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西游:開局拜師菩提祖師 第四百零三章 血表,王重陽終醒
話表通明殿前,孫悟空帶赤須龍在此與四天師相會,四天師得知非是孫悟空有事,而是赤須龍有事,即是相問于赤須龍。
赤須龍聞聽四天師所聞,即是將事情與之一五一十講說分明。
四天師聞聽,未有甚表示,只道教赤須龍寫一份狀書,道明緣由,他等會酌情替赤須龍呈于大天尊前。
四大天師在說得此言后,便不曾再理會赤須龍,轉身走入靈霄寶殿中。
孫悟空說道:“這四天師,怎個這般無禮而去,卻不說得狀書怎個言說,赤須龍,你且在此處少待,老孫去與之論上一論。”
赤須龍急是扯住孫悟空,說道:“有勞大圣關懷,然則不必,四天師自有要事去忙,自是不能久留,非人人皆為大圣,得大天尊喜愛。此狀書,我亦可寫得。”
孫悟空聞聽,不再多言,教赤須龍快些寫得狀書來。
赤須龍不敢耽擱,取紙筆而來,寫上狀書,但見其上書文字。
‘具表泣訴仙真:赤須龍君,謹以殘軀泣血,百拜于昊天金闕玉皇大天尊陛下御前。
伏惟圣鑒:臣本先天赤須龍神,奉昊天敕命,承紫微氣運,下界匡扶亂世,肇造炎宋。披肝瀝膽十有七載,未嘗敢負天命蒼生。然臣功成身殞之際,非盡天年,實遭至親屠戮,千古奇冤,血淚浸透九重!
血案昭然:大宋開寶九年冬十月癸丑,風雪如晦。臣弟晉王光義,夤夜獨入大內。假以探疾問安之名,行鳩酒弒兄之實!禁宮深處,燭影搖亂,但聞斧聲鏗然破空,直貫臣之顱頂,彼時臣真氣渙散,口不能言,目眥盡裂,親見光義袖出篡位偽詔,奪璽逼宮!更縱容閹宦王繼恩,以衾被覆面,絕臣殘息。嗚呼!手足之親,竟毒逾豺狼;斧鉞加身,何忍若此!
懇祈天裁,伏望陛下垂憫,體察臣血海深冤:
敕令三法司會審,徹查開寶九年冬夜宮變,勾連涉案人,妖之魂嚴鞫。
追奪偽號,將逆臣光義打落酆都,永鎮刀山地獄;其幫兇趙普,王繼恩等,同受天刑。
正本清源,慰告冤魂,昭告三界,還臣及德昭,廷美清白。以天帝之名,重定大宋初年史筆,斧聲燭影,定為弒兄篡逆!
重續炎宋法統,懇請陛下于龍族中擇賢德后裔,護佑趙氏忠良血脈,以正乾坤。
臣殘軀戰栗,血淚和墨。但聞九霄雷動,便是天道重光之時!謹表。
大宋赤須龍君趙匡,泣血叩首于靈霄寶殿,時維天運。’
赤須龍寫完狀書,即是遞與孫悟空,問道:“大圣,我此狀書,可有誤處?若有誤處,但請大圣指明,我定當修整。”
孫悟空接過狀書,細細一看,許久方才點頭,說道:“寫得尚可,尚可。且呈于四天師前,教他等遞與陛下觀閱。”
赤須龍聞聽,方才放心許多,轉身要入通明殿,有靈官前來相攔,不須其近前,他即是將狀書遞與靈官,請靈官將之交與四大天師。
靈官得了狀書,未有拖沓,入得里邊,將狀書交出。
四大天師專呈于玉皇大天尊身前,供其閱覽。
玉帝閱畢,說道:“教赤須龍入得殿前。”
葛天師閃身出得班中,說道:“陛下,今齊天大圣在通明殿外,與赤須龍君同往,可須使其上殿。一則其為齊天大圣,乃天庭之官,今至通明殿,理當召見,二則其為赤須龍君之事而來,興許知道甚多。”
玉帝笑道:“這猴兒,如何摻和進此間事?也罷,宣其來見。”
早有天丁走出,宣赤須龍與孫悟空入靈霄寶殿朝見。
孫悟空走入靈霄寶殿,唱了個大喏,恭敬一拜。
赤須龍在其身后拜得大禮。
玉帝問道:“朕聞悟空自取經功成,歸于斜月三星洞潛修,近來得廣心真人法旨,鎮守西行大路,使萬邪不侵,百魔退避,多有功勞,如今怎個入天宮,參與赤須龍君之事?”
孫悟空拜道:“陛下,我老孫見著赤須龍于西行大路,故相問其緣由,知得此事,見其冤屈,古道熱腸,便帶其來天宮,若有不敬處,望陛下見諒。”
說著,深躬再拜道:“以聞。”
玉帝笑道:“知你頑心又起,念你有廣心真人三分禮數,你且在旁候著。”
孫悟空領命閃身入班中,在前的正是太白金星,他即是與太白金星打招呼。
太白金星笑著應和。
殿前,玉帝宣赤須龍至丹墀前。
赤須龍行至丹墀再拜,叩首不起,誠惶誠恐。
玉帝傳旨說道:“朕覽赤須龍君泣血之表,今敕令三界法司會勘,若赤須龍君所表為實,即當懲戒于南瞻部洲生人趙氏光義,除赤須龍君百載馀轉生,以斷此因果。然赤須龍君令玉旨而去,以消南瞻部洲三災,今未竟全功而離,自有失責,著赤須龍君禁足北辰星垣百載。”
赤須龍聞聽玉帝準許三法司查得此事,大喜過望,禁足那等教他拋之腦后,即是深深一拜,說道:“拜謝陛下,拜謝陛下!”
玉帝使其退下,自有天丁前來,將其帶出殿中。
孫悟空正是要跟著退下。
玉帝遣人攔住,問道:“悟空,今時廣心真人如何,你可知得。”
孫悟空拜禮說道:“今大師兄于府中潛修,以待開府之機到來,更待修成大法力之機到來。”
殿中文武眾仙卿得聞孫悟空所言,皆有驚訝,他等皆不曾知得,真人將修成大法力之事。
玉帝說道:“你且歸去,若見得廣心真人,當與其言,莫要忘得約定。”
孫悟空領命而退。
靈霄寶殿眾仙卿仍是心有驚訝,只覺真人昔年成道,如昨日那般,歷歷在目,今時再見,已將成大法力。
卻說斜月三星洞中,孫悟空離了天庭,少頃間即是歸來此處,他入得洞府之中,相見真人。
真人得知孫悟空欲見他,即將其喚入靜室之中,與之相見。
孫悟空入得靜室,將事情一五一十與真人分說情況。
姜緣聞聽孫悟空這一遭所行,哭笑不得,說道:“悟空,我料你去往何處,遇到些甚妖魔鬼怪,不曾想竟是這般所行,果真教人所料不及。”
孫悟空笑道:“正是與大師兄昔日所行玄帝之處,得知赤須龍,故而方才有這一遭,此乃緣法所行,也正是因知得赤須龍,老孫棒下留情,不然老孫一棒之下,那赤須龍定是要亡命而去。”
姜緣笑道:“你這猴兒,但若你參與此間之事,恐宋朝與你亦當有些緣法,他日你恐參合其中,如此你卻未曾思及。”
孫悟空說道:“老孫不曾懼得,那宋朝老孫自赤須龍口中知得一二,恐連保南瞻部洲安寧片刻尚且做不到。”
姜緣笑道:“且靜待紫微帝君便是,我料紫微帝君再有些年數,定會下凡,那時人間自有不同之處。”
孫悟空抓耳撓腮,說道:“大師兄,你覺紫微帝君此番可能功成,渡得眾生而離苦海?”
姜緣說道:“是否可功成,我如何能說得準?但無論如何言說,此番紫微帝君若是下界以渡眾生,定能保人間安寧,若果真功成,更可保人間眾生而出苦海。”
孫悟空沉思少許,答道:“大師兄,老孫明矣。”
姜緣笑著點頭,說道:“既如此,悟空且去修行,我亦當前往靜修,此間你若有事須我相助,盡可喚得我之法名,但你于三界,我自當相助于你。”
孫悟空自是不敢再留,遂是離去,前往靜室清修。
修行無時日,觀空不計年。松風傳鶴語,澗月照蒲團。云影移還駐,冰輪缺復圓。人間駒過隙,何必嘆流年。
不覺二十載馀而去。
南瞻部洲,終南山活死人墓。
王重陽始終于此修行,不曾外出,較之從前,他的學識仍是提升許多,但比起學識,此間他變化最大之處,乃是夜夜入夢時所得的畫面。
比起從前夢入神機而得學識,此間他所夢,得到更多畫面,他常常夢到他在一仙府之中靜聽仙人講道,身邊有不少人,更曾夢到他在一靜室中靜修,亦曾夢到他為一國太子,蒙受冤屈,還曾夢到他是一農夫,苦心耕作,只為養活家中。
此夢到種種,教王重陽恍若隔世,他常常恍惚,不知他為何人。
可無論怎說,他的學識日漸增長,尤其是得到那些畫面也好,記憶也罷的東西,他的學識似得實踐,更添三分底蘊。
王重陽低聲說道:“我有預感,我那夢到底為何,興許再有些時日,我便是知得。”
王重陽心有所思,不覺恍惚,他又是入夢而去。
卻說活死人墓外,豬八戒已經不知是第幾次感慨王重陽道心堅定。
豬八戒坐在地上,手掌仍是緊緊握著九齒釘耙,他哼哼唧唧的說道:“此正微太過相似老爺,其分明還是個凡俗,道心竟堅定至此,著實不可思議。”
他在此待了數十載,王重陽一直在為學識而奔波,直至入了活死人墓,再不曾外出,若非他能觀得王重陽氣息尚在,他都要以為王重陽已經亡故。
但一凡俗,可二三十載馀待在暗無天日的地底修行,此心便足以勝他,他老豬昔年修行始初,修那金丹正道時,尚且不曾有此心。
豬八戒不得不贊嘆,正微若是能修成金丹,他心服口服,實在是正微道心不凡。
正當豬八戒思索之間。
忽有靈機于活死人墓中而閃過。
豬八戒見之,即是起身,驚訝不已,說道:“此為何故?這等靈機,非凡夫所能有,莫不是正微此間歸位?正微這般快就能歸位?”
豬八戒不敢含糊,提起精神,掄著九齒釘耙,威風再起,他盯著四周,以防有他人前來,驚擾正微。
忽有風起,前方有身形而至。
豬八戒細細一看,乃是終南山山神,他未有因見著終南山山神而松懈,反而更加警惕,一抬九齒釘耙,呵斥道:“那山神,莫再近前,此間真人弟子修行正是關鍵之時,莫要自誤,若是你再上前,老豬定不饒你。”
那山神聞言,詫異些許,說道:“此間有靈光而過,乃是真人弟子所為?”
豬八戒不語,提著九齒釘耙,有上前之勢,身中威勢洶洶。
山神見之,急是拜禮,說道:“菩薩,莫要動怒,我不曾有惡意。”
豬八戒說道:“此間非是攀交情時,若是閑時,老豬可與你敘舊談說,歡喜說笑,自無不可,但此間乃是正微修行關鍵之時,不可懈怠,你速速退去,莫要近前來,若是近前,老豬九齒釘耙定不饒恕!”
山神聞聽大驚失色,不敢再多留,拜禮表示知得菩薩之意,即是退去。
豬八戒瞧見山神退去,方才寬心,但仍是不敢大意,目光四處張望,唯恐有人在此,驚擾王重陽。
光陰迅速,不覺再有九載馀而去。
王重陽夜夜入夢,所見頗多,終是在九載馀后的一夜,如有神助,眉心間一清,神舍蕩漾,他這些年數所得記憶忽是悉數回味,串聯而起,昔年為寶梁國太子,蒙受冤屈,苦心入道,得遇師者,因塵緣未絕而轉生,今歷經三世,至他入活死人墓,終是有醒。
果真是今日方知我是我。
王重陽已是得知此間種種,恍然若夢感油然而生,他又是想起希夷山一行,他無奈笑道:“師父,真是勞累于您,教您這般奔波,至希夷山來渡我,蒙受師父深恩,此恩無以為報,唯修行功成,日夜侍奉于師父,絕不再離。”
他深知為他一人,師父所做許多,二師弟亦所做許多,恩情似海深,他當是前往,與之相見。
王重陽本是要起身,前往西牛賀洲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以拜見師父,拜見師祖,但他忽是想起些甚,將回歸家中之事暫且延后。
興許,他尚有其他事情,需要走上一遭,歸家之事,要待晚些,才能前往。
王重陽心中種種念頭劃過。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