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西游:開局拜師菩提祖師 第四百零一章 性命相關,赤須龍
卻說終南山中,王重陽得了山神之說,決心以修行他所想‘三家歸一’,他在與山神分別后,下了青松石,重新走回山頂住處。
王重陽將茅草屋拆掉,未有繼續居住之意,他轉而下山,購置一鋤頭,再是上山,尋得一地,挖掘起來,他意要挖出一墓室,購置糧水,入住其中,若不得有成,絕不出來,意在于表決心,以墓與凡塵決斷,一心修三家學說。
如此挖掘,光陰迅速,不覺一載馀而去。
王重陽終是在此處挖出一墓室而來,又備足糧水,他望著前方平平無奇的墓室,古井無波,說道:“今我得那符箓,越發長壽,昔日暮氣盡去,生機而存,正似壯年,而我今壯年卻要入墓室,真是奇也。”
“墓者,亡人所歸。從土從莫,莫者,日冥草莽之象。土覆其體,草蔽其封,此造字之意。今我生人入墓室,決心以修行,此墓可稱‘活死人墓’,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王重陽定此墓名,他即是朝墓中走入,在入得墓室后,他又似想到些甚,取一木牌,上書‘王重陽之墓’五字,將之奉在墓中,此王重陽乃昔年在凡俗之王重陽,而非今時之王重陽。
王重陽入得墓中,潛心修行,欲要琢磨出三家學說如何歸一。
半空之中,豬八戒瞧著王重陽走入墓中,瞠目結舌,說道:“這正微,挖了許久,便挖出個墳墓來,自己入住其中?此是個甚理,以此為決死,修得功成,不功成則不出,直至死在墓中?”
豬八戒教王重陽的決心感到心驚,有如此之心,何愁修行不得功成,活死人墓,決死而成,斷俗世塵緣,此乃真數也。
豬八戒忽是回味,他曾有聽聞,昔年廣心真人入道修行之前,乃是俗世之人,更是有種貴族,后父母離世,遣散下人,以火焚故居,以表再無歸意,決心修行,不成功則死在求道之路,方才有得緣法,以拜菩提老祖為師。
今時王重陽以活死人墓,決心修行,與廣心真人不正有異曲同工之妙,皆有大決心,舍棄生死的堅定。
豬八戒沉吟許久,嘆道:“我不如正微,昔年老豬若有正微之心,定能功成,然老豬未有其心。此可該如何是好,今時,正淵勝我多矣,正微轉生三世尚且勝我,正慈若論武藝,我亦非是敵手。老爺開府之日,近在眼前,老豬已教老爺三位弟子勝得,若是來日再教更多人勝得,豈還有顏面?”
豬八戒心中略有著急,但做不得甚,只得干著急,然他暗暗下了決心,待護法之事結束,他定是要尋個出路,修得功成。
金丹正道已得不到,他不可在此多加顧戀,他是該改變。
豬八戒心中思索之間,不敢大意,即便他看不到王重陽,但亦是掄著九齒釘耙,看護活死人墓,若有妖邪膽敢近前,他定會上前驅逐,或是打殺。
正當豬八戒思量時,他忽是瞧見下方有山神在朝他拜禮。
豬八戒有些困惑,他來此山后,未曾與此山神相見,怎個此山神今時來拜他。
他即是按落云頭,行入一樹林之中,與此山神相見。
豬八戒方才落于地上,山神即是拜禮,說道:“終南山山神,拜見天蓬元帥。”
豬八戒驚道:“你如何識得老豬昔年官職?”
山神笑道:“天蓬元帥,昔年我曾上過天庭,見得你之威風,故曾識得你。”
豬八戒擺手說道:“但你識得老豬,當是知得,老豬今時已非為天蓬元帥,乃是靈山凈壇使者菩薩,若你不棄,可稱我一句菩薩。”
山神拜道:“菩薩。”
豬八戒不解問道:“山神,不知你為何來尋老豬?老豬與你卻未有甚交情。”
山神答道:“昔年山上曾有妖邪作祟,更煽動山中之獸,我那時于天庭之中,甚少歸來,便是歸來,亦在處理許多雜事,未有照料其中。幸是菩薩相助,降伏妖邪,勸導山中之獸好生修行,我得知此事,一直有意來感謝,今時料理諸多往事,便來此處感謝于菩薩。”
豬八戒擺手說道:“不須感謝老豬,老豬乃靈山菩薩,更是斜月三星洞真人護鼎道人,自當如此,此乃本分之事。”
山神說道:“任是如何之說,皆該言謝。”
豬八戒見山神執意道謝,只得受之。
二人遂在此處談說,期間談到豬八戒到來之意,又言及王重陽的身份。
山神聽得豬八戒所說后,恍然大悟,說道:“我料那書生自何處而來,隱有真修之相,不曾想乃是廣心真人之弟子轉生。早有聞廣心真人之名,但一直不曾與之相見,今自廣心真人之弟子,足以見廣心真人風貌。”
豬八戒笑道:“此間正微乃是轉生,尚未歸位,不及真人百分之一的神韻,若是你果真見得真人,方才知真人乃何等之風采。”
山神說道:“此乃憾事也。”
豬八戒擺手說道:“若來日有緣法,你自是可見得老爺,然今時老豬須得離去,看護正微,便且先是離去。”
山神攔住豬八戒,說道:“菩薩餐風露宿,終有些受苦受難,今蒙受菩薩相助,山中安寧,我愿相助菩薩,是以護法于真人弟子,菩薩可去尋個地兒,享得安寧。”
豬八戒聽得其言,身子之中,升起倦意來,護法這般多年數,他豈能不累,若能教山神為他看護,給他些許時間歇息,定是美極。
此倦意之念一生,便如野草般,迅速蔓延,教他動容。
正當豬八戒欲要應下之時,忽是回味真人昔年種種教導。
功成垂敗。
木母禍心。
此乃取難之道,尋死之路,斷不可為之。
豬八戒即是開口,說道:“罷,罷,罷。山神,你亦有職責在身,豈能教你擔了老豬職責?此萬萬不可,此事不必再提,老豬親自看護便是。”
山神詫異少許,說道:“菩薩,我雖有職責,但尚有些空閑,我見菩薩疲倦,故可為菩薩看護,請菩薩不必拒絕。”
豬八戒笑道:“此非是我拒絕,而乃職責之意,你如此盡心為職責而行,老豬又豈能耽擱職責,此為老豬之職責,老豬定要盡心看護。山神之意,老豬在此謝過,然老豬果真須親自看護。”
山神聞聽,深有感慨,昔年天蓬元帥今時卻是不同,他朝豬八戒深深一拜,遂不再多語,起身離去。
豬八戒掄著九齒釘耙,駕云行至半空,再是護持著活死人墓,為王重陽修行保駕護航。
玄關朝暮叩,鼎火歲時遷。隙過駒留影,蓮開瓣落肩。不覺十數載馀而去。
王重陽始終于活死人墓中修行,半步不曾外出,正如其言,不功成絕不出,決心堅定。
此十數載修行之中,王重陽逐漸得到更多的學識,他說不上來這些學識自何處而來,但自他入活死人墓中第五年而來,有些時候他昏沉睡去,自夢中總會見自己身處一古老洞府之中,他在洞府一室之中品讀書籍,那些書籍無不皆有高深學識。
王重陽不知為何會有這等夢,但他十分珍惜入夢之機,一旦入夢,他即是得到高深學識。
如此往來十數載馀,王重陽身中的學識越發高深,他乃至于自學識之中,得到許多修行之法,身中積攢不少本事。
王重陽欲要融合三家之學說,亦是大有進展。
一日,王重陽仍是在墓中苦修,他昨夜夢入神機,又得許多學識,此教他融合三家之學說,大有進展。
王重陽沉吟許久,說道:“此三家之學說,各有不同,皆有精妙之處,正所謂是‘儒門佛戶道相通,三教從來一祖風’,然到底乃是以佛,儒之妙,融入道之中,此以道為主也。”
“我自夢中所觀,修行甚難,妙法許多,然到底以修得所謂金丹為主。我不知金丹為何,但知其乃大道所在,定是以此為主,進而修行,三家之學說,得之皆為修得金丹,金丹亦是最高之學識。”
王重陽一提到金丹,神色便有所動,他很想要知道金丹之門道,但他知得,此間時機未至,他尚不能得金丹之學識。
王重陽低聲說道:“我雖不知金丹為何,但我大抵自夢中書籍,觀讀過一二,金丹者,乃身中之修行,但更是心之修行。所謂身之修行,無外乎‘命’也,心之修行,無外乎‘性’也,性命交關,此二者不可缺失。”
王重陽琢磨了許久,但他始終無法明白金丹二字,到底蘊藏著何等學識。
他思量之間,不禁回味起他常常入夢的地方,他不知那是何處,但那處給他一種親切感,
王重陽沉思許久,忽是一笑,若是時機到來,他自會明得,苦思無用,他遂閉目習得學識。
卻說西行大路之中,孫悟空照例巡視此處,若有妖邪膽敢入內,便會教他驅逐。
這些年數以來,靠著孫悟空的威名以及真人的法旨,西行大路一向安寧,無有任何妖邪膽敢進犯,此教許多生人皆靠攏在西行大路生存,更有甚者,遷都至此,建立國家,祈求不受妖邪侵犯。
孫悟空并未在意這等,他只在乎驅逐妖邪,不在乎西行大路有無人居住,故而西行大路越發熱鬧。
一日,孫悟空駕云四處張望,見著前方人氣騰騰,無有半點妖氣,他抓耳撓腮,說道:“此處之人越來越多,妖氣恐會藏匿在人氣之中,教老孫卻是不好找。”
孫悟空正是思量法子,他總不能驅逐這些國度之人。
孫悟空沉思許久,未有思量出個甚法子來,他說道:“不若回去請示大師兄?大師兄有大智慧,定是能說出個法子來,不然若是妖怪藏在國度之中,老孫不好找尋。”
正當孫悟空有意轉身回斜月三星洞,找尋真人時,他忽是瞧見前方地動山搖,隱有龍吟聲炸響,擾亂西行大路。
孫悟空睜圓火眼金睛,朝那處張望而去,那兒乃是西行大路與南瞻部洲接壤之處。
孫悟空抓耳撓腮,說道:“老孫方見乃是何處之龍,膽敢在西行大路作祟,果真不將老孫放在眼里,昔年四海龍王尚給老孫三分薄面,今竟有龍敢于作祟。”
說罷。
孫悟空即一駕筋斗云,朝那處而去。
少頃間,他即是行至西行大路始端,他那處張望,便是見著有頭赤須之龍在那處攪山覆江,大鬧一通。
孫悟空喝道:“那來的是何人,為何在西行大路大鬧?”
那赤須龍未有聽得孫悟空所言,仍是在山河之間大鬧,似在發泄怒火。
孫悟空見之,心有怒火,即是掣出金箍棒,朝赤須龍打去,但其一棒打落,教赤須龍驚叫連連,竟是轉身朝孫悟空撲去。
孫悟空反身又是一棒打在赤須龍背上,勢大力沉,教赤須龍無有撲擊之力,跌落于山間,難以動彈。
孫悟空見狀,便要追擊而上,掄棒再打赤須龍。
那赤須龍驚恐萬狀,怎知他連孫悟空一合都撐不住,即是變作人身,跪伏在地,戰戰兢兢的說道:“大圣,大圣!棒下留情!我乃天宮赤須龍是也。”
孫悟空聞聽其言,收回金箍棒,說道:“你這廝,方才老孫好聲好氣,問你乃是何人,你怎個不曾言說,非要知老孫利害,這才言說。”
赤須龍驚道:“大圣,非是有意,乃是怒火攻心,一時糊涂,不曾聽得大圣所言,這才不曾理會大圣。”
孫悟空罵道:“你這赤須龍,不聽老孫言說之事,也就罷了,你既是天宮之龍,莫非不知西行大路,有真人法旨在此,萬邪不侵?你竟敢在此作祟,非要引真人親臨,你才安心不成。”
赤須龍左顧右盼,似才知此處乃西行大路,他驚恐萬狀,慌了道:“大圣恕罪,我不曾知得此處乃是西行大路,我乃因怒火攻心,故而糊涂,非是有意闖入此處。”
孫悟空問道:“你既是言說怒火攻心,做出這般多事,你且與老孫言說,乃如何怒火攻心,若是說不出個好歹,老孫定要捉你去天宮,治你個罪,拉你去那剮龍臺上走上一遭。”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