不倒我,此番晉軍會大敗,十二萬大軍全軍覆沒,洛陽陷落,之后有些亂……”
無名和劉宏宇則兩人本來并無所覺,只是看向身邊的莊霖和夕渺之時,能明顯覺出二者神色似乎有異,又聽到夕渺推算所得,再看外頭的新軍大營,頓時能覺出那濃烈的人火氣之上是一股危機感。
“不對勁?”
無名這么問了一句,否則先生和夕渺道友為什么如此反應?
莊霖確實覺得有些不對勁,但又說不上來,或許是悲憫之心吧,只是大勢使然,有些事已經是注定了的。
但劉宏宇的反應則更直接,忽然一抖袖口,從中飛出好幾本厚厚的書籍。
幾本書就懸浮在劉宏宇面前,他則手指微微撥動書頁,幾本書立刻開始快速翻動起來。
良久之后,其余書全都合上,其中一本則固定在一頁上。
“師尊,找到了!”
另外三人全都看向劉宏宇所示的內容,寫得并不是很詳細,但大致歸納起來就一個內容。
太元十五年前后,東晉大將朱序在洛陽一帶抵御西燕和翟遼的進攻,成功保衛了洛陽……
“嗯?”
莊霖疑惑一聲,而夕渺更是愣了一下,直接伸手將懸浮的書抓了過來。
“這是什么?”
夕渺雖然去過末法時代,但或許是思維局限,當時除了恐懼于靈氣枯竭和法脈斷絕,只以為古時一切都已經斷去,又感慨時代發展,根本沒有往有些地方去想,此刻看到這書不由驚呼出聲。
劉宏宇則平靜回答。
“這是籠統翻譯版的史書,不過其中一些內容對照古文書籍,也會有對不上的地方,史書未必沒人篡改……如今看來,這一段也是……”
夕渺心中大為震動。
史書!對了,末法時代,乃是近兩千年后!靈氣枯竭法脈斷去,但凡人歷史未必就全斷了啊!
只是當聽到劉宏宇說到此處的時候,她猛然開口打斷。
“不對!不對!”
劉宏宇皺起眉頭,而夕渺則面露恍然地看向身邊神色微有變化的莊霖。
“先生?您一定有所察覺,一定有別的想法吧?”
莊霖此刻心中無數念頭涌現,無數種變化在心中不斷演繹,尤其劉宏宇一句“史書被篡改”,更是讓他心中驚濤駭浪不止……
在這過程中,莊霖也幾乎一剎那就做出了一個絕對極為冒險的決定。
這種心中變化多多少少也呈現在臉上,讓莊霖的神色也隨之變化,外人或許看不太出來,但夕渺卻好似看到了他臉上另一種景象,亦如平湖秋月到風雨驚濤,最終歸于漣漪陣陣動蕩不止……
劉宏宇和無名雖然看不出那么多,卻也知道一定有事。
莊霖輕輕吸了口氣,望了一眼襄陽城外的新軍大營。
“這一次,該照著史書來!”
襄陽城外新軍大營之上,那一股風雨飄搖的氣機似乎隱隱開始有所轉變……
新軍大營的從軍之人本就有不少襄陽附近的男丁,一時間有許多百姓到襄陽城外為家鄉子弟送行。
這時代的很多軍隊說不上多么有軍紀,但反倒是新兵能聽話一下,而且本就都是家鄉人,來者都是鄉親父老送別家鄉子弟,大營之外顯得十分熱鬧。
第二天清晨,這種狀況達到了頂峰,一種喧鬧感讓身為主將的彭炎宇睡不安生,隨后穿戴甲胄沖出了大帳,正巧看到殷曠之也在外頭。
“將軍早!”
“殷管代也是被這些聲音吵醒的?軍營重地如此亂糟糟的,實在是不像話!”
彭炎宇神色不悅,看起來想要趕人,殷曠之看到他的表情,連忙道。
“將軍,或許這也是個機會呢,新軍訓練不足又人人心懷忐忑,正需要提振士氣!”
“哦?殷管代有何妙計?”
彭炎宇的眼中,所謂士氣就是讓將士們吃飽穿暖,再加上足夠訓練,讓他們有了底氣自然有了士氣。
不過殷曠之不這么想,他湊近彭炎宇耳邊低聲對他耳語幾句,這老將起初不以為意,后面聽得微微一愣,最后回過神來也是面露驚嘆。
等聽完之后,老將忍不住帶著驚色看向殷曠之。
“看來殷管代非只是讀書人,怕是也熟悉兵法之人啊!”
“君子豈可只懂文墨?再者劍鋒與筆鋒乃是相通之道,所謂兵法,亦為人心之變!”
殷曠之這段話下來,彭炎宇對他再無任何輕視之心。
很快,新軍大營已經起營,物資糧草裝車,大軍也列隊城外。
得益于過程中軍中沒有嚴令阻止兵士們與父老鄉親的告別,所以還有很多士卒在城外百姓人群中。
“嗚嗚嗚”
號角響起,這時候所有士卒不得不歸來了。
人群一角,葛大夫背著藥箱告別妻子和幾個徒弟,邊上沈青幽則挑起了藥擔子,他旁邊則還亦步亦趨跟著一個穿著粗布的人。
到處都是百姓的呼喚聲,其中更不乏哭啼聲,可也留不住人,只能看著親人往大軍方向走去。
許多馬上的將官忍不住議論著,覺得不成體統,導致軍列混亂,只是今日的彭老將軍卻格外淡定。
“嗚嗚嗚”
號角又一次響起,到這一輪號角結束,百姓和軍伍隊列已經涇渭分明,只是那邊人群中不少人還在抹淚。
彭老將軍縱馬離開自己的位置,后方殷曠之等人則趕忙拍馬跟上。
此刻彭炎宇回憶剛剛殷曠之所言,望向那些百姓也是心中感慨,隨后深吸一口氣,提起內功猛然吼出聲。
“軍中的弟兄們————”
老將軍內力渾厚,聲音一出幾乎如同猛獸咆哮,雖無法壓過一切聲響,卻也使得場中的嘈雜很快安靜下來。
此刻老將縱馬狂奔,吼聲不斷出口。
“我知道你們多為荊襄之人,甚至多為襄陽兩
家子————”
“你們戰法不熟,訓練日短,心中定有恐懼,可是你們看看這邊,看看他們是誰?”
“這是你們的家鄉父老,兄弟親朋,是養育你成人之父母,是需你身為長兄關照之姊妹,是待你歸來之紅顏,是無能為力之婦孺————”
“洛陽看似不近,距離襄陽則近在咫尺,當年襄陽陷落,大地一片涂炭,一樁樁悲劇尚且歷歷在目,荊襄之地老輩亦是口口相傳,如今才安定不過幾年,難道你們想要那一幕重演么?”
彭炎宇縱馬跑動之中牽馬停下,馬嘶聲長鳴,但兩邊無論是百姓還是軍士都鴉雀無聲。
“士兵們,弟兄們,回答我,想要那一幕重演嗎?”
許多士兵全都攥緊了手中的長矛等武器,人群都在相互看,終于,殷曠之在老將軍一側帶頭喊了起來。
“不想————”
殷曠之聲音雖弱,起頭卻已經足夠,軍伍之中立刻也有人響應,只是有些零零落落。
老將遂再次大喝一聲。
“想不想?”
“不想————”
這一下聲音幾乎是同時發出,形成一種呼嘯感。
“很好————我等不只是領餉充數之卒,更是死戰衛國衛家之士也————此去護佑鄉里驅除外敵,大不了,有死而已————”
“有死而已————”“有死而已————”“有死而已————”
襄陽軍紛紛舉兵吶喊,就連沈青幽和葛大夫站在軍中車馬前,都被這氣氛帶動,忍不住激動呼喊起來。
聲音猶如海嘯,一陣陣傳向四方,一時間新軍士氣大振!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